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自主的光点

课堂自主的光点

一、课堂上自主的光点(论文文献综述)

梁原[1](2021)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虚拟现实物流教学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高职物流集港作业教学为切入点,以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法为指导理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在沉浸式的学习情境中,以具体的问题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教学理论结合数字新媒体技术解决长期困扰物流教学的难点和痛点。物流集港作业是物流专业国际货代教学中比较核心的内容,涉及知识范围较广,业务流程复杂。传统物流集港作业教学由于成本和安全性的限制,无法让学生到现场参与实操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所具有的沉浸性及交互性,可以以情境化学习的方式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虚拟现实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迁移应用到现实工作中,从而提升教学应用的整体教学效果。本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阐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虚拟现实及其教育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课题的实用性及创新性。第二章梳理了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现存的优缺点,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虚拟现实教学应用的指导作用,第三章涵盖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传统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是根据教学目标相关调研,确定教学内容。而后以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法为设计原则,指导教学应用的设计。最后以以上三点确定教学应用的整体框架与具体功能。第四章是设计实现阶段,首先使用3DMAX和Cinema 4D制作三维模型,再使用虚幻4完成环境渲染与具体的交互功能。在第五章的用户评估阶段,使用SUS可用性量表、用户访谈、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对教学应用的可用性、易学性与教学效果进行度量,以验证物流集港作业虚拟现实教学应用在教学上的有效性,并为其未来的方向提供指引。第六章对整体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吕展锋[2](2018)在《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生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写作兴趣的低下、写作主动性不高、写作时找不到灵感、师生之间有效交流缺乏等问题。戏剧小品丰富多彩,时间适度,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将学生的喜好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起来,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戏剧小品由于其具有综合性、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可用于指导初中学生的写作技巧。通过探究戏剧小品与初中作文教学结合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写作教学的策略,推动学生写作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实践,在兴趣中写作,在快乐中写作,在写作中提升写作技巧。拙文针对当前初中生写作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发展心理学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等理论知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写作兴趣现状入手,借鉴国内外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试图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戏剧小品激活初中作文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原则、策略和步骤。拙文分为四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观点的提出与国内同行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几种方法;第一章在对戏剧小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初中生写作课堂现状调查,重点研究结合影视作品开展写作教学的情况;第二章为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的具体实施,涉及相关原则、方法和步骤等方面;第三章为运用戏剧小品激发学生的写作教学的策略与途径;第四章是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的效果与反思。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相关研究的效果和不足之处。拙文对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作文教学的探讨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人的教学实践中证明,引入戏剧小品的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等方面均有实效,有待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王炎[3](2018)在《小学全员参与式课堂理论及实践探究 ——基于两所学校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教育的重心逐渐由过去强调教师主导转变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中心体现了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人文化,成为国家和地区普遍认同的教育理念。因此,生本课堂的理念应运而生,即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实现个体间积极有效互动。此外,教育公平理念也强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参与机会,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生本课堂必然发展到强调每个学生的参与,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生本课堂的应有之意。全员参与式课堂的主旨在于实现学生参与的全体化,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对课堂的生成都有贡献,全员参与式课堂关照到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课堂上的“边缘人”,强调课堂上多样的互动。从现有文献上来看,国内学者对全员参与式课堂的讨论还不够细化,策略大多过于宏观概述不能深入。从教育实践来看,许多教师在接受该理念的时候还心存顾虑。有鉴于此,在本研究中,作者试图从理论上阐述全员参与式课堂的特征,从实践上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状况的观察,结合课后访谈和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具体探究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相关因素及实行全员参与的可行性。通过学生课堂参与的相关调查,得到如下结论:在课堂状态整体感知方面,作者发现课堂参与状况差别明显、课堂教学状态凸显为权威之下的顺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多为问答式;在课堂参与的动态分析方面,存在课堂参与变动性强,多维参与尚待唤醒的问题。再者,从课堂参与机会分配上来看,学生获得的显性参与机会和隐性参与机会都是不均等的。关于学生课堂参与状况的个体差异的调查维度,研究者发现不同课堂参与水平和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对于自我、教师和课堂等方面的感受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四类不同的学生身上体现不同。通过对学生、教师、教学和课堂环境因素四个维度下各个影响因素的调查,分别探究不同因素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探究全员参与式课堂的现实障碍,首先是任务中心与效率导向的束缚,其次在于教师的主观约束,教师期望与多元文化素养的不足;再次是学生的内在因素,学习基础与恐惧心理的阻碍;最后是客观制约,班级原有历史因素,诸如座位安排、职务分配、班级人数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实现全员参与式课堂的路径:营造关注学生学习、宽容无错误的课堂氛围,建立彼此相倚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探索提问的艺术、实现教学个别差异化以确保参与机会最大化;教学策略上运用支持性评价,有效激励内化学习动机;学生方面实现学的自主,强化责任感。

甘香瑞[4](2017)在《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实践研究 ——以重庆市小学为例》文中指出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科学素养在公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以科学素养培养为目的的小学科学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教师是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学设计作为连接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关键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重庆市小学科学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与实践研究,并对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探讨。针对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设计这个薄弱环节,本文通过课堂观察、问卷与访谈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这六个方面的设计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教师教学设计理念呈现学科割裂倾向,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教学目标设计重视基础知识学习,轻视思维与技能的培养;(3)教学过程设计注重程序性讲授,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4)教学方式设计照搬传统课堂模式,难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5)教学活动设计强调知识的正确性,缺少让学生试误性的探究学习;(6)教学评价设计突出教师主体评价,缺乏让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为了更好验证如何做好教学设计,笔者通过实践研究方法,利用实习机会撰写了两个教学案例,并在实习班级进行了试点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最后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理念应打破学科壁垒,重视学科间知识融合;(2)教学目标设计应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3)教学过程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凸显生活化课堂;(4)教学方式设计要注重灵活多样原则,关注新媒体运用;(5)教学活动设计应鼓励试误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6)教学评价设计应树立多元评价意识,关注学生自我与同伴评价。

徐清军[5](2016)在《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9月19日教育厅公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试点方案》,2014年11月7日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这三份文件描绘了浙江省2017年新高考方案。新高考方案的实行推进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普通高中全面实行走班制和一生一课表对学校的硬件、软件要求较高,毕竟像北京市十一中那样的教学状态仍需一段时间进行适应,目前,大多数学校采用了“部分走班”的形式,依据学生的选考科目分班、分层教学。新高考对中学物理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要尽快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本课题用五章内容展开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第一章引言,提出研究的背景,分析2015.10.30物理学考选考试题,文献综述;第二章理论分析,论文的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第三章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第四章转变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课例及对策,提出“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并且选取了高中物理的新授课《弹力》和实验课《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具体教学案例展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第五章结论与展望。课程改革最终一定是通过具体的每一节节课来实现,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为了上好每一节课,结合一线教学的实际,充分体现新高考形势下新的教学理念,并进行经验积累和成果积累,力争做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论文的研究成果,必将为未来高中物理的优质教学做出贡献。

杨光[6](2016)在《高中化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研究 ——以上海市七宝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成性教学自21世纪初正式提出以来,就受到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生成性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师生互动等都会与传统的教学有所区别,它不是对传统教学形态的冲击,而是一种补充和进步。回顾前人的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如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基本特征、理论依据等,也有部分研究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索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角色等,但这些都是以生成性教学为大背景来进行探讨分析的。本研究则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高中化学这门具体的学科为背景,对高中化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教师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以促进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梳理了有关生成性教学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研究必要性及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生成性教学和教师教学能力概述,生成性教学从生成性教学的含义、基本特征、相关理论、前人研究综述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为生成性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究做第一步铺垫;教师教学能力概述,从教师教学能力的含义、组成部分、研究现状三个部分对其进行总结描述,为生成性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究做第二步铺垫;第三部分从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师角色和能力构成进行理论阐述。将高中化学教师的生成性教学能力构成划分为三个维度:教学前的生成性教学能力、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能力、教学后的生成性教学能力。三个维度又细分为十六个观察项目。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对高中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的具体呈现部分。通过前几章的总结分析,以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生成性教学能力作为依据,以高中化学作为课程背景,进行高中化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课堂观察记录量表的编制工作,量表主要包括具体观察记录量表、计分表格、弗兰德斯互动分类表、对话方式记录表四部分。课堂观摩后的数据分析显示,大多数教师的生成性教学能力较弱,特别是课堂的弹性预设能力,但是教学操作能力较强。第五部分则是依据研究结果为高中化学教师提出生成性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主要包括重建教学观念、关注学生、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学校等教育机构给予培训等支持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开创性地编制出《高中化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课堂观察记录量表》,突破了前人研究中依靠问卷调查的形式让教师进行生成性教学能力的自我报告。课堂观察更具有真实性,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生态性得到有利保障。同时,在此量表中,研究者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同步观察,两个主体的互动也成为观察的内容之一;第二方面,本研究立足于高中化学这一个学科背景,这一具体化设计使得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更加明确。

李孙武[7](2014)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长期传统的高中教学中,班级授课制是高中普遍采取的授课方式,特别是高中生物教学,由于教师人数少,教学任务重,往往一个高中生物教师要承担5个、6个,甚至更多班级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所授课的不同班级和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或者评价,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教学,极少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能满足学习需求,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跟上教学的节奏。众所周知,高中生在入学之前或者在高中学习过程中,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如果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势必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对普通高中学习的需求,不利于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不能很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我国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要面对全体的学生。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策略,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行分层次教学是一项比较有效的教学措施。本文首先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层教学研究的实际意义;并简单阐述国内外对分层教学的研究状况,然后研究并分析有关分层教学的几个理论;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重点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实施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具体的实施策略,以及达到的教学效果,最后分析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有哪些应注意的问题。

齐煜[8](2014)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人本教育》文中研究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人本教育,是在十七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尝试。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生成长的共同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渠道地位,它肩负着对高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依据人本教育的思想,指导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施,对改变当前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加强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笔者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演绎推理,分析综合的方法,试图从以下四个部分来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人本教育。第一部分,人本教育概述。首先,对人本教育概念进行逐字解析,来分析人本的含义,其次,综合学者教授们对人本教育含义的理解,来界定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含义,最后,准确概括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特点。第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缺失。这部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缺失;教学内容人本化的缺失;课堂管理人本化的缺失;学校教育评价人本化的缺失。第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内容。在对文献进行分析综合的整理下,归纳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人的主体性教育、人的创造性教育、人的情感性教育、人的价值性教育和人的个性化教育。第四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策略。笔者从确立思想政治课的人本化教育观念,开发思想政治课的人本化课程资源,精选思想政治课的人本化教学方式,创建思想政治课的人本化教育环境四个方面提出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毛娟英[9](2013)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促进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的落实。本文以现代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支撑,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通过对苏科版四册教科书的内容的分析,对学生自主能力情况的分析,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结果表明: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加强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教学,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都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焦卫华[10](2013)在《“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方案设计 ——以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既包括对外政策、外交目地、外交活动,又包括外交地位、外交成果等方面的内容。以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为例,本单元上承中国政治活动史,下启世界政治活动史。学习好本单元,是学好中国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关键。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从章节内容表面看,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但事实上,对外关系不仅包括对外政治关系,还包括对外经贸关系等,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多联系。从高考命题趋势来看,本单元内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考查的知识领域主要涉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等主干知识。如何利用好课堂内的有限时间,将授课内容系统高效地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乐于学习、高效学习,善于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是我们历史教师必需认真面对并攻克的一道难题。本研究主要从人教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方案设计研究的视角,探究科学整合教材内容、系统构建认知模型、提升授课质量和学生分析、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在研究中,我将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开展教学研究。首先,选择了我市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高中,运用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三校高一年级学生就《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重点了解目前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研究分析原有教学方案设计的弊端和不足,运用文献法梳理国内相关学术期刊和史学资料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优化设计教学方案,精选授课材料,将教材内容系统、形象地融入到材料和问题中,分析、比较设计的效果;最后,以本人所在的兴化市第一中学为例,通过摸清学情、研究教情、设计教学方案、课堂实践、效果检验等步骤,并根据个体社会化、教学社会化等基本理论,查漏补缺,总结设计研究成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态,努力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二、课堂上自主的光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堂上自主的光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虚拟现实物流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构主义及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界定
    2.1 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2.2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分类
    2.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上的优势
        2.3.1 沉浸性与交互性
        2.3.2 更低的教学成本
        2.3.3 安全性
    2.4 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现存问题
        2.4.1 教学环境的实现
        2.4.2 教学内容的设计
        2.4.3 教学效果的评价
    2.5 虚拟现实教学应用的设计要素
        2.5.1 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
        2.5.2 符合学生认知特征
        2.5.3 提高交互界面可用性
    2.6 建构主义理论在虚拟现实教学中的应用
        2.6.1 建构主义理论定义
        2.6.2 建构主义理论在虚拟现实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6.3 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现实物流教学项目的适用性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拟现实物流教学应用设计策略
    3.1 物流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3.1.1 问卷问题分析
        3.1.2 访谈结果分析
    3.2 教学设计
        3.2.1 教学目标分析
        3.2.2 教学对象分析
        3.2.3 教学条件分析
        3.2.4 教学内容分析
    3.3 基于建构主义的虚拟现实教学应用设计原则
        3.3.1 创设情境
        3.3.2 确定问题
        3.3.3 自主学习
        3.3.4 协作学习
        3.3.5 效果评价
    3.4 虚拟现实物流教学应用整体设计方案
        3.4.1 总体框架设计
        3.4.2 功能需求
        3.4.3 交互界面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现实物流教学应用的实现
    4.1 项目实现流程
    4.2 开发工具选择
    4.3 场景实现
    4.4 交互界面功能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虚拟现实物流教学应用可用性评价
    5.1 SUS量表分析
    5.2 用户访谈
    5.3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
        5.3.1 前测分析
        5.3.2 后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致谢
附录1 物流教学调查问卷
附录2 流程表相关概念解释
附录3 用户访谈提纲
附录4 后测试卷
附录5

(2)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生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5 相关理论综述
        1.5.1 学习迁移理论
        1.5.2 直观性教学理论
        1.5.3 经验之塔理论
2.初中写作教学的主要存在问题及相关调查
    2.1 当今初中学生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兴趣不足,机械性完成任务
        2.1.2 阅历较简单,素材较单一
        2.1.3 文采较缺乏,习惯于平铺直叙
    2.2 初中生对戏剧小品用于写作教学的接受情况
        2.2.1 调查目的和内容
        2.2.2 调查对象及方法
        2.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3 教师对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2.3.1 调查目的和内容
        2.3.2 调查对象及方法
        2.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的具体实施
    3.1 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的内涵
    3.2 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的原则
        3.2.1 戏剧小品寓教于乐的原则
        3.2.2 作文评价多样性的原则
        3.2.3 区别对待指导性原则
    3.3 运用戏剧小品促进初中写作教学的策略
        3.3.1 营造“乐写”气氛
        3.3.2 观察与积累戏剧小品有用材料
        3.3.3 写作技法的指导
    3.4 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的实施步骤
        3.4.1 精选优质作品
        3.4.2 学会编写写作提纲
        3.4.3 精心设计教学技法
        3.4.4 引导学生自改与讲评
4.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4.1 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的效果
        4.1.1 在写作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4.1.2 促进思维发展,学会谋篇布局
        4.1.3 掌握选材方法,学会备料与用料
    4.2 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的反思
        4.2.1 要配合一定的纪律与规矩
        4.2.2 要有一些的写作技法与措施
        4.2.3 总结写作经验,精益求精
    4.3 戏剧小品激活初中写作教学案例例析
        4.3.1 活动案例A
        4.3.2 活动案例B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旗峰中学戏剧小品激活写作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上课前)
附录B 旗峰中学戏剧小品激活写作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上课后)
附录C 旗峰中学戏剧小品激活写作教学实施情况(教师卷)
答谢

(3)小学全员参与式课堂理论及实践探究 ——基于两所学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对现实课堂中学生参与问题的反思
        (二) 新课程改革的诉求
        (三) 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教育主体的重新解读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文献评述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全员参与式课堂的理念
    一、全员参与式课堂内涵和意义
        (一) 全员参与式课堂的内涵
        (二) 全员参与式课堂的意义
    二、全员参与式课堂的特征
        (一) 关注全体
        (二) 关注“边缘人”
        (三) 强调多样互动
        (四) 重在认知上的提升
第二章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时间及内容
        (三) 研究方法
    二、关于学生课堂参与总体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 课堂参与的整体状态
        (二) 课堂参与的动态分析
        (三) 课堂参与的机会分配
    三、关于学生课堂参与状况的个体差异的调查分析
        (一) 课堂参与水平高的A类学生
        (二) 课堂参与水平高的B类学生
        (三) 课堂参与水平低的C类学生
        (四) 课堂参与水平低的D类同学
    四、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因素的调查分析
        (一) 学生因素
        (二) 教师因素
        (三) 教学因素
        (四) 环境因素
第三章 全员参与式课堂的现实障碍
    一、目标限制:任务中心与效率导向的束缚
        (一) 课堂以任务为中心
        (二) 课堂以效率为导向
    二、主观约束:教师期望与素养有待提升
        (一) 期望分配不均衡
        (二) 多元文化素养缺失
    三、内在钳制:学习基础与恐惧心理的阻碍
        (一) 不同基础使参与存在差异
        (二) 恐惧使学生心存顾虑
    四、客观制约: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
        (一) 座位与职务的固化
        (二) 大班额教学的弊病
第四章 全员参与式课堂的实施路径
    一、课堂氛围:关注学生学习
        (一) 宽容无错误
        (二) 构建学习共同体
        (三) 师生关系彼此相倚
    二、教学方式:确保参与机会最大化
        (一) 探索提问的艺术
        (二) 实现教学个别差异化
    三、教师策略:有效评价与激励
        (一) 支持性评价
        (二) 激励内化动机
    四、学生自我:自主与责任
        (一) 实现学的自主
        (二) 强化责任感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4)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实践研究 ——以重庆市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实用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课堂观察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课例研究法
2 研究综述
    2.1 科学教育研究综述
    2.2 小学科学课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小学科学课概念界定
        2.2.2 小学科学课的研究
    2.3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综述
        2.3.1 教学设计能力概念界定
        2.3.2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
    2.4 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综述
    2.5 述评
3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研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法
    3.4 调查过程
    3.5 研究结果
        3.5.1 教师基本情况
        3.5.2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3.6 现状分析
        3.6.1 教学设计理念呈现学科割裂倾向,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6.2 教学目标设计重视基础知识,轻视思维与技能的培养
        3.6.3 教学过程设计重视程序性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3.6.4 教学方式设计照搬传统课堂模式,难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
        3.6.5 教学活动设计强调知识的正确性,缺少让学生试误性的探究学习
        3.6.6 教学评价设计突出教师主体评价,缺少让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
4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对策
    4.1 教学设计理念应打破学科壁垒,重视学科间的知识融合
    4.2 教学目标设计应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4.3 教学过程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凸显生活化课堂
    4.4 教学方式设计要注重灵活多样原则,关注新媒体运用
    4.5 教学活动设计应鼓励试误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
    4.6 教学评价设计应树立多元评价意识,关注学生自我与同伴评价
5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课例研究
    5.1 案例一:《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5.2 案例二:电能可以转换成磁能—电磁铁教学设计
6 总结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研究过程的反思
    6.3 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查
    B.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课堂观察案例分析
    C. 小学科学课教师访谈提纲与结果

(5)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解读浙江省2017年高考方案
    1.3 高中物理学科地位的变化
    1.4 对2015.10.30物理学考选考试题的分析
    1.5 文献综述
2 理论分析
    2.1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转变教学模式
    2.4 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3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研目的
    3.2 问卷设计及实施
    3.3 调查数据分析
    3.4 结论与启示
4 转变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课例及对策
    4.1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
    4.2 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对策
    4.3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让畏惧物理的高一学生选科物理
    4.4 新授课--《弹力》
    4.5 实验课--《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4.6 教学效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方面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6)高中化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研究 ——以上海市七宝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概述
    2.1 关于生成性教学的理论概述
    2.2 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概述
第3章 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角色和能力构成
    3.1 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3.2 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能力构成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和过程
第5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5.1 高中化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的整体分析
    5.2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前的生成性教学能力的分析及比较
    5.3 高中化学教师课中的生成性教学能力的分析及比较
    5.4 高中化学教师课后的生成性教学能力的分析及比较
    5.5 典型案例质性分析
第6章 高中化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6.1 重建教学观念
    6.2 关注学生
    6.3 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
    6.4 学校等教育机构给予培训等支持
第7章 结语与反思
参考文献(Reference)
附录
    表1 高中化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课堂观察记录量表
    表2 弗兰德斯互动分类表
    表3 互动分类频次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一、分层教学概念的分析
    二、选择高中生物分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意义
    三、选择高中生物分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实践意义
第2章 分层教学的历史和背景
    一、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 国外分层教学的发展历程
        (二) 国内分层教学的发展历程
    二、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现状
第3章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掌握学习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因材施教理论
第4章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有效策略的建构与实施
    一、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实施的原则
        (一) 全体性原则
        (二) 保底性原则
        (三) 隐蔽性原则
        (四) 动态性原则
    二、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实施分层的依据
        (一) 依据学生兴趣分层
        (二) 依据学习能力分层
        (三) 依据实验操作能力分层
        (四) 依据学习目标分层
    三、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有效策略的构建
        (一) 基于学案导学的班内分层教学
        (二) 分层走班模式
        (三) “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四、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践
    五、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验效果分析
    六、高中生物分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人本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缘起
        1.现时代发展的需要
        2.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二) 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状况
        2.国外研究状况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 人本教育概述
    (一) 人本的含义
        1.人本中“人”的含义
        2.人本中“本”的含义
        3.“人本”的含义
    (二) 人本教育的含义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含义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特征
        1.发展性
        2.育人性
        3.全纳性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缺失
    (一) 道德教育人本化的缺失
        1.道德教育目标标准化
        2.道德教育内容既定化
        3.道德教育要求成人化
    (二) 教学内容人本化的缺失
        1.教学内容忽视人文精神
        2.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三) 课堂管理人本化的缺失
        1.课堂容量管理人本化的缺失
        2.课堂程序管理人本化的缺失
        3.课堂时间管理人本化的缺失
        4.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人本化的缺失
    (四) 课堂教学评价人本化的缺失
        1.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单一
        2.课堂教学评价的二元对立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内容
    (一) 人的主体性教育
    (二) 人的创造性教育
    (三) 人的情感性教育
    (四) 人的价值性教育
    (五) 人的个性化教育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教育的策略
    (一) 确立思想政治课人本化教育观念
        1.确定人本教育的学生观
        2.确定人本教育的教学观
        3.确定人本教育的教师观
    (二) 开发思想政治课人本化课程资源
        1.开发校内人本化课程资源
        2.开发校外人本化课程资源
    (三) 精选思想政治课人本化教学方式
        1.精选人本化的对话教学方式
        2.精选人本化的合作教学方式
        3.精选人本化的探究教学方式
        4.精选人本化的体验教学方式
    (四) 创建思想政治课人本化教育环境
        1.创建人本化的课内教育环境
        2.创建人本化的课外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0.2 研究意义
    0.3 文献综述
    0.4 研究方法
        0.4.1 文献研究法
        0.4.2 实验研究法
        0.4.3 调查法
        0.4.4 访谈法
    0.5 研究价值
        0.5.1 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
        0.5.2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0.5.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第一部分 初中生物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建构
    1.1 初中生物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
        1.1.1 知识目标
        1.1.2 能力目标
        1.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2.1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1.2.2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1.2.3 对自主学习水平分层指导,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1.3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三导三动”课堂教学模式
    1.4 评价工具的建构
第二部分 初中生物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
    2.1 研究对象
    2.2 实施过程
    2.3 教学案例应用及分析
        2.3.1 课程内容节选一:第 10 章 第 1 节 水中的动物(第 1 课时)学案
        2.3.2 课程内容节选一:第 10 章 第 1 节 水中的动物(第 1 课时)教案
        2.3.3 课程内容节选二:第 10 章 第 1 节 水中的动物(第 2 课时)学案
        2.3.4 课程内容节选二:第 10 章 第 1 节 水中的动物(第 2 课时)教案
        2.3.5 课程内容节选三:第 15 章 第 3 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学案
        2.3.6 课程内容节选三:第 15 章 第 3 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案
        2.3.7 课程内容节选四:初二会考专题复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案
第三部分 初中生物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分析
    3.1 关于对生物学成绩的影响的效果分析
    3.2 关于对自主学习态度、兴趣、意识、习惯、方法、自主学习达成情况的影响的效果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与思考
    4.1 结论
    4.2 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访谈记录
    附录 4: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测、后测成绩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方案设计 ——以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及途径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章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现状
    第二节 我校学生在学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分析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方案设计研究
    第一节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前预习方案设计
    第二节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第三节 教学方案设计实践效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课堂上自主的光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虚拟现实物流教学应用研究[D]. 梁原.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运用戏剧小品激活初中生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究[D]. 吕展锋. 广州大学, 2018(01)
  • [3]小学全员参与式课堂理论及实践探究 ——基于两所学校的个案研究[D]. 王炎.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实践研究 ——以重庆市小学为例[D]. 甘香瑞. 重庆大学, 2017(04)
  • [5]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D]. 徐清军.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6]高中化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研究 ——以上海市七宝中学为例[D]. 杨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 李孙武.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8]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人本教育[D]. 齐煜. 渤海大学, 2014(09)
  • [9]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D]. 毛娟英. 苏州大学, 2013(01)
  • [1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方案设计 ——以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为个案[D]. 焦卫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课堂自主的光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