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传感器论文-唐英

智能交通传感器论文-唐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交通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通传感器,压电复合材料,数值模拟,导热性能

智能交通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唐英[1](2019)在《用于智能交通传感器的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导热/压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参数的探测,智能交通传感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压电交通传感器因其可靠度高、布设简单且对路面损坏小等优点,成为智能交通传感器的理想选择。然而目前压电交通传感器普遍存在准确性不高、热稳定性不好等制约其发展与应用的瓶颈性难题,本文中提出的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柔韧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是一种独特的高导热/高压电的复合材料,应用其有望研制出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高性能压电交通传感器。本文以高分子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通过添加高导热填料碳纳米管(CNTs)、高压电填料锆钛酸铅(PZT)形成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填料含量/长度/取向/界面接触情况等材料参数对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其高导热性/高压电性形成机理,研究制备出可用于压电交通传感器的高导热性/高压电性的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并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其压电交通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联用COMSOL与MATLAB软件建立了PVDF/CNTs复合材料导热数值模拟仿真模型,微观尺度上研究了填料CNTs的含量、长度、取向以及界面接触压力等材料参数对用于智能交通传感器的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NTs含量增加、长度增加、沿Z轴取向时,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增加PVDF/CNTs界面接触压力p_c值,复合材料热导率增加,但当p_c值大于1MPa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值几乎不改变。(2)联用COMSOL与MATLAB软件建立了PVDF/PZT复合材料压电数值模拟仿真模型,微观尺度上研究了填料PZT的含量、长度、取向等材料参数对用于智能交通传感器的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压电性能随着PZT含量的增加、长度的增加有所提高;PZT取向增加时,PVDF/PZT复合材料沿取向方向的压电性能不断提高,而其它方向的压电性能降低;PZT含量、长度、取向发生变化,除复合材料的压电性能发生变化外,其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也会受到影响。(3)采用真空热压成型法制备了不同材料配比的PVDF/PZT/CNTs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薄膜,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压电性能进行测试,并将实验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高导热性/高压电性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含量添加CNTs时,因接触热阻的增加使得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不增反减;实验测得的热导率值与数值模拟中p_c=1最为接近;PZT含量增加,实验测得复合材料的压电常数值也不断增加,但继续增加PZT含量后,因填料的团聚效应,导致增加幅度越来越小。(4)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设计了压电交通传感器有限元模型,并对压电交通传感器的工作过程进行宏观尺度上的模拟,分别设计了五种不同材料参数组合的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作为传感器元件材料,比较分析了每种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压电交通传感器的灵敏度,探讨了不同材料、不同载荷、不同温度下各压电交通传感器的电压输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布载荷下,基于各种材料的传感器所受应力值与载荷均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符合压电交通传感器要求;压电输出随着车辆轮胎接地载荷大小的增加而增大;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压电交通传感器的压电输出,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测量准确性;填料含量、取向度、长度等材料参数影响压电交通传感器的输出,PZT的含量越高、沿极化方向取向越大、长度越大,复合材料的压电性能越高,压电交通传感器的电压输出值越大。(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1)

王兆甲,侯瑞雪,王辉麟[2](2014)在《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智能交通传感器网络最优化覆盖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智能交通传感器网络覆盖问题,建立无限制条件的多元函数模型,运用微粒群优化方法优化模型,实现了仿真算法。基于算法开发的仿真程序对给定覆盖要求和传感器分布的待监测交通区域,找到了最优传感器开闭组合,用最小的总代价实现对目标区域的覆盖要求。(本文来源于《2014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期刊2014-11-11)

苏小萍[3](2010)在《压电式智能交通传感器输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以压电陶瓷为敏感材料制备的可精确测量多维交通流信息的智能交通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ZT和PLMN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室温单调加载及循环加载时作用在传感器上的应力与所产生电压之间呈现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对传感器施加相同大小的应力,在作用时间大于0.2S时两种传感器输出的电压随载荷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小于0.2S输出电压的大小基本上保持稳定;在60℃--20℃,环境温度的变化对PLMN型压电陶瓷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较PZT型大;两种传感器在疲劳200万次后应力-输出电压特性和初始时比较基本没有变化。在所有考察的条件下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的线性回归置信度PZT型传感器均大于0.99,而PLMN型传感器则小于0.99,表明PZT型压力传感器较PLMN型传感器有更好的输出特性。(本文来源于《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09-21)

邹定华[4](2009)在《智能交通传感器关键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事故是影响现代道路交通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车辆数量的持续增长不断使得道路交通系统负荷增大,同时增大了交通事故发展的概率。在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关键枢纽区域,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了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甚至导致交通的中断,因此在这些区域的交通事故控制尤为重要。交通事故的发生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驾驶员的精神状态、车速、行驶路径、天气条件、车重、道路交通状况等。对于行驶中的车辆,可通过监测车辆辆行驶状态、车重、道路交通状况,根据路段的具体情况(路段弯直、坡度、路面材料种类等)和天气条件,通过控制车辆速度及行驶路线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本文依托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1Z117),从交通事故控制出发,设计了以压电陶瓷为敏感材料、可同时测量车辆行驶状态、车辆结构参数及车重的智能交通传感器,并从智能交通传感器功能及其工作环境出发,研究开发了传感器敏感材料、敏感材料封装片及保护材料,在此基础上制备传感器,研究了各种条件下传感器的输出。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采用Cr~(3+)掺杂、K~+低温烧成的技术路线,结合热处理的方法降低压电陶瓷老化率的烧成温度,制备出烧成温度为960℃、10倍时间老化率为1.18%的敏感材料。(1)Cr~(3+)对敏感材料电畴畴壁有钉扎作用,使其难以被极化,但在Cr_2O_3掺量小于0.3%时对敏感材料烧结有促进作用,敏感材料的压电常数随掺量增大升高;而在掺量大于0.3%时限制陶瓷晶体的生长,导致敏感材料内晶界面积过大,晶体内电偶极子的运动困难,自发极化作用降低,敏感材料的压电常数随掺量增大降低,因此其最佳掺量为0.3%。(2)KCl在770℃熔解形成熔体,促进敏感材料的烧成,使其烧成温度大幅度降低。同时,K~+取代形成O空位使敏感材料10倍时间老化率增大,增大热处理后压电陶瓷压电性能的稳定性。(3)热处理大大提高敏感材料压电性能的稳定性。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敏感材料的10倍时间老化率小于1.8%。2.以离子掺杂和低温液相烧结相结合的方法,降低95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制备出烧结温度为1550℃,吸水率接近于零,体积电阻率大于9×10~(12)Ω·m的敏感材料封装片。(1)采用离子掺杂烧结和低温液相烧结结合的方法可大大降低氧化铝封装片的烧结温度,且材料的吸水率、化学侵蚀下的质量损失均较低,体积电阻率高。(2)单一的TiO_2掺杂烧结可降低烧结温度,但材料的吸水率较高,体积电阻率相对较低,较高温度下烧成的封装片力学性能因晶粒异常长大而大幅度下降。单一的低温液相烧结封装片性能受配比影响大,且材料的吸水率高,体积电阻率低。(3)封装片的微观结构、密度、吸水率、弯曲强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变化较小;酸侵蚀和水侵蚀下的质量损失率基本不变,碱侵蚀下的质量损失随保温时间延长先急剧下降,其后基本没有变化,而体积电阻率随保温时间延长先急剧增大,其后平缓增大。3.研究了传感器保护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及耐酸侵蚀性能等耐久性,提出保护材料弯曲韧性评价方法。(1)聚合物粗纤维可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其增强效果与钢纤维相当。由于聚合物粗纤维的弹性模量为钢纤维的1/7-1/9,聚合物粗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更多地作用在混凝土破坏后。(2)由于聚合物粗纤维存在“挠度回弹”的现象,已有的混凝土韧性评价方法不适用于聚合物粗纤维混凝土,可采用“挠度回弹点”应力和应力峰值点应力比值和应力峰值点挠度与“挠度回弹点”挠度比值的均方值作为评价指标。(3)聚合物粗纤维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而由于弹性模量低,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增强效果低于钢纤维,而其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和耐酸侵蚀性能均高于相同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4.制备了以PZT型压电陶瓷和PLMN型压电陶瓷为敏感材料的智能交通传感器,研究了两种传感器在不同应力水平下、不同加载时间、不同温度和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输出特性。(1)以PZT型压电陶瓷为敏感材料的智能交通传感器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在0.1MPa-2MPa范围内压力与输出的线性关系好;而以PLMN型压陶瓷为敏感材料的智能交通传感器的线性范围窄,在0.1MPa-1.5MPa范围内压力与输出存在线性关系,但其线性关系置信度低于以PZT型型压电陶瓷为敏感材料的交通传感器,而在1.5MPa以上压力与输出不存在线性关系(2)以PZT型压电陶瓷为敏感材料的智能交通传感器在加载时间小于0.1s时其输出-压力比受加载时间的影响较小,而在加载时间大于0.1s时输出-压力比随时间的延长减小;在相同加载时间下,输出-压力比随压力的减小而减小。以PLMN型压陶瓷为敏感材料的智能交通传感器的输出-压力比随加载时间的增大而减小,而压力-荷载比受压力大小的影响不规律。(3)在-20℃-60℃范围内,以PZT型和PLMN压电陶瓷为敏感材料的智能交通传感器的输出随温度上升先减小后增大,输出与压力之间的线性关系随温上升而变差。(4)以PZT型和PLMN压电陶瓷为敏感材料的智能交通传感器的输出基本不受疲劳荷载的影响,加载前与50万次疲劳荷后、100万次疲劳荷载后的输出变化很小。(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冮龙晖,姜桂艳,张晓东,王江峰[5](2004)在《智能运输系统交通传感器数据的筛选与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ITS中交通传感器数据的筛选问题进行了探讨,描述了数据筛选单元与其它系统间数据流的交换情况,介绍了数据筛选的内容和一般过程,并详细分析了不同交通条件下,不同交通传感器数据的合理性检验和一致性检验条件。通过数据筛选可以识别出交通传感器原始数据中的错误数据,保证了各种交通模型输入信息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智能交通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智能交通传感器网络覆盖问题,建立无限制条件的多元函数模型,运用微粒群优化方法优化模型,实现了仿真算法。基于算法开发的仿真程序对给定覆盖要求和传感器分布的待监测交通区域,找到了最优传感器开闭组合,用最小的总代价实现对目标区域的覆盖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交通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唐英.用于智能交通传感器的共聚物压电复合材料导热/压电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2].王兆甲,侯瑞雪,王辉麟.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智能交通传感器网络最优化覆盖调度研究[C].2014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2014

[3].苏小萍.压电式智能交通传感器输出特性研究[C].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4].邹定华.智能交通传感器关键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5].冮龙晖,姜桂艳,张晓东,王江峰.智能运输系统交通传感器数据的筛选与检验[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

标签:;  ;  ;  ;  

智能交通传感器论文-唐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