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谐振论文-廖静,周奇,刘勇,秦勇,蔡雅玲

电谐振论文-廖静,周奇,刘勇,秦勇,蔡雅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谐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体电谐振,传感器,液相检测,无标记

电谐振论文文献综述

廖静,周奇,刘勇,秦勇,蔡雅玲[1](2017)在《液体电谐振传感检测系统的技术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液体电谐振传感原理,提出液体电谐振传感检测方法。基于这一理论方法研发设计了液体电谐振传感检测系统,并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介绍了液体电谐振传感检测系统的构成及其各部分工作原理,并对液体电谐振传感检测系统进行初步实验验证。通过各个初步实验得出液体电谐振传感检测系统对同种液体的不同浓度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导电液体和非导电液全范围监测,可以实时无标记监测微生物生长变化,具有多通道、无需标记、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等特点。(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李刚,胡旭[2](2016)在《无线电能传输中电谐振耦合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无线电能传输分析中多以磁耦合谐振技术为主,缺少对电谐振耦合机理的分析这一问题,文中根据对称性原理,提出无线电能传输机理中应该包含磁谐振耦合和电谐振耦合两种谐振耦合机理,并从电路的对偶性角度出发,给出了电谐振耦合电路模型并推导出传输功率增益的理论公式。通过对电路参数的分析得出了传输功率增益的变化规律,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6年09期)

李海明,刘少斌,章海锋[3](2015)在《基于同时电谐振和磁谐振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仿真模拟了基于同时电谐振和磁谐振诱导的类电磁诱导透明。横切线和开口谐振环分别被选为电谐振和磁谐振。在入射波的照射下,产生了一个类电磁诱导透明传输窗口。混合模型概念能被用来解释其原因,这种同时产生电谐振和磁谐振的方式能够丰富类电磁诱导透明的研究。(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5-30)

莫中旭[4](2015)在《基于电谐振响应的太赫兹带阻滤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谐振(electric-LC,ELC)单元是一种重要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类型,对构建太赫兹频段无源器件,如滤波器、吸波器、调制器等,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太赫兹通信、雷达、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宽频带和双谐振的带阻滤波器研究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研究了基于电谐振响应的太赫兹带阻滤波器。本文研究了基于方形感性加载四分裂电谐振(four-split electric-LC with centric square loaded,FELCCSL)的宽带带阻滤波器和基于复合电谐振结构(Compound dual-resonance ELC,CDR-ELC)的双谐振带阻滤波器。基于FELCCSL谐振单元,设计了阻带中心频率为0.42THz的带阻滤波器。研究了谐振单元结构参数和介质基底电参数等因素对滤波器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性加载的引入使四分裂支臂电场耦合更强,FELCCSL结构的阻带谐振频率和阻带带宽分别比FELC结构增加25%和54.1%。双谐振FSS结构在设计上和工程实现上都较为复杂。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CDR-ELC结构的宽带双谐振带阻滤波器,在两个谐振频率分别为0.8 THz和1.0THz的单谐振ELC结构(Single-resonance ELC,SR-ELC)设计基础上,将两个ELC单元复合为一个单一结构的单元。在入射电场激励下,复合结构的两个单谐振单元的表面电流感应环路不同,将产生两个不同的谐振频率。通过模拟仿真,对单谐振ELC单元和CDR-ELC单元的谐振特性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CDR-ELC结构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模拟发现,由于两个电谐振ELC单元间的耦合,复合单元的第一阻带的滤波特性得到明显增强,相比单谐振单元的阻带带宽,复合单元的带宽增加了接近两倍,传输系数最小值减小了-1.2d B。结果表明CDR-ELC带阻滤波器具有阻带带宽更宽,阻带内的透过率更低等优点,为构建双频段太赫兹宽带带阻滤波器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设计方法和性能优异的谐振单元结构。(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贾英茜,徐淑壹,李宁,高彦彦[5](2015)在《VHF频段叁角形微机电谐振器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工作于VHF频段的新型微机电谐振器,采用了一种以阵列方式降低谐振器动态电阻的方法,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谐振器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与减小换能电容间隙和增大偏置电压相比,采用的方法可以减小动态电阻,增大功率容量,谐振器阵列可以在保证谐振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品质因数、减少损耗、降低动态电阻。设计的谐振器与谐振器阵列的工作频率为123 MHz。(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5年02期)

宋孟霖,夏加宽,齐彬蔚[6](2014)在《热声发电系统电谐振控制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热声发电系统在频率发生漂移时,热声发电系统不能工作在电谐振状态,导致声电、热电转换效率和输出电功率降低的问题,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结构来设计PWM整流电路,以消除系统存在的二次谐波,使系统达到功率因数为1的电谐振状态。仿真结果表明,频率发生漂移时,由于电压流双闭环结构,交流侧电流快速跟踪发电机输入电压,直流侧输出电压平稳,并且实现高功率因数,使热声发电系统一直处于电谐振状态,利于提高系统的声电、热电转换效率和输出电功的增加。(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期刊2014-06-26)

张文明[7](2013)在《微机电谐振器动力学研究现状及若干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机电谐振器是一种实现电能和机械能转换的复杂微机械结构,因其具有卓越性能在质量与生物化学传感、射频滤波、信号处理、探测定位、无线通讯等领域卓越的性能倍受关注,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微机电谐振器不仅仅是宏观谐振器件的简单微型化,而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上的有多门交叉学科组成的新的研究领域,是整个微/纳米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的特性。目前,微机电谐振器的工作频率可达MHz甚至GHz、品质因子范围为102~105,使得谐振器不仅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还会出现"不稳定"的参数振动、自激振动、热振(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7-26)

李建,文光俊,黄勇军,王平,孙元华[8](2013)在《基于电谐振单元的超介质吸波材料及矩形波导匹配终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自由空间中测试超介质吸波材料的高复杂性及高成本特点,实验研究了4种由电谐振单元构成的超介质吸波材料在X波段(8—12GHz)矩形波导里的吸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此4种吸波材料在终端短路的矩形波导里显示出与其在自由空间中相似的吸波性能及吸波机理.据此,进一步研究了基于超介质吸波材料的矩形波导匹配终端应用.分析结果显示,此种新型匹配终端具有结构紧凑、工作频段可简单控制、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展宽超介质吸波材料的吸波频段可设计出宽频带的矩形波导匹配终端.(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杨会娜[9](2011)在《液体电谐振传感仪在诊断禽流感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已表明,这类病毒可感染人类引起发病,称为禽流感病毒感染。禽流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威胁。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际兽医事物综合分析室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球通报发生的诸多重大动物疫情中,禽流感疫情仍排在第一位,这就说明当前禽流感的疫情仍然严重,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抑制或缓解这一疫情。传统的禽流感检测方法,如血凝和血凝抑制,对设备的要求不高,经济成本低,但对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要求很高,尤其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判定,不似其他诸如酶标仪等的判断结果具有直观性和机械性,而核酸检测技术中所用到的仪器,虽精确但大都价格昂贵,不适宜在基层做大量推广。液体电谐振传感仪在诊断禽流感上的应用研究,将传统的血凝和血凝抑检测方法之间作对比,旨在建立一种新的禽流感检测技术和开发新的检测仪器,达到以低廉的成本可以便捷的检测禽流感的目的,能够应用于检验检疫部门、防疫部门和医院。本课题研究的液体电谐振传感仪检测禽流感技术是属于生物传感仪技术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和石英谐振换能器对表面质量负载变化的高度敏感性相结合,通过测定发生生化反应的液体电谐振频率的变化,来表征试验结果的一种新型压电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将液体电谐振传感仪应用于禽流感的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经济、灵敏性高等优点。并且,检测中用到的反应芯片按照规定的程序清洗后,可重复使用,适合大规模测试。一旦疫情发生,可做到有效地检测。本课题首先采用鸡胚培养法将试验中要大量用到的AIV标毒进行增殖,得到约70ml的AIV病毒尿囊液,再采用醛化红细胞吸附法对病毒进行纯化,得到两管病毒,1号管约6ml,2号管约5ml,同时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得知1号管的浓度为18.31mg/ml,2号浓度为15.35mg/ml。将成熟的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与液体电谐振试验作对比,当待测病毒稀释度在其效价范围内时,并且其谐振频率最小值小于300000Hz,液体电谐振传感仪测得的平均频移值与其稀释度的自然对数呈线性关系,且线性关系系数R2值接近1,判为血凝阳性。当待测病毒的稀释度低于效价时,其谐振频率大于300000 Hz,同时平均频移值与其稀释度的自然对数线性关系有较大的偏差,则此时的待测液的效价判为血凝阴性。(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1-04-18)

杨会娜,蔡家利[10](2011)在《液体电谐振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禽流感的2种方法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禽流感(AI)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原理,将液体电谐振仪应用于禽流感的检测,与传统的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运用液体电谐振传感仪可对禽流感进行快速检测,与血凝抑制试验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等优点。(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1年04期)

电谐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在无线电能传输分析中多以磁耦合谐振技术为主,缺少对电谐振耦合机理的分析这一问题,文中根据对称性原理,提出无线电能传输机理中应该包含磁谐振耦合和电谐振耦合两种谐振耦合机理,并从电路的对偶性角度出发,给出了电谐振耦合电路模型并推导出传输功率增益的理论公式。通过对电路参数的分析得出了传输功率增益的变化规律,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谐振论文参考文献

[1].廖静,周奇,刘勇,秦勇,蔡雅玲.液体电谐振传感检测系统的技术实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

[2].李刚,胡旭.无线电能传输中电谐振耦合机理分析[J].电子科技.2016

[3].李海明,刘少斌,章海锋.基于同时电谐振和磁谐振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研究[C].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2015

[4].莫中旭.基于电谐振响应的太赫兹带阻滤波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5].贾英茜,徐淑壹,李宁,高彦彦.VHF频段叁角形微机电谐振器的分析与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5

[6].宋孟霖,夏加宽,齐彬蔚.热声发电系统电谐振控制器的研究[C].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2014

[7].张文明.微机电谐振器动力学研究现状及若干问题探讨[C].第七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8].李建,文光俊,黄勇军,王平,孙元华.基于电谐振单元的超介质吸波材料及矩形波导匹配终端应用研究[J].物理学报.2013

[9].杨会娜.液体电谐振传感仪在诊断禽流感上的应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

[10].杨会娜,蔡家利.液体电谐振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禽流感的2种方法的对比[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

标签:;  ;  ;  ;  

电谐振论文-廖静,周奇,刘勇,秦勇,蔡雅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