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联系论文-陈星

句法联系论文-陈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句法联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间句法,郊区新城,空间结构,集成度

句法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星[1](2018)在《基于空间句法的上海郊区新城空间结构及联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结构体现了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在空间上的组织,空间句法理论对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关联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嘉定新城和南桥新城为例,从路网的点、线等要素及其拓扑关系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并且运用核密度方法研究新城医疗服务设施的集聚特征。结果表明,郊区新城全局集成度较高的道路主要包括:横贯区域的重要发展轴线道路;和外界联系密切的通道;内部居住区密集的道路。嘉定新城的集成核位于中心偏南位置,总体上看北部居住区较为密集,但是路网数量和等级与地区的功能不够匹配。南桥新城的集成核位于西南部地区,路网数量不够密集但分布相对较为合理。嘉定新城医疗服务设施点集中在北部地区,集成中心和路网集成核不够匹配。南桥新城的医疗服务设施集中在西南部,与路网匹配性较好。本文还针对郊区新城的空间结构、道路布局等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期刊2018-11-24)

王娟,周毕吉[2](2016)在《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与抢偷类双宾句的深层句法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和抢偷类双宾句看似是两类不同的句式,实际上存在内在深层的句法联系。具体来说,汉语带保留宾语被动句的生成过程并不涉及到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因为其深层宾语并不是一个带"的"字的定中结构,而是具有领属语义的平行的双宾结构。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实际上是经由抢偷类双宾句推导而来。抢偷类双宾句在句法上应看作是一种低阶施用结构,其低阶施用中心语引入间接宾语作为其标志语,直接宾语作为其补足语,在经历被动化后,其间接宾语移位就形成了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本文的分析有助于解释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分析法所带来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16年01期)

岳强[3](2013)在《再论俄语句法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句法联系的研究属语法学基础类研究,句法联系作为句法构造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句法学起始的概念,在语法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句法联系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了传统分类方式的矛盾之处,提出了新的分类体系,试图对句法联系做全面透彻地研究。(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3年10期)

常朝晖[4](2011)在《联系句法强化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认为词汇教学中应该加强词汇和句法的联系,将词汇学习的目的放在生成句子上。(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1年12期)

M.den,Dikken,张庆文[5](2010)在《《联系词与连接词:述谓关系、谓语倒装及系词的句法分析》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联系词与连接词:述谓关系、谓语倒装及系词的句法分析》(Relators and Linkers:TheSyntax ofPredication,Predicate Inversion,and Copulas)2006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共6(本文来源于《当代语言学》期刊2010年01期)

张滟[6](2010)在《“X(连)A都/也Y,更不用说/别说B”框架下的“连”字结构语义—句法界面研究——反观汉语句法类型与语义类型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交互主观性认知观,发现"(连)……都/也"构式的语义-句法机制,并以此反观汉语相应句法类型与语义类型的特定联系。语义的"交互主观性"可以作为"语法化"的元动力之一,推动实词虚化。汉语复句作为形式、意义和功能结合体的构式,其"框架性"句法行为,或"形合性",表征较强的"交互主观性"语义。(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0年02期)

钱程[7](2009)在《论句法层面的联系和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句法学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句法学一方面研究的是词和词形的组合规则,另一方面研究这些句法规则得以发生作用的句法单位——词组,简单句,复合句。而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则是句法构造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句法学起始的概念。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在句法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我们更好地认识语言学体系和掌握俄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国内外语言学家,如华劭、张会森、王德孝、李勤,Α.Μ.Пешковский,Е.Н.Ширяев,И.П.Распопов,В.В.Виноградов,В.А.Белошапкова,Н.Ю.Шведова等人都对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得出许多不同的理论。然而,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们却很少注意到联系和关系这两个术语的区别。在许多学术着作和论文中,这两个术语平行使用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随着语言学理论不断向精密化和严谨化发展,语言学家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必须将联系和关系这两个术语加以区别甚至对立。这在80年《语法》里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事实上,这部《语法》中的区分还不是很彻底,即没有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对这两个术语做出较为明确区分的是80年代以后历版的、由В.А.Белошапкова教授撰写句法部分的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教材《现代俄语》。此外,一些学者,如М.И.Черемисина,Т.А.Колосова等,也在自己的句法研究著作中明确地区分了这两个术语。这个课题本身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目前没有一本专著,或是学术论文对此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系统研究。现有的参考书目中,也只是分别在词组,简单句,复合句的章节中有所叙述,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介绍。本文的宗旨及创新点在于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以及整合,系统综合的研究句法单位层次上的句法关系和句法联系,将复杂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化。论文由引文、正文两章、结语及参考文献组成。(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9-06-30)

陈荣辉[8](2007)在《联系式句法特点的叁重分析及英译汉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斯柏森认为语法分析可以有叁个不同的角度——形式(form)、功能(function)及意念(notion)。语法分析可以从某一既定形式出发,探讨该形式所承载的语法功能,进而考查它和外部世界(人的思想)的联系。当然也可以从意念出发,沿着相反方向直至形式。他同时认为,这叁个角度是相互补充的。分析特定语法事实往往会综合这叁个角度。本文采用叶斯柏森该研究视角,分别从这叁个角度分析研究了联系式(nexus),从中概括出联系式的叁个主要特点,并把该分析方法运于到英译汉实例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翻译见解。联系式的第一个特点表现在和组合式(junction)的区别上。两者是叶斯柏森为区别词的不同组合(combination)而提出的。叶斯柏森把句子中的词(或词组)分为叁品:首品、次品、叁品。首品和次品可以结合形成组合式或联系式。他认为,二者主要区别为:前者是静止缺乏生气的结构,用于表达单个合成的概念(a composite idea);后者是动态充满活力的结构,联系两个独立的概念。这点实际上可理解为联系式的意念特征。第二点是联系式的形式特点。该结构中首品词和次品词的词序,通常次品词在首品词之后。这一词序和英语语言自身特点有很大关系,文章比较详细地分析阐述了这一特点。第叁点,联系式的语法功能在于表达主谓关系。叶斯柏森认为,联系式不一定是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完整句子,但是却总能分析出联系式中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把上述方法及联系式特点运用于实际句法分析,可以发现能把许多组合归类为联系式。文章重点分析了叁类英文组合:联系式名词(nexus substantives)、形容词组合后置(adjectives in post-position)和定语从句。通过分析,笔者提出了这些组合的翻译见解。联系式名词是叶斯柏森联系式的一个子类,本该翻译成相应的汉语联系式。但由于汉语长期受词类划分的影响,把这一结构看成名词结构,翻译出来的译文是累赘的名词结构。英文形容词组合后置也容易引起误解,往往视为定语后置,翻译时简单还原为前置定语。通过分析后置形容词组合的特征及引起后置的主要原因,可以发现,后置形容词组合及其所修饰的成分往往可以视为联系式结构。一般认为,定语从句作定语用,翻译时也通常简单还原为前置结构。结果译文中出现长串累赘的前置定语,和汉语语感差别甚远。实际上,很多定语从句不能简单理解为定语。分析发现,联系式可以用于翻译不少含定语从句的结构。在这叁类组合中分析出联系式结构,进而采取相应的结构对译,得到的译文既没有背离原意,又符合译入语规范。这对于避免那些看似忠于原文实则背离的蹩脚译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7-05-01)

李俏,张必隐[9](2003)在《句子语境中语义联系效应和句法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研究句子语境中句法成分和语义联系对目标词加工的不同影响 ,来探讨句子语境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点问题。实验一采用词汇命名任务研究发现 ,句法违反对词汇命名会产生抑制作用 ,而语义违反对词汇命名却没有发现抑制作用。实验二利用词汇决定任务发现 ,句法和语义成分影响词汇决定任务 ,句法违反和语义违反对词汇决定任务均会产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句子语境加工中 ,对内容词语义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句法成分的独立加工水平。(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3年02期)

陈锫[10](2001)在《现代俄语简单句中的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认为句法联系是属于表达层面的 ,是句法单位成素间句法关系的形式表达 ;句法关系属于内容层面 ,是句子的内在方面。本文将从句法学的中心语法单位—简单句入手 ,分析其中的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 ,并以全新的角度为简单句中的句法联系重新分类(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01年05期)

句法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和抢偷类双宾句看似是两类不同的句式,实际上存在内在深层的句法联系。具体来说,汉语带保留宾语被动句的生成过程并不涉及到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因为其深层宾语并不是一个带"的"字的定中结构,而是具有领属语义的平行的双宾结构。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实际上是经由抢偷类双宾句推导而来。抢偷类双宾句在句法上应看作是一种低阶施用结构,其低阶施用中心语引入间接宾语作为其标志语,直接宾语作为其补足语,在经历被动化后,其间接宾语移位就形成了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本文的分析有助于解释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分析法所带来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句法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星.基于空间句法的上海郊区新城空间结构及联系研究[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2018

[2].王娟,周毕吉.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与抢偷类双宾句的深层句法联系[J].现代外语.2016

[3].岳强.再论俄语句法联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4].常朝晖.联系句法强化初中英语词汇教学[J].才智.2011

[5].M.den,Dikken,张庆文.《联系词与连接词:述谓关系、谓语倒装及系词的句法分析》评介[J].当代语言学.2010

[6].张滟.“X(连)A都/也Y,更不用说/别说B”框架下的“连”字结构语义—句法界面研究——反观汉语句法类型与语义类型的联系[J].外语教学.2010

[7].钱程.论句法层面的联系和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8].陈荣辉.联系式句法特点的叁重分析及英译汉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9].李俏,张必隐.句子语境中语义联系效应和句法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

[10].陈锫.现代俄语简单句中的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J].外语教学.2001

标签:;  ;  ;  ;  

句法联系论文-陈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