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结构功能预测论文-管鑫,何梦荣,汪速飞,许娟娟

蛋白结构功能预测论文-管鑫,何梦荣,汪速飞,许娟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结构功能预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表面活性蛋白B,肺癌,生物信息学,结构

蛋白结构功能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管鑫,何梦荣,汪速飞,许娟娟[1](2019)在《肺表面活性蛋白SFTPB结构与功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肺表面活性蛋白B(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B,SFTPB)作为一种重要的特异性蛋白,其有关肺癌预后的研究正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拟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FTPB结构并预测其功能,以期为肺癌诊疗提供思路。方法采用Expasy服务器工具分析SFTPB蛋白理化性质;采用ScanProsite分析SFTPB功能结构域;NCBI分析SFTPB保守结构域;STRING预测SFTPB与其他蛋白质交互作用;Jpred 4预测其二级结构;Swiss-Mode预测其叁级结构,并用PDBsum中拉氏图进行结构模型评价。结果 SFTPB蛋白由381个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为5.27,不稳定指数为58.32,脂肪系数为96.51。二级结构预测发现14个α-螺旋(占51.7%),1个β-折迭。叁级结构预测拉氏图分析落在最大允许区域内的氨基酸残基占95.6%,相似波形图得分均值>0.6,表明预测模型B结构较稳定。SFTPB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细胞外、细胞核和内质网,主要有两类功能结构域(共8个),为鞘脂激活蛋白A(sphingolipid activator protein A,SAP-A)和SAP-B。蛋白质互作发现其可能与CTSH、CSF2RA和NAPSA等蛋白存在交互关系。结论 SFTPB蛋白是一种以α-螺旋为主的不稳定亲脂性蛋白,由肺泡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于细胞外,可稳定肺泡表面张力,对防止肺损伤有重要作用,可能有助于肺癌诊疗。(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越,李秋芬,张艳[2](2019)在《嗜碱盐单胞菌X3中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簇的功能验证及蛋白结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的氮代谢推动环境的氮循环,硝酸盐还原反应是氮代谢途径中重要步骤之一。本文运用酶活测定、qRTPCR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的方法,对嗜碱盐单胞菌(Halomonas alkaliphila)X3中编码细菌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ase,Nar)不同亚基的基因簇narGYJV进行了功能验证、蛋白结构预测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表明,X3菌株中存在narGYJV基因簇并具有表达活性,测得Nar的酶活为每克蛋白21.415U;预测到的narGYJV编码蛋白功能区域中1~1246氨基酸属于NarG超家族,编码Nar的α亚基;1261~1752氨基酸属于DMSOR-beta-like超家族,编码Nar的β亚基;2061~2279氨基酸编码γ亚基,1802~2018氨基酸编码δ亚基;Nar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占37.59%,α螺旋占34.43%,延伸链占18.33%;NarG、NarY和NarV的3D结构与PDB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1Q16 3D结构最接近,覆盖率96%~100%。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X3中NarG与同属菌的遗传距离较近,在不同菌属间虽然功能相似,其同源性较低;NarY与大肠杆菌中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关系较近,说明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Nar中不同亚基的系统发育地位不同。研究结果表明,Halomonas alkaliphila X3菌株中存在编码Nar的基因簇narGYJV,编码蛋白具有独特的3D结构,不同亚基的系统发育地位不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氮代谢通路选择和调控机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雨,解志红,刘卫,郭洪恩[3](2019)在《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 GGDEF和EAL结构域蛋白的预测及功能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环二鸟苷酸c-di-GMP是细菌中广泛存在的第二信使,能够调控多种细胞功能。c-di-GMP的合成与水解分别由含有GGDEF结构域和EAL结构域的蛋白催化。本研究针对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的GGDEF和EAL结构域相关蛋白进行基因组学分析,并对叁个同时含有GGDEF和EAL结构域的蛋白(AZC_3085、AZC_3226和AZC_4658)进行功能研究。【方法】利用SMART数据库对含有GGDEF和EAL结构域的蛋白进行结构域预测。利用CLUSTALW程序对蛋白序列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突变株,并对突变株的细胞运动能力、胞外多糖合成、生物膜形成及与豆科宿主的结瘤等表型进行测定。【结果】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中一共存在37个GGDEF和EAL结构域蛋白。突变株?4658的运动能力较野生型有下降,但是其胞外多糖合成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和竞争性结瘤能力较野生型有提高。此外,实验结果表明突变株?4658的胞内c-di-GMP水平高于野生型。突变株?3085和?3226的各种表型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编码如此大数量的GGDEF和EAL结构域蛋白,表明c-di-GMP可能在其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GGDEF和EAL结构域的蛋白AZC_4658对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的运动能力、胞外多糖合成、生物膜形成及与宿主的结瘤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潘冉冉,秦于玲,乔景娟,赖杭桂,陈松笔[4](2018)在《14-3-3蛋白结构与功能预测及其在木薯成熟期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木薯14-3-3蛋白结构和功能,也为研究木薯块根淀粉积累的分子调控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木薯14-3-3蛋白家族的组成成分与理化性质、系统发育进化、导肽、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叁级结构及亲水性、疏水性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对14-3-3基因在不同木薯品种中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木薯14-3-3蛋白家族16个异构体存在多个不同的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相似的亲水性蛋白家族成员在进化关系上可划分为2大不同的类别;(2)14-3-3基因家族16个成员在花叶木薯、ZM-Seaside和华南9号(SC9)块根成熟期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与花叶木薯和SC9相比,产量较高的木薯品系ZM-Seaside块根中14-3-3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推测14-3-3蛋白在木薯块根成熟期的淀粉积累过程中可能起着负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36期)

戴开宇,曹越,郜重丞,王海飞,包文斌[5](2018)在《猪缝隙连接蛋白43(GJA1)结构和功能的预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猪缝隙连接蛋白43(GJA1)的结构和相关功能,本研究对16个哺乳动物的GJA1蛋白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并通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软件从理化性质、蛋白修饰位点、跨膜区、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叁级结构、多态位点、功能区域和互作蛋白等方面对猪GJA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GJA1蛋白在16种哺乳动物中变异未达到饱和,物种间遗传距离小且同源性高,其中猪与马的GJA1蛋白序列最为接近,同源性达93.3%,在进化树上的分类也证实了这一结果。蛋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猪GJA1蛋白分子质量为43.08ku,理论等电点为8.88,由20种氨基酸组成,不稳定指数为44.06,平均疏水系数为-0.240,脂溶指数为82.67,不分泌信号肽,有4个跨膜区、6个O-糖基化位点和38个磷酸化位点,最有可能位于细胞质膜和高尔基体内,其二级结构和叁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蛋白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在猪GJA1蛋白的CDS序列中有2个超级家族结构功能区域和6个错义突变位点,且猪GJA1蛋白还与ZO-1和Cx36等蛋白及多种蛋白激酶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地揭示了猪GJA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进一步研究GJA1蛋白在猪体内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2期)

刘超英,吴程华,高洪,严玉霖,富国文[6](2018)在《PEC HPI irp2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蛋白结构功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致病性大肠杆菌内HMWP2蛋白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采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对致病性E.coli的HPI irp2基因进行敲除,成功构建了致病性E.coli irp2基因缺失株,并利用测序结果对HMWP2蛋白进行了多重预测分析,以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关疾病的防治和发生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药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纪丹丹,陈福禄,肖龙,傅永福,陈庆山[7](2017)在《大豆Nup98蛋白结构及功能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核膜孔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大豆基因组中的两个Nup98同源基因(Glyma.13g33910.1和Glyma.12G36350.1)揭示了较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为大豆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方向。一系列的在线软件分析显示,大豆Nup98启动子可能参与光反应、激素信号转导及抗性调控等途径;两个蛋白均含有保守的N端FG重复结构域和C端自酶解结构域;而大豆Nup98的互作蛋白可能与内质网囊泡形成、m RNA加工、细胞骨架组装、蛋白质合成及其核质运输、信号转导等功能相关;并且其功能与核膜孔上的Nup107-160亚复合物有关。利用Clustal W软件对不同作物中的Nup98同源蛋白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它们相互间具有高度的序列相似性,说明Gm Nup98基因在进化上功能很保守。实时定量PCR检测Gm Nup98在大豆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量,发现两个基因在根、茎、叶、根瘤等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但是以其中一个为主。本研究结果说明,Gm Nup98基因在大豆进化过程中分化出两个拷贝,这两个拷贝在大豆不同植株器官中发挥着相同又有各自特异的功能。因此,通过对大豆核孔蛋白Nup98基因的充分分析,为下一步对该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7年12期)

王婧蓝,胡胜,王莉,陈雯莉[8](2016)在《蓝细菌16S rRNA双甲基化酶基因ksgA的进化分析、蛋白结构预测及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核糖体小亚基rRNA双甲基化酶基因ksgA的进化关系、蛋白结构和功能,利用MEGA 5.2软件构建了37种蓝细菌ksgA基因和16SrDNA的系统进化树,通过SWISS-MODEL分析和预测KsgA的蛋白质结构模型,并通过克隆集胞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strain PCC 6803、鱼腥蓝细菌Anabaena sp.strain PCC7120和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 elongates sp.strain PCC 7942的ksgA基因对大肠杆菌ksgA突变体进行了异源互补。结果表明:ksgA基因在蓝细菌中与16SrDNA进化分支高度相似,且体现出蓝细菌进化的聚类特征;蓝细菌KsgA甲基化酶与该蛋白家族的其他蛋白质拥有共同的保守结构、催化位点和配体结合位点;克隆的3种蓝细菌ksgA基因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互补大肠杆菌ksgA基因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李中原[9](2016)在《弓形虫ERK7基因功能研究与蛋白结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生物体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组分,主要参与机体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与应激反应、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APK家族成员众多,其中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亚家族。弓形虫(T.gondii)内存在两种MAPK分子即TgMAPK1和TgERK7。TgMAPK1与T.gondii速殖子和缓殖子间转换有关;TgERK7分子报道很少,仅限于TgERK7基因构成等方面。为填补TgERK7基因研究空白和探究TgERK7生物学功能,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TgERK7进行了研究。1 pVAX/TgERK7重组质粒的免疫原性分析运用DNAStar 5.0、NCBI/BLAST和Antigen Profiler Peptide Tool等生物学软件对TgERK7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分析,选择并确定5条候选抗原即3-14 aa,237-249 aa,346-358aa,461-472 aa和647-658 aa。经合成、偶联KLH和多次免疫家兔,成功获得五种效价高、特异性强的多克隆抗体(αA、αB、αC、αD和αE)。通过对Triton X-100通透的T.gondii GT1速殖子荧光染色发现,αA-αE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结合能力。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VAX/TgERK7真核表达质粒并评价了其免疫原性。经免疫和分析发现,pVAX/TgERK7能刺激BALB/c鼠产生低水平的细胞免疫应答,伴有一定程度的特异性抗T.gondii抗体的产生。攻虫实验结果显示,免疫鼠存活时间分别为10.8±0.2 d(GT1感染)和19.4±1.1 d(PRU感染),与未免疫对照组(pVAX I、PBS和Control)间并无差异(P>0.05)。可见,pVAX/TgERK7质粒对BALB/c鼠无保护效果,尽管可刺激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2原核表达TgERK7蛋白及其免疫保护性评价本研究成功克隆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TgERK7,经体外I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及蛋白纯化与定量等过程,并对TgERK7蛋白的免疫原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gERK7蛋白和弗氏佐剂均能刺激BALB/c鼠产生抗体,伴有CD3e+CD4+T淋巴细胞和IFN-γ、TNF-α、IL2等多种因子升高。结果表明,TgERK7蛋白联合弗氏佐剂能够刺激BALB/c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除抗A肽抗体外,其余抗体均无抗T.gondii特异性,推测可能与弗氏佐剂的使用有关。攻虫感染实验结果显示,TgERK7蛋白和弗氏佐剂联合免疫可显着延长T.gondii GT1速殖子感染BALB/c鼠的急性致死时间(13.8±3.4 d)和降低PRU脑包囊数,但对抵抗T.gondiipru株急性感染作用不明显。结果表明,tgerk7蛋白对balb/c鼠免疫保护性较好。经对比分析tgerk7蛋白和pvax/tgerk7重组质粒所引起balb/c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特异性抗体αa在抵抗t.gondiigt1速殖子感染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验证上述观点,我们使用高浓度的特异性抗t.gondii抗体(αa、αb、αc、αd或αe)胞外处理gt1速殖子,并于不同时间点对其胞内增殖能力进行检测和分析;同设空白对照即未处理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经抗体αa处理的速殖子胞内增殖能力显着减弱,且差异程度随检测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特异性抗体αa可阻碍t.gondiigt1速殖子侵染宿主细胞。3弓形虫Δtgerk7缺失株的构建与毒力分析为深入探究tgerk7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我们运用同源重组原理成功构建了重组体Δerk7-pbluescriptiisk(+),经电转t.gondiigt1速殖子和药物筛选,实现了对tgerk7转座子部分序列的成功替换。经pcr扩增、southernblotting和westernblotting鉴定发现,tgerk7基因部分缺失可导致该基因的完全沉默即最终获得了基因缺失虫株Δtgerk7。毒力实验结果显示,与gt1野生株(10.6±0.3d)相比,Δtgerk7速殖子并不能引起balb/c鼠发生死亡;有趣的是,首次感染35d后再次感染相同剂量的野生株速殖子也不能造成Δtgerk7感染鼠死亡,提示tgerk7蛋白与t.gondiigt1野生株毒力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t.gondii速殖子致病甚至急性致死宿主的病理过程。血清抗体以及腹腔液和血清内细胞因子、no等免疫指标检测结果表明,炎性因子如ifn-γ、mcp-1和il6等的过表达是导致t.gondiigt1速殖子感染鼠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被感染鼠腹腔中和脾组织内虫子数定量分析发现,感染7d时腹腔内Δtgerk7虫子数极显着降低,而其他各时间点和脾内检虫数均无差异(p>0.05),与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基本相符。据此可认为,tgerk7基因是t.gondiigt1速殖子胞内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与gt1野生株毒力关系密切。4弓形虫tgerk7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为增强实验说服力和提供重要实验参照,以puc19载体为骨架,运用特异性pcr扩增和限制酶多重酶切等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方法,成功克隆并构建了补充载体puc/sag1/cat/gra1/sag1/tgerk7/gra1。经多次电转缺失株Δtgerk7虫体和药筛,特异性pcr扩增和westernblotting鉴定以及胞内增殖能力分析,最终获得puc/tgerk7补充株,实现了TgERK7基因在ΔTgERK7缺失虫体内的再表达。T.gondii GT1野生株、ΔTgERK7缺失株和pUC/TgERK7补充株的虫斑大小以及逸出、胞内增殖、入侵、吸附和运动能力等检测和分析结果,结合TgERK7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即位于GT1速殖子顶端,发现TgERK7蛋白是T.gondii GT1速殖子入侵宿主细胞的重要作用因子,参与T.gondii速殖子的入侵过程。5弓形虫TgERK7蛋白结构预测运用PSI-PRED、DISOPRED、MEMSAT-SVM和SWISS-MODEL等蛋白结构预测软件,成功对T.gondii GT1速殖子TgERK7蛋白进行了二级和叁级结构预测,并结合TgERK7基因生物学功能,推测了TgERK7蛋白在T.gondii速殖子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式,即T.gondii速殖子经滑行运动靠近宿主细胞时,TgERK7蛋白因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被激活,进而引起TgERK7蛋白分子胞内区域发生变构等反应,将接触信息跨膜传进速殖子内,引起速殖子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蛋白表达、分泌或虫体变型等,为T.gondii侵染宿主细胞提供有利条件。通过评价pVAX/TgERK7重组质粒和TgERK7蛋白免疫原性,同源替换TgERK7转座子部分序列和毒力检测,构建补充株pUC/TgERK7和预测TgERK7蛋白结构等研究,发现TgERK7分子为T.gondii GT1速殖子入侵细胞的重要因子,介导T.gondii速殖子入侵宿主细胞,并提出侵染时可能存在的作用方式,填补了T.gondii ERK7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空白,为日后深入研究TgERK7蛋白作用机制和T.gondii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后续研究应集中在搜寻TgERK7蛋白作用底物与解析TgERK7蛋白天然构象等方面。(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6-06-01)

吴彦庆,赵大球,王静,陶俊[10](2016)在《芍药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克隆、密码子偏好性分析以及蛋白结构功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丰富芍药CHI基因研究的基础数据,首先利用RACE技术对芍药CHI基因的CDS区进行克隆,并通过EMBOSS软件分析序列的密码子偏好性,其次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在线数据库对芍药CHI进行蛋白结构与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克隆获得芍药CHI基因c DNA序列长度为898 bp(Gen Bank序列号:JN119872),芍药CHI基因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密码子,28种偏好密码子(RSCU>1),其中偏好性较强的有UUG、UGU、CAU、AGA、AGG、CGG(RSCU≥2),在密码子的使用频率上,芍药CHI基因与酵母、大肠杆菌等模式生物基因组的差异均大于拟南芥基因组。芍药CHI为非跨膜亲水的稳定蛋白,无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45.0%)和微体(42.5%)中;无糖基化位点,14个磷酸化位点,其中第20位氨基酸处存在一个典型的磷酸激酶PKC,含有1个异构酶Chalcone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39%)、延伸链(20%)、β-转角结构(13%)和无规则卷曲(27%);叁级结构呈β-叁明治折迭形成的倒置花束。发现了一个异构酶催化活性区域和一个重要的特异性蛋白质激酶PKC位点,为今后深入研究CHI基因功能提供有利的基础资料,此外,拟南芥真核表达更适合作为芍药CHI基因的外源表达系统。(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蛋白结构功能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细菌的氮代谢推动环境的氮循环,硝酸盐还原反应是氮代谢途径中重要步骤之一。本文运用酶活测定、qRTPCR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的方法,对嗜碱盐单胞菌(Halomonas alkaliphila)X3中编码细菌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ase,Nar)不同亚基的基因簇narGYJV进行了功能验证、蛋白结构预测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表明,X3菌株中存在narGYJV基因簇并具有表达活性,测得Nar的酶活为每克蛋白21.415U;预测到的narGYJV编码蛋白功能区域中1~1246氨基酸属于NarG超家族,编码Nar的α亚基;1261~1752氨基酸属于DMSOR-beta-like超家族,编码Nar的β亚基;2061~2279氨基酸编码γ亚基,1802~2018氨基酸编码δ亚基;Nar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占37.59%,α螺旋占34.43%,延伸链占18.33%;NarG、NarY和NarV的3D结构与PDB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1Q16 3D结构最接近,覆盖率96%~100%。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X3中NarG与同属菌的遗传距离较近,在不同菌属间虽然功能相似,其同源性较低;NarY与大肠杆菌中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关系较近,说明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Nar中不同亚基的系统发育地位不同。研究结果表明,Halomonas alkaliphila X3菌株中存在编码Nar的基因簇narGYJV,编码蛋白具有独特的3D结构,不同亚基的系统发育地位不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氮代谢通路选择和调控机制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结构功能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1].管鑫,何梦荣,汪速飞,许娟娟.肺表面活性蛋白SFTPB结构与功能预测[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

[2].王越,李秋芬,张艳.嗜碱盐单胞菌X3中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簇的功能验证及蛋白结构预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孙雨,解志红,刘卫,郭洪恩.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GGDEF和EAL结构域蛋白的预测及功能研究(英文)[J].微生物学报.2019

[4].潘冉冉,秦于玲,乔景娟,赖杭桂,陈松笔.14-3-3蛋白结构与功能预测及其在木薯成熟期的表达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8

[5].戴开宇,曹越,郜重丞,王海飞,包文斌.猪缝隙连接蛋白43(GJA1)结构和功能的预测与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8

[6].刘超英,吴程华,高洪,严玉霖,富国文.PECHPIirp2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蛋白结构功能预测[J].中国兽药杂志.2018

[7].纪丹丹,陈福禄,肖龙,傅永福,陈庆山.大豆Nup98蛋白结构及功能预测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7

[8].王婧蓝,胡胜,王莉,陈雯莉.蓝细菌16SrRNA双甲基化酶基因ksgA的进化分析、蛋白结构预测及功能验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6

[9].李中原.弓形虫ERK7基因功能研究与蛋白结构预测[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

[10].吴彦庆,赵大球,王静,陶俊.芍药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克隆、密码子偏好性分析以及蛋白结构功能预测[J].华北农学报.2016

标签:;  ;  ;  ;  

蛋白结构功能预测论文-管鑫,何梦荣,汪速飞,许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