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峰均比论文-牛晓珂,刘赓

降低峰均比论文-牛晓珂,刘赓

导读:本文包含了降低峰均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峰均比,互补累计误差函数

降低峰均比论文文献综述

牛晓珂,刘赓[1](2019)在《OFDM系统降低峰均比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调制技术。OFDM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可以抵抗多径衰落等诸多优点,但当多个子载波在同一相位处迭加时,时域的发射信号会产生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会降低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因此,本文介绍了多种降低PAPR的主要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1期)

毕大地[2](2018)在《基于无码率编码的OFDM系统降低峰均比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凭借抗多径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易与其他多种接入方法相结合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多种无线通信标准中。同时,在“互联网+”战略和5G通信系统中,OFDM技术仍将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OFDM系统中,发送信号是大量独立调制的子载波的迭加。在某一时刻,若大量的子载波以同一个相位进行迭加,就会使得发送信号具有很大的峰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峰均比信号不仅对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也会降低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距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种方法。本文以无码率的数字喷泉码为研究对象,将其运用到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中。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了LT(Luby Transform,LT)码编码包与OFDM符号的两种映射方案,分析了两种映射方案的联系和转化方式。不论LT码编码包采用哪种映射方案,都可以通过转化使多个编码包映射在一个OFDM符号上。此时,通过交换一个OFDM符号上不同编码包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LT码编码包包扰乱的备选信号生成方法,这种方法相当于利用空间的自由度来生成备选信号。随后,为了进一步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引入了一组相位旋转向量。将包扰乱产生的排列与相位旋转向量相乘得到备选信号,再从中选择峰均比最低的信号进行发送,达到了进一步降低峰均比的目的。通过仿真证明了所提算法可以达到同现有喷泉码降低峰均比算法相同的性能。2.改进了基于LT码编码包包扰乱的降低系统峰均比方法,降低了发射端的复杂度。当多个编码包同时映射到一个OFDM符号上时,备选信号的数目会随着映射编码包的增多呈近似指数变化。为了降低备选信号全局搜索给发射端带来的复杂度,在备选信号生成阶段引入了一个可编程阈值,将寻找具有最低峰均比备选信号的过程转化为寻找峰均比小于可编程阈值的备选信号的过程,减小了发射端需要执行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IFFT)运算次数。随后,以IFFT运算次数为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了发射端执行IFFT运算次数的理论表达式。仿真表明,改进算法在性能上略微劣于原有算法,但系统复杂度的降低在仿真条件下最大可以达到81%,同时仿真结果也与复杂度的理论曲线相吻合。为了研究改进算法降低峰均比性能和降低发射端复杂度给系统带来的影响,本文定义了总体适应度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加权因子条件下,计算了不同算法的总体适应度值。最后对改进算法在LabVIEW中进行了实现。(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吕晓波[3](2018)在《FBMC-OQA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基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OQAM)的滤波器多载波传输(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技术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FBMC-OQAM技术通过对原型滤波器的改进,使系统具有了旁瓣低、频谱效率高以及不需要循环前缀(CP)的优势,然而在多载波系统中,峰均功率比(PAPR)较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FBMC-OQAM系统采用了非矩形滤波器以及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技术,造成了时域信号的迭加,所以直接将传统的降低峰均比的算法应用于FBMC-OQAM系统中,无法有效地降低系统的PAPR。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研究能够有效降低FBMC-OQAM系统中峰均比的算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传统预留子载波算法(TR)在FBMC-OQAM系统中的不适用性,提出了适用于FBMC-OQAM系统的梯度投影分块预留子载波(BSGP-TR)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在于,首先将多个符号作为整体考虑,然后将相互迭加的符号进行分块处理使其成为独立的数据块,从而消除信号重迭性产生的峰值增生。由于传统TR算法存在收敛速度较慢、复杂度较高的缺点,进一步结合音频处理中的智能梯度投影算法(SGP)加快了TR算法的收敛速度,从而减小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BSGP-TR算法在FBMC-OQAM系统中能够有效地降低信号的PAPR,并且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其次,针对部分传输序列(PTS)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的PTS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峰值估计的低复杂度PTS算法(PE-PTS)。算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对FBMC-OQAM信号峰值功率的最小值进行预估,并根据预估值去除了原始信号中功率小于该最小峰值的抽样点,只保留可能成为峰值点的抽样点,从而减少了获取每个备选信号时乘以相位旋转因子的抽样点的个数,大大减小了获取备选信号以及计算其PAPR的复杂度。理论推导和仿真证明了PE-PTS算法具有能够有效地降低FBMC-OQAM系统的PAPR,并且具有极低的计算复杂度。(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8-05-20)

柳颖[4](2017)在《FBMC系统中降低峰均比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应运而生,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但是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为了抑制符号间干扰,需要插入循环前缀,这样就会降低数据传输效率。此外,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旁瓣能量比较高,会降低频谱感知的准确度,很难判断信号是否是有用信号。针对OFDM系统存在的缺点,研究者们提出了基于滤波器多载波的正交幅度调制FBMC-OQAM技术。FBMC-OQAM系统相对于OFDM系统频谱泄露比较低,并且没有循环前缀。在多载波系统中,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需要依据FBMC-OQAM系统自身的特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降低峰均比的方法。在本文中分析了 FBMC系统的工作原理、信号结构特征以及峰均比定义,仿真验证了限幅滤波方法、选择映射方法和音频保留方法在降低信号峰均比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改进的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首先,理论分析验证了部分传输序列方法在FBMC-OQAM系统中的应用,但是因为部分传输序列方法需要传输边带信息用于接收端的信息解码,降低了频谱使用率。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星座映射方法和部分传输序列方法相结合降低信号峰均比的同时解决边带信息问题。星座映射的方法主要是在发送端将数据进行编码操作映射,并乘以相位旋转因子,在接收端通过信号判决规则进行信号的解码。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星座映射-部分传输序列方法在降低信号峰均比方面有较好的效果。然后,研究了通过导频的方式降低信号的峰均比。提出了将修正的干扰近似消除方法和OFDM系统中已经存在的部分传输序列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来降低FBMC-OQAM信号的峰均比。因为,传统的部分传输序列方法在降低峰均比方面有较好的性能,但是该方法需要传输边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频谱利用率,同时会增加接收端恢复数据的复杂度。所以提出了结合修正的干扰近似消除方法,利用信号中的导频进行信号解码,这样就可以实现在不需要传输边带消息的情况下恢复原始信号。此外,在此基础之上文中对修正的干扰近似消除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仿真验证分析改变修正的干扰近似消除图案中导频的极性能够进一步降低信号的峰均比。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部分传输序列-修正的干扰近似消除方法在降低信号峰均比方面的效果很好。最后,本文提出了新的基于导频方法降低信号峰均比的导频图案设计方法。新的导频图案是通过计算导频所受到的干扰,计算导频一阶范围内的保护值,降低导频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有助于接收端准确的接收导频信息进行信号解码。相对于已有的修正的干扰近似消除导频图案,提出的新的导频图案的频谱利用率更高。通过仿真验证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导频图谱方案在降低信号峰均比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3-02)

朱宁龙,于文波[5](2014)在《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两种算法:选择性映射(SLM)算法和预留子载波(TR)算法,并对两种算法分别使用不同序列时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4年08期)

谢鹏[6](2014)在《OFDM系统基于选择映射法降低峰均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是多载波调制中的一种特殊技术,因其频谱效率高、频谱资源分配灵活、抗多径衰落能力强、带宽扩展性强和硬件实现简单等众多优势,被众多通信标准所采纳,且己作为核心技术应用于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该技术采用的是正交载波并行传输的方式,因而存在着两个最主要的缺点:信号的高峰均比和对频率偏移敏感。本文主要围绕OFDM系统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的算法展开研究。一般地,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主要有畸变类、编码类以及概率类这叁种方法,本文着重对概率类方法中的选择映射法进行研究。并利用Matlab建立相关的仿真平台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主要针对选择映像法中存在的需要额外带宽传输边带信息的缺点,利用分块,位移和把边带信息嵌入到数据幅度上等技术,论述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不仅能有效降低PAPR,且无需额外的带宽来传输边带信息,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在改进算法基础上,针对改进算法误码率性能有所下降的不足,论述了一种利用预留子载波注入的优化算法,并通过软件仿真加以验证得出,该算法不仅能有效抑制PAPR和无需额外传输边带信息,且不会给系统带来误码率上的损失。‘(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4-04-01)

张臻[7](2013)在《采用部分传输序列法和峰值加窗法降低峰均比》一文中研究指出OFDM(正交频分复用)作为新一代通信系统LTE(长期演进)下行的关键技术,存在PAPR(峰值平均功率比)比较大的问题。文章分析现有的降低PAPR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部分传输序列法与峰值加窗法结合的方案,并设计出结构图。通过仿真证实,在保证一定BER(误码率)的情况下,该方法能有效降低OFDM系统的PAPR。(本文来源于《电信快报》期刊2013年12期)

徐利刚[8](2013)在《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尽可能快速地传输较为可靠的数据是其永远追求的目标。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在误码率上的优越表现,正在使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可或缺的选择。正交频分复用在误码率上的优越表现源于其对抗多径衰落的鲁棒性。正是这一特性加之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实现简单等,已让其成功地应用于诸如数字视频广播(DVB)等。而在众多的通信标准中,正交频分复用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的趋势同样不可阻挡。但是,高峰均比问题普遍存在于OFDM这种众多子载波迭加的系统中。同时,因为其并行发射的特性,正交频分复用需要更为严格的同步技术。本文主要是对高峰均比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针对相关的算法提出了改进,并且利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详细的介绍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OFDM系统的IFFT实现过程,指出了OFDM系统的优缺点。其次,介绍了高峰均比出现的原因,定义,衡量标准以及对OFDM系统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目前的研究成果,即叁类算法:限幅类,编码类,概率类,重点介绍了压缩扩展法,选择映射法,部分传输法。最后,针对各自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并且利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了仿真。针对压缩扩展法中误码率上升的缺点,提出在接收端采用更小的压缩系数以及选择更高功率信号的解调方式来有效地降低误码率。针对编码类方法受限于调制方式等因素,提出与概率类方法一起使用,可以避开这些限制,同时进一步改善峰均比特性。针对概率类方法中部分传输法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通过适当的改进,使其计算复杂度从指数级变为线性级。(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3-12-01)

张成森[9](2013)在《OFDM系统降低峰均比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因其具有频谱效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被多种无线系统标准所采纳,已经成为通信领域最优吸引力的技术之一。然而,作为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OFDM时域信号具有高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缺点,这对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HPA)的线性和接收机中模数转换器的转换位数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从而增加了通信设备成本。因此,有效的降低PAPR对于提高功率效率及降低设备成本和系统误码率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两种PAPR抑制技术:约束限幅算法和部分传输序列(PTS)算法。在传统自适应EVM限幅算法中,对每个OFDM符号所采用的EVM门限是经过多次迭代约束限幅中求取,这增加了计算复杂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第叁章中研究了一种EVM门限确定方法,该方法根据信号幅度超过某预设门限的误差信号求得,仿真表明,该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还具有更好的PAPR性能。本章还研究了一种自适应限幅率约束限幅算法,该算法通过对不同OFDM符号限幅时采用不同的限幅率来取得更好的PAPR性能。第四章中,阐述了PTS算法原理及影响PTS算法性能的各种因素。由于传统PTS算法需要对所有的权值向量的进行搜索,搜索量随着子块的分块数的增加而成指数增长,本文研究了一种次优权值向量搜索算法,该算法可以实现算法计算量和性能之间的折衷,仿真表明该算法在极大降低计算量的同时仍能相对较好的抑制PAPR。(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杨晓东,李金展[10](2013)在《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核心技术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OFDM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高速双向无线数据通信的良好方法。其具有传输速率高,可以有效对抗符号间干扰(ISI)和有效避免多径传播带来的信道间干扰(ICI)等优点。在OFDM系统中,其峰均比相对较大和对频率偏移敏感是OFDM系统传输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PAPR的原理,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3年06期)

降低峰均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凭借抗多径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易与其他多种接入方法相结合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多种无线通信标准中。同时,在“互联网+”战略和5G通信系统中,OFDM技术仍将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OFDM系统中,发送信号是大量独立调制的子载波的迭加。在某一时刻,若大量的子载波以同一个相位进行迭加,就会使得发送信号具有很大的峰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峰均比信号不仅对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也会降低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距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种方法。本文以无码率的数字喷泉码为研究对象,将其运用到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中。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了LT(Luby Transform,LT)码编码包与OFDM符号的两种映射方案,分析了两种映射方案的联系和转化方式。不论LT码编码包采用哪种映射方案,都可以通过转化使多个编码包映射在一个OFDM符号上。此时,通过交换一个OFDM符号上不同编码包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LT码编码包包扰乱的备选信号生成方法,这种方法相当于利用空间的自由度来生成备选信号。随后,为了进一步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引入了一组相位旋转向量。将包扰乱产生的排列与相位旋转向量相乘得到备选信号,再从中选择峰均比最低的信号进行发送,达到了进一步降低峰均比的目的。通过仿真证明了所提算法可以达到同现有喷泉码降低峰均比算法相同的性能。2.改进了基于LT码编码包包扰乱的降低系统峰均比方法,降低了发射端的复杂度。当多个编码包同时映射到一个OFDM符号上时,备选信号的数目会随着映射编码包的增多呈近似指数变化。为了降低备选信号全局搜索给发射端带来的复杂度,在备选信号生成阶段引入了一个可编程阈值,将寻找具有最低峰均比备选信号的过程转化为寻找峰均比小于可编程阈值的备选信号的过程,减小了发射端需要执行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IFFT)运算次数。随后,以IFFT运算次数为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了发射端执行IFFT运算次数的理论表达式。仿真表明,改进算法在性能上略微劣于原有算法,但系统复杂度的降低在仿真条件下最大可以达到81%,同时仿真结果也与复杂度的理论曲线相吻合。为了研究改进算法降低峰均比性能和降低发射端复杂度给系统带来的影响,本文定义了总体适应度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加权因子条件下,计算了不同算法的总体适应度值。最后对改进算法在LabVIEW中进行了实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低峰均比论文参考文献

[1].牛晓珂,刘赓.OFDM系统降低峰均比的方法研究[J].信息通信.2019

[2].毕大地.基于无码率编码的OFDM系统降低峰均比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3].吕晓波.FBMC-OQA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8

[4].柳颖.FBMC系统中降低峰均比方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7

[5].朱宁龙,于文波.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算法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

[6].谢鹏.OFDM系统基于选择映射法降低峰均比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7].张臻.采用部分传输序列法和峰值加窗法降低峰均比[J].电信快报.2013

[8].徐利刚.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问题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9].张成森.OFDM系统降低峰均比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杨晓东,李金展.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算法研究[J].电子世界.2013

标签:;  ;  ;  

降低峰均比论文-牛晓珂,刘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