数学教育哲学论文-费丽靓

数学教育哲学论文-费丽靓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学教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育哲学,核心素养,辩证统一

数学教育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费丽靓[1](2018)在《教育哲学视阈下的数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内的辩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具有内部的辩证统一性.文章主要从抽象思维与具体方法、逻辑推理与数学直觉、数学分析与数学运算这3个方面展开辩证统一性论述.从教育哲学辩证性的角度分析数学素养内的辩证性,在理清素养内叁大辩证统一关系的同时为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反思数学教学课堂提供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学教研(数学)》期刊2018年11期)

冯泽会[2](2018)在《数学教育哲学的哲学意义及研究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如何更好的运用数学思想,并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哲学思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如今的高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那么,从哲学角度运用这些方法对数学教育问题进行解决就是数学教育哲学需要考虑的问题。数学教育哲学下,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哲学意义与研究路径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数学教育哲学下的哲学意义、哲学思考内容、思考路径等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27期)

陈文静[3](2018)在《教数学,也教人生——一位数学教师的教育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会写诗、会讲相声、爱读《红楼梦》、爱打篮球……这是长沙市明德中学数学教师陈亚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打造愉悦的数学课堂,与孩子们做朋友,用不同的方式引导不同的学生,向他们传递一种从容的学习态度,是陈亚凡的教育哲学。数学课成了班会课2011年,陈亚凡接手了高叁K237班。这是一个从明德中学老校区(达材中学)转过来的班级。在老校区的时候,这个班的学生很优秀,成绩遥遥领先。到了新校区以后,班上的孩子出现了对本部(本文来源于《湖南教育(C版)》期刊2018年09期)

郑华恒[4](2018)在《小学教师数学教育哲学的建构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教育哲学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本文通过阐述增设哲学课程,倡导运用研究;开展哲学阅读,开阔哲学视野;躬身教学实践,习惯反思批判等几个方面,在实践中建构个性化的数学教育哲学.(本文来源于《数学学习与研究》期刊2018年17期)

郑华恒[5](2018)在《教师建构数学教育哲学的意义及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教育哲学是数学教师走向卓越的理念支撑。本文通过阐述增设哲学课程,倡导运用研究;开展哲学阅读,开阔哲学视野;躬身教育实践,习惯反思批判等几个方面,在实践中建构个性化的数学教育哲学。一、数学教育哲学是数学教师走向卓越的理念支撑数学教育哲学,即对数学教育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判。立德树人下的数学教育,一线数学教师对数学教育哲学关注叁大问题:学什么(即数学知识的价值);怎么学(即怎样去进行数学教育教学);学得怎样(即(本文来源于《重庆与世界》期刊2018年04期)

吴晓红,谢明初[6](2018)在《数学教育哲学的哲学意义及研究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教育哲学是世界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哲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哲学、数学哲学或教育哲学为基础对数学教育进行研究,二是这种研究方式可以是哲学理论的运用,哲学话语体系的研究,或是采用哲学思维方式的研究。数学教育哲学有四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哲学成果的数学教育价值实现,哲学论题的数学教育化研究,哲学思维方式的数学教育批判,数学教育哲学的学理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8年03期)

岳欣云,董宏建[7](2017)在《数学教育“生活化”还是“数学化”——基于数学教育哲学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别的学科教育生活化尽管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都没有数学教育领域的争论如此激烈。这说明"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问题与数学学科的性质具有根本关联。要阐明"数学教育生活化"引发的争议,需要从数学教育哲学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视角看,无论在本体论、目的论还是方法论方面,"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观点都存在一定偏颇。"数学教育生活化"主要关注"横向数学化",属于数学认识的初级阶段。基于数学学科的特性,"纵向数学化"在数学教育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因此,数学教育不应简单地走向"生活化",而应该走向"数学化"。(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徐文彬,彭亮[8](2017)在《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2000—2015)——兼论数学文化的教育哲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数学教育哲学研究在研究对象逐步清晰和深化的同时,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趋势,且更为关注其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而数学文化研究则在理论的层级化、关注其教育价值和功能以及学与教的改进与变革等方面不断深入.由此,后继研究可能需要研究者在"数学的教育哲学研究抑或数学教育的哲学研究"、"数学史抑或数学文化史"、"数学的教师培养抑或数学教师的培养"等方面作进一步思考或探索.(本文来源于《数学教育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黄秦安[9](2017)在《“非欧几何”与“非交换代数”的知识模式及其数学教育哲学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中叶,"非欧几何"与"非交换代数"相继诞生,这两项数学成就在数学发展史上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们分别产生于数学的两大分支——几何与代数之中,表明了数学对已有知识框架具有了整体化的改变和超越趋势。虽然"非欧几何"和"非交换代数"产生的最初动力来自于对传统数学理论结构完美性的追求,但其知识生成模式却显示出其超越经典数学认识架构下的知识社会建构态势。其中,"非欧几何"是以一种与原有的结构并行的方式建构的,而"非交(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期刊2017年Z1期)

陈蓓,喻平[10](2016)在《哲学视域下的数学教育研究——“第二届全国数学教育哲学暨数学教育高层论坛”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届全国数学教育哲学暨数学教育高层论坛于2016年4月15—17日在南京召开,论坛聚焦"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专题研究"两大主题,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近二百名学者参会.会议主要围绕"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心理与教学"和"数学课程与教学"3个专题展开研讨,会议报告立足数学教育的本源性问题,视角开阔、论意前瞻.(本文来源于《数学教育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数学教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如何更好的运用数学思想,并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哲学思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如今的高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那么,从哲学角度运用这些方法对数学教育问题进行解决就是数学教育哲学需要考虑的问题。数学教育哲学下,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哲学意义与研究路径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数学教育哲学下的哲学意义、哲学思考内容、思考路径等进行探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学教育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费丽靓.教育哲学视阈下的数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内的辩证性[J].中学教研(数学).2018

[2].冯泽会.数学教育哲学的哲学意义及研究路径[J].高考.2018

[3].陈文静.教数学,也教人生——一位数学教师的教育哲学[J].湖南教育(C版).2018

[4].郑华恒.小学教师数学教育哲学的建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

[5].郑华恒.教师建构数学教育哲学的意义及路径[J].重庆与世界.2018

[6].吴晓红,谢明初.数学教育哲学的哲学意义及研究路径[J].江苏教育.2018

[7].岳欣云,董宏建.数学教育“生活化”还是“数学化”——基于数学教育哲学的思考[J].教育学报.2017

[8].徐文彬,彭亮.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2000—2015)——兼论数学文化的教育哲学探索[J].数学教育学报.2017

[9].黄秦安.“非欧几何”与“非交换代数”的知识模式及其数学教育哲学意蕴[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

[10].陈蓓,喻平.哲学视域下的数学教育研究——“第二届全国数学教育哲学暨数学教育高层论坛”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16

标签:;  ;  ;  

数学教育哲学论文-费丽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