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编写论文-钮葆,尤克勤

词语编写论文-钮葆,尤克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词语编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注释,层级性,语文生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词语编写论文文献综述

钮葆,尤克勤[1](2017)在《词语的收与释都要注重面对语用实际——参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修订的点滴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第3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现规》)于2014年出版,我们参与了这本词典的编写和修订,感到妥善处理词语的"收"与"释"是编纂规范型语文辞书的关键。"收",要准确判断拟收词语是否高频、稳定地存活于现实语文生活,是否符合本辞书的用户定位,准确把握词语选收的价值取向;"释",要努力做到表述既准确,又通俗,符合本辞书读者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编写者从"收"到"释"一以贯之地从实际语用出发。本文从这两(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7年02期)

何禾[2](2014)在《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国俗词语教材编写及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运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可以对我们的学习、研究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研究对外汉语中的国俗词语以及计算机语言编程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讨论XML、CSS、XSD等计算机技术在对外汉语国俗词语教材编写以及对外汉语国俗词语教学的辅助功能。(本文来源于《青年作家》期刊2014年22期)

赵明[3](2013)在《从跨文化视角谈汉语教材中词语注解的编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几套典型的中级汉语教材为例,分析了教材的词语注解在文化因素的呈现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两种语言的词语语义基本对应、部分对应、不对应的叁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能为以后的汉语教材编写提供思考。(本文来源于《对外汉语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杨益斌[4](2009)在《《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轻声词语编写规范献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对轻声词语注音重视不够,出现诸如轻声字头单列标准混乱、轻声词注音体例失协、后缀类轻声词注音避难就易、"凡例"苟简不明等问题。本文作者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设性看法,供再版修订参考。(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09年22期)

周洪波[5](2004)在《从隐性到显性: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兼谈新词新语词典的编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语文建设》1991年第12期,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说,老师的妻子可以称之为“师母”, 老师的丈夫,该如何称呼呢?这涉及到新词语产生的途径问题。很多新词语产生之前,它所指称的事物或者实体长期存在着,可是并没有一个相应的符号来称代它。比如吃饭,普通的细嚼慢咽的进餐方式没有一个专称,后来引进了食用迅速方便的“快餐”, 一度用得很多,才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慢餐”一说:(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期刊2004-10-01)

苏英霞[6](2004)在《浅谈对外汉语教材“词语例释”的编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例释”是对外汉语教材有关语法与词汇知识介绍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与一般辞书中对字、词的“解释性”说明不同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词语例释”应是“生成性”的。本文从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的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材“词语例释”编写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04年04期)

李强[7](2001)在《简析现代汉语的词汇教学——《学生易误词语辨析词典》编写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参加《学生易误词语辨析词典》的编写体会和通过对词典中用词错误的类型统计分析 ,发现词语运用中的错误主要还不是语法问题 ,而更多取决于词义 ,但尚未引起教学的足够重视。文章就教材的编写、词汇教学、词义解释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吴军[8](2001)在《编写法医学鉴定结论常用词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鉴定是法律上用语,为立案时证据之一(如今常被借用在其他场合中),“以事实为根据”,不以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而起变化。法医学鉴定是法医学鉴定人运用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及其他专门知识对司法活动中有关的待定事实(如死亡原因、损伤程度等)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法医(本文来源于《法医学杂志》期刊2001年02期)

应雨田[9](1998)在《编写《周音易混词语辨析词典》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拙着《同音易混词语辨析词典》最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现将编写过程中所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披露出来。这对语文工作者考虑和解决语言运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许能起些参考作用。考虑不周之处,敬请同人指正。一、为什么要编写《同音易混词语辨析词典》在语言的运用中,常(本文来源于《辞书研究》期刊1998年04期)

周洪波[10](1994)在《从隐性到显性: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兼谈新词新语词典的编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语文建设》1991年第12期,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说,老师的妻子可以称之为“师母”,老师的丈夫,该如何称呼呢?这涉及到新词语产生的途径问题很多新词语产生之前,它所指称的事物或者实体长期存在着,可是并没有一个相应的符号来称代它。比如吃饭,普通的细嚼(本文来源于《辞书研究》期刊1994年04期)

词语编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运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可以对我们的学习、研究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研究对外汉语中的国俗词语以及计算机语言编程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讨论XML、CSS、XSD等计算机技术在对外汉语国俗词语教材编写以及对外汉语国俗词语教学的辅助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词语编写论文参考文献

[1].钮葆,尤克勤.词语的收与释都要注重面对语用实际——参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修订的点滴体会[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

[2].何禾.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国俗词语教材编写及教学[J].青年作家.2014

[3].赵明.从跨文化视角谈汉语教材中词语注解的编写[J].对外汉语研究.2013

[4].杨益斌.《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轻声词语编写规范献疑[J].文教资料.2009

[5].周洪波.从隐性到显性: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兼谈新词新语词典的编写[C].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2004

[6].苏英霞.浅谈对外汉语教材“词语例释”的编写[J].汉语学习.2004

[7].李强.简析现代汉语的词汇教学——《学生易误词语辨析词典》编写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8].吴军.编写法医学鉴定结论常用词语的运用[J].法医学杂志.2001

[9].应雨田.编写《周音易混词语辨析词典》的几个问题[J].辞书研究.1998

[10].周洪波.从隐性到显性: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兼谈新词新语词典的编写[J].辞书研究.1994

标签:;  ;  ;  ;  

词语编写论文-钮葆,尤克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