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锁因子论文-钱波,张彦玲,莫绪明

闭锁因子论文-钱波,张彦玲,莫绪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闭锁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管闭锁,食管,生长和发育,信号传导,综述

闭锁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钱波,张彦玲,莫绪明[1](2018)在《先天性食管闭锁相关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严重的出生缺陷之一。明确食管发育中的病因及其机制可为有效预防和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提供线索。最近研究显示,多种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包括Wnt信号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SHH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形成调节网络,通过时空特异性表达,维持食管的增殖、分化等过程,促进食管的正常发育。正确认识食管正常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对先天性食管闭锁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影响食管发育的相关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李丹丹[2](2018)在《转录因子FoxO3对胆道闭锁肝脏NK细胞成熟和活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BA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转录因子Fox O在外周血NK细胞及肝脏的表达改变目的:研究BA和CDB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变化及转录因子Fox O1、FoxO3在外周血及肝脏的表达改变。方法:收集33例BA患儿和10例CDB患儿外周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使用MACS磁珠分选外周血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纯度,得到纯度较高的NK细胞后,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Westen blot及RT-PCR检测外周血NK细胞转录因子Fox O1和FoxO3蛋白及m RNA水平变化。同时收集术中BA和CDB患儿肝脏标本,HE染色评估肝脏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肝脏组织Fox O1和FoxO3蛋白及m RNA水平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得到的NK细胞纯度高达96%,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发现,BA患儿外周血NK细胞对K562杀伤效率与CDB患儿相比明显增强,Weste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BA患儿外周血NK细胞转录因子Fox O1、FoxO3蛋白和m RNA水平均明显降低。HE染色可见BA组肝脏汇管区及周围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短间隔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形成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同时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CDB组肝脏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无变性坏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组肝脏组织FoxO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DB组,Fox O1蛋白表达两者无明显差异,RT-PCR结果与蛋白表达结果一致。结论:BA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增强,NK细胞转录因子Fox O1、FoxO3的表达明显降低;肝脏组织FoxO3表达降低。在BA发病过程中,FoxO3表达降低可能导致相关免疫细胞功能改变。第二部分FoxO3对RRV诱导的BA动物模型肝脏NK细胞成熟和活化的影响目的:研究体内高表达FoxO3后腹腔注射RRV小鼠肝脏NK细胞的成熟和活化情况,探讨FoxO3对肝脏NK细胞成熟和活化的影响在B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孕鼠E 17.5d时尾静脉注射针对FoxO3基因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出生后新生鼠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出生后12h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RV组,出生后12h内腹腔注射2×106PFU RRV制作BA动物模型;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E 17.5d尾静脉注射针对FoxO3基因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孕鼠所生新生鼠出生后12h内腹腔注射2×106PFU RRV;FoxO3空白载体+RRV组,E17.5d尾静脉注射针对FoxO3基因空白空载体孕鼠所生新生鼠出生后12h内腹腔注射2×106PFU RRV。观察各组小鼠BA发病率、体重增长情况和21d生存率;于各组小鼠出生后取肝脏组织,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肝脏FoxO3表达;第14天取肝脏组织行HE染色;分别于出生后3天、7天、14天提取肝脏组织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活化标志物CD69、TNF-α及IFN-γ的表达;Weste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颗粒酶B和穿孔素表达情况;RT-PCR检测CD69、TNF-α、IFN-γ、颗粒酶B和穿孔素m RNA表达。结果:E 17.5d尾静脉注射针对FoxO3基因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的小鼠出生后肝脏高表达FoxO3,HE染色发现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与RRV组相比,汇管区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未见明显坏死灶,肝内小胆管增生不明显。体内高表达FoxO3可以降低BA发病率、促进体重增长和提高21d生存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和RT-PCR的结果显示,第3天,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CD69,TNF-α,IFN-γ表达较RRV组和FoxO3空白载体+RRV组有所降低,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m 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所有NK细胞活化标志物及颗粒酶B和穿孔素与RRV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4天,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与RRV组相比NK细胞活化标志物及颗粒酶B和穿孔素水平表达有所降低,流式检测的CD69和RT-PCT检测的穿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oxO3在BA发病过程中参与了NK细胞的成熟和活化,体内高表达FoxO3后腹腔注射RRV能显着抑制NK细胞的活性,降低BA的发病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21天生存率。第叁部分FoxO3影响NK细胞活化功能的机理研究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免疫共沉淀及si RNA干扰和过表达质粒转染技术,探究FoxO3通过影响T-bet的表达参与NK92细胞活化功能的调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人Tbx21启动子是否存在foxo结合共有序列,采用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方法研究FoxO3可结合在Tbx21的启动子区域。分别采用FoxO3 si RNA和FoxO3的过表达质粒转染技术,干扰和过表达NK92细胞FoxO3的表达,Weste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FoxO3干预的NK92细胞FoxO3和T-bet的蛋白和m RNA水平。然后采用T-bet si RNA和T-bet的过表达质粒转染技术,RT-PCR技术检测NK92细胞T-bet、IFN-γ、TNF-α、颗粒酶B和穿孔素m RNA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forkead和人Tbx21启动子转录起始区域存在共有序列。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了FoxO3可结合在人Tbx21的启动子区域。NK92细胞T-bet m RNA表达在用FoxO3 si RNA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被抑制。反过来,FoxO3过表达增加NK92细胞T-bet的m RNA水平。T-bet的蛋白表达在m RNA水平显示相同的趋势。T-bet si RNA干扰的NK92细胞颗粒酶B和IFN-γm RNA表达上升。当T-bet在NK92细胞中过表达时,NK92细胞颗粒酶B和IFN-γm RNA水平表达下降。结论:FoxO3的过表达和干扰可以调节NK92细胞的活化功能,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或抑制T-bet的表达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天遨[3](2017)在《Treg细胞/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胆道闭锁免疫学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胆道闭锁患儿、婴儿肝炎综合征(非胆道闭锁)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7A、IL-21及TGF-β1表达情况,以探讨T reg细胞/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胆道闭锁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08.11至2017.01.16我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共60例婴儿纳入研究,并收集共60份外周血标本,其中33例BA患儿,1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12例正常婴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IL-2、IL-6、IL-10、IL-17A、IL-21及TGF-β1表达情况。结果:1)IL-2水平在BA组、婴肝组及正常组表达无明显差异,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ANOVA:P=0.490>0.05;BA组vs婴肝组vs正常组,8.9141±19.8877 pg/ml vs 5.9105±10.4483 pg/ml vs 2.6932±2.2941 pg/ml;t_(BA组/婴肝组)=0.5493<t_(0.05,46)=2.013,P>0.05;t_(BA组/正常组)=1.0732<t_(0.05,43)=2.015,P>0.05;t_(婴肝组/正常组)=1.0429<t_(0.05,25)=2.060,P>0.05)。2)IL-6水平在BA组中显着升高,在婴肝组中处于低表达水平,在正常组中无表达。通过进行统计学比较,各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ANOVA:P=0.000<0.05;BA组vs婴肝组vs正常组,21.4730±18.1806 pg/ml vs 1.0547±0.6701 pg/ml vs 0.0000±0.0000 pg/ml;t_(BA组/婴肝组)=4.3228>t_(0.01,46)=2.687,P<0.01;t_(BA组/正常组)=6.1987>t_(0.01,43)=2.695,P<0.01;t_(婴肝组/正常组)=5.4310>t_(0.01,25)=2.787,P<0.01)。3)IL-10水平在BA组、婴肝组及正常组表达无明显差异,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ANOVA:P=0.309>0.05;BA组vs婴肝组vs正常组,9.8426±13.8106pg/ml vs 4.2741±2.1691 pg/ml vs 9.0619±12.1688 pg/ml;t_(BA组/婴肝组)=1.5441<t_(0.05,46)=2.013,P>0.05;t_(BA组/正常组)=0.1727<t_(0.05,43)=2.015,P>0.05;t_(婴肝组/正常组)=1.5014<t_(0.05,25)=2.060,P>0.05)。4)IL-17A水平在BA组表达明显,而在婴肝组及正常组中均无表达。各组间进行比较,其中BA组与婴肝组组间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BA组与正常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婴肝组与正常组则无统计学差异(ANOVA:P=0.002<0.05;BA组vs婴肝组vs正常组,6.4948±9.1352 pg/ml vs 0.0000±0.0000 pg/ml vs 0.0000±0.0000 pg/ml;t_(BA组/婴肝组)=2.7374>t_(0.01,46)=2.687,P<0.01;t_(BA组/正常组)=2.4449>t_(0.05,43)=2.017,P<0.05;t_(婴肝组/正常组)=0<t_(0.05,25)=2.060,P>0.05)。5)IL-21水平在BA组、婴肝组及正常组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波动明显。各组间进行比较,IL-21水平在BA组、婴肝组及正常组表达无明显差异,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ANOVA:P=0.356>0.05;BA组vs婴肝组vs正常组,49.5125±109.6907 pg/ml vs10.9044±22.0546 pg/ml vs 25.7616±74.0800 pg/ml;t_(BA组/婴肝组)=1.3433<t_(0.05,46)=2.013,P>0.05;t_(BA组/正常组)=0.6923<t_(0.05,43)=2.015,P>0.05;t_(婴肝组/正常组)=0.7400<t_(0.05,25)=2.060,P>0.05)。6)TGF-β1水平在BA组、婴肝组及正常组均有明显表达。在婴肝组及正常组中表达更为明显。各组间进行比较,BA组与婴肝组及正常组组间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婴肝组与正常组则无统计学差异(ANOVA:P=0.000<0.05;BA组vs婴肝组vs正常组,99.7646±75.1730pg/ml vs 200.4528±50.1712 pg/ml vs 227.1145±72.4160 pg/ml;t_(BA组/婴肝组)=4.7178>t_(0.01,46)=2.687,P<0.01;t_(BA组/正常组)=5.0724>t_(0.01,43)=2.695,P<0.01;t_(婴肝组/正常组)=1.1291<t_(0.05,25)=2.060,P>0.05)。结论:IL-2、IL-10浓度水平在各组表达无差异;IL-17A在BA组较婴肝组及正常组有明显表达;IL-21浓度水平在各组中表达无差异;IL-6在BA组及婴肝组中均有明显表达,且BA组较婴肝组更显着;TGF-β1表达在婴肝组及正常组中较BA组增高。提示胆道闭锁患儿存在T reg细胞/Th17细胞失衡,且可能与IL-6与TGF-β1的调控有关。(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6-01)

卫园园[4](2017)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胆道闭锁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肝脏中是否存在血管增生的情况。研究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PDGFA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在BA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BA血管改变中的作用,分析其与BA肝纤维化进程的关系。方法:1.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20例作为葛西组、胆汁淤积症患儿8例和胆道扩张症患儿12例共20例作为对照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由于BA肝硬化接受肝移植患儿20例作为移植组。2.HE染色观察叁组患儿肝脏组织的基本病理改变。CD34染色标记血管,根据Weidner等方法计数肝脏中微血管密度。Masson染色标记胶原纤维,根据Okamoto标准判定肝脏纤维化程度。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HIF-1α、PDGFAA、PDGFBB、PDGFRα、PDGFRβ在三组患儿肝组织中的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4.比较叁组患儿血管改变的不同及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叁组患儿肝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分析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胆道闭锁患儿血管改变及肝脏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结果:1.叁组患儿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管增生情况对照组肝脏小叶结构接近正常,汇管区稍宽,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无纤维化或纤维组织轻度增生。葛西组肝细胞浊肿淤胆,汇管区增宽,胆管增生,部分胆管内见浓缩的胆栓,可见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移植组肝细胞片状萎缩坏死,间质内见大量畸形增生胆管,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对照组CD34只在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内小动脉和小静脉中表达。葛西组可见汇管区及纤维间隔内CD34表达明显增多,且肝实质间肝窦亦可见CD34表达。移植组肝脏见广泛增生的纤维间隔内CD34弥漫性表达。对照组,葛西组,移植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6.8±1.9、23.2±3.8、25.9±2.1(P<0.05)。相比对照组,葛西组和移植组存在血管增生(均P<0.017)。葛西组和移植组间微血管密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7)。2.叁组患儿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VEGF在对照组肝细胞,胆管细胞均呈中度阳性表达,而在葛西组和移植组上述细胞中均可见VEGF强阳性表达。HIF-1α在对照组为阴性,大部分肝细胞中未见表达,仅在个别肝细胞见细胞核染色;葛西组中,HIF-1α呈强阳性广泛表达于肝细胞核及其胞质中,移植组亦见肝细胞中HIF-1α强阳性表达。PDGFAA、PDGFBB、PDGFRα、PDGFRβ在对照组中均只在汇管区部分细胞如纤维细胞,巨噬细胞中呈弱阳性表达,胆管细胞和肝细胞不表达。PDGFRα在葛西组中汇管区表达增多,并且开始表达在胆管细胞,肝细胞也出现少量表达,而在移植组中该两种因子表达减少。PDGFBB和PDGFRβ在葛西组与移植组中均在汇管区和胆管细胞中表达增多。上述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经IPP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后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除PDGFAA外,VEGF、HIF-1α、PDGFBB、PDGFRα、PDGFRβ三组间表达均存在差异,葛西组和移植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葛西组和移植组比较显示,VEGF,PDGFBB在移植组表达高于葛西组,PDGFRα在葛西组表达高于移植组(均P<0.017)。PCR结果显示,所有血管生成因子在叁组间表达均存在差异,葛西组和移植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葛西组和移植组比较显示,VEGF、HIF-1α、PDGFBB在移植组表达高于葛西组,PDGFRα在葛西组表达高于移植组(均P<0.017)。3.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情况与血管增生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VEGF的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HIF-1α、PDGFAA、PDGFBB、PDGFRα、PDGFRβ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无相关性。此外,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葛西组中HIF-1α,PDGFBB的蛋白表达与肝组织标本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VEGF,PDGFAA、PDGFRα、PDGFRβ与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微血管密度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胆道闭锁患儿肝脏存在血管增生的情况,缺氧诱导下的HIF-1α-VEGF信号通路上调可能是BA中调控血管增生的机制。PDGF家族成员在BA肝纤维化进展的早晚期发挥不同作用。BA中血管增生和纤维化进程相互作用,促进病变发展。(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张茜[5](2016)在《胆道闭锁肝组织中Th17细胞、γδ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病毒感染触发自身免疫应答所致胆管进行性炎症损伤是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的重要原因,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我们前期研究发现,BA患儿肝汇管区浸润分泌IL-17A的T淋巴细胞,并证明其参与BA胆管炎症损伤。近期文献报道,γδT细胞激活后也可以分泌IL-17A,启动并延续自身免疫疾病。因此我们推测:胆管微环境中γδT细胞也可能参与了BA胆管炎症损伤。本项目拟开展如下研究验证该假说。方法:应用恒河猴轮状病毒(RRV)制备Balb/c小鼠BA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和BA组,BA组小鼠出生后12h内腹腔注射RRV建立胆道闭锁模型。于出生后第4d、第7d、第11d处死并摘取肝脏。ELISA动态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17A、IL-23、IL-6)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h17细胞的分布特点;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所占比例。干预实验:BA小鼠模型在注射病毒24h后连续6天注射IL-17A中和抗体和digoxin,观察各组小鼠在不同时期组织病理学变化、胆道闭锁发生率和生存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A患儿肝脏中γδT细胞表达部位及强度;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占肝脏T细胞的比例。实验结果:1)BA组IL-6在第4天表达量逐渐上升,在第7天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升高30倍(P<0.001);IL-17A、IL-23第4天含量逐渐上升,第11天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IL-17为5.5倍,IL-23为4.5倍(P<0.01,P<0.01)。免疫组织荧光显示第7天BA组小鼠肝脏汇管区存在大量Th17细胞(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Th17细胞从第4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到顶点,随后逐渐下降(P值<0.05)。2)BA小鼠模型在注射病毒24h后连续6天腹腔注射IL-17中和抗体(每次20μg)和digoxin(每次40μ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两组胆道闭锁发生率降低,肝脏组织汇管区炎症表现减轻,伴随有小鼠的生存期延长。进一步分析发现注射IL-17中和抗体组比digoxin组胆道闭锁发生率更低(digoxin:anti-IL-17 Ab=75.0%:66.7%,p<0.01和<0.001,与RRV组对比),汇管区炎症更轻(P<0.01),生存期更长(21天生存率:digoxin:anti-IL-17Ab=59.6%:78.2%,p<0.01和p<0.001,与RRV组对比)。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A患儿肝脏汇管区有γδT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显示胆道闭锁肝组织中γδ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闭锁肝组织中γδT细胞浸润增多,与Th17细胞一起分泌IL-17A促进了胆管免疫炎性损伤。(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李万福,李朝旺,梁挺,樊珈榕,马柱[6](2015)在《转化生长因子-β_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胆道闭锁患儿肝硬化程度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肝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胆道闭锁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中TGF-β1及CTGF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胆道闭锁组和对照组患儿肝脏组织中TGF-β1及CTGF的表达。结果胆道闭锁组患儿血清中TGF-β1、CT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道闭锁组患儿术前血清中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高于术后的表达水平(P<0.05)。随着肝纤维化的逐渐加重,胆道闭锁组患儿术前血清中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术前胆道闭锁患儿血清中TGF-β1、CTGF水平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r=0.712,P=0.021;r=0.581,P=0.039)。胆道闭锁组患儿肝脏组织中TGF-β1、CT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纤维化的逐渐加重,胆道闭锁组患儿肝脏组织中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且TGF-β1、CTGF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r=0.624,P=0.026;r=0.512,P=0.041)。结论 TGF-β1、CTGF在胆道闭锁患儿血清中有较高表达,TGF-β1、CTGF在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的也有较强的阳性表达。TGF-β1、CTGF密切参与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的形成,TGF-β1、CTGF可以作为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的潜在预判定指标。(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薛奇明,黄露,潘慧,李宁[7](2014)在《电针“足叁里”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闭锁蛋白和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针"足叁里"穴调控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18只。通过逆行胆胰管注射3.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电针组在双侧"足叁里"穴给予电针治疗30min。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在同一时间固定30min不予治疗。各组大鼠均于造模后3h、6h、12h分批处死,观察胰腺以及小肠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小肠上皮组织闭锁蛋白(occludin protein)以及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各时间点胰腺病理评分假手术组、电针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小肠上皮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假手术组与电针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小肠上皮组织NF-κB p65表达假手术组与电针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足叁里"穴可以降低SAP模型大鼠小肠上皮组织NF-κB p65表达,提高小肠上皮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胰腺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4年03期)

张婷[8](2013)在《颗粒细胞存活或凋亡因子对卵泡生长与闭锁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粒细胞的生存或凋亡在决定卵泡的发育的命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提供促进卵泡生长、发育维持的因子,也可以产生促使卵泡凋亡的因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存在于颗粒细胞中调控卵泡生长和闭锁的因子,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凋亡配体-受体系统、BCL2家族成员。(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05期)

谭梅军,陶强[9](2012)在《与胆道闭锁发病有关的细胞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作为婴儿常见的病理性黄疸病因之一,表现为肝内外胆管持续性炎症和短期内导致的肝脏严重肝纤维化。虽然Kasai手术能够解决部分BA患儿胆道梗阻及胆汁引流的问题,且许多手术可获得非常好的短期疗效,但长(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学》期刊2012年06期)

李爽,夏阳,夏天[10](2011)在《补肾调冲方对半乳糖致POF大鼠始基卵泡募集及卵泡闭锁相关因子GDF-9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方对半乳糖致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大鼠始基卵泡募集及卵泡闭锁相关因子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GDF-9)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内GDF-9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内GDF-9蛋白表达水平。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卵巢内的GDF-9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卵巢内的GDF-9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补肾调冲方可通过调节GDF-9 mRNA与蛋白的表达,促进POF大鼠始基卵泡募集,促进生长卵泡发育,抑制卵泡异常闭锁,从而达到促进排卵,调节卵巢功能,治疗POF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1年11期)

闭锁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一部分BA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转录因子Fox O在外周血NK细胞及肝脏的表达改变目的:研究BA和CDB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变化及转录因子Fox O1、FoxO3在外周血及肝脏的表达改变。方法:收集33例BA患儿和10例CDB患儿外周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使用MACS磁珠分选外周血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纯度,得到纯度较高的NK细胞后,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Westen blot及RT-PCR检测外周血NK细胞转录因子Fox O1和FoxO3蛋白及m RNA水平变化。同时收集术中BA和CDB患儿肝脏标本,HE染色评估肝脏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肝脏组织Fox O1和FoxO3蛋白及m RNA水平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得到的NK细胞纯度高达96%,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发现,BA患儿外周血NK细胞对K562杀伤效率与CDB患儿相比明显增强,Weste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BA患儿外周血NK细胞转录因子Fox O1、FoxO3蛋白和m RNA水平均明显降低。HE染色可见BA组肝脏汇管区及周围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短间隔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形成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同时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CDB组肝脏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无变性坏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组肝脏组织FoxO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DB组,Fox O1蛋白表达两者无明显差异,RT-PCR结果与蛋白表达结果一致。结论:BA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增强,NK细胞转录因子Fox O1、FoxO3的表达明显降低;肝脏组织FoxO3表达降低。在BA发病过程中,FoxO3表达降低可能导致相关免疫细胞功能改变。第二部分FoxO3对RRV诱导的BA动物模型肝脏NK细胞成熟和活化的影响目的:研究体内高表达FoxO3后腹腔注射RRV小鼠肝脏NK细胞的成熟和活化情况,探讨FoxO3对肝脏NK细胞成熟和活化的影响在B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孕鼠E 17.5d时尾静脉注射针对FoxO3基因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出生后新生鼠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出生后12h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RV组,出生后12h内腹腔注射2×106PFU RRV制作BA动物模型;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E 17.5d尾静脉注射针对FoxO3基因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孕鼠所生新生鼠出生后12h内腹腔注射2×106PFU RRV;FoxO3空白载体+RRV组,E17.5d尾静脉注射针对FoxO3基因空白空载体孕鼠所生新生鼠出生后12h内腹腔注射2×106PFU RRV。观察各组小鼠BA发病率、体重增长情况和21d生存率;于各组小鼠出生后取肝脏组织,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肝脏FoxO3表达;第14天取肝脏组织行HE染色;分别于出生后3天、7天、14天提取肝脏组织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活化标志物CD69、TNF-α及IFN-γ的表达;Weste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颗粒酶B和穿孔素表达情况;RT-PCR检测CD69、TNF-α、IFN-γ、颗粒酶B和穿孔素m RNA表达。结果:E 17.5d尾静脉注射针对FoxO3基因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的小鼠出生后肝脏高表达FoxO3,HE染色发现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与RRV组相比,汇管区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未见明显坏死灶,肝内小胆管增生不明显。体内高表达FoxO3可以降低BA发病率、促进体重增长和提高21d生存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和RT-PCR的结果显示,第3天,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CD69,TNF-α,IFN-γ表达较RRV组和FoxO3空白载体+RRV组有所降低,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m 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所有NK细胞活化标志物及颗粒酶B和穿孔素与RRV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4天,FoxO3腺病毒载体+RRV组与RRV组相比NK细胞活化标志物及颗粒酶B和穿孔素水平表达有所降低,流式检测的CD69和RT-PCT检测的穿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oxO3在BA发病过程中参与了NK细胞的成熟和活化,体内高表达FoxO3后腹腔注射RRV能显着抑制NK细胞的活性,降低BA的发病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21天生存率。第叁部分FoxO3影响NK细胞活化功能的机理研究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免疫共沉淀及si RNA干扰和过表达质粒转染技术,探究FoxO3通过影响T-bet的表达参与NK92细胞活化功能的调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人Tbx21启动子是否存在foxo结合共有序列,采用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方法研究FoxO3可结合在Tbx21的启动子区域。分别采用FoxO3 si RNA和FoxO3的过表达质粒转染技术,干扰和过表达NK92细胞FoxO3的表达,Weste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FoxO3干预的NK92细胞FoxO3和T-bet的蛋白和m RNA水平。然后采用T-bet si RNA和T-bet的过表达质粒转染技术,RT-PCR技术检测NK92细胞T-bet、IFN-γ、TNF-α、颗粒酶B和穿孔素m RNA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forkead和人Tbx21启动子转录起始区域存在共有序列。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了FoxO3可结合在人Tbx21的启动子区域。NK92细胞T-bet m RNA表达在用FoxO3 si RNA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被抑制。反过来,FoxO3过表达增加NK92细胞T-bet的m RNA水平。T-bet的蛋白表达在m RNA水平显示相同的趋势。T-bet si RNA干扰的NK92细胞颗粒酶B和IFN-γm RNA表达上升。当T-bet在NK92细胞中过表达时,NK92细胞颗粒酶B和IFN-γm RNA水平表达下降。结论:FoxO3的过表达和干扰可以调节NK92细胞的活化功能,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或抑制T-bet的表达实现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闭锁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钱波,张彦玲,莫绪明.先天性食管闭锁相关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2].李丹丹.转录因子FoxO3对胆道闭锁肝脏NK细胞成熟和活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张天遨.Treg细胞/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胆道闭锁免疫学中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7

[4].卫园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胆道闭锁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7

[5].张茜.胆道闭锁肝组织中Th17细胞、γδ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6].李万福,李朝旺,梁挺,樊珈榕,马柱.转化生长因子-β_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胆道闭锁患儿肝硬化程度相关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

[7].薛奇明,黄露,潘慧,李宁.电针“足叁里”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闭锁蛋白和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4

[8].张婷.颗粒细胞存活或凋亡因子对卵泡生长与闭锁的调控[J].科技信息.2013

[9].谭梅军,陶强.与胆道闭锁发病有关的细胞因子[J].实用临床医学.2012

[10].李爽,夏阳,夏天.补肾调冲方对半乳糖致POF大鼠始基卵泡募集及卵泡闭锁相关因子GDF-9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

标签:;  ;  ;  ;  ;  

闭锁因子论文-钱波,张彦玲,莫绪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