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丢失论文-时灿,张庆华,李伟明

肌肉丢失论文-时灿,张庆华,李伟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肌肉丢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斑马鱼,ddx27,CRISPR-Cas9,颅面发育

肌肉丢失论文文献综述

时灿,张庆华,李伟明[1](2018)在《ddx27蛋白的丢失导致斑马鱼咽部骨骼和肌肉的缺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ddx27在RNA生物发生中发挥的具体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遗传发育中的功能。本实验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有效地获得了ddx27基因缺失突变体斑马鱼,之后利用阿尔新蓝染色及肌肉荧光标记鱼系观察咽部的发育,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ddx27纯合突变体具有明显表型并且胚胎早期纯合致死。阿尔新蓝染色表明,在受精后4天,纯合突变体中缺失了7对咽弓骨架。在肌肉标记绿色荧光的鱼系中观察到头部骨骼肌缺陷。这些发现揭示了ddx27在咽弓软骨和肌肉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使用TUNEL测定法,与野生型相比,我们在3 dpf的纯合突变体体内检测到更多的凋亡细胞,初步推测ddx27基因缺失诱导了凋亡通路激活。本实验为阐述ddx27对胚胎发育的调控机理,深入了解斑马鱼颅面发育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ddx27纯合突变体斑马鱼可作为凋亡通路研究模型,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凋亡通路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15)

徐唯[2](2016)在《炎性衰老、肌肉丢失与抗阻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性衰老是一种长期的、低度的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它表现为循环血中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等明显升高,可增加2~4倍〔1〕。适度的炎症反应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与清除自身坏死组织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因而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持续、稳定、低度的炎症刺激存在时,炎症就会成为一种慢性持续损害而影响周围组织的状态,最终能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6年23期)

梅涛[3](2016)在《低氧环境诱导大鼠骨骼肌肌肉丢失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到高原地区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丢失现象,肌肉丢失是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本研究探究了模拟4000 m海拔高度的低氧环境中大鼠肌肉丢失的情况,比较不同低氧暴露时间肌肉丢失水平,为研究低氧诱导肌肉丢失机制提供合适的研究模型。方法 SD大鼠20只,分为常氧组(n=10)、低氧组(n=10)。常氧组大鼠饲养于20.9%氧浓度的环境,低氧组大鼠饲养于12.6%氧浓度的环境(相当于海拔4000 m高原环境),室温,正常饮食。记录每d大鼠体重数据。实验第1d、第7d、第14d采用双能量X射线方法(DXA)检测大鼠身体成分。结果常氧组大鼠体重呈上升趋势,低氧组大鼠体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在第1d至第8d,大鼠体重呈下降趋势,第9d至第14d呈上升趋势。DXA数据显示,常氧组大鼠瘦体重呈上升趋势;低氧组大鼠的瘦体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即第7d瘦体重低于第1d和第14d,第1d瘦体重低于第14d瘦体重。结论低氧环境可以引起大鼠骨骼肌肌肉丢失,但这种丢失并不是持续性的,随着低氧暴露时间延长,机体会出现适应,肌肉不再丢失。建立低氧环境诱导大鼠骨骼肌萎缩模型,时间应控制在8d以内。(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6·南宁)论文集》期刊2016-10-08)

胡海波,刘康妍,胡海澜[4](2016)在《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肌肉丢失和骨密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SH)对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下肢肌肉丢失和骨密度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3-10—2015-12间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OA患者共300例。给予OA组患者SH注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肌肉功能。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0例作为正常组,对比正常组和OA组的骨密度水平。结果 OA组治疗前峰力矩及作功量分别为(38.78±17.66)N·m、(54.63±17.54)J,均显着低于治疗后的(46.95±17.23)N·m、(65.12±18.02)J。正常组骨密度水平中超声振幅减(BUA)、超声波传导速度(SOS)分别为(70.32±6.28)d B/MHz、(1 498.72±27.03)m/s,均显着高于OA组的(64.74±5.87)d B/MHz和(1 481.49±26.1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H可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提高关节功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骨密度,由此猜测下肢肌肉丢失与骨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6年08期)

杨小明[5](2014)在《延缓肌肉丢失训练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握东西没力气、步态变迟缓、站起来很费劲……这可能是肌肉丢失的信号。研究发现,50岁以后人体肌肉丢失得很快,有些人甚至患上"少肌症",导致肌力减弱、活动能力受损,进而增加跌倒、骨折等风险。老年人要想延缓肌肉丢失,除了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之外,还要加强耐力及韧性肌力量训练。(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快乐养生)》期刊2014年08期)

朱志锋[6](2013)在《肌肉丢失、运动干预及肌肉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肌肉丢失是老年人肌肉质量随增龄而减少的现象,它与老年人肌肉功能退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对于肌肉丢失的机制及其运动干预效果研究有了许多新进展。目的:就肌肉丢失细胞水平的机制研究及其运动干预效果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CNKI 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和 PubMed 数据库(2010 年 1月至 2012 年 12 月) 有关肌肉丢失及老年抗阻训练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肌肉丢失,肌肉蛋白质代谢,肌细胞,衰老,抗阻训练"和"sarcopenia,muscle,resistance training,aging,portein motablism。纳入与肌肉丢失、蛋白质代谢、抗阻训练相关的研究,排除陈旧、重复以及缺乏可信度的文献,最终纳入 58 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抗阻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肌肉丢失,使老年人肌肉质量增加,促进运动单位重组,但重组仅限于Ⅱa型和Ⅱb型纤维之间的相互转化;抗阻训练结合蛋白质补充可以有效促进老年人肌肉重建;老年人抗阻训练后的肌肉合成代谢反应较年轻人迟缓,但炎性反应较年轻人剧烈,而 Omega-3 对于消除这种炎性反应具有较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3年33期)

吴畏,冯波,黄东雅,徐晓云[7](2011)在《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骨量丢失与肌肉萎缩程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健患侧肢体骨量、瘦组织和脂肪组织含量的变化,探讨骨量丢失与肌肉萎缩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1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其健患侧肢体骨矿含量及体质成分。结果与健侧肢体相比,患侧肢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及BMC明显下降(P<0.01),BMC下降程度与肌肉含量减少呈明显正相关,而与脂肪含量变化无明显关系。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肌肉含量、BMC含量显着增高,而脂肪含量显着降低。结论脑卒中偏瘫病人患侧肢体骨量、肌肉和脂肪含量均明显降低,肌肉含量变化在维持骨量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1年07期)

黄丽敏,贾华,赵斌[8](2010)在《衰老性肌肉丢失与机械生长因子相关研究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衰老性肌肉丢失是由衰老引起肌肉质量下降和肌肉力量减弱。在机械刺激和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机械生长因子MGF出现表达,具有增加肌肉质量的能力,另外还可能受到生长激素的影响。衰老进程中,骨骼肌MGF表达下降,激活有限的卫星细胞,不能完全修复受损细胞。而运动影响衰老骨骼肌MGF表达,进而减缓衰老性肌肉丢失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闫万军,赵斌,刘丰彬,李文彬,张双阁[9](2009)在《负重跑训练对老龄大鼠肌肉丢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探讨负重跑训练对老龄大鼠肌肉丢失的影响。研究方法:以8只4月龄雄性SD大鼠为成年对照组,以32只17月龄SD雄性大鼠为老龄组被试,32只17月龄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安静对照组、无负重跑组、30%最大负荷负重跑和60%最大负荷负重跑组。经过6周的负重跑训练后,将不同负荷的3组训练组大鼠肌肉组织学特征与成年和老年安静组大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0%最大强度的负重跑训练能够有效抑制肌肉丢失,提高肌肉抗氧化水平。结论:适宜负荷的负重跑训练可以有效地逆转衰老大鼠肌纤维分型的退化,抑制衰老性肌肉丢失。(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2009年04期)

闫万军,赵斌[10](2008)在《衰老性肌肉丢失及其训练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肌肉丢失是由于衰老所导致的肌肉质量的减少和力量的减弱,由于它对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十分严重,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肌肉丢失的现象、机理及其可训练性的研究材料,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肌肉丢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炎性衰老是一种长期的、低度的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它表现为循环血中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等明显升高,可增加2~4倍〔1〕。适度的炎症反应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与清除自身坏死组织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因而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持续、稳定、低度的炎症刺激存在时,炎症就会成为一种慢性持续损害而影响周围组织的状态,最终能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肌肉丢失论文参考文献

[1].时灿,张庆华,李伟明.ddx27蛋白的丢失导致斑马鱼咽部骨骼和肌肉的缺陷[C].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2].徐唯.炎性衰老、肌肉丢失与抗阻运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

[3].梅涛.低氧环境诱导大鼠骨骼肌肌肉丢失模型的建立[C].第十二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6·南宁)论文集.2016

[4].胡海波,刘康妍,胡海澜.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肌肉丢失和骨密度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6

[5].杨小明.延缓肌肉丢失训练法[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4

[6].朱志锋.肌肉丢失、运动干预及肌肉重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

[7].吴畏,冯波,黄东雅,徐晓云.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骨量丢失与肌肉萎缩程度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

[8].黄丽敏,贾华,赵斌.衰老性肌肉丢失与机械生长因子相关研究的进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9].闫万军,赵斌,刘丰彬,李文彬,张双阁.负重跑训练对老龄大鼠肌肉丢失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

[10].闫万军,赵斌.衰老性肌肉丢失及其训练效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  

肌肉丢失论文-时灿,张庆华,李伟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