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动因论文-刘晴

参与动因论文-刘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参与动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联网企业,海底光缆,业务发展,信息安全

参与动因论文文献综述

刘晴[1](2019)在《美国互联网企业参与海底光缆修建动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以谷歌、微软、脸书等为代表的美国互联网企业加大了对海底光缆的修建力度。其背后动因一方面来自互联网企业对带宽、信息传输速率、经营成本等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美国政府的积极扶持态度。美国科技巨头大举修建海底光缆将对全球信息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分析其背后动因对我国海缆发展及全球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保密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陶利江[2](2019)在《青少年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动因、方式及其引领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从众心理和满足自我价值实现是青少年积极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动因。网络热点事件对青少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了趋利避害,必须正确引领青少年参与网络热点事件,具体可以从建立网络热点事件预警、研判和分析机制,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以及加强网络立法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着力。(本文来源于《青少年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梅继霞,伊恩·柯克帕特里克[3](2019)在《新公共管理视角的医生参与管理:动因、影响因素与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影响,西方国家公立医院系统中出现临床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管理工作的趋势。外部政策和内部组织变革的压力促使医生采取兼职、全职管理或领导等不同方式参与医院管理。由于制度、组织和个人叁个层次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不同国家具体的医生参与医疗管理模式与参与路径各有差异。医生参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成本控制、有效监管与服务质量改进。本研究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分析了一些国家医生参与管理的动因、影响因素与绩效,并构建了医生参与管理的过程模型,进而探究我国医生参与管理的现实与改革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段萱,汪姁[4](2019)在《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的发源、动因与承载》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是当今现代化国家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主流趋势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领域语境下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的发生与发展、存在依据是怎样的,有必要作面向本土研究的学理剖析。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的发端离不开治道理论的演革,需要集体主义行动的推动,更依赖公共空间增长形成的承托。通过发生应然到发生实然,再到发展使然的逻辑推论,探索支持理论及其选择的本土化力量和内在动因联系,有助于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中国化理论研究。(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黄家瀚,万恒阳,马廷锋[5](2019)在《大学生科研参与度、动因及阻碍知觉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调查大学生科研能力状况,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仍处于"科研无意识"状态,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颇感阻碍。笔者运用SPSS17.0与AMOS18.0进行数据分析,修订了大学生科研参与问卷,通过调查调研可知大学生科研参与度与科研阻碍知觉现状为:大学生的科研参与度在中等偏下水平,其科研阻碍知觉整体普遍较高,科研参与度与科研参与动因、科研阻碍知觉间的关系是:科研参与度和科研参与动因呈显着正相关;科研参与度和科研阻碍知觉呈显着负相关,认为影响科研参与度的主要因素是:学校科研教育、大学生科研能力、教师专业引导等,可为制定提高大学生科研参与度的相关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晋继勇,贺楷[6](2019)在《金砖国家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动因、路径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新兴的全球多边合作机制和当今发展迅速的经济合作组织,金砖国家逐渐成为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要力量。金砖国家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和政治基础。金砖国家在议程设置、国际机制改革以及卫生医疗技术转让和融资等方面成为全球卫生治理的积极角色。金砖国家的全球卫生治理以"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了全球卫生治理的发展。然而,金砖国家在全球卫生治理政策协调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的内部挑战,制约了其全球卫生治理领导力的发挥。因此,金砖国家如何更好地促进全球卫生治理,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国际观察》期刊2019年04期)

吕煜昕,池海波[7](2019)在《我国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动因与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风险与由此引发的安全事件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社会风险之一,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是全球性难题,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治理,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格局。自2015年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提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概念以来,我国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实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则十分滞后。本文基于国内食品安全现状和国际食品安全形势,探究了我国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动因。从国内看,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口食品的重要性提升;从国际看,全球食品安全风险增大,食品供应链深度发展,食品科技引发新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贸易壁垒高企。这些因素均促使我国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共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共治面临的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同、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差异、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机制不成熟、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等,阻碍了我国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进程。最后,针对面临的诸多障碍,提出我国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有效路径,要重点推进国际共治机制建设,加强对进口食品供应链的管理,在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等领域加强合作,建立食品安全多边协作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张轩慧,赵宇翔,王曰芬[8](2019)在《数字人文类公众科学项目冷启动阶段的公众参与动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众科学项目启动的初期阶段,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志愿者的参与以解决公众参与动力不足问题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聚焦于项目冷启动阶段,对公众参与数字人文类公众科学项目的动因展开实证研究。文章首先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平台、任务、志愿者3个维度提炼出相关的动机因素,并基于S-O-R理论构建了数字人文类公众科学项目冷启动阶段公众参与动因的实证模型。随后,通过调研方法收集了相关数据,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工具SmartPLS 3.0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平台层面和任务层面的因素会对志愿者的认知和情感层面的因素产生影响,志愿者的感知有用性、自我效能、娱乐享受、使命感对志愿者参与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最后从组织机构角度、平台设计角度和任务设计角度为公众科学项目的实践发展提出若干建议。(本文来源于《图书与情报》期刊2019年03期)

韩星旭[9](2019)在《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动因、挑战与策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起初气候变化问题只是环境科学的范畴,但随着气候治理的拉开序幕,逐渐被纳入到了国际政治的议题之中。如今,气候问题已经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方方面面,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需要面临的问题。从1988年联合国开始气候谈判开始,全球气候治理已经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同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而中国自从气候治理的开始阶段就参与其中,从最初的被动合作、到有限参与、再到协同推动、再到当前的负责任的贡献,由于不同阶段的基本国情、综合国力、对气候问题认知、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的综合考量的不同,中国在气候治理的参与度也逐渐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的话语权与影响力逐渐增加,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未来在气候治理的角色也越来越关注。当前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并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气候治理作为非传统安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在其中的责任必不可少。而在承担责任、展现大国形象的同时,也面临多种挑战。特别是气候治理政治因素不断凸显的今天,气候治理早已更多的与全球治理、甚至与国际秩序相关联。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有了领导者的角色期待,同时也有对中国通过气候治理的引领过渡到全球领导的质疑。而美国的退出也极大程度影响了气候治理的遵约履约效果,美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家,它的退出导致整个国际社会对于气候治理各参与国的信心缺失,也会整体影响《巴黎协定》的目标达成。同时,中国国内自身的经济模式和碳排放量的现状,能否完成自主贡献的减排目标,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在气候治理中即将面临的挑战。而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需要结合自身现状、在未来加强与各缔约国的沟通、推动气候治理向前发展;并且要加快国内低碳经济转型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启动资金与技术;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承担一定的国际责任。本文通过梳理气中国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阶段、《京都议定书》阶段、后京都时代、《巴黎协定》新时代四个时期中国行动表现的发展脉络,以历史进程为基准、以当前国情及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为条件,分析新时代下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多种挑战,进而针对具体问题寻找出可行性的策略选择。本文的第一部分梳理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并按照不同时期的参与程度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根据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进程,结合当时的中国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动因;第叁部分主要从国内和国外的因素,分析在《巴黎协定》后,中国当下在参与气候治理时可能遇到的挑战;第四部分阐述了针对中国未来面对的这些挑战,可行性的策略选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华,吕鹏[10](2019)在《参与集体行动还是获得资源:中国私营企业加入行业协会的动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的多数研究认为缺乏自主性阻碍了当前中国行业协会的发展,但在行业协会普遍缺乏自主性的情形下,调研数据却显示私营企业加入协会的数量在持续增长。西方理论视角将自主性作为行业协会发展的基本逻辑,这一观点很难解释中国情境下的这一矛盾。基于研究转型国家的庇护理论(Clientelism),从企业的视角出发,考察中国的私营企业加入行业协会的动机和企业政治关系对加入行业协会的影响。通过对2006-2010年"全国私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有政治关系的经济精英加入行业协会的比例更高,私营企业加入行业协会的主要目的是政策解读、与政府沟通和俱乐部服务,而并非行业自律和协调,私营企业加入行业协会获取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的动机大于参与集体行动的动机。(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参与动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少年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从众心理和满足自我价值实现是青少年积极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动因。网络热点事件对青少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了趋利避害,必须正确引领青少年参与网络热点事件,具体可以从建立网络热点事件预警、研判和分析机制,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以及加强网络立法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着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参与动因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晴.美国互联网企业参与海底光缆修建动因分析[J].保密科学技术.2019

[2].陶利江.青少年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动因、方式及其引领路径[J].青少年学刊.2019

[3].梅继霞,伊恩·柯克帕特里克.新公共管理视角的医生参与管理:动因、影响因素与绩效[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

[4].段萱,汪姁.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的发源、动因与承载[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黄家瀚,万恒阳,马廷锋.大学生科研参与度、动因及阻碍知觉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6].晋继勇,贺楷.金砖国家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动因、路径与挑战[J].国际观察.2019

[7].吕煜昕,池海波.我国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动因与路径研究[J].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2019

[8].张轩慧,赵宇翔,王曰芬.数字人文类公众科学项目冷启动阶段的公众参与动因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9

[9].韩星旭.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动因、挑战与策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9

[10].张华,吕鹏.参与集体行动还是获得资源:中国私营企业加入行业协会的动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参与动因论文-刘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