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幸福论文-张丽,傅海伦,申培轩

教师职业幸福论文-张丽,傅海伦,申培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师职业幸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消极情绪,职业幸福感,影响关系

教师职业幸福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傅海伦,申培轩[1](2019)在《中小学教师工作困扰、消极情绪与职业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以山东省域数据调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工作困扰、消极情绪体验和职业幸福感研究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用田野调研与大数据分析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小学教师工作困扰、消极情绪体验与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利用系统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处理,得出不同性别的教师在职业幸福感上存在明显差异,女性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对较高;是否担任班主任对职业幸福感具有显着差异;不同教龄段的职业幸福感具有显着差异;不同地区对职业幸福感具有显着差异。通过进行工作困扰、消极情绪体验与职业幸福感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子,得出中小学教师工作困扰、消极情绪对职业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轻工作困扰,消除消极情绪体验,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对策与建议,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研究提供创新性的分析向度,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健康和谐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马君[2](2019)在《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基于对J学院青年教师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J学院的调查研究表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水平不高;职业幸福感与青年教师的年龄、职称等基本情况有一定的关系;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主要来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中的成就感和相对健康的身心状态;较低的薪资待遇和工作认同感、有限的工作条件、较大的工作压力等成为制约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要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考虑从学校、个人等多方面努力。(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2期)

李香玉[3](2019)在《谁“动”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湘西女教师李田田发文质疑频繁迎检遭"深夜约谈"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我们一行叁人兴高采烈地到清华大学第五教室,聆听了彭凯平教授关于《品德与幸福教育的意义》的讲座,他渊博的学识、风趣幽默的语言,使近两个小时的课堂笑声飞扬。下课了,学员们还意犹未尽,围着彭教授交流、讨论。在学习交流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幸福的含义。(本文来源于《教育家》期刊2019年42期)

马春梅[4](2019)在《深度贫困地区高中英语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度贫困地区已经开始重视教育水平提高工作,高中英语女教师只有在职业幸福感提高时,才能够更好地投入课堂,对学生施以完善的教育。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高中英语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的调查,本文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幸福感提高方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6期)

宋书璐[5](2019)在《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师出现了职业幸福感降低的问题。为了提升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通过与高职教师进行访谈交流,分析探究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降低的影响因素,提出提升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措施。(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9年33期)

孙卫红[6](2019)在《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基于粤西叁位体育教师的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往研究较多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教师职业幸福感,以及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由此提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粤西地处广东省西部,包括湛江、茂名、阳江叁个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与珠叁角地区有一定的距离,粤西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如何?其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能很好的为广东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从而整体提高广东省体育教师素质,加快广东省教育全面发展。研究方法:2.1问卷调查采用孙卫红等[3]制定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工作满意度,总体情感指数包含7个相关条目,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935,工作满意度只有1个条目,总体情感指数与工作满意度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950。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请粤西湛江、茂名、阳江叁个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网上填写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462份。调查对象小学老师158(34.2%),初中老师172(37.23%),高中教师156(33.77%);城市老师241(52.16%),县镇老师154(33.33%),农村教师67(14.5%);男教师374人(80.95%),女教师88人(19.05%);本科学历418人(90.48%);教龄为5年以下87人(18.83%),6-10年79人(17.1%),11-20年159人(34.42%),20年以上137人(29.65%);初级职称教师163人(35.28%),中级职称教师222人(48.05%),高级职称教师77人(16.67%)。调查样本涵盖各学段以及城镇和乡村,本科学历、男教师居多,职称水平较高。2.2叙事研究通过"工作负责"的标准,结合教育局推荐,选取粤西地区3位体育教师作为个案,以他们的访谈资料为主要素材,采用案例研究和叙事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案例素材中深入挖掘3位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揭示他们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为粤西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提供思路。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学历、地区、学段、职称、教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各因素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对粤西地区叁位体育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以他们的访谈资料为主要素材进行分析。叁位体育教师填写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8个问题基本都选择了1,说明他们职业幸福感非常高。虽然都是优秀的体育教师,但叁位老师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S受到中学老师的影响,"一直坚持要践行体育的价值",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化,S进一步坚定职业信念,也进一步增加了实现职业理想的信心。C坚持以各种方式学习,从中专到专科到本科,不断加强专业能力,"通过学习钻研新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加合理,更加快乐地去运动。"内心有着对学生、对体育、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C一直在学习中,不仅实现自我价值,也收获满满的幸福感。L与所在学校其他两位体育教师,经过学校的师徒结对形式,组成学校体育教师团队,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和吸收优良的训练计划,勤勤恳恳的付出,收获满满",工作中结成的团队,生活中也相互帮助、相互关心。通过对叁位体育教师的故事探析,得出以下结论:(1)职业信念是提升粤西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动力;(2)学习是提升粤西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持续动力;(3)团队力量是提升粤西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助推力。由此对提升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出建议:(1)重视体育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开展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体育师范生明晰体育教师的定位,培育他们对体育教师职业的感情,明确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态度和信念。(2)加强体育教师学习领域的研究。因其特殊的学科性质,体育教师的学习有着与其他学科教师不一样的规律和特点,如何针对当前我国体育教师职业现状,探寻体育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促进体育教师学习的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建立多元化有效的体育教师团队。实体的体育教师团队如能结合范围更广的虚拟团队力量,形成多元化有效的团队,必能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研究结论:3.1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3.2影响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包括职业信念、持续的学习以及团结向上的团队。3.3提升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包括:重视体育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加强体育教师学习领域的研究、建立多元化有效的体育教师团队。(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高静[7](2019)在《一位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眼间,我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九年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我越来越喜欢当老师。我的教师职业幸福观,是热爱教师岗位,感悟职业快乐!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九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新课改理论,我不断地摸索与探究,试用了很多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教学虽然很辛苦,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让我从中体验到了幸福和快乐。(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厚植弘扬师德风尚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成果汇编(2019)》期刊2019-11-01)

乔晓军[8](2019)在《提升中学化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基于对自身教育事业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产生的欣喜、愉悦的情绪和感受。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感到非常枯燥乏味,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每个教师都追求的目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社会对教师价值的认可。提高教学的职业幸福感,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探讨如何提升中学化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使教师重拾往日的教学激情。(本文来源于《成才之路》期刊2019年30期)

宗海燕[9](2019)在《艺术职业学校教师幸福感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江苏省七所艺术职业学校的12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艺术职业学校教师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如何提升艺术职业学校教师幸福感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陈金玲,张焱鹏[10](2019)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河南省G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而有助于提高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的质量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笔者通过编制和发放调查问卷,对河南省G县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根据河南省G县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给予幼儿教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控制师幼比例,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为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性化管理等策略。(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幼教)》期刊2019年10期)

教师职业幸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J学院的调查研究表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水平不高;职业幸福感与青年教师的年龄、职称等基本情况有一定的关系;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主要来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中的成就感和相对健康的身心状态;较低的薪资待遇和工作认同感、有限的工作条件、较大的工作压力等成为制约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要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考虑从学校、个人等多方面努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师职业幸福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傅海伦,申培轩.中小学教师工作困扰、消极情绪与职业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以山东省域数据调查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9

[2].马君.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基于对J学院青年教师的调查分析[J].法制博览.2019

[3].李香玉.谁“动”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J].教育家.2019

[4].马春梅.深度贫困地区高中英语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J].校园英语.2019

[5].宋书璐.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J].知识经济.2019

[6].孙卫红.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基于粤西叁位体育教师的叙事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高静.一位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观[C].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厚植弘扬师德风尚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成果汇编(2019).2019

[8].乔晓军.提升中学化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探赜[J].成才之路.2019

[9].宗海燕.艺术职业学校教师幸福感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

[10].陈金玲,张焱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河南省G县为例[J].河南教育(幼教).2019

标签:;  ;  ;  ;  

教师职业幸福论文-张丽,傅海伦,申培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