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运动论文-郝连财,王健,李志良

体力运动论文-郝连财,王健,李志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力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戒毒人员,体力活动,有氧训练

体力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郝连财,王健,李志良[1](2019)在《戒毒人员运动训练及日常的身体体力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运动干预戒毒为最终目的,对参与运动戒毒实验的戒毒人员的身体活动情况进行监控,监控不同分组(有氧组、力量组、对照组),不同运动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力量运动)的身体活动相关各项指标。通过对训练组、对照的不同运动干预方式下其身体活动各项指标的组间数据对比研究,在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干预下,各组身体活动指标的对比情况,反映其参与运动训练,日常劳作,生活作息等的身体体力活动。探讨运动干预对戒毒人员的身体活动影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身体活动相关指标的影响。找出最适合吸毒人员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为运动干预戒毒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进而帮助戒毒人员尽早戒除毒瘾,恢复健康。(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娄莹,周成林[2](2019)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生物运动工作记忆的前摄干扰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民健身观念的推广与普及,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对运动锻炼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这一课题展开研究。长期的运动锻炼可以通过提高锻炼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要顺利完成日常的社会交互不仅需要工作记忆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生物运动知觉的参与。对生物运动信息(biological motion)的加工是人们与环境及他人进行互动时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生物运动工作记忆(biological motion working memory)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物运动工作记忆是人们对于有生命物体通过时间连续性动作在空间上进行整体移动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与提取的过程。研究发现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的工作记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遗忘是工作记忆水平的限制因素,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遗忘绝大多数是由于干扰引起的,而不是由于消退,干扰主要分为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和倒摄干扰,其中前摄干扰是限制工作记忆水平导致遗忘的最主要的因素,前摄干扰是指先前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对后继的学习与记忆信息的干扰作用。研究发现前摄干扰是导致遗忘的重要因素,由于先前编码过的信息与后续编码的信息有许多重迭之处而导致个体在进行编码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分辨两种不同的信息从而抑制了后续信息的加工,限制了个体的工作记忆水平。研究发现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对个体认知表现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工作记忆水平的提高,而高工作记忆水平个体的前摄干扰的消除又高于低水平个体,而先前的研究中多是以无生物意义的材料为研究任务,缺乏对有生命意义的材料的探讨,因此本研究以有生命意义的生物运动为工作记忆材料对体力活动促进工作记忆加工这一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目的:研究体力活动水平对生物运动工作记忆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健康大学生在生物运动工作记忆过程中前摄干扰作用的表现特征。研究方法:实验被试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筛选,并分为高体力活动组(总体力活动≥5000MET-min/W,共27人,女14人)和低体力活动组(总体力活动<600MET-min/W,共27人,女13人);实验材料采用生物运动研究的经典材料——光点视频(point light display,PLD);实验范式采用研究前摄干扰的经典范式——最近探测刺激范式,采用2(组别:高体力活动组,低体力活动组)×4(任务类型:非熟悉性正反应,熟悉性正反应,非熟悉性负反应,熟悉性负反应)的混合设计。最近探测刺激范式分为2个学习过程,通过调节探测刺激的出现形成熟悉性和非熟悉性条件,当前一个学习过程和后一个学习过程均出现了相同的探测刺激即为熟悉性条件,如果被试需要作出正反应即为熟悉性正反应条件,反之则为熟悉性负反应条件。当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后一个学习过程出现的探测刺激不一致时即为非熟悉性条件,若此时被试需要作出正反应即为非熟悉性正反应条件,反之则为非熟悉性负反应条件。当需要被试在熟悉性负反应条件下的任务表现较为迟钝时,即为出现了前摄干扰的现象。记录被试在完成任务时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数据统计方法采用2×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在看到探测刺激时,高体力活动组在熟悉性正反应(P=0.024),非熟悉性负反应(P=0.012)和熟悉性负反应(P=0.028)3个实验条件下的的反应时均显着低于低体力活动组;而在正确率方面只有熟悉性负反应条件下存在高体力活动组显着高于低体力活动组(P=0.004)。此外任务主效应分析发现,熟悉性负反应条件(即存在前摄干扰的实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时显着高于其他3个条件(P<0.05),而正确率显着低于其他3个条件(P<0.05)。研究结论:因此我们认为,相对于低体力活动组大学生,高体力活动组大学生在生物运动工作记忆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消除前摄干扰现象,从而提高个体的生物运动工作记忆水平。这一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运动锻炼促进认知功能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提升提供方法学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屈金涛[3](2019)在《高温高湿环境城市非体力劳动者自选强度运动的能耗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自选强度的快步走和慢跑运动健身既不受年龄、性别、种族、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等条件的限制,也不需要特殊的装备、运动技能和场地,因此很受我国居民欢迎,且快步走和慢跑运动对于预防和缓解因体力活动缺乏而造成的各种慢性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系统关注我国居民在自选强度快步走和慢跑运动中能耗特点和规律的文献相对不足。因此,本研究以SWA(SenseWear Pro3 Armband)为技术手段,监测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自选强度快步走和慢跑运动中的能量消耗,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特殊环境下体力活动和健康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提升对大众在特殊环境下的健身指导和干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至59周岁的城市非体力劳动者817人,其中男性451人,女性366人。选择夏季户外高温高湿环境中测试,室外温度29.8±2.2℃,相对湿度81.0±7.9%。测试时间为早上的6点至9点和下午的16点至19点。测试地点选择适合受试者快步走和慢跑的水泥或柏油路面进行。受试者佩戴已经录入受试者信息的SWA,在快步走和慢跑中选择自我感觉较为舒适的步频和步幅,但要求受试者运动过程中尽量保持匀速,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或呼吸困难等现象立即停止测试。SWA所得运动中的能耗值及MET值均有SWA配套软件SenseWear 6.1来计算,所采用的数据为测试期间稳定输出时的平均值。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两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1)高温高湿环境中,不同年龄男性在自选强度快步走中的能耗无显着差异,能耗值范围为6.7kcal/min-7.0kcal/min,MET值范围为5.5-5.8,但不同年龄男性受试者在自选强度快步走中的速度,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1.75m/s-1.64m/s)。高温高湿环境不同年龄男性在自选强度慢跑中的能耗,20-49岁男性无显着差异(10.2kcal/min-10.6kcal/min),50-59岁男性慢跑中的能耗值最低(9.9kcal/min),男性慢跑中的MET值范围为8.1-8.6,不同年龄男性在自选强度运动中的速度,亦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2.75m/s-2.31m/s);(2)高温高湿环境中,不同年龄女性在自选强度快步走中的能耗无显着差异,能耗值范围为5.3kcal/min-5.5kcal/min,MET值范围为5.5-5.7,不同年龄女性在快步走运动中的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64m/s-1.54m/s)。高温高湿环境中,不同年龄女性在自选强度慢跑中的能耗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能耗值范围为8.2kcal/min-7.7kcal/min,MET值范围为7.6-8.4,慢跑中的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2.35m/s-2.07m/s);(3)高温高湿环境中,20-49岁不同年龄的男、女受试者在自选强度快步走运动中的能量消耗、走速之间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但男女之间快步走运动中的MET值,无显着差异。50-59岁的男性受试者在自选强度快步走中的能量消耗、走速显着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受试者(P<0.01),MET值男性也是显着高于女性(P<0.05)。高温高湿环境自选强度慢跑运动中,20-29岁的男女受试者在能量消耗、跑速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男性的跑速和能耗显着高于女性,但男女之间的MET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30-59岁的男性受试者在自选强度慢跑运动中的能量消耗、MET值及跑速显着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受试者(P<0.01)。研究结论:(1)高温高湿环境下,男、女在自选强度运动中的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自选强度运动中的能量消耗,各年龄段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同年龄段男性自选强度运动中的能量消耗显着高于女性。(2)按照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提供的数据表明: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指3-5.9MET,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指6MET及其以上。本研究表明,男、女受试者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自选强度快步走运动,均符合中等强度(3-5.9MET)体力活动的要求,自选强度慢跑运动均符合高强度(≥6MET)体力活动的要求。(3)按照以ACSM为代表的一些国际组织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周要有一个规律的、中等强度150min或者大强度75min的体力活动量,最好采取中等强度和大强度相结合的体力活动。我国居民完全可以采用自选强度快步走和慢跑运动形式来完成这一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易容,张海平[4](2019)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力状况与运动健康管理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问卷调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健康管理对策等提供依据。问卷内容设计包括过去7天的工作、交通行程、家务和娱乐休闲体力活动,调查对象为323名60~79岁的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量(METminutes/week)=体力活动强度MET值X体力活动时间(分钟)/天X活动天数,并对总体力活动量进行分级统(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娄莹,周成林,陆颖之[5](2019)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的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物运动光点视频为刺激方式,探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的差异性特征。方法:通过64导脑电设备记录18名高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高体力活动组)和19名低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低体力活动组)在生物运动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脑电(EEG)变化情况,在这一任务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行为评价指标,以alpha频段能量、theta频段能量和theta频段能量/alpha频段能量作为脑电指标。结果:高体力活动组的行为指标优于低体力活动组,正确率组间差异显着。高体力活动组在alpha频段能量上显着高于低体力活动组,并且在额区和中央区满足高记忆负荷下的alpha频段能量大于低记忆负荷。theta频段能量和theta频段能量/alpha频段能量均存在组别与脑区的交互作用,且2组被试均满足大脑额区>大脑中央区>大脑顶区>大脑枕区这一规律。结论:在进行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高体力活动水平的大学生有着更高的大脑唤醒水平和更好的行为表现。(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海博[6](2019)在《在德国体会垃圾分类的隐藏乐趣》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一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规定,一时的无所适从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在这一点上,当年到德国交换学习的实在深有体会。10年前,来到一个德国西部城市学习,抵达学生宿舍的第一天,就被公用厨房里的3个大垃圾箱吸引住了,垃圾箱上分别标注着纸质垃圾、厨(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7-11)

王艳梅[7](2019)在《不同运动方式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3轴加速度计测量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的情况,并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调查,获取老年女性身体活动的方式及老年女性身体健康状况,从而结合加速度计测量老年女性不同运动方式体力活动水平的特点。并计算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达标比例,为今后我国体力活动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大连市西岗区新华社区、广和社区、五四社区内的老年女性为调查对象,并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的有20人、广场舞25人、棋牌21人、无规律运动习惯的20人(对照组),共计86人为测试对象,年龄在60~65岁之间。在测试前将实验要求、流程、测试注意事项都详细的告知受试者,受试者均身体健康没有重大疾病。本次实验将身体活动测量的数据使用ActiLife6.0软件计算出体力活动的各个指标。将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中进行统计。使用GT3X加速度计的测试结果来研究老年女性4种运动方式之间体力活动的水平及能量消耗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1、4种不同运动方式的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中,棋牌的静态行为时间最长(339.61±77.05min/d),太极拳静态行为时间最短(247.31±63.76min/d),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的方式主要以轻体力活动为主。4种不同运动方式中低强度体力活动(LPA)时间:广场舞为224.62±46.50min/d,太极拳为193.88±29.35min/d,棋牌为153.70±29.48min/d,无规律运动组为182.50±28.57min/d。棋牌、无规律运动组、太极拳、广场舞它们之间LPA的水平逐渐递增(P<0.01),且各组间的差异较大,其余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4种不同运动方式的老年女性平均每日能耗与代谢当量统计均无显着的差异性,但周中与周末老年女性能量消耗具有显着的差异性(P<0.01),广场舞、太极拳、无规律运动组周中的能耗都明显大于周末的能耗,只有棋牌与其相反周末能耗大于周中能耗。实验结果显示广场舞的平均每日能耗和代谢当量最大,分别为326.81±136.64kcal/d、1.87±0.05METs;棋牌的能耗和代谢当量最低,分别为138.07±41.07kcal/d、1.05±0.02METs。3、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时间处于静坐状态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爱好棋牌的老年女性周中静坐时间比率为46.07%,周末为44.81%,不管是周末还是周中棋牌的静坐时间都最接近佩戴时间的50%。不同运动方式的老年女性周中静坐具有显着的差异性(P<0.05)。棋牌静坐时间最长(368.15±76.74min/d),太极拳静坐时间最短(260.72±50.88min/d),无论是太极拳还是棋牌爱好者他们的静坐时间每日都在6小时左右。4、通过平均每日MVPA的参数计算出体力活动达标率,结果显示广场舞的MVPA达标率为100%,太极拳的达标率为98.23%,棋牌的达标率为30%,无规律运动组的达标率为61.13%。中高强度体力活动达标率如此可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步行,广场舞达标率最高,其每日步数的平均值为10197.76±3999.82,棋牌的达标率最低,每日步数的平均值为5165.70±978.95。结果显示,达标率越高,其步行数越多。研究结论:1、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主要以轻体力活动为主,在4种不同运动方式中老年女性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达标率分别为广场舞100%、太极拳98.23%、棋牌30%、对照组61.13%。广场舞、太极拳、棋牌和无规律运动组她们的体力活动水平均达到了美国医学院(IOM)所要求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推荐量。2、4种不同运动方式的老年女性在周中能耗显着高于周末的能耗,具有显着的差异性。3、老年女性每日锻炼时间相对较少,闲暇时间主要以静坐为主,静态行为占据了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的2/3。4、适当的体育锻炼有降低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在选择交通工具时多以步行为主,减少静态行为。(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朱中凯[8](2019)在《1.野百合碱诱导运动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他达那非干预效果 2.重庆地区中青年人体力活动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PH很难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被诊断出来。多数PH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经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或右心衰竭,预后极差。目的:此研究拟建立运动诱发肺动脉高压(exercise induced PH,EiPH)大鼠模型,探究诊断早期PH方法,在早期明确诊断后及时给予治疗的效果,以及评估大鼠PH进展情况,肺血管重塑情况及生存率。方法:雄性Sprague Dawely(SD)大鼠,体重200-220g,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60 mg/kg)或生理盐水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为运动实验组或运动对照组。大鼠注射MCT后,分别在第1,3,5,7天检测大鼠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及运动状态下且运动状态下峰值mPAP(maximum mPAP,mPAP_(max))。选取大鼠静息mPAP<25 mmHg且运动状态下mPAP_(max)>30 mmHg定义为EiPH组;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为对照组。EiPH组大鼠于MCT注射后第7天给予他达拉非(Tadalafil,T,9 mg/kg)灌胃治疗两个星期;将大鼠静息mPAP≥25 mmHg随机分为静息PH(rest PH,rPH)组和PH组;rPH组大鼠于注射MCT后第21天给予等量T灌胃两个星期。各组大鼠于MCT注射后第35天时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大血管形态及功能,改良右心导管检测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right ventricle,RV)及肺动脉压力,完成测压后留取心肺组织。结果:此研究发现MCT注射后第7天,大鼠运动状态下mPAP_(max)较对照组显着升高(EiPH组vs对照组:38.5±2.7 mmHg vs 27.24±0.46 mmHg,P<0.0001)。MCT注射后第35天,经右心导管测得静息mPAP(EiPH+T组vs rPH+T组:26.67±0.11 mmHg vs 35.23±0.47mmHg,P<0.0001),右室肥厚指数(EiPH+T组vs rPH+T组:0.34±0.01vs 0.46±0.02,P=0.0038),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EiPH+T组vs rPH+T组:44.4%vs 55.6%,P=0.0081);EiPH+T组大鼠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较rPH+T大鼠组增加(EiPH+T组vs rPH+T组:63.89±3.9mL/min vs 49.03±1.4 mL/min,P=0.0088)。EiPH+T组大鼠与rPH+T组大鼠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MCT注射后第29天及第28天,两组大鼠生存率为(EiPH+T组vs rPH+T组:0.44 vs 0.17,P=0.06)。结论:此研究成功建立EiPH大鼠模型,证实侵入性运动试验可早期诊断MCT诱导的大鼠PH,他达那非干预实验结果表明:早期阶段给予PH大鼠治疗的降压及抑制肺血管重构效果优于同等剂量药物的晚期用药,此结果为PH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陈嘉睿,练桂丽,K?chli,S,Endes,K,Steiner,R[9](2019)在《肥胖、高血压和体力运动决定儿童的血管表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血管病常在儿童时期引发,但是儿童血管健康和疾病的决定因素还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儿童肥胖、高血压、体能与视网膜微血管健康以及大动脉僵硬度之间的关系。在该横断面研究中,通过标准化的程序来评估1171名小学生[年龄(7.2±0.4)岁]的视网膜中央小动脉直径(central retinal arteriolar equivalent,CRAE)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central(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李柱天[10](2019)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编码表在运动处方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应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编码表的具体方式和目的,主要在于解决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应用问题,这一解决方式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所以对于专业的研究人员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将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编码表进行优化升级,发扬其低成本且速度快的优势,并且还可以将这种方式在运动处方的制定过程中推广。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根据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编码表,可以得出科学的运动时间,进一步确定运动强度。(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体力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民健身观念的推广与普及,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对运动锻炼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这一课题展开研究。长期的运动锻炼可以通过提高锻炼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要顺利完成日常的社会交互不仅需要工作记忆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生物运动知觉的参与。对生物运动信息(biological motion)的加工是人们与环境及他人进行互动时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生物运动工作记忆(biological motion working memory)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物运动工作记忆是人们对于有生命物体通过时间连续性动作在空间上进行整体移动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与提取的过程。研究发现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的工作记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遗忘是工作记忆水平的限制因素,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遗忘绝大多数是由于干扰引起的,而不是由于消退,干扰主要分为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和倒摄干扰,其中前摄干扰是限制工作记忆水平导致遗忘的最主要的因素,前摄干扰是指先前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对后继的学习与记忆信息的干扰作用。研究发现前摄干扰是导致遗忘的重要因素,由于先前编码过的信息与后续编码的信息有许多重迭之处而导致个体在进行编码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分辨两种不同的信息从而抑制了后续信息的加工,限制了个体的工作记忆水平。研究发现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对个体认知表现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工作记忆水平的提高,而高工作记忆水平个体的前摄干扰的消除又高于低水平个体,而先前的研究中多是以无生物意义的材料为研究任务,缺乏对有生命意义的材料的探讨,因此本研究以有生命意义的生物运动为工作记忆材料对体力活动促进工作记忆加工这一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目的:研究体力活动水平对生物运动工作记忆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健康大学生在生物运动工作记忆过程中前摄干扰作用的表现特征。研究方法:实验被试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筛选,并分为高体力活动组(总体力活动≥5000MET-min/W,共27人,女14人)和低体力活动组(总体力活动<600MET-min/W,共27人,女13人);实验材料采用生物运动研究的经典材料——光点视频(point light display,PLD);实验范式采用研究前摄干扰的经典范式——最近探测刺激范式,采用2(组别:高体力活动组,低体力活动组)×4(任务类型:非熟悉性正反应,熟悉性正反应,非熟悉性负反应,熟悉性负反应)的混合设计。最近探测刺激范式分为2个学习过程,通过调节探测刺激的出现形成熟悉性和非熟悉性条件,当前一个学习过程和后一个学习过程均出现了相同的探测刺激即为熟悉性条件,如果被试需要作出正反应即为熟悉性正反应条件,反之则为熟悉性负反应条件。当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后一个学习过程出现的探测刺激不一致时即为非熟悉性条件,若此时被试需要作出正反应即为非熟悉性正反应条件,反之则为非熟悉性负反应条件。当需要被试在熟悉性负反应条件下的任务表现较为迟钝时,即为出现了前摄干扰的现象。记录被试在完成任务时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数据统计方法采用2×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在看到探测刺激时,高体力活动组在熟悉性正反应(P=0.024),非熟悉性负反应(P=0.012)和熟悉性负反应(P=0.028)3个实验条件下的的反应时均显着低于低体力活动组;而在正确率方面只有熟悉性负反应条件下存在高体力活动组显着高于低体力活动组(P=0.004)。此外任务主效应分析发现,熟悉性负反应条件(即存在前摄干扰的实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时显着高于其他3个条件(P<0.05),而正确率显着低于其他3个条件(P<0.05)。研究结论:因此我们认为,相对于低体力活动组大学生,高体力活动组大学生在生物运动工作记忆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消除前摄干扰现象,从而提高个体的生物运动工作记忆水平。这一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运动锻炼促进认知功能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提升提供方法学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力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郝连财,王健,李志良.戒毒人员运动训练及日常的身体体力活动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娄莹,周成林.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生物运动工作记忆的前摄干扰作用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屈金涛.高温高湿环境城市非体力劳动者自选强度运动的能耗特点[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易容,张海平.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力状况与运动健康管理对策探讨[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5].娄莹,周成林,陆颖之.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的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加工特征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6].赵海博.在德国体会垃圾分类的隐藏乐趣[N].文汇报.2019

[7].王艳梅.不同运动方式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8].朱中凯.1.野百合碱诱导运动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他达那非干预效果2.重庆地区中青年人体力活动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率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

[9].陈嘉睿,练桂丽,K?chli,S,Endes,K,Steiner,R.肥胖、高血压和体力运动决定儿童的血管表型[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

[10].李柱天.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编码表在运动处方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

标签:;  ;  ;  

体力运动论文-郝连财,王健,李志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