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子宫切除在妇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100例子宫切除在妇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舒红梅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第二人民医院2258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子宫切除术式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于我院妇科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韧带悬吊,分析对比两组术式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阴道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子宫全切除手术中,实施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韧带悬吊,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盆腔脏器脱垂,促进盆底功能重建,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盆腔韧带悬吊;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14.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3-017-01

子宫切除术目前临床治疗子宫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存质量获得了明显改善[1]。如何最大限限度地确保术后盆底结构重建、维持阴道长度、降低术后性生活不适感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我院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并在术中进行盆腔韧带悬吊,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3年5月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中,除外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内外科疾病、严重子宫脱垂以及张力性尿失禁者。患者术前行生活正常,配偶健康,均自愿并知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年龄35-66岁,平均为(45.9±5.8)岁;产次:33例1产,10例2产,7例4产。24例子宫肌瘤,12例子宫腺肌症,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6例其他。对照组年龄36-62岁,平均为(43.9±5.3)岁;产次:33例1产,11例2产,6例4产。23例子宫肌瘤,11例子宫腺肌症,1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其他。两组年龄、产次、病种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有很好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实施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底韧带悬吊以便盆底重建。均于气管插管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取改良膀胱截石位。常规建立气腹,以四孔法手术。根据患者的情况于腹腔镜下进行盆腹腔粘连松解术,并切除输卵管或附件、卵巢等,于腹腔镜引导下,将子宫膀胱部位反折腹膜打开,将宫颈与膀胱的间隙分开,向下推移并游离膀胱,双侧的子宫动静脉血管予以双极电凝处理,如有必要还可行缝扎处理。宫颈鞘膜应用层次分离法进行分离,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宫颈主骶韧带复合体。经阴道将标本取出,再次建立气腹,于腹腔镜下进行宫颈主骶韧带复合体以及阴道残端的缝合,最后以不可吸收缝线将其分别与长度适宜的双侧子宫圆韧带缝合。操作过程中切勿穿透患者的阴道残端,对于术前子宫圆韧带延长以及子宫脱垂者,可予以适当切除,而如果患者术前盆底松弛及子宫脱垂,则应实施子宫骶韧带缩短术,同时进行双侧输尿管盆段游离,再以不可吸收缝线将双侧子宫骶韧带进行对折缝合。最后于镜下完成盆底前后腹膜缝合。术后均予以留置导尿管1-2d,酌情应用抗生素,嘱患者术后12周内勿行重体力活动。

对照组:实施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前准备、体位、麻醉、气腹以及四孔法操作以及镜下操作均与观察组相同。术中于镜下将子宫膀胱反折膜打开,并将宫颈与膀胱间隙分离,向下推动膀胱,以双极电凝将两侧主韧带以及骶韧带离断,最后沿宫颈以单极电凝环切阴道,经阴道将标本取出,再次建立气腹,并于腹腔镜下将阴道残端以及前后腹膜缝合即可完成手术,手术子宫动静脉处理与观察组无异,双侧的子宫动静脉血管予以双极电凝处理,如有必要还可行缝扎处理,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1.3观察与随访指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即刻、术后3月、6月及12月测量患者的阴道长度,以POP-Q法评价是否有阴道顶端脱垂症状以及张力性尿失禁症状。因术后3月只有少数患者恢复性生活,故不做统计,以性生活质量问卷短表12(POSQ-12)调查患者术前、术后6月及12月时的性生活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x?s)

3讨论本研究在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些改良,术中对宫颈鞘膜进行层次性分离法处理,不仅可减少手术中失血量,确保宫颈被完整地切除下来,还能够保留宫颈主骶韧带复合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术中缝合宫颈主骶韧带复合体以及阴道残端,并以不可吸收缝合线将其分别与长度适宜的两侧双侧子宫圆韧带缝合进行悬吊,同时对骶韧带进行折叠缩短缝合,从而有效进行盆底功能与结构的重建,并可恢复阴道支持组织结构功能的完整性。通过上述操作,即可维持盆腔脏器处于正常的结构位置,还能够减少全子宫切除对于患者的盆底结构所造成的继发性损伤。术中严密保护患者的主韧带以及骶韧带复合体功能及结构完整性,同时以子宫圆韧带作为支架实施盆腔韧带悬吊术。强化第1水平对于阴道顶端所具有的支持力,使阴道维持其正常解剖位置,术后阴道长度满意[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阴道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且术后6月、12月时性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未增加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1]谢燕红,潘薇,徐兰波等.妇科子宫切除术前肠道准备方式的选择[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1):80.[2]原桂荣,祝美洲.39例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4):284-285.

标签:;  ;  ;  

100例子宫切除在妇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