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概念模型论文-张敏,薛云霄,罗梅芬,张艳

用户概念模型论文-张敏,薛云霄,罗梅芬,张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用户概念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移动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行为,扎根理论

用户概念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薛云霄,罗梅芬,张艳[1](2019)在《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深度使用且有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微信用户群体为实验样本,采用"情境实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获取文本信息,基于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叁级扎根分析流程提炼出认知、情感、情境和个体四大影响因素类型并构建间歇性中辍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行为结果"是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形成机理的流程主线,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对社交网络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起到调节或直接影响的作用。降低负面使用效能、提高转换成本、建立中辍行为的动态检测体系、制定个性化用户管理方案等多方合力能合理、高效地抑制中辍行为并提高用户黏度。(本文来源于《情报资料工作》期刊2019年04期)

王南,施宇,魏维轩[2](2019)在《基于用户画像概念模型的冲浪游客特征识别——以海南日月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399 8位相关用户的基本属性、自然资源与运动偏好、旅游行为习惯、以及对景点配套设施的需求等信息,设计标签,识别关联规则,得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主要结论是:(1)冲浪游客以26—45岁的高学历高收入男性为主;(2)初级冲浪游客占大多数;(3)选择冲浪地的优先因素为安全、浪况、设施等;(4)冲浪旅游淡旺季明显;(5)冲浪俱乐部最重要的作用依次为:提供冲浪设施、教学、活动组织等;(6)选择住宿的主要因素为卫生、位置、服务等;(7)冲浪游客常选择西式简餐;家庭游客多选择当地特色美食.(本文来源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毅,张宁,康重庆,奚巍民,霍沫霖[3](2019)在《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广泛的用户互动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灵活性、实现个性化的用户服务,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智能电表等信息获取手段的不断普及,电力系统"物理-信息-社会"深度耦合的特征日益突出,对电力用户的分析面临手段上的突破,以物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成为重要趋势。本文提出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概念,借鉴社会学对于用户行为的解读,从行为主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和行为效用五个方面进行剖析,然后进一步延拓为集群行为和预见行为;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阐述用户行为模型的研究意义;最后对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的理论研究框架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敏,刘雪瑞,张艳[4](2019)在《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探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为在线健康社区的设计者、运营者和管理者的服务创新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以"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网"、"39健康网"等在线健康社区的用户群体为研究样本,采用"情境实验+焦点小组+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收集原始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在线健康社区环境下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由诊疗收益和成本收益组成的求助收益因素在用户求助行为的形成中起到了驱动性的作用,由诊疗风险和安全风险组成的求助风险因素起阻碍性的作用,由信息质量、平台质量和服务质量组成的在线健康社区因素起支持性的作用,由行为能力、性格、健康状况和资源条件等组成的求助者个体因素起调节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情报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敏,孟蝶,张艳[5](2019)在《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基于使能和抑能的双重视角的扎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探究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各变量的交互作用模式,为强关系社交媒体开发商及运营商在改进服务品质、优化使用体验和提高用户黏性等方面提供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基于使能和抑能的双重分析视角,以强关系社交网络的典型应用微信朋友圈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经验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获取文本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等3个步骤提取概念、范畴来构建概念模型,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结论]信息过载、社交过载、系统不满意度等情境因素和感知隐私风险、心理疲劳、使用沉溺等认知因素促进了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网络外部性、群体规范、附加功能价值、转换障碍等情境因素和信息需求、功能需求、情感需求等认知因素抑制了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用户在使能因素和抑能因素的双重力量的作用下产生取消提示、屏蔽、节制使用、潜水、间断使用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此外,人口学特征、人格特征、关系特征和使用特征等个体因素对使能因素和抑能因素与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之间的强度关系起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情报》期刊2019年04期)

韦草原,王健,张贵兰,刘建平,高飞[6](2018)在《基于扎根理论的科学数据用户感知价值概念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以用户为导向,探究科学数据用户在检索数据过程中判断数据相关性时的感知价值要素,从而为开发智能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数据检索效率。[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23位科学数据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使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通过相关理论对比和理论饱和度检验,对编码结果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构建科学数据用户的感知价值概念模型,识别感知价值要素包括属性价值、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和认知价值,并对其具体范畴进行详细分析,为智能化科学数据检索平台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情报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陈慧淑[7](2017)在《旅游APP用户体验概念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APP作为一款应用工具,已经逐渐参与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并且影响着旅游者旅游体验。用户与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与攀升,让体验已逐渐成为产品和企业重要的竞争力。然而,此类旅游移动应用的开发周期短、门槛低、产品数量大、内容覆盖面广,但质量也参差不齐,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同质化的旅游APP,使得用户对产品的质量与体验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找到旅游APP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用户体验设计,提升体验水平,带来用户的高粘度性与转化率。首先,通过对旅游体验与旅游APP的概念研究,将旅游APP分为了即时性、涉及面广、高参与性、高效性和低成本、快速迭代性五个特征,有助于后续访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再通过对用户体验的定义、研究内容、评估模型进行研究,整理出用户体验对旅游APP的重要性,明确本文研究意义,并为后文构建模型建立理论基础。在因素收集的过程中,分别向专家用户及普通用户进行深入访谈,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频率统计及归类整合。最后,初步得出46个影响旅游APP用户体验的因素。本文通过向目标用户发放调查问卷,来验证各因素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大小及归类是否合理。最后,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及模型验证后,保留了 41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得出旅游APP用户体验的概念模型,按照用户体验的顺序分为认知、接触、熟知、干扰、延展优化和情感影响六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四个优化旅游APP用户体验的意见,分别为建立良好品牌形象,充分利用口碑宣传效应;降低用户学习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建立完整的用户体验体系。本文通过对影响旅游APP用户体验的因素进行收集及整理,得出用户体验概念模型,弥补了用户体验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空白与不足,为旅游产品设计者提供了优化用户体验的理论框架及方向,为其提升用户体验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洪星,李广田,张笑,张朋,高苗[8](2016)在《用户界面概念元模型及概念建模工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OMG的模型驱动架构,研究模型驱动的用户界面开发方法,将用户界面开发分为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两个阶段,从而实施"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软件工程过程。重点研究用户界面概念建模,参考IFML规范,定义了一个用户界面概念元模型,并基于EMF和GMF建模框架,实现了一个符合该元模型的实用性用户界面概念建模工具。用户借助该工具可方便地设计用户界面概念模型,随后用户界面概念模型可自动转换为多种平台相关模型——最终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概念模型可以重用,能提高用户界面的开发效率。(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宋天勇,赵辉,郑山红,王国春[9](2015)在《基于查询-概念的用户兴趣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查询-概念二分图因概念抓取和查询词权重设计不足而导致构建的用户兴趣模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查询-概念二分图的用户兴趣建模算法。通过tf×idf公式抓取概念,并利用用户对查询词的浏览时间计算查询词的权重,确保改进后的查询-概念二分图能更准确地表示用户的查询意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构建的用户兴趣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张云中[10](2012)在《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构建Folksonomy用户行为知识发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国际学术界在Folksonomy用户行为知识发现相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Folksonomy用户行为知识发现模型。该模型共包括问题定义、数据获取、数据准备、数据组织、数据挖掘、知识生成和评估反馈7个功能模块,其核心思路是在基于"FU:=(U,T×R,YU)"形式背景的数据组织基础上,采用外延映射法和回溯法分别实现基于概念格的Folksonomy用户行为共性知识和个性知识的可视化数据挖掘,并分别用Folksonomy用户群层次结构和Folksonomy单用户标记行为链分别作为知识生成方式。(本文来源于《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期刊2012年Z1期)

用户概念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399 8位相关用户的基本属性、自然资源与运动偏好、旅游行为习惯、以及对景点配套设施的需求等信息,设计标签,识别关联规则,得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主要结论是:(1)冲浪游客以26—45岁的高学历高收入男性为主;(2)初级冲浪游客占大多数;(3)选择冲浪地的优先因素为安全、浪况、设施等;(4)冲浪旅游淡旺季明显;(5)冲浪俱乐部最重要的作用依次为:提供冲浪设施、教学、活动组织等;(6)选择住宿的主要因素为卫生、位置、服务等;(7)冲浪游客常选择西式简餐;家庭游客多选择当地特色美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用户概念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敏,薛云霄,罗梅芬,张艳.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9

[2].王南,施宇,魏维轩.基于用户画像概念模型的冲浪游客特征识别——以海南日月湾为例[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9

[3].王毅,张宁,康重庆,奚巍民,霍沫霖.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工技术学报.2019

[4].张敏,刘雪瑞,张艳.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情报科学.2019

[5].张敏,孟蝶,张艳.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基于使能和抑能的双重视角的扎根分析[J].现代情报.2019

[6].韦草原,王健,张贵兰,刘建平,高飞.基于扎根理论的科学数据用户感知价值概念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8

[7].陈慧淑.旅游APP用户体验概念模型构建[D].海南大学.2017

[8].刘洪星,李广田,张笑,张朋,高苗.用户界面概念元模型及概念建模工具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

[9].宋天勇,赵辉,郑山红,王国春.基于查询-概念的用户兴趣模型构建[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

[10].张云中.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构建Folksonomy用户行为知识发现模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

标签:;  ;  ;  

用户概念模型论文-张敏,薛云霄,罗梅芬,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