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本构关系论文-穆锐

动力本构关系论文-穆锐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力本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贵阳原状红黏土,应力-应变关系,动力特性,临界动应力

动力本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穆锐[1](2019)在《贵阳地区红黏土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黏土作为特殊土中较为典型的一类,表现出高含水率、高塑性、高孔隙比、低密度、压实性较差等特殊性,主要分布于我国贵州、广西、云南以及湖南等省份,工程应用十分广泛,其力学性质对工程的设计、施工有较大的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贵阳地区原状红黏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区域性和特殊性,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贵阳地区原状红黏土的基本物理指标、静力特性和动力特性、疲劳特性、原状结构红黏土临界动应力的确定和动本构关系式等问题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室内常规的土工试验,对原状红黏土试样进行基本物理指标试验、固结试验以及CU叁轴试验,得到了原状红黏土试样的含水比、天然密度、比重、液塑限、孔隙比、压缩模量以及压缩系数等基本物理指标。根据CU叁轴试验结果,分析了原状结构红黏土试样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孔隙水压力-轴向应变关系曲线以及不同含水比和不同围压下红黏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2)通过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动叁轴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贵阳原状红黏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变化规律,得到了原状红黏土的?_d~?_d关系曲线、G/G_(max)~?_d以及?~?_d关系曲线的变化规律。采用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贵阳原状红黏土的G/G_(max)~?_d和?~?_d经验关系曲线,对动剪切模量、阻尼比试验参数以及最大动模量G_(max)和最大阻尼比?_(max)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3)通过疲劳动叁轴试验,得到了贵阳原状红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_p与疲劳荷载振动次数N的关系曲线,其变化规律表现为非线性。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随动应力加载级数的增加,?_p~lgN关系曲线类型依次表现为“稳定型”、“临界型”、“破坏型”叁种;同时得到了在围压为35 kPa、45 kPa、55 kPa试验条件下贵阳原状红黏土临界动应力?_(dc)的变化范围及平均取值;通过分析?_p~lg N关系曲线及临界动应力的变化规律,可为红黏土动力稳定性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4)结合疲劳试验结果,基于?_p~logN关系曲线的变化规律,从弹性、黏性等基本力学元件出发,引入分数阶微积分函数对Maxwell模型和Abel黏壶进行改进,理论推导了两种能描述原状红黏土疲劳动本构关系的理论表达式。在考虑表达式参数的影响下,根据试验数据对改进的Abel黏壶动本构关系式进行合理性验证,且给出了模型的相关参数并讨论其适用性。研究工作可为贵州地区原状红黏土动力特性及动本构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为下一步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试验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睢[2](2018)在《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Q_2黄土静动力变形行为及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黄土路基工程,黄土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土体单元主应力轴发生持续的循环旋转,而主应力轴的循环旋转会导致土体强度降低,引发路基产生沉降变形。因此,开展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等复杂应力路径的黄土的静动力试验并提出相应的强度准则和本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建模方法对Q_2黄土开展了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静动力试验;建立了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重塑黄土的叁维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基于提出的强度准则建立了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主应力轴方向固定不变的定向剪切试验,分别探讨了主应力轴方向角α(0°、15°、30°、45°、60°、75°、90°)和中主应力比b(0、0.5、1)对离石地区Q_2重塑黄土和原状黄土的强度、孔压以及非共轴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对于重塑黄土,当中主应力比相同时,强度比随着主应力偏转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并在α=45°时取得最小值,本文的重塑黄土建议其广义剪应变6.5%时作为其应变破坏标准。原状黄土达到破坏时的广义应变值较小,达到峰值强度的广义剪应变值也较小,通常为2%左右达到峰值强度,然后迅速发生较大变形而破坏。两类黄土都具有明显的强度各向异性和非共轴性。(2)开展了饱和状态和常含水率(最优含水率)下的重塑黄土在不同偏应力和不同中主应力比下的主应力轴纯旋转试验,分别研究了主应力幅值和中主应力比对重塑黄土的孔压(饱和)、应变累积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数据,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重塑黄土的非共轴角,获得了不同应力路径下非共轴角随主应力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主应力轴的连续旋转,饱和重塑黄土的孔压呈现规律性循环累积增大,且在相同偏应力条件下不同中主应力比的孔压累积规律一致但大小不同,孔压的增长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累积速率减小。低偏应力水平时,材料硬化处于循环安定状态,应变分量随着主应力轴的连续旋转保持稳定,应变路径的面积变小,最终大小稳定。高偏应力水平时,材料强度循环弱化,应变分量随着主应力轴的连续旋转逐渐累积,应变路径在γ_(zζ)-(ε_z-ε_ζ)平面内呈螺旋线逐渐扩大直到破坏,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大,其应变发展速度加快,破坏提前。(3)实现了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心形”波形应力路径,分别探讨了含水率、循环正应力和循环剪应力对Q_2重塑黄土的变形、孔压等累积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叁轴振动,主应力发生旋转时的应变累积速率加快,总应变累积变大,滞回圈宽度明显增大,回弹刚度减小。轴向应变在循环次数较低时,累积效应明显,塑性应变发展较迅速,后期应变基本保持稳定,并具有一定的回弹应变,且回弹应变的大小随着扭剪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扭剪应力的存在导致更多的应变累积,加速试样的破坏。(4)基于动力试验结果,获得了不同含水率下所研究振动次数的塑性应变随综合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基于此,将塑性应变的变化分为稳定区、亚稳定区和不稳定区,得到了不同区域的区间综合应力比。针对双对数坐标系下塑性轴向应变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长期荷载作用下考虑轴向应力比和扭剪应力的累积沉降方程。(5)推导了Lade准则和Mises准则的形函数,通过引入线性系数,提出了统一非线性各向同性强度准则(UNS),分别用土材料和岩石材料的强度数据验证了该强度准则的正确性。基于颗粒材料的组构演化规律,获得了各向异性函数,将该函数引入UNS准则,提出了统一非线性各向异性强度准则(AUNS),并合理预测了重塑黄土定向剪切的破坏强度。(6)基于统一非线性各向同性强度准则(UNS)和临界状态理论,将UNS准则作为屈服面,推导了可考虑中主应力和材料非线性的叁维本构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将提出的统一非线性各向异性叁维强度准则(AUNS)作为各向异性屈服面,并将各向异性系数分别引入硬化规律和剪胀方程中,推导了可考虑中主应力、材料非线性和强度各向异性的本构模型。结合重塑黄土的定向剪切试验数据,合理预测了重塑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11-01)

宋炼[3](2018)在《动力作用下钢筋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本构关系是建筑工程材料中重要的性能参数。以往的研究表明钢筋本构关系就材料本身而言与键合方式、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等有关。众所周知,在钢结构稳定理论中,在轴力作用下,若考虑变形影响,构件的轴压(拉)刚度会变小(大),构件刚度的变化来源于构件材料刚度与截面形式的变化,因此本构关系与荷载有关,然而现阶段本构关系与荷载之间却无明确的定量关系。另外在地震作用时,考虑到地震中破坏性应变幅频率在2~3Hz左右,持续时间约在30s以内,钢筋承受的是高应变低周疲劳荷载。因此在地震发生时,钢筋主要受到的是交变应力的破坏,这与在静载下钢筋的破坏是不相同的。在力学、机械与航天领域,大量研究表明钢筋是应变率敏感性材料。在高应变率下,随着应变率的提高,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会相应提高,因此地震作用下钢筋是一种高应变运动。然而建筑钢筋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目前还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在现阶段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于动态力学性能的相关条款还没有报道。基于此,本文在考虑钢筋受力变形下,基于稳定理论推导钢筋受轴力作用下,得到钢筋本构关系受荷载影响的关系式。通过比较振动台试验原理与钢筋沥青隔震层竖向钢筋的受力原理,得到钢筋沥青隔震层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方程,采用本次与本梯队原来振动台试验得到钢筋沥青隔震层竖向钢筋的强度、位移和减震系数数据,发现该理论和试验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该方程的正确性。并使用MATLAB对该方程进行可靠度分析,能满足《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并使用ANSYS中的PDS模块对该方程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钢筋设计参数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方程的影响,进一步得到钢筋沥青隔震层中竖向钢筋直径和高度的适用范围。通过将钢筋沥青隔震层中竖向钢筋在沥青的相互作用简化成理想轴心压杆在弹性地基上的平面内稳定问题,推导得到考虑沥青油膏下竖向钢筋的极限承载力。通过有沥青油膏与无沥青油膏的隔震层振动台试验,通过对不同试验模型的加速度、位移进行比较,进而对自振周期和阻尼比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钢筋沥青隔震层中的沥青油膏有如下效果:能减小加速度响应;能控制位移;能通过提供钢筋沥青隔震层中竖向受力钢筋的侧向支撑,进而提高竖向钢筋的临界承载力;能保护竖向受力钢筋不锈蚀,提高钢筋沥青隔震层耐久性。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探究钢筋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并对同一批次的钢筋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材性试验得到钢筋静态力学性能,通过比较动态与静态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动态弹性模量并非固定不变,地震下的钢筋本构关系受两个方面的影响:荷载与钢筋应变率。(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29)

齐晋阳[4](2016)在《西安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及其稳定性分析对抗震具有重要意义,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抗震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参数,动本构关系是土体动力分析的基本条件,目前关于非饱和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通过动叁轴试验分析不同含水率、干密度、动荷载频率、固结应力比和围压对西安非饱和黄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动剪切模量、阻尼比等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呈双曲线型;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黄土的含水率越小,试样产生相同应变所需的动应力越大,干密度、动荷载频率、固结应力比和围压越小,试样产生相同应变所需的动应力越小;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动剪切模量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含水率越小,黄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越大,干密度、动荷载频率、固结应力比和围压越小,黄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越小;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黄土的阻尼比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且一般在0.1~0.32范围内;当剪应变在0~0.3%时,随着频率的增大,阻尼比的增长速率显着提高。本文在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反叁角函数建立了黄土的动本构模型,并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分析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模型对西安非饱和黄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应变在0~1%范围时,本文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杨锦增,李向真[5](2015)在《双向非线性隔震支座本构关系模型在双向地震下的动力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双向非线性隔震支座本构关系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单质点隔震体系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方程和计算方法。在8度、8.5度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计算分析了隔震体系在各种动力参数下的地震反应,提出了在不同设防烈度下满足位移限制要求的合理纯铅屈重比,为隔震房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途径。(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李杰,曾莎洁,任晓丹[6](2014)在《混凝土动力随机损伤本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混凝土中的水对材料率敏感性的影响,引入包含黏性元件和弹性元件的细观模型,推导建立了混凝土动力损伤模型.将动力损伤模型引入到随机损伤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了能够描述单调加载与反复加载条件下混凝土力学行为的一维随机动力损伤本构关系.基于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系统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混凝土的典型非线性特性,包括软化、残余应变以及率敏感性,可以应用于实际结构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12期)

张文飞[7](2012)在《动力总成橡胶悬置本构关系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橡胶制品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橡胶产品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其力学特性及其形状非线性,给产品设计者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准确预测橡胶力学特性,对橡胶产品的设计有重要的意义。橡胶悬置作为动力总成与车架之间的连接件,不仅起着支撑作用,而且是一种有效隔振的部件。本文对橡胶悬置本构关系及其隔振性能进行了研究。橡胶超弹性本构关系是通过橡胶基本材料实验拟合得到的。应用不同本构模型对橡胶基本力学实验曲线进行拟合,并分析不同本构模型拟合效果,选取最合适的本构关系。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计算橡胶悬置叁向静态刚度,并与实验进行对比,验证橡胶材料本构关系的准确性。橡胶黏弹性本构关系是通过橡胶DMA实验并应用广义Maxwell本构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的。分析在不同影响因素下,橡胶材料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通过测试橡胶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利用时温等效原理得到宽范围的频率谱。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Prony级数方程进行拟合得到材料参数,并计算橡胶悬置叁向动刚度,结果表明橡胶悬置动静刚度比在1.0-1.7之间,这符合橡胶悬置一般规律。橡胶悬置的刚度对动力总成系统的振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C16-AT车型方向盘抖动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动力总成悬置六自由度方程,计算动力总成频率分布范围及解耦率,并校核动力总成悬置之间连线与扭矩轴之间的角度。以橡胶悬置刚度为设计变量,动力总成系统固有频率分布为约束条件,能量解耦率为约束目标,优化方法选择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改进后的橡胶悬置重新设计刚度特性曲线,并计算动力总成在28种工况条件下质心位移与偏转角。最后对改进前后的橡胶悬置隔振特性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橡胶悬置能有效改善车辆振动。本文建立橡胶超弹性和黏弹性本构关系的拟合方法,这对橡胶制品的设计有一定帮助。对动力总成系统解耦优化及设计方法做了总结,同时也为我公司动力总成橡胶悬置设计提供了一定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2-12-01)

褚洪杰,崔国起,王世斌,李林安,吴华杰[8](2012)在《动力荷载下聚氨酯泡沫材料本构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氨酯泡沫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应变率敏感、静水压力相关的多孔介质材料。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泡沫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几种应变率相关的本构模型,如粘弹、粘弹塑性等类型本构进展的介绍,分析了这些本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已有的实验和本构关系,指出建立聚氨酯泡沫材料动态本构关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最后展望了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本构关系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2年05期)

李杰,任晓丹,黄桥平[9](2011)在《混凝土黏塑性动力损伤本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静力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的基本框架出发,综合考虑塑性应变与损伤演化的率敏感性,建立了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混凝土在动力加载条件下非线性性能的混凝土黏塑性动力损伤本构模型.为了考虑塑性应变的率敏感性,基于Perzyna理论推导了有效应力空间黏塑性力学基本公式,采用改进的Perzyna型动力演化方程,将损伤静力演化方程推广到动力加载情形.基于并联弹簧模型,从概率论的角度推导给出了一维损伤静力演化方程,并基于能量等效应变的基本概念将其推广到多维损伤演化.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同时得到了一维动力提高因子和二维动力强度包络图,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胡劲松[10](2007)在《昆虫柔性翼的本构关系及静动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随着微飞行器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了对昆虫飞行的仿生研究。按照传统空气动力学无法解释昆虫的飞行,目前对昆虫飞行机理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和提高。有学者预计,昆虫飞行的特殊机制包括两点:拍翅模式和柔性变形。昆虫正是通过主动的控制飞行以及翅膀自身的被动变形两者方式的结合来达到优化空气动力性能的目的,并从而实现其高超的飞行技能。本论文围绕这两点,对与其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第一手的实验数据以及测量方法着手,对昆虫翅结构、材料、静动力学特性、自由飞行中的拍翅方式及翅膀变形等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将投栅的办法应用于昆虫翼叁维形貌以及静载下变形的测量。采用四步相移法获取位相,可以很好的避免背景和噪声的干扰,特别适合于昆虫翅测量中光照条件不够好的情况。另外,本文采用基于调制度分析的最小二乘位相去包络算法进行位相解调,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精度。根据静载下变形的测量结果,基于翅膀条杆假设,获得了翅膀扭转刚度沿展向的分布规律。通过蜻蜓脉的应力松弛实验,验证了蜻蜓翼的粘弹性本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标准线性固体本构模型,测量了相应的本构特征参数。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说明昆虫翼中具有的粘性项增强了昆虫飞行中的动态刚度,从而避免了昆虫高频飞行中翅膀大变形的出现,起到明显的抗振作用,因此有很好的抗外界干扰能力。通过对蜻蜓翼往复拍动的模拟,发现弹性翼变形幅度过大且有明显的高次谐波出现,明显与真实情况不符;而粘弹性翼的高次谐波影响甚微,很快就可以达到稳定的周期变形,与真实情况符合。因此,粘弹性本构模型是昆虫翼材料属性的合理描述。本文还使用多普勒测振仪测量了蜻蜓翼的动力学参数,得到固有频率及其对应模态,并根据实验结果简要分析了昆虫翼的结构特征以及柔性变形特点。介绍了自主开发的由叁棱镜实现的虚拟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并将其应用于自由飞行蜻蜓的运动参数测量。通过建立昆虫随体坐标系和翅膀坐标系,本方法可以很好地将昆虫飞行的翅膀拍动及变形与身体位置姿态联系起来综合考察,对于观察昆虫飞行规律,探索飞行机理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测量了蜻蜓直飞中的运动参数,并对实验结果特别是其反映出的柔性变形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提出一种有效建立有限元昆虫模型的方案。该方法回避具体材料和结构特性参数的精确测量,利用上述实验测量获得的昆虫翼各基本综合参数资料,以翼的静动态力学综合表现为衡量标准建立“等效”有限元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7-05-01)

动力本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黄土路基工程,黄土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土体单元主应力轴发生持续的循环旋转,而主应力轴的循环旋转会导致土体强度降低,引发路基产生沉降变形。因此,开展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等复杂应力路径的黄土的静动力试验并提出相应的强度准则和本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建模方法对Q_2黄土开展了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静动力试验;建立了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重塑黄土的叁维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基于提出的强度准则建立了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主应力轴方向固定不变的定向剪切试验,分别探讨了主应力轴方向角α(0°、15°、30°、45°、60°、75°、90°)和中主应力比b(0、0.5、1)对离石地区Q_2重塑黄土和原状黄土的强度、孔压以及非共轴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对于重塑黄土,当中主应力比相同时,强度比随着主应力偏转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并在α=45°时取得最小值,本文的重塑黄土建议其广义剪应变6.5%时作为其应变破坏标准。原状黄土达到破坏时的广义应变值较小,达到峰值强度的广义剪应变值也较小,通常为2%左右达到峰值强度,然后迅速发生较大变形而破坏。两类黄土都具有明显的强度各向异性和非共轴性。(2)开展了饱和状态和常含水率(最优含水率)下的重塑黄土在不同偏应力和不同中主应力比下的主应力轴纯旋转试验,分别研究了主应力幅值和中主应力比对重塑黄土的孔压(饱和)、应变累积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数据,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重塑黄土的非共轴角,获得了不同应力路径下非共轴角随主应力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主应力轴的连续旋转,饱和重塑黄土的孔压呈现规律性循环累积增大,且在相同偏应力条件下不同中主应力比的孔压累积规律一致但大小不同,孔压的增长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累积速率减小。低偏应力水平时,材料硬化处于循环安定状态,应变分量随着主应力轴的连续旋转保持稳定,应变路径的面积变小,最终大小稳定。高偏应力水平时,材料强度循环弱化,应变分量随着主应力轴的连续旋转逐渐累积,应变路径在γ_(zζ)-(ε_z-ε_ζ)平面内呈螺旋线逐渐扩大直到破坏,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大,其应变发展速度加快,破坏提前。(3)实现了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心形”波形应力路径,分别探讨了含水率、循环正应力和循环剪应力对Q_2重塑黄土的变形、孔压等累积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叁轴振动,主应力发生旋转时的应变累积速率加快,总应变累积变大,滞回圈宽度明显增大,回弹刚度减小。轴向应变在循环次数较低时,累积效应明显,塑性应变发展较迅速,后期应变基本保持稳定,并具有一定的回弹应变,且回弹应变的大小随着扭剪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扭剪应力的存在导致更多的应变累积,加速试样的破坏。(4)基于动力试验结果,获得了不同含水率下所研究振动次数的塑性应变随综合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基于此,将塑性应变的变化分为稳定区、亚稳定区和不稳定区,得到了不同区域的区间综合应力比。针对双对数坐标系下塑性轴向应变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长期荷载作用下考虑轴向应力比和扭剪应力的累积沉降方程。(5)推导了Lade准则和Mises准则的形函数,通过引入线性系数,提出了统一非线性各向同性强度准则(UNS),分别用土材料和岩石材料的强度数据验证了该强度准则的正确性。基于颗粒材料的组构演化规律,获得了各向异性函数,将该函数引入UNS准则,提出了统一非线性各向异性强度准则(AUNS),并合理预测了重塑黄土定向剪切的破坏强度。(6)基于统一非线性各向同性强度准则(UNS)和临界状态理论,将UNS准则作为屈服面,推导了可考虑中主应力和材料非线性的叁维本构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将提出的统一非线性各向异性叁维强度准则(AUNS)作为各向异性屈服面,并将各向异性系数分别引入硬化规律和剪胀方程中,推导了可考虑中主应力、材料非线性和强度各向异性的本构模型。结合重塑黄土的定向剪切试验数据,合理预测了重塑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力本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穆锐.贵阳地区红黏土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研究[D].贵州大学.2019

[2].王睢.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Q_2黄土静动力变形行为及本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8

[3].宋炼.动力作用下钢筋本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8

[4].齐晋阳.西安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5].杨锦增,李向真.双向非线性隔震支座本构关系模型在双向地震下的动力反应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5

[6].李杰,曾莎洁,任晓丹.混凝土动力随机损伤本构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张文飞.动力总成橡胶悬置本构关系与优化设计[D].清华大学.2012

[8].褚洪杰,崔国起,王世斌,李林安,吴华杰.动力荷载下聚氨酯泡沫材料本构关系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

[9].李杰,任晓丹,黄桥平.混凝土黏塑性动力损伤本构关系[J].力学学报.2011

[10].胡劲松.昆虫柔性翼的本构关系及静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标签:;  ;  ;  ;  

动力本构关系论文-穆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