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缺供水论文-陈四龙,张喜英,陈素英,孙宏勇,裴冬

亏缺供水论文-陈四龙,张喜英,陈素英,孙宏勇,裴冬

导读:本文包含了亏缺供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冬小麦,冠气温差,水分胁迫指数,叶水势

亏缺供水论文文献综述

陈四龙,张喜英,陈素英,孙宏勇,裴冬[1](2005)在《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冠气温差、叶片水势和水分亏缺指数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以作物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冠层温度进行了多年田间观测,模拟了以土壤水分条件为主导的冠气温差、叶水势、水分亏缺指数等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影响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小麦各生育阶段不同供水处理冠层温度(T c)受土壤水分影响明显,处理间冠气温差(ΔT)差异极显着。叶水势(LW P)与ΔT、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 S I)相关显着。LW P=-1.8M Pa,CW S I=0.40是指示冬小麦发生水分胁迫的关键性指标。综合各指标,为了达到节水目的,使ΔT维持在0~-4℃,可获得冬小麦产量最优值,此时冬小麦灌溉量下限应使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58.7%。(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魏虹,林魁,李凤民,赵松岭,张荣[2](1996)在《补充供水对半干旱区旱地春小麦水分亏缺的补偿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田试验设11个水分处理,包括不灌溉(对照)和灌1、2次水,灌溉时期分别为春小麦叁叶期、拔节期、抽穗期和开花期.试验结果表明:叁叶期灌溉的4个处理消除了苗期水分亏缺,通过提高小穗数和穗粒数而明显增产.说明在半干旱旱地农业区,当土壤水分不足,降水偏少时应提前到春小麦苗期灌溉,而非拔节—抽穗期(小麦生理需水关键期).(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3期)

亏缺供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田试验设11个水分处理,包括不灌溉(对照)和灌1、2次水,灌溉时期分别为春小麦叁叶期、拔节期、抽穗期和开花期.试验结果表明:叁叶期灌溉的4个处理消除了苗期水分亏缺,通过提高小穗数和穗粒数而明显增产.说明在半干旱旱地农业区,当土壤水分不足,降水偏少时应提前到春小麦苗期灌溉,而非拔节—抽穗期(小麦生理需水关键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亏缺供水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四龙,张喜英,陈素英,孙宏勇,裴冬.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冠气温差、叶片水势和水分亏缺指数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05

[2].魏虹,林魁,李凤民,赵松岭,张荣.补充供水对半干旱区旱地春小麦水分亏缺的补偿效应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1996

标签:;  ;  ;  ;  

亏缺供水论文-陈四龙,张喜英,陈素英,孙宏勇,裴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