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台山市山洪灾害调查方式和防治措施

浅析台山市山洪灾害调查方式和防治措施

广东省水文局江门水文分局529000

摘要:山洪灾害是我国洪涝灾害中致人伤亡的主要灾种,是我省自然灾害的“头号杀手”。台山市是洪水灾害易发地区,雨量虽然充沛,但分布不均,沿江河两岸易发生山洪灾害。2016年台山市组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工作,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对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山洪灾害;调查方式;防治措施

引言

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提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让和重点治理”。

根据广东省山洪灾害调查的总体目标要求,本项目的调查工作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以自然村为基本工作单元,通过前期准备、内业调查、外业调查和测量、检查验收等工作阶段,全面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基本情况,获取台山市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基础信息。

1.形成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1.1地质地貌因素

台山市分属北部属珠江流域水系两个流域,南部及西南部属粤西沿海诸小河水系。全市地势以大隆洞山系和古兜山系之间的横塘、大塘分台北和台南。中部和南部丘陵、山地为水成岩、沙岩居多。白沙、三合、那扶等地有页岩、石灰岩。台山市地形地貌及水系概况见图1,以及河流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台山市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陡坡,侵蚀沟谷发育,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泥质岩、红砂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既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就形成山洪灾害。

图1台山市地形地貌与水系概况图

注:在流域面积以及河长两栏中,分母为流域总面积或总河长,分子为台山市境内面积或河长

1.2气象水文因素

台山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有赤溪、爪排潭两个暴雨中心,地理位置特殊,常遭受台风、暴雨的袭击,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因此成为山洪灾害多发区。

1.3人类活动因素

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河道的不断侵占,河道严重淤塞,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这也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2.开展山洪灾害的调查分析

开展山洪灾害的调查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设备采购、水文气象资料收集、内业调查、外业调查、数据审核汇集、分析评价。台山市山洪灾害防治区基本情况的调查方式重点采取内业调查和外业调查,这两种调查形式既相互配合、补充完善,又相互印证、相互检验。

2.1内业调查

内业调查充分运用山洪灾害防治已有成果,以县级调查机构为主组织实施,针对调查对象的特点,收集有关资料档案,包括调查对象名录、位置、规模等基本信息清单,对调查的信息进行审核、检查,确保调查对象不重不漏,确定调查表的填报单位。

2.2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则利用统一配置的现场数据采集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数码相机、GPS终端、标杆等和软件),补充完善山洪灾害调查对象信息。根据内业调查成果和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调查表填报单位或调查员分别通过基层填报、实地访问、现场测量、工程查勘、推算估算等方法获取调查数据。

2.3调查成果

内业工作中,对台山市1)行政村、自然村(散户)名称和位置;2)山洪灾害防治区城(集)镇、乡、行政村、自然村(组)级居民区范围;3)山洪灾害防治区企事业单位名称和位置;4)历史山洪灾害发生主要地点;5)需采取防洪工程治理措施的山洪沟及保护的村庄、集镇空间位置;6)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点位置;7)水库工程、水电站工程、水闸工程、堤防工程位置等内容进行了标绘;

外业工作中,对1)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等山洪防治重点单位;2)危险区;3)危险区转移路线和临时安置点;4)需采取工程治理措施的村庄、集镇及山洪沟;5)涉水工程(塘(堰)坝、桥梁、路涵);6)沿河村落居民户住房;7)重要集镇和城镇居民住宅楼房;8)洪痕等调查对象进行了标绘。其调查成果参见表2。

3.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

调查结果表明:台山市地处山区性河流,河网复杂、河道坡度大,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部分乡镇没有防洪堤,农村防洪设施多为护岸,砌体主要为干砌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自动监测站、简易雨量站等非工程措施维护困难;群众防灾、避险意识淡薄,汛期降雨期间警惕性不高,大部分群众对山洪的危害性还认识不清,不够重视。

3.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有蓄滞洪区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堤或陂头建设、河道疏通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从安全性与经济性角度看,本市防治区内无明显的集中成片的沿河村落需要搬迁;对于某些村落由多条河流引起的山洪灾害,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或者成灾水位时间短,山洪灾害威胁大,需做好水位预警工作,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3.2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主要有山洪灾害普查、雨量水情监测系统建设、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责任制组织体系建立以及宣传培训演练等,台山市现有自动监测站、简易雨量报警器、简易水位站及无线广播预警,山洪灾害防御体系的建立,能够及时预警、提前转移、主动避险的特点,有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近年来,台山市三防办的宣传教育工作到位,村民预防灾害意识增强,很多典型的沿河易遭灾户,选择在离河更远、相对更高的地方建筑新房,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灾害损失程度。

4.结语

台山市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全面、准确地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人口分布情况,摸清山洪灾害的区域分布,提供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等防灾对象的现状防洪能力、危险区等级划分以及预警指标等成果,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案编制、人员转移、临时安置、防灾意识普及、群测群防等工作提供科学、全面、详细的信息支撑,也为今后进行网格化、精细化山洪灾害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情.河流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14.05.

[2]张志彤.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J].水利水电技术.2016.01.

[3]孙绍红.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探讨[J].科技展望.2016.36.

标签:;  ;  ;  

浅析台山市山洪灾害调查方式和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