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超常搭配论文-迟晓旭

语义超常搭配论文-迟晓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义超常搭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常搭配,语义结构,语用特征,语义—语用界面

语义超常搭配论文文献综述

迟晓旭[1](2018)在《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常搭配是言语交际中一种特殊的搭配形式,其嫁接语义及语用的特性使其成为语义—语用界面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库技术及语义、语用分析技术,对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及语用特征进行研究,并以新格莱斯理论为指导,对其“语义—语用”互动制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首先,本文根据其句法格式的固定性,将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分为超常性句法构式及超常性语义构式,构建了新型的分类体系。在该体系下,超常性句法构式可以分为程度类、性状类、情状类、主动类、态度类、评价类6小类,而超常性语义构式则可分为语义迭加式、语义偏正式、语义指向式、语义冗余式、语义矛盾式5小类。其次,本文依据《词汇义类标记集》(李葆嘉、孙道功,2011)、《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孙道功,2011)、《形容词分类辞典》(王节安、周殿龙,1993)等标注系统,对已有395例状中式超常搭配进行了语义结构分析与归纳。从显性义征与隐性义征两方面入手,分析状中式超常搭配的基本语义结构及演变模式,并从句法限定性与语义选择性两个维度出发,对其义征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得出了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句法限定性层级及相应的语义选择性原则。再次,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对两类超常搭配进行语用建构及语用推理,探究影响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语用因素,并初步探究出四种语用因素对语义结构的影响作用。其中,语言内知识语境是影响超常搭配语义演变的重要因素,上下文、背景知识等因素对超常搭配的影响极为有限。最后,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信息及语用因素的考察,探究出影响超常搭配的表达意义与语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并总结出影响超常搭配语义、语用组合模式的几类超常语义搭配规则,以此得出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互动制约模式。本文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语用特征以及“语义—语用”制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索,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但某些方面仍未能展开。在“语义—语用”界面视域下,除了超常搭配以外,仍有许多问题亟待后来学者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2)

祁从舵,秦琳静[2](2015)在《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变异与语用动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的超常搭配是一种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语义变异角度,对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指涉、语义范围、语义关系叁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词语的超常搭配由社会文化语境制约和心理联想而激发,受高层语义整合和谐而驱动的。(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5年03期)

瞿晗晔[3](2012)在《论超常搭配的语义分析方法和表现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中的句子是由一系列符号组成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内在搭配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规则,包括语法规则、语义关系、逻辑关系等,而不符合部分规则的搭配就是非常规搭配,即超常搭配。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为词语间的超常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从内部词与词的关系即深层语义关系上分析,超常搭配的形式可分为四个方面。(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2年01期)

廖敏敏[4](2011)在《从语义的看名词和量词的超常搭配修辞》一文中研究指出量词作为汉语特有的一个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学者研究也肯定了它不仅仅有计量单位的作用,也经常用以构成修辞格,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本文以其中的名词和量词的超常搭配而形成的修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名词和量词超常搭配时如何通过语义上的"不匹配"而构成修辞,在构成量词修辞时有什么特点。(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1年12期)

雷芸[5](2011)在《巧用超常搭配,实现语义增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常搭配"是建立在零阶组合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一种增值组合。本文仅探讨"超常搭配"如何获得语义增值。(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杨芸,李剑锋,周昌乐,黄孝喜[6](2008)在《基于实例的汉语语义超常搭配的自动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搭配在语言信息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常我们主要关注符合语法规则的常规搭配。实际上,语言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语法上符合规则而语义上不符合常规认知的语义超常搭配现象,而这样的现象与语言的隐喻表达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自然语言理解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面向汉语隐喻理解来研究文本中语义超常搭配的自动发现方法,从汉语语义超常搭配判断的心理机制出发,提出了基于实例的汉语语义超常搭配识别的量化计算方法。实验以动词为中心的搭配语料为测试集,语义超常搭配识别的召回率为80.7%,准确率为81.5%。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给出的基于实例语义超常搭配判断的办法是切实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8年09期)

李剑锋[7](2008)在《面向隐喻计算的汉语语义超常搭配识别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思维及语言的中心问题,近几年隐喻计算研究开始受到人工智能研究者的关注。在隐喻现象中,有一大类现象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搭配关系的超常性,如“My car drinks gasoline”(我的汽车喝汽油)中“喝汽油”就是一种异于常规的超常搭配,而这样一种超常搭配现象构成了隐喻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隐喻语言中的异常搭配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实例的汉语语义超常搭配识别的计算模型,并完成了系统实现。在此基础之上将汉语语义超常搭配识别模型应用到汉语隐喻识别系统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隐喻及汉语语义超常搭配计算研究背景分析及相关研究综述。介绍了汉语语义搭配及隐喻识别现有计算思想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和优劣。2.超常搭配的语言学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超常搭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给出了超常搭配的定义,对常见的超常搭配现象进行了分类,并详细讨论了超常搭配的语言与认知特征。3.汉语语义超常搭配计算模型的提出与实现。通过基于统计的生成方法得到汉语常规搭配实例库,将其作为已知的搭配实例。在此基础之上,定义了语义搭配超常度量及其计算方法,并完成了相关实验及结果分析。4.超常搭配自动发现算法在隐喻计算模型中的应用。设计并构建了面向计算的汉语隐喻语料库,提出了面向隐喻识别的嵌入式隐喻依存结构模式匹配算法,结合语义超常搭配度量的计算,可以完成相关的隐喻搭配的识别。本文首次从计算角度研究汉语中语义超常搭配现象,创造性地提出基于实例的汉语语义超常搭配识别计算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汉语隐喻的计算模型当中,实验表明我们的研究和所提出的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汉语语义超常搭配的计算研究和汉语隐喻计算模型的基础研究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8-05-01)

王丽华[8](2006)在《论新诗语义的超常搭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诗在语言结构上,词与词的搭配经常出现超出语言常规的现象。不论是从词的组合关系、修辞手法,还是从修辞效果来看,这种超常的搭配都产生了异于寻常的表达效果,使新诗不断保持新的创造活力。(本文来源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赵晨,肖青云[9](2003)在《认知语境与超常搭配词组的语义推导》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语境是语用者系统化了的语用知识 ,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和背景知识 ,也包括社会表征。而超常搭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它指的是一种突破了词与词之间语义搭配常规的搭配关系。根据超常搭配词组语义的可推导性 ,它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必须借助社会表征才能推导出语义的超常搭配 ;另一种是必须利用构成认知语境的诸因素才能推导出语义的超常搭配(本文来源于《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刘静敏[10](1997)在《完形心理与语义超常搭配的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语义的超常搭配是使得言语的能指和所指关系变得异常活跃的组合形式,在表达中具有积极的修辞效果。同时,解码者的完形心理决定了语义超常搭配的被接受,决定了这一言语形式表达功能的顺利实现。质言之,完形心理之于语义超常搭配的主要影响,一是“纠偏”,二是“补足”(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5期)

语义超常搭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词语的超常搭配是一种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语义变异角度,对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指涉、语义范围、语义关系叁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词语的超常搭配由社会文化语境制约和心理联想而激发,受高层语义整合和谐而驱动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义超常搭配论文参考文献

[1].迟晓旭.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祁从舵,秦琳静.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变异与语用动因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

[3].瞿晗晔.论超常搭配的语义分析方法和表现形式[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

[4].廖敏敏.从语义的看名词和量词的超常搭配修辞[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

[5].雷芸.巧用超常搭配,实现语义增值[J].铜仁学院学报.2011

[6].杨芸,李剑锋,周昌乐,黄孝喜.基于实例的汉语语义超常搭配的自动发现[J].计算机科学.2008

[7].李剑锋.面向隐喻计算的汉语语义超常搭配识别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

[8].王丽华.论新诗语义的超常搭配[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9].赵晨,肖青云.认知语境与超常搭配词组的语义推导[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10].刘静敏.完形心理与语义超常搭配的接受[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

标签:;  ;  ;  ;  

语义超常搭配论文-迟晓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