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灵马镇高楼小学

一、引言

数学的计算是数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必备技能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关于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实践的应用和对课程的深入思考。经过研究者的调查认为对小学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不仅让学生掌握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简便性,而且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计算思维的训练,关注每位同学的个性化学习和思考。新课程标准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思维运用[1],使学生在学习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发展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计算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是直观性原则。根据心理学中的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小学的儿童大部分都是七岁到十二岁之间,思维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建立完全,不能脱离开具体的事物去完成抽象的练习。所以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依托于具体的事物。例如在讲授六年级下册的百分数时[2],可以以买东西举例子: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的原价是180元,现在打八五折,现价多少元。所以学生可以理解八五折就是85%的意思。这样生活中的例子,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方便学生掌握和运用。

第二是启发性的原则。在计算教学时,可以参照古人的教学方法。比如说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孔子在传学时的谈话法。学习的过程是同化的过程,是新的知识同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形成联结的过程。例如在教授学生减法时,可以用加法作为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掌握减法的运算。

第三点,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在教学时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想,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循序渐进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自然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其内容安排应该从简单到困难。比如说在教学生整数的加减法时[3],应当遵从1-10的加减法,再教10-20的加减法,最后再教学100之内的加减法。另外一个例子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认知水平,在三年级时只认识小数和分数,到高年级时在进行计算。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会学生的类比能力,让他们自己对比负数与正数的不同等。

第四是讲授与探索相结合的原则。在新课程的标准之中,两个基础技能增长为四个基础技能,这说明了计算除了是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有深切的代入感和自主探索感,加强实践的体会。

(二)、计算教学的基本方法

小学计算教学的基本方法有教授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不管是练习课、教学课都需要运用到的,但是要避免灌输式教学,而且要在讲授法中融入深刻的思考。另一种是演示法,就是通过教具或者多媒体达到传授知识的功能。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课本中教授除法时,可以用猴子和桃子的数量来说明,如果两只猴子一共摘得了48只桃子,那么它们两平分48只桃子,一个猴子分得多少?从直观引入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4]。最后一种是练习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通过作业练习达到掌握计算技能的能力。这也是种最常见的计算教学方法,这种形式可以出现在课堂上,也可以出现在回家后。练习的形式可以分为多样的,但是练习的数量和次数要适度。

三、计算教学的实践及反思

(一)、善于挖掘教材的思想,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本文研究者查阅综述时,发现了若是有些教师挖掘教材较深的话,可以合理地讲解每个知识点,使学生们获得最多的数学素养。如何具体实践以上思想体现在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第一是关注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从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中寻找规律。著名的数学家们都说,数学计算不仅是要培养单纯的计算数的能力,还要在计算过程中包括对数字之间关系的思考。这样头脑中单纯的一个一个计算被换算成组块计算,不仅计算效率会更高,且会激发学生灵活的计算策略意识,激发学习热情和深度思维的能力。

第二是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小学的数学教材是有限的,并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教材涉及的范围有限,丰富的数学思想蕴含于无形的知识体系中。这无形的数学思想虽然没有被包含在小学的课本知识当中,却是影响人一生的宝藏。在人教版的小学一年级课本当中,对于简单的加减法,比如说11-9=,12-9=,13-9=,14-9=,这几个式子,不仅是把答案计算出来,还可以诱导学生对其寻找规律,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三点,适时指导,体会教材中的思维价值。这也是前面的研究者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反思点。教师本身要做个有心人,寻找小学教材的共同点,从而培养学生透过表面看本质的本领,寻找数学领域最基本的规律,纯粹寻找问题的答案[5]。

(二)、创设具体的计算情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规定要创设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景是在某种生活环境下,但又与所教学的内容紧紧结合。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实际操作和互相交流中轻松学到数学知识。实际的计算情境还能给学生带来正向的情绪体验,感受到数学不是只有抽象的存在,而且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例如人教版课本中在学习《折扣》的知识时,就可以在班上开展一个二手交易市场,并且让每位同学标出自己的原价和可以打折的折扣,以便其他同学来挑选。其他同学作为顾客也有还价的能力。在这样妙趣横生的活动中,学生掌握了知识,也在玩耍中学到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

另外,前述研究者和教学工作实践者发现,在实际计算中,从小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计算习惯犹如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这对一个人整体的形象有很大影响作用。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是非常基础的,教学中融入对习惯的培养,也会为初中的学习打基础。计算一道题目时,首先要看清题目的顺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分析题目的相关知识点,尽量找出最简便的方法。题目中的小数点、计算符号都要写得规范,这是最基本的工作。另外,学生打草稿的能力也需要规范,打草稿也需注重字体的认真书写。若是不认真,可能很容易造成看错,计算错误也会由此发生。其实打草稿的过程也是一种学生思维过程的体现。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是要教给学生计算的原理和算法,在理解的基础上争取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并且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思考会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之后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玄桂琴.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学周刊,2014,(19):165.

[2]孙亚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吉林教育,2014,(35):54.

[3]张晓霞,马岷兴.小学数学基本计算技能的测试及计算教学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4]梁秋莲著.小学数学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金成梁,刘久成主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标签:;  ;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