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带宽论文-董巍

高带宽论文-董巍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带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igma-delta调制器,高带宽,噪声整形

高带宽论文文献综述

董巍[1](2019)在《高带宽多级噪声整形sigma-delta调制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SMASH(sturdy multi-stage noise shaping)结构是解决级联低阶sigma-delta调制器量化噪声泄漏的有效方法。本文对SMASH设计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带宽高精度sigma-delta调制器的研究成果以及针对SMASH结构的连续时间调制器的系统级和电路级设计。(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肖荣军,徐义光[2](2019)在《高带宽需求的PON网络技术升级方案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FTTH GPON组网是当前宽带接入网络的主流模式,但难以满足未来高带宽业务规模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展望宽带业务发展趋势,针对超高清视频(4k/8k)和VR/AR等高码率业务的带宽需求进行了预估,分析了GPON、XG(S)-PON、TWDM-PON等技术标准,对比了降低GPON分光比、新建XG(S)-PON网络覆盖和XG(S)-PON与GPON共用ODN网络叁种升级方案,结合网络升级成本和网络发展的可持续性,重点推荐了XG(S)-PON与GPON共用ODN网络的平滑演进方案。(本文来源于《江苏通信》期刊2019年05期)

林盛隆,张宪民,朱本亮[3](2019)在《高带宽两自由度并联柔顺精密定位平台的优化设计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扫描定位平台带宽低、行程小、耦合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梁的高带宽两自由度精密定位平台并对该平台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验证与实验分析。首先,提出了以双端固定梁与平行杂交梁为基础的并联柔顺平台,分别运用卡式第二定理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平台刚度和固有频率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最优化理论获取了平台的最高固有频率及最优设计尺寸,并运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靠性;最后,搭建了实验系统,对平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平台的最大行程为12.950μm×13.517μm,耦合误差小于1.77%,X,Y方向的固有频率分别为12.21和13.50kHz,在开环条件下可良好地追踪频率小于1kHz的叁角波,有效改善了传统扫描定位平台响应慢、行程小、耦合性能差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周万礼,章玉飞,路统霄,胡怀志,甄少伟[4](2019)在《一种高带宽、高电源抑制比的跨阻放大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电探测器是激光雷达的核心器件,通常由雪崩光电二极管(APD)阵列和相应的读出电路组成。跨阻放大器是读出电路的关键部分,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光电探测组件的性能。基于0.18μm CMOS工艺,针对大输入电容线性APD阵列的应用,设计了一种高增益、高带宽、高电源抑制比的跨阻放大器。基于无源反馈和有源前馈的补偿方式拓展了跨阻放大器带宽,同时实现了高增益和高带宽;设计了具有高电源抑制比的片上无电容低压差稳压器,提高了跨阻放大器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跨阻增益为104.7 dB·Ω,带宽为198.8 MHz,等效输入噪声电流为3.65 pA·Hz~(-1/2),低频电源抑制比为-57.8 dB,全带宽范围内电源抑制比低于-10.6 dB。(本文来源于《电子与封装》期刊2019年06期)

[5](2019)在《历时叁年Achronix推突破性FPGA专注AI/机器学习和高带宽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Achronix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4的私有企业,专门提供高性能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解决方案和支持性设计工具。在设计、制造、交付和支持基于FPGA的IP、器件和加速板卡方面拥有广泛且经过验证的经验。在过去的十年,Achronix一直专注于高端FPGA的研发和销售,高性能数据加速,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和网络处理加速等。5月22日,Achronix在北京举办媒体交流会并推出突破性FPGA——Speedster 7t系列,专注AI/机器学习和高带宽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电子元器件》期刊2019年06期)

高波[6](2019)在《高带宽连续时间Sigma-Delta ADC中抽取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宽带、高动态和低功耗等性能已成为电子系统需求的重点。电子系统智能化、集成化和小型化等特点逐渐突显。近年来,基于集成电路工艺和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包含射频、模拟/混合信号等功能的射频前端一体化芯片已成为高端集成电路的重要方向。高速、宽带、大动态模拟信号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连续时间Σ-ΔADC的发展状况。接着,分别介绍了奈奎斯特ADC和过采样ADC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在离散时间Σ-Δ调制器的基础上设计连续时间Σ-Δ调制器的理论基础和数字抽取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为了满足前级连续时间Σ-Δ调制器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多模数字抽取滤波器。通过采用不同类型滤波器级联结构,合理地分配不同级间下采样因子,有效的简化了电路实现的复杂度,降低了电路实现时的面积和功耗。而级间滤波器相互配合,实现了滤波器的多带宽、多模式功能。根据设计指标,利用MATLAB完成对数字抽取滤波器的系统设计和仿真。在仿真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数字抽取滤波器的寄存器级代码设计,并通过QuartusⅡ调用Modelsim完成对数字抽取滤波器硬件实现的功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数字抽取滤波器的硬件实现满足设计指标,最后利用DC软件完成对寄存器级代码的综合。本课题采用65nm CMOS工艺,对该滤波器进行了后端设计。设计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模抽取滤波器工作带宽的范围为20MHz~50MHz,当工作带宽为20MHz和50MHz时,有效位数分别为10.64位和10.48位。(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2)

王立俊,赵吉文,董菲,何中燕,宋俊材[7](2019)在《基于自适应内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高带宽强鲁棒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采用一种基于自适应内模观测器的预测电流控制策略,来提高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电流环性能,进而实现直线电机的高精密跟踪控制。首先通过预测误差校正因子改进电流预测模型,提高每个采样周期的电流预测精度,减小电流纹波;其次建立内模观测器去估计电机参数失配带来的系统扰动,利用标称电流方程设计自适应算法,获得高带宽的扰动估计;接着采用离散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去选择满足系统稳定的自适应增益,充分抑制系统扰动,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最后搭建基于半实物AD5435的直线电机控制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周家娟,朱轩卿,郑宇彤[8](2019)在《扬州第一个5G电话打通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周家娟 朱轩卿 见习 郑宇彤)“您好!齐先生,能看清楚我吗?”5G网络那头,中国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询问。“您好!视频通话画面清晰,一点儿也不卡顿,就像面对面对话一样。”5G网络这端,市民齐先生答道。昨天上午,在扬州电信智(本文来源于《扬州日报》期刊2019-05-17)

焦龙[9](2019)在《机载武器系统高带宽FC网络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载武器悬挂系统是军用飞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飞机执行作战任务与发挥作战性能的关键。1553B总线为叁代机机载武器系统成功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基于FC技术的总线系统、相应的标准应运而生。本文从协议特性、通用规范约束等方面对新一代机载武器系统FC通信系统需求进行了说明,研究了机载武器系统的FC网络拓扑架构、协议处理,并对网络节点机和网络交换机进行了简要设计,为飞机网络化武器平台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5期)

林盛隆[10](2019)在《高带宽两自由度柔顺精密定位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精密定位技术在各行各业不断地深入应用,人们对精密定位技术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高精度,大行程,更加注重精密定位过程的响应速度。响应速度快的精密定位系统可运用于高速扫描探针显微镜、高速微纳加工、高速微纳操作等领域,这样的精密定位系统要求系统拥有高带宽的性能,搭建该系统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微动平台的结构设计及相应的控制策略与方法。本文主要针对传统精密定位带宽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柔顺机构的高带宽两自由度精密定位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微动平台的结构设计。微动平台的带宽性能好坏主要取决于平台的固有频率高低。为了提高平台固有频率,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柔顺机构的两自由度并联微动平台,该平台利用了双端固定梁与本文设计的平行杂交梁两种柔顺单元的变形,不仅提供大刚度,而且有利于提高精度和解耦性能。分别运用卡氏第二定理、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平台的刚度模型、平台结构以及平台结合驱动器时的两种固有频率模型。建立基于平台柔顺单元尺寸的固有频率最优化模型,根据设计目标,设置了平台行程,柔顺梁间的柔度比,尺寸变量范围,最大应力等相关约束条件,获得了最优固有频率。最后,运用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本章节的刚度模型,固有频率模型以及优化结果的准确性。(2)控制算法研究。开环下的微动平台无法准确地进行精密定位,必须建立合适的闭环控制算法。在静态定位时,针对压电迭堆驱动器的迟滞效应以及其他干扰带来误差,本文采用前馈多项式迟滞逆模型PI控制器与模糊PI控制器的方法分别对微动平台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在动态追踪时,微动平台跟踪高频周期信号的追踪性能是衡量微动平台带宽性能的重要指标,平台运动中的误差与Duhem模型的一阶微分方程导出的迟滞模型均可作为周期性误差,本文采用重复控制对这两项周期误差进行补偿。(3)实验系统搭建与实验研究。根据高带宽的要求,加工平台并对相关组件进行选型,建立了高带宽的微动平台系统。对该精密定位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相关实验,包括开环下的运动行程,耦合,动态性能,周期信号追踪等实验;普通PI控制、基于迟滞前馈的PI控制以及模糊PI控制闭环实验,包括阶跃性能、精密定位与圆轨迹跟踪;重复控制器下的周期信号追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平台在不仅拥有静态下纳米级别的快速定位能力,而且可在纳米级别的精度下追踪频率1kHz以下的周期叁角波,可有效提高传统精密定位的移动速度,未来考虑应用于相关高速精密定位领域。(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2)

高带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FTTH GPON组网是当前宽带接入网络的主流模式,但难以满足未来高带宽业务规模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展望宽带业务发展趋势,针对超高清视频(4k/8k)和VR/AR等高码率业务的带宽需求进行了预估,分析了GPON、XG(S)-PON、TWDM-PON等技术标准,对比了降低GPON分光比、新建XG(S)-PON网络覆盖和XG(S)-PON与GPON共用ODN网络叁种升级方案,结合网络升级成本和网络发展的可持续性,重点推荐了XG(S)-PON与GPON共用ODN网络的平滑演进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带宽论文参考文献

[1].董巍.高带宽多级噪声整形sigma-delta调制器研究进展[J].通讯世界.2019

[2].肖荣军,徐义光.高带宽需求的PON网络技术升级方案初步探讨[J].江苏通信.2019

[3].林盛隆,张宪民,朱本亮.高带宽两自由度并联柔顺精密定位平台的优化设计与实验[J].光学精密工程.2019

[4].周万礼,章玉飞,路统霄,胡怀志,甄少伟.一种高带宽、高电源抑制比的跨阻放大器[J].电子与封装.2019

[5]..历时叁年Achronix推突破性FPGA专注AI/机器学习和高带宽应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9

[6].高波.高带宽连续时间Sigma-DeltaADC中抽取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D].重庆邮电大学.2019

[7].王立俊,赵吉文,董菲,何中燕,宋俊材.基于自适应内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高带宽强鲁棒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8].周家娟,朱轩卿,郑宇彤.扬州第一个5G电话打通了[N].扬州日报.2019

[9].焦龙.机载武器系统高带宽FC网络技术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9

[10].林盛隆.高带宽两自由度柔顺精密定位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标签:;  ;  ;  

高带宽论文-董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