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系叁级管理论文-罗建国,范国敏

校院系叁级管理论文-罗建国,范国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校院系叁级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级管理模式,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改革

校院系叁级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罗建国,范国敏[1](2019)在《基于校院系叁级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改革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校、院、系叁级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二级学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针对传统教学管理的漏洞进行改革。加强和规范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对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2期)

罗建国,范国敏[2](2019)在《基于校院系叁级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综合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实行校、院、系叁级管理模式,学校给予二级学院较大的教学管理自主权,二级学院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重大意义。二级学院在教管服、CDIO教育模式和"双基"工程的理念指导下,从工作机制、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教学科研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罗雁龙[3](2018)在《高校校院系叁级管理体制改革探析——以大理大学艺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理大学艺术学院为例,从其试点推行的校院系叁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出发,结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剖析改革遇到的问题、困难,总结改革的成效与经验,提出完善校院系叁级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8年10期)

周建松[4](2018)在《基于内涵发展的高职院校校院(系)两级管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院二级管理是高校内部治理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张带来了内部管理复杂化,内涵式发展要求精细化管理,这主要表现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设。目前,高职院校推行校院二级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存在诸多瓶颈,亟须开展以院为准实体内容的管理模式改革。(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8年10期)

马晓霞[5](2013)在《校院二级管理制度下如何强化学院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职能——建立校、院、系、导师四位一体的管理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国内各大高校普遍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制度,各二级学院在校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领导下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校院二级管理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学院职能发挥不到位等弊病。理顺校院二级管理主体的权责,凸显学院在研究生管理中的作用势在必行。而建立校院二级管理框架下的校、院、系、导师四位一体的管理网络是促进二级管理制度完善化的不二之选。(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3年02期)

林莉,周鹏飞[6](2006)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视角下的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考察我国大学中的两大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出发,探讨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旨在以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适应高校可持续性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科技与管理》期刊2006年06期)

翁子健[7](2005)在《谈高校校院系叁级管理体制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校院系叁级管理体系的实质是对学校内部管理的责权利的重新分配和调整。本文从分析高校实行校院系叁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改革的思路,提出了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7期)

贾艳梅[8](2003)在《建立适应校、院(系)两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内部体制应在如何适应市场需要 ,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作用 ,取得最大效益等方面上下大力气。本文认为 ,高校的改革要根据高校经济活动的特点 ,以院 (系 )为中心 ,以财务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在校内引入市场机制 ,理财重心下移 ,提高二级单位自主办学、当家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本文来源于《江苏高教》期刊2003年04期)

陈笃彬[9](2002)在《关于我国高校实施校院系叁级管理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扼要比较国际高校实施校院系叁级管理体制的叁种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高校进行校院系叁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着重就实施校院系叁级管理必须注意的问题明确职权 ;充分发挥系和教研室的作用 ;积极推进学科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5期)

张金铭[10](2002)在《校、院、系叁级管理工作机制的简单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与世界接轨的形势下,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也要学习国际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先进管理模式,这是国内教育改革实行校、院、系叁级管理办学体制的大背景,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实现校、院、系叁级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需要尽快发展。可是这种管理模式对我校新成立的几个学院来说,毕竟又是一个新事物,需要一些经验来借鉴,需要从实践中及时总结、深入探讨。下面,试想(本文来源于《艺术交流》期刊2002年03期)

校院系叁级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校实行校、院、系叁级管理模式,学校给予二级学院较大的教学管理自主权,二级学院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重大意义。二级学院在教管服、CDIO教育模式和"双基"工程的理念指导下,从工作机制、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教学科研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院系叁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罗建国,范国敏.基于校院系叁级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罗建国,范国敏.基于校院系叁级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综合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3].罗雁龙.高校校院系叁级管理体制改革探析——以大理大学艺术学院为例[J].智富时代.2018

[4].周建松.基于内涵发展的高职院校校院(系)两级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5].马晓霞.校院二级管理制度下如何强化学院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职能——建立校、院、系、导师四位一体的管理网络[J].教育教学论坛.2013

[6].林莉,周鹏飞.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视角下的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J].科技与管理.2006

[7].翁子健.谈高校校院系叁级管理体制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

[8].贾艳梅.建立适应校、院(系)两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J].江苏高教.2003

[9].陈笃彬.关于我国高校实施校院系叁级管理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

[10].张金铭.校、院、系叁级管理工作机制的简单思考[J].艺术交流.2002

标签:;  ;  ;  

校院系叁级管理论文-罗建国,范国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