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网论文-高谋洲

产业链网论文-高谋洲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业链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稳定性,机理

产业链网论文文献综述

高谋洲[1](2019)在《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稳定运行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工业园区因为消除了经济增长和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对立成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方向,提高产业链网的稳定性是促进生态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梳理现有文献为基础,拟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稳定运行的分析框架,认为可交易资源信息获取问题、企业间利益分配问题、产业链网本身"生态而不经济"问题、市场、技术等外部变化冲击产业链网问题、自身结构导致产业链网脆弱问题是影响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提高产业链网稳定性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北方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北海[2](2019)在《北海综合保税区着力延伸循环经济生态化产业链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自治区工信厅公布了广西第二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北海综合保税区被认定为绿色园区,全区共有五个产业园区获此殊荣。绿色规划成效显着近年来,北海综合保税区始终坚持走绿色集约、低碳循环发展路线,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要求,根据“两高一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报》期刊2019-08-23)

周杨[3](2018)在《工业共生视角下建筑产业园区产业链网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减、用工成本的上涨、环境资源压力的增加以及对建筑质量和建设效率的追求,我国传统建筑业亟待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绿色、低碳与循环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建设效率和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产业创新,实现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建筑产业园是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集聚发展的载体,为研究开发、设计、施工及构配件生产等企业活动提供平台。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各省市陆续开工建设建筑产业园。然而,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产业园处于建设初期,目前缺乏以工业化建筑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产业规划研究和实践经验,出现了园区招商范围局限,各企业业务范围类似,企业间关联度不高,各产业之间的物能联系较少,产业链网薄弱的问题。产业链网的构建是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工业共生理论应用于建筑产业园的产业链网设计中,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作为建筑产业园区的主导核心,其资源能源的巨大需求与产出可以为园区建立共生网络提供保障。通过建立园区企业共生关系,可以促进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园区企业的选择决策是园区产业链网设计的重点问题,它关系到园区企业间是否能够形成稳定有效的共生网络,是否能够提升园区的综合效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而,目前缺少对该领域的关注与研究,尤其缺少基于园区产业生态构建的理论方法选择入园企业的研究。本文基于工业共生的视角,构建起一套能够综合衡量建筑产业园区备选企业的选择决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15个从园区层面制定的可量化决策指标,以评价候选企业为建筑产业园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程度。建筑产业园备选企业的决策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带有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规划问题,即共生程度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将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线性规划问题,建立了建筑产业园备选企业评价模型,可以实现多个备选企业的组合选择。通过对共生关联程度高的企业的组合选择,能够在园区资源约束条件下最大程度的提高园区的综合效益。最后,基于本研究提出的共生企业选择决策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重庆南川区的建筑产业园区产业链网进行生态化设计,为园区建设提供对策及建议,同时对本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9-01)

李洁[4](2017)在《煤炭生态工业园产业链网稳定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的产业组织模式,是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矿区得到了快速的推广,但在长期的实践运行中却显现了不可回避的、潜在的稳定性隐患,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论文从煤炭产业链构建的路径出发,讨论了产业链的叁种组织方式,分析了影响产业链稳定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从政府、企业、园区管理叁方面提出了产业链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7年69期)

张媛媛[5](2016)在《产业链网经济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以江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第叁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对于乡村旅游的需要日益增加。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以及实践都尚在摸索,虽然国家一直在努力发展,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产业链网出发,先介绍产业链网的含义和作用,然后综合国内外乡村旅游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客观分析江苏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利弊情况,就当前形势和未来在发展该经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6年12期)

王志波[6](2015)在《基于产业链网的渔业产业规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规模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下,不断地得到扩大与充实。渔业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是我国渔业发展的一大热点,而渔业产业化重视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一体化的渔业经营模式,这对于整个渔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尽管说我国的渔业产业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这种发展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薄弱的阶段,尤其是基于产业链网的渔业产业规模,需要在有利的环境中融入到国家产业链中去,发展更适当的渔业产业规模,以弥补我国渔业产业在规模问题上的空缺,并且为我国渔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5年23期)

李阳,向莉洪[7](2015)在《狙击刷单产业链 网店勾连快递“炒信”遭严打》一文中研究指出淘宝网店刷信誉等级的灰色产业链再度被聚焦。近日,从阿里旗下菜鸟物流获悉,因协助商家严重炒信,城市100快递已从菜鸟物流下线,淘宝、天猫等平台都将不与该快递公司合作。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对网店刷信用等级的打击延伸到物流环节。 随后,一些快递企业(本文来源于《重庆商报》期刊2015-04-16)

王西兵[8](2015)在《基于产业链网的渔业产业规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渔业产业链网是推动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论文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基于渔业企业的视角,通过对渔业产业链概念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了传统渔业产业链模型,进一步构建出现代渔业产业链网模型。渔业产业链网是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叁产业的一种复合型产业组织形式,从结构形式上和功能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先导产业、传导产业和终端产业叁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对渔业产业链网上产业分布的特征做了系统阐述和揭示。最后,运用多目标线性优化方法,构建渔业产业链网优化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经济》期刊2015年02期)

张建玲,徐盛华,刘亦晴[9](2014)在《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构建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基础上,从链网运行的视角,通过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低碳化,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节点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低碳化,在有色金属生态产业链网内部采取集成化管理模式,包括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的集成化,而在链网外部,采取协同化供应链管理,使链网生态低碳运行,实现有色金属产业生态化低碳发展。(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赖国洪,顾柏松[10](2013)在《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列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赖国洪 通讯员 顾柏松)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原则同意包括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内的全国20个园区列入2013年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据了解,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我省唯一一个被列入该批次国家级循环(本文来源于《衢州日报》期刊2013-09-26)

产业链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自治区工信厅公布了广西第二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北海综合保税区被认定为绿色园区,全区共有五个产业园区获此殊荣。绿色规划成效显着近年来,北海综合保税区始终坚持走绿色集约、低碳循环发展路线,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要求,根据“两高一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业链网论文参考文献

[1].高谋洲.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稳定运行机理研究[J].北方经济.2019

[2].北海.北海综合保税区着力延伸循环经济生态化产业链网[N].中国工业报.2019

[3].周杨.工业共生视角下建筑产业园区产业链网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8

[4].李洁.煤炭生态工业园产业链网稳定性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7

[5].张媛媛.产业链网经济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以江苏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

[6].王志波.基于产业链网的渔业产业规模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

[7].李阳,向莉洪.狙击刷单产业链网店勾连快递“炒信”遭严打[N].重庆商报.2015

[8].王西兵.基于产业链网的渔业产业规模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5

[9].张建玲,徐盛华,刘亦晴.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运行[J].科技管理研究.2014

[10].赖国洪,顾柏松.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列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N].衢州日报.2013

标签:;  ;  ;  ;  

产业链网论文-高谋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