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幼小衔接的工作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幼小衔接的工作

(大英县蓬莱镇小学校大英629300)

【摘要】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幼儿的学习环境、内容、方法都发生了改变,但两者又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把学前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定义为“幼小过渡时期”。如何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真正融入小学课程,是小学一年级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以对幼小衔接理论与现状研究为基础,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思考,从幼小衔接视角重新审视数学课堂,提出了作为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做好幼小衔接的若干教学策略:引导儿童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关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常有人说:一年级的学生很难教!原因是刚入学的孩子学习习惯差,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从“零”教起。但最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对学科知识的强化,一年级老师面对的现实往往是:现在的孩子更难教了!学生间知识基础分化越来越大,教得浅了孩子本来就会,教得深了部分孩子又不懂,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成为现今一年级老师的一个大问题。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对如何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时期的教学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并尝试在教学中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2015年秋季开始我执教一年级的数学,本班52人,正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我班学生有的来自公办幼儿园,有的来自各村的民办幼儿园,入学前的数学知识基础各不相同,这样的差异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困难。小学阶段有着严格的教学目标与进度,因此做到小学与幼儿园数学教学方面的顺利衔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天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活动中来,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开展相关的研究。

二、衔接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片面化衔接

幼儿大班的数学教学中,片面追求知识本位的学习,把衔接定位于知识的准备与延伸。儿童刚入学时,确实感到轻松,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自己学过了,自己都已经会了,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听课的习惯。当进入新的学习知识阶段时,已有的知识已经用完,以往的知识优势不在了,又缺乏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时就会出现适应困难,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二)形式化衔接

小学一年级教师虽然基本都知道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做到教学的游戏化,但实际上却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上课时间穿插点像“开火车”之类的“游戏”,就算是做到教学游戏化了,却不知道教学游戏化的真正内涵是用儿童能够接受的、儿童所喜欢的形式,把重要课程内容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相结合,达到儿童自身发展的目的。

(三)单向化衔接:

幼小衔接中,更多的是幼儿园向小学的单向靠拢,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但小学很少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特点,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的若干策略

(一)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关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数学学习以游戏为载体,其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对形式的兴趣,而不是数学内容本身。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多来自教材、教师的教法。因此有趣的教学形式(如:游戏、故事、动画等)固然重要,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外在形式转向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

教师要注意加强双向联系与运用,使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不是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认识了“立体图形”后,我布置一个小练习,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去寻找和辨认家里的物体形状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的几何图形,更让孩子的视角从课堂走向了课外,使他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与身边事物的联系,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从教材方面衔接

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有: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认识时间、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下册的内容有:位置与图形、认识人民币、认识时间、100以内数的认识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和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找规律、统计。一年级的内容与幼儿园大班的内容有联系性、又有过渡性。比如说:同样是数的认识从幼儿园到小学逐步建立了这样的逻辑关系:先实物操作、图示操作、数字的分解、组成操作,数的计算过程。

(三)从知识储备方面衔接

我个人认为,孩子在入学前,应该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认识数字0-10,会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但我班学生数学知识参差不齐,个别孩子已经会十以内的加减法甚至是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大多是只能认数不能计算。因此孩子在入学时的第一二周有必要按照幼儿园老师训练和指导的方法,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但要求规范。

(四)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儿童化与科学性并重

相对数学知识方面,幼儿园和学生家长在幼儿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的重视程度都比较低,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都比较低,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只能说出简单的字或词。首先,在语言表达训练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名词来表达某些数学现象。如刚入学时在表述方向、位置时,学生常用的是“这里、那里、这个、那个”等指向不明确的词语。其次,数学语言的训练也要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让孩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刚开始认数时孩子会说:“我发现它们是顺着数的”,叫聪明的孩子会说:“它们是从小到大的”,对这样的表达教师要表示允许,特别强调后一种表达并完善:“它们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即使一些学困生对此不能表达,但他也能对这种话语进行理解,

(图一)

这时教师要强化这样的表达,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日益精确。

总之,一年级数学知识虽简单、浅显,但在教材内容里隐含了很多数学思想方法,这就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的逐渐渗透。使幼儿在浅显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数学思想,感觉到在进入小学初期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知识的继续,延伸,在数学思维与能力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碧莲,浅谈搞好幼小衔接教育的一些思考,福建周刊,20083——4

2、刘东,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4、章程梁衍,上学了——如何帮助蛤仔做好上一年级的准备【M】,2006.1

5、李香;关注幼小数学课程目标的衔接——基于全美《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K-1年级的内容解读[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6、柴赛飞;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标签:;  ;  ;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幼小衔接的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