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交通仿真模型论文-傅成红,凌新和,李博洋

动态交通仿真模型论文-傅成红,凌新和,李博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交通仿真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交通,快速路,动态交通,中观模型

动态交通仿真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傅成红,凌新和,李博洋[1](2019)在《基于中观模型的福州快速路动态交通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经典交通流模型的特点与适用性;以福州市快速路及主干道为对象构建仿真路网模型,引入中观交通流模型,利用仿真软件DynuStudio对路网进行交通分区、OD交通量估计、交通流模型主要参数标定,对快速路进行动态交通分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叁环快速路交通服务水平稳定且通畅,但二环快速路情况复杂,高峰时段拥堵严重,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9年01期)

张国星,王海晓,李娅男[2](2018)在《基于倾斜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建立动态路网模型的交通仿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倾斜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从实景测量中提取道路叁维线形数据,将数据通过自编程序转化为仿真文件的新建模方法。选取坡道路段和交叉口分别作为路网建模仿真实验方案;采用对照实验法研究了道路线形、车型比、交通负荷等方面发生变化时,新建模方法和传统路网建模方法在仿真结果上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型中车流的速度和加减速的变化更符合真实行驶状态,可以减少静态数据误差对仿真结果的影响;新模型中车速与加减速度在不同交通流情况下对车道坡度变化更敏感,与实际交通状态的模拟精度及仿真参数的精准度更高。(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33期)

周溪召,智路平[3](2011)在《快速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实时分析及短期预测的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上海延安高架快速路为典型研究对象,建立有效的动态仿真模型对快速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及短期预测、研究以延安高架路各匝道口为出行起讫点,以滚动式动态OD预测法生成动态OD矩阵;将生成的OD分配到路网上,形成对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实时模拟,及路径走行时间的短期预测。将生成的实时及预测数据导入AIMSUN快速路交通运行状况实时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反复校核,最终生成能够实时准确进行分析预测的仿真模型。(本文来源于《城乡规划》期刊2011年02期)

余燕芳,陆军[4](2010)在《基于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的最优路径选择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动态交通仿真模型INTEGRATION搭建了动态交通仿真平台,应用组件式蚁群算法来求解动态交通信息诱导下的最优路径选择问题。实例表明,基于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的最优路径选择方法是可行的、正确的和有效的。该方法易于理解和使用,具有很强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为求解各类优化问题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0年05期)

宋谷长[5](2008)在《基于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的交通信息下路径选择对路网运行状态影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和思考交通问题的解决途径。与传统的大力兴建道路交通设施的办法相比较,提高现有路网的运行效率是更为有效和更为经济的办法。因此,近年来各项先进的技术被用于提高现有路网的运行效率,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随着ATIS的发展,人们发现其应用并不都是像预期一样能达到减缓拥堵的目的,主要原因是ATIS的交通信息诱导策略实施的有效性与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密切相关。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了交通信息下路径选择对路网运行状态的影响。考虑到传统意向调查和静态交通仿真手段的缺陷,本文应用动态交通仿真模型进行交通信息下路径选择对路网运行状态影响的评价。首先,对交通信息下的路径选择行为机理进行了分析,从而明确交通信息下不同路径选择行为对路网的影响。其次,本文进行了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的构建及标定,包括应用了结合现有OD反推和浮动车数据的双层动态OD获取方法,分析了应用Van Aerde单一结构模型进行交通流参数标定的原理及流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态交通仿真模型INTEGRATION搭建和标定了实例仿真平台。本文还建立了用于比较不同路径选择行为对路网运行状态影响的路网运行状态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本文选取了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主要通道旅行时间指数等特色指标。在上述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不同仿真模拟方案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了交通信息下不同路径选择行为对路网运行状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8-06-01)

李克平,Peter,Moehl,马丹鹏[6](2005)在《实时动态交通仿真系统的模型与应用——以Visum-Online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动态交通仿真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结构和逻辑结构,并结合实际动态仿真平台 Visum-Online,详尽地阐述了动态交通仿真系统的总体构架和具体运作流程。最后结合上海浦东陆家嘴的研究案例,对动态交通仿真平台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2-01)

李强,缪立新,段进宇[7](2001)在《基于驾驶员路径选择的动态交通仿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一个基于路径的动态交通仿真模型 (RDTS) ,它使用一个微观交通流仿真器结合一个驾驶员路径策划器来实现路网中每辆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程的模拟。应用开发的时间相关最短路模型 ,驾驶员在向目的地前进途中可以根据交通条件的动态变化而动态地选择和变更路径。RDTS模型采用一个路径选择模型来模拟详细的动态交通分配过程 ,并且致力于反映路网中个别车辆的行为表现及其相互作用 ,其中包含车辆生成、路径选择和车辆移动模型 ,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驾驶员动态路径诱导领域。(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01年06期)

缪立新,段进宇[8](2000)在《基于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特性的动态交通仿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1.概述 基于路径选择行为特性的动态交通仿真模型(RDTS)用动态模型描述交通供需双方的交互作用。模型中交通需求方面通过一系列代表驾驶员在出行路径选择行为的规则来体现;而路网对路径选择的实时反应则代表了交通供给的特征。实际上,RDTS是通过出行路径选择来实现的动态路径加载过程的。 交通仿真已经被广泛用于许多交通控制管理系统(本文来源于《道路交通与安全》期刊2000年01期)

动态交通仿真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基于倾斜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从实景测量中提取道路叁维线形数据,将数据通过自编程序转化为仿真文件的新建模方法。选取坡道路段和交叉口分别作为路网建模仿真实验方案;采用对照实验法研究了道路线形、车型比、交通负荷等方面发生变化时,新建模方法和传统路网建模方法在仿真结果上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型中车流的速度和加减速的变化更符合真实行驶状态,可以减少静态数据误差对仿真结果的影响;新模型中车速与加减速度在不同交通流情况下对车道坡度变化更敏感,与实际交通状态的模拟精度及仿真参数的精准度更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交通仿真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傅成红,凌新和,李博洋.基于中观模型的福州快速路动态交通仿真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9

[2].张国星,王海晓,李娅男.基于倾斜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建立动态路网模型的交通仿真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3].周溪召,智路平.快速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实时分析及短期预测的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研究[J].城乡规划.2011

[4].余燕芳,陆军.基于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的最优路径选择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

[5].宋谷长.基于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的交通信息下路径选择对路网运行状态影响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8

[6].李克平,Peter,Moehl,马丹鹏.实时动态交通仿真系统的模型与应用——以Visum-Online为例[C].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2005

[7].李强,缪立新,段进宇.基于驾驶员路径选择的动态交通仿真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1

[8].缪立新,段进宇.基于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特性的动态交通仿真模型[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0

标签:;  ;  ;  ;  

动态交通仿真模型论文-傅成红,凌新和,李博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