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思潮论文-张娇娇

伤痕文学思潮论文-张娇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伤痕文学思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伤痕文学,现实主义,主体性

伤痕文学思潮论文文献综述

张娇娇[1](2013)在《新时期以来,“伤痕文学”思潮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特定时期一种文化现象的"伤痕文学"在发生到回忆的历史隧道里经过了解说与被解说的文学史过程。本文旨在梳理"伤痕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命运及其内在规律,特别要整理并揭示以李杨、程光伟为代表的"重返八十年代"与"伤痕文学"的关系,从而准确定位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学思潮。(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35期)

王琼[2](2013)在《历史反思的错位与困惑——论“伤痕文学”思潮的思想阈限及意识形态规约》一文中研究指出"伤痕文学"思潮身处一个逐渐开放的文学环境和世界文学格局,因其自身的思想阈限和意识形态规约,未能建构与呈现文学应有的自主性。"伤痕文学"思潮以"人道主义"为哲学基础,对"文化大革命"这一现代症候作了"封建性"的指认,并催生出了新的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这一哲学基础必然导致其历史反思的错位和局限。而其式微的原因,除了其哲学基础的局限性之外,来自官方意识形态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和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规约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种种内耗和外控因素,更由于政治因素的强力介入,"伤痕文学"思潮只能作为文学史上的"刹那",而无力应对七八十年代之交,国门刚刚打开后的"繁华"。(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3年03期)

张艺凡[3](2010)在《解冻文学思潮与伤痕文学思潮比较——谈中苏文学差异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的"解冻文学"与我国的"伤痕文学"都是在相近的历史、政治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就具备了很高的比较价值。在对两者的形式与内容的比较后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与苏联文学在审美意义上的差异,以此来指导现代小说的创作,为以后的作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王琼[4](2009)在《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带着今天的文化政治语境中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通过“重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史/思想史“现场”,进一步了解当年文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氛围和情绪,越过那些覆盖在文学史/思想史表面的宏大修辞,从而对当时文学创作和思想变迁的真实状况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对文革后的思想文化变迁进行梳理,展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重新将文学史现象问题化,力图找到一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启示作用的文化资源;着力从思想史/文学史方面入手,探讨文革后“早春文坛”的“社会危机治理”在“创伤抚平”方面的文化/文学“行动”,以及与此“行动”相关的种种问题和理论法则;从文学与政治、历史、文学批评、哲学、理论等等的互动中,勾勒出自我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和意识形态史。本文第一章考察“伤痕文学”思潮与“天安门诗歌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追溯“伤痕文学”思潮作为新的现代性的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编码功能,呈现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交迭纠缠的复杂关系。第二章通过重构历史语境,还原“歌德”与“缺德”论争的历史现场,梳理“伤痕文学”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对一些经典文本追认史和文本内外共谋与异质因素的分析,揭示“伤痕文学”文本内外隐含的话语竞争和权力机制。第叁章讲述了各种“伤痕文学”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围绕这些文本周边的各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调整,透析新的文化/文学等级制的建立过程,阐述新意识形态的“愈合机制”强大的治愈功能。第四章展示“伤痕文学”思潮式微的内耗和外控因素,分析其与其他文学潮流之间的关系,从而与现行的生产文学史的常规方式和进程进行对话。“伤痕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式微的整个过程也是文革伤痕在文学史/思想史上被意识形态强大的愈合功能“治疗”乃至“治愈”的过程。这种同构性预示着,讲出了“伤痕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史,以及在其发生发展史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就在隐喻层面讲出了一个文革伤痕“愈合”的故事。(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郑万鹏[5](1998)在《哀而不伤——“伤痕文学”与“迷惘的一代”等思潮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浩劫”过后,能够创造“伤痕”文学的民族是有根基的民族,富于生命力的民族,有远景的民族。1976年10月,“四人帮”被一举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后,中国文学从法西斯文化专制下解放出来,现实主义获得新生,结出了“伤痕文学”这一丰硕成果。“伤痕文学”摆脱了“四人帮”推行的法西斯文化专制桎梏,也突破了“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束缚,以磅礴的气势揭露了“文革”10年的黑暗现实,描写了社会主义社会里发生的悲剧,实现了“写真实”的现实主义原则,体现出“暴露文学”的特质。(本文来源于《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1998-06-30)

伤痕文学思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伤痕文学"思潮身处一个逐渐开放的文学环境和世界文学格局,因其自身的思想阈限和意识形态规约,未能建构与呈现文学应有的自主性。"伤痕文学"思潮以"人道主义"为哲学基础,对"文化大革命"这一现代症候作了"封建性"的指认,并催生出了新的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这一哲学基础必然导致其历史反思的错位和局限。而其式微的原因,除了其哲学基础的局限性之外,来自官方意识形态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和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规约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种种内耗和外控因素,更由于政治因素的强力介入,"伤痕文学"思潮只能作为文学史上的"刹那",而无力应对七八十年代之交,国门刚刚打开后的"繁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伤痕文学思潮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娇娇.新时期以来,“伤痕文学”思潮研究综述[J].青年文学家.2013

[2].王琼.历史反思的错位与困惑——论“伤痕文学”思潮的思想阈限及意识形态规约[J].东南学术.2013

[3].张艺凡.解冻文学思潮与伤痕文学思潮比较——谈中苏文学差异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

[4].王琼.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郑万鹏.哀而不伤——“伤痕文学”与“迷惘的一代”等思潮比较[C].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

标签:;  ;  ;  

伤痕文学思潮论文-张娇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