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伤寒副伤寒患者临床特征及并发症分析

160例伤寒副伤寒患者临床特征及并发症分析

一、160例伤寒副伤寒病人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艾敏[1](2019)在《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描述分析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及其乡镇伤寒与副伤寒(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简称TPF)病例的时间、区域和人群的分布特征;建立Gompertz模型,探索红塔区及其乡镇TPF病例时空变化节点与过程;建立红塔区及其乡镇灰色模型(GM(1,1)模型)和差分自回归滑动模型(ARIMA模型),预测2016年1—12月TPF月病例数,检验模型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对比分析三种模型应用特征,为今后TPF流行强度监测、数据化预警、精准控制和模型的选择提供依据与借鉴。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持续三天以上发热(体温≥37.5℃)、无明显上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以及外伤或其它诊断发热原因,符合确诊或临床诊断TPF病例诊断标准的病例。2.研究区域:红塔区位于云南省中部、玉溪市西北部,是云南省经济发达地区和玉溪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内有9镇2乡。3.资料来源:TPF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CISDCP)疾病监测网络报告1999—2015年中国红塔区TPF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4.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别描述统计1999—2015年红塔区TPF病例在不同时间(年、月、周期性)、人群(职业、性别、年龄)和区域(城区、乡镇)的分布特征,采用Excel 2016绘制图表。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对月病例数进行年度聚类分析,将1999—2015年17个年度聚为高发年和低发年两类。χ2检验用于比较组间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6.预测模型方法:绘制1999—2015年红塔区、州城和其他乡镇TPF病例总流行时段、总高发年、总低发年月病例数变化曲线,对符合Gompertz曲线变化的时段建立Gompertz模型,确定拐点坐标(病例时空变化节点);分别建立红塔区、州城、其他乡镇的GM(1,1)模型和ARIMA模型,预测2016年1月—12月TPF月病例数,检验模型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结果1.1999—2015年红塔区报告TPF病例8 398例,年发病率范围6.26/10万~355.11/10万,6—10月发病高峰病例数占总病例数57.76%。2001、2004、2006、2007、2009年为五个高发年,合计病例数5 361例,发病率范围170.80/10万~355.11/10万,形成三个流行周期,周期范围19~39月;其余十二个低发年合计病例数3037例,发病率范围6.26/10万~130.91/10万。总高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130.59/10万,2001年6—10月病例数占当年总病例数63.89%;总低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65.33/10万,2003年6—10月病例数占47.24%。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29.88%)、学生(20.22%)和工人(13.73%)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5~39岁(65.25%),该年龄组年发病率范围112.67/10万~240.66/10万;男性、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2.12/10万、47.65/10万(χ2=33.699,P<0.05);州城累计病例数和发病率分别为5404(64.35%)例和 155.44/10 万。2.1999—2015年州城报告TPF病例5 404例,年发病率范围5.38/10万~440.08/10万,6—10月发病高峰病例数占总病例数56.81%。2001、2004、2006、2007、2009年为五个高发年,合计病例数3 503例,发病率范围204.88/10万~440.08/10万,形成三个流行周期,周期范围19~39月;其余十二个低发年合计病例数1 902例,发病率范围5.38/10万~158.92/10万。总高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205.86/10万,2001年6—10月病例数占当年总病例数65.27%;总低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94.37/10万,2003年6—10月病例数占48.31%。3.1999—2015年其他乡镇报告TPF病例2 994例,年发病率范围4.13/10万~167.92/10万,6—10月发病高峰病例数占总病例数59.67%。2001、2004、2006、2007、2009年为五个高发年,合计病例数1 858例,发病率范围101.85/10万~167.92/10万,形成三个流行周期,周期范围18~38个月;其余十二个低发年合计病例数985例,发病率范围4.13/10万~58.50/10万。总高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122.57/10万,2001年6—10月病例数占当年总病例数61.48%;总低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38.61/10万,2003年6—10月病例数占60.53%。4.建立1999—2015年红塔区总流行时段、总高发年、总低发年Gompertz模型,模型表达式分别为y=146*(7.70*10-4)0.29t、y=160*(2.33*10-5)0.23t、y=27*(1.37*10-2)0.39t,红塔区总流行时段Gompertz模型K、拐点坐标(t0,y0)、起始期、增长前期、增长后期、平稳期分别为 146、(3.61,72.94)、0.82、0.79、0.78 和 5.61;总高发年 Gompertz模型K、拐点坐标(t0,y0)、起始期、增长前期、增长后期、平稳期分别为160、(3.60,80.08)、0.95、0.65、0.85 和 5.55;总低发年 Gompertz 模型K、拐点坐标(t0,y0)、起始期、增长前期、增长后期、平稳期分别27、(3.56,13.55)、0.53、1.03、1.02和5.42。5.建立1999—2015年红塔区、州城和其他乡镇TPF月病例数GM(1,1)模型,模型表达式分别为X(0)(k+1)=18.58e-0.005k、X(0)(k+1)=35.OOe-0.005k和X(0)(k+1)=18.65e-0.005k。红塔区GM(1,1)修正模型S1、S2、C和相对误差分别为117.25、104.75、0.89和0.42;州城GM(1,1)修正模型S1、S2、C和相对误差分别为4.85、4.42、0.91和0.45;其他乡镇GM(1,1)修正模型S1、S2、C和相对误差分别为1.17、1.04、0.89和0.42。6.建立1999—2015年红塔区、州城和其他乡镇TPF月病例数ARIMA模型,模型分别为AOIMA(1,0,0)(1,0,0)、ARIMA(1,0,0)(1,0,1)和ARIMA(1,0,2)(1,0,1);红塔区ARIMA模型R2=0.93,2016年1—12月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30;州城ARIMA模型R2=0.93,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0.35;其他乡镇ARIMA模型R2=0.85,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0.77。结论1999—2015年红塔区因TPF病例数多、发病率高、季节性升降和周期性波动,成为相应时间空间节点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系统认识红塔区TPF发病季节性与周期性变化、病例人群与区域分布情况,以及州城和其他乡镇年、月和周期变化特征;Gompertz模型参数准确描述红塔区总流行时段、总高发年和总低发年TPF流行峰值高低、时间与空间节点变化特征;GM(1,1)模型预测曲线真实值与预测值曲线关联度较小,预测曲线呈单调递减变化趋势;ARIMA模型对呈季性升降和周期性波动的时间序列高度关联,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较好。TPF流行特征和规律与预测模型联合对确定TPF疫情变化时空间节点、进行风险评估、预测发展趋势、综合防控和精准数据化预警提供方向,对比分析模型的应用特征、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也为今后类似传染病的分析研究和模型的选择提供借鉴。

牟春燕[2](2018)在《150例确诊伤寒及副伤寒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感染科近5年伤寒及副伤寒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该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0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确诊为伤寒及副伤寒的150例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年来临床诊断沙门菌感染1243例,分离到150株沙门菌,阳性率为12.1%。其中伤寒沙门菌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36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2.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分布:2013-2017年收治例数分别为:71例,27例,25例,16例,11例,逐年下降;1-12月病例数分别为:8例,3例,4例,6例,25 例 23例,21例,20例,15例,13例,7例,5例,全年均有流行,集中分布在5-10月份。人间分布:男性91例,女性59例,男:女为1.54:1;0-6岁4例、7-17岁18例、18-40岁98例、41-65岁29例、66岁以后1例,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岁,平均年龄30.24 ±13.10岁,发病年龄集中在18-40岁;其中职员48例(占32%),学生36例(占24%),无业33例(占22%),农民16例(占10.7%),个体户7例(占4.7%)、工人6例(占4%)、儿童4例(占2.7%)。空间分布:昆明市112例、曲靖市15例、红河州6例、昭通市4例、楚雄州3例、玉溪市2例、普洱市2例、外省2例、保山市1例、大理州1例、瑞丽市1例、丽江市1例。3.临床特征:主要症状:发热150例(占100%),伴头痛51例(占34%)、伴消化道症状50例(占33.3%)、伴肌肉酸痛27例(占18%)、伴咳嗽咳痰12例(占8%)、伴头晕5例(占3.3%);主要体征:最常见的是脾肿大有82例(54.7%),其次是伤寒舌14例(9.3%)和肝肿大10例(6.7%),表情淡漠仅2例(1.3%)。其中发热以高热为主,80.6%患者体温高峰在39.0℃以上,热型多呈不规则热。辅助检查:EO消失102例(占68%),EO降低31例(占20.7%),ALT和(或)AST升高98例(占65.3%),尿蛋白阳性43例(28.7%),FOBT试验阳性 59 例(占 39.3%);CRP 升高<100mg/L 的有 115 例,占 85.2%,PCT升高29例(占23.6%),ESR升高75例(占81.5%),WBC降低42例(占28%),WBC正常107例(占71.3%);130例行肥达试验检测的患者阳性的有36例(占27.7%),阳性率在病程第7天为25.5%,第2周为26.5%,第3周为27.8%,第4周为66.7%,第5周为28.6%,第6周检测1例为阴性,第7周检阳性率100%。4.病原分离及药敏结果:伤寒沙门菌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36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药敏分析结果:敏感抗生素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中介抗生素排名第一的是环丙沙星,耐药抗生素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萘啶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唑啉。多药耐药率3.3%(5/150),多药耐药组合为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2例,氨基糖苷类、呋喃类1例,磺胺类、氯霉素类1例,磺胺类、第三代头孢菌素1例。5.并发症:105例出现并发症,中毒性肝炎98例,急性支气管炎6例,肠出血1例。6.治疗:最常用的的经验性抗感染方案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菌素;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者和多药耐药病例,确诊后根据药敏结果用药100%有效。[结论]1.2013-2017年我院收治的伤寒及副伤寒病例数呈下降趋势。2.发病季节以5-10月份为主,发病以男性为主,年龄多集中在18-40岁,职员和学生是主要发病人群。3.发热、头痛及消化道症状是我院伤寒及副伤寒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以发热为主,半数病人伴脾肿大,部分伴伤寒舌、肝肿大;常见的并发症是中毒性肝炎,急性支气管炎少见,严重的并发症肠出血更少见。4.与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不同,沙门菌感染者的CRP和PCT仅轻-中度升高。5.本组确诊的伤寒及副伤寒肥达试验阳性率不高,仅27.7%。6.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为本研究中的最常见菌群。7.敏感抗生素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为本地区伤寒及副伤寒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提供了更多的药物选择。

胡灿,唐光鹏,姚光海,王丹[3](2017)在《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医院诊断能力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医院诊断能力,为全省伤寒、副伤寒诊断及报告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9-2013年报告的伤寒、副伤寒病例资料,确定发病率前5位的地区。在每个高发地区随机抽取医院,然后在每个医院抽取医护人员、实验室。对医护人员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掌握情况及医院实验室诊断条件展开调查。结果共抽取医护人员215人,最高分85分,最低分30分,平均(66.67±12.54)分,不同学历(F=24.06,P<0.01)、不同卫生技术职称(F=12.14,P<0.01)、不同医院等级(F=66.56,P<0.01)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28家医院实验室,其中有11家没有开展检验工作,占39.29%;在17家开展检验的实验室中,不能进行伤寒、副伤寒病原培养的有7家(占41.18%),不能开展肥达氏反应的有6家(占35.29%)。结论高发地区医院医护人员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得分偏低,实验室伤寒、副伤寒检验工作不完善,两个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医护人员的诊断能力。

陈玉娟[4](2014)在《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在高发地区的诊断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在云南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开展诊断现况及危险因素研究,了解各级医疗机构伤寒副伤寒诊断现况,弄清伤寒副伤寒真实发病水平,了解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发病危险因素,为伤寒副伤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诊断现况调查: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较高的5个县(市、区),对辖区的州(市)级、县(市、区)级、乡镇级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到相关科室收集伤寒副伤寒实验室检测、诊断、报告、治疗等资料。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描述伤寒副伤寒的诊断现况。2.危险因素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13年6月~10月,选择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较高的弥勒县,开展以社区和乡镇为基础的伤寒副伤寒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病例和对照以1:3配比。病例为弥勒县人民医院血培养阳性的确诊病例,对照为与病例在同一自然村、社区、班级,以年龄、性别、职业匹配的健康者。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病例和对照进行调查。数据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进行。研究结果1.诊断现况调查:调查20家医疗机构,418例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其中181例病例诊断与报告相符,诊断符合率为43.30%。州(市)级、县(市、区)级、乡镇级医院伤寒副伤寒诊断符合率依次为42.86%、47.02%、28.57%。红河州、版纳州、保山市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53.39%、46.38%、2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级医疗机构诊断伤寒副伤寒病例的部门主要为内科门诊,占60.00%。所调查的20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了伤寒副伤寒的相关实验室检测。20家医疗机构均开展血常规检测,但乡镇卫生院以三分类法为主(87.50%);19家医疗机构开展了肥达氏检测,以玻片法为主(70.00%),检测试剂来自同一厂家;所有乡镇卫生院均不能开展血培养。州(市)级、县(市、区)级医院除1家外均能开展血培养检测,但血培养瓶的厂家不同。临床医生对伤寒副伤寒的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少部分凭个人临床经验。诊断标准掌握程度有差异,其中27.78%的医务人员认为流行病学史包括最近30天有被蚊虫叮咬史;24.07%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表现包括咳嗽、流涕、呼吸困难。对肥达氏检测结果的正确判断存在差异,其中50.00%的医务人员认为检测结果包括肥达反应“0”抗体凝集效价≥1:160,“H”抗体凝集效价≥1:80,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回答错误率高于州(市)级和县(市、区)级医院。查阅红河州172例伤寒副伤寒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报告类型以临床诊断病例为主(占65.70%),血常规检测167例(97.09%),肥达氏检测156例(90.70%),肥达氏检测阳性率为27.56%,血培养检测119例(69.19%),血培养阳性率为47.90%。对153例发热病人的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有头痛(49.67%)、全身不适(37.91%)、畏寒(30.07%)、咳嗽(27.45%)、厌食(24.84%)等症状,以及中毒性心肌炎(14.38%)、中毒性肝炎(12.42%)、支气管炎/肺炎(11.76%)等并发症。37.79%的病人治愈出院,仅27.34%的病人在住院期间采取了相应的隔离措施。94.19%的病人使用抗生素治疗,64.20%病例进行了药敏试验,59.62%的病人使用的抗生素与药敏试验结果相符。2.危险因素调查:共调查200人,其中病例50人、对照150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方面均衡可比(P>0.05)。50例病例均为甲型副伤寒病例,所有病例均发热,并伴有头痛、乏力、畏寒、全身酸痛等症状,且均为住院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8.28±4.02)天。单因素分析筛选可疑危险因素:平时在外吃早餐,此前2周早餐吃过米线,此前2周早餐吃过卷粉,早餐中加生葱,平时中晚餐在外就餐频率,平时中晚在外就餐点,此前2周在外吃过中晚餐,此前2周在外吃过冷饮或宵夜8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早餐吃卷粉(OR=11.12,95%CI:1.39-88.75),早餐中加生葱(OR=15.55,95%CI:1.37-176.87),近2周在外吃中晚餐(OR=5.68,95%CI:1.02-31.62)是弥勒县甲型副伤寒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云南省伤寒副伤寒诊断符合率总体较低,尤其是乡镇卫生院。血培养的结果表明局部地区伤寒副伤寒高发。乡镇卫生院在医务人员数量、职称、学历、工作经验以及设备等方面与州(市)、县(市、区)级医院相比差距大。医院对伤寒副伤寒诊断、治疗不规范,疗程不足,病人隔离措施和出院标准不严格。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已是云南省某些区域流行的优势菌群;在外就餐,吃生冷食物和食物中加生佐料是云南省部分地区甲型副伤寒发病危险因素。

阳波[5](2012)在《云南省元江县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风险因素分析及传染来源追踪调查》文中指出伤寒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大约在15万年至1万5千年前就已经存在,是由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和副伤寒沙门菌甲、乙、丙型(Salmonella paratyphiA/B/C)所引起的急性全身系统性传染病,在我国属于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也是全球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次暴发调查,利用病例对照研究等流行病学方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实验室检测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发现元江县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的可能原因及风险因素,推测该地出现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可能的传染来源,为当地制定针对性的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次疫情暴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县城所在地澧江镇,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其中30-4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职业以农民发病为主的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疫情。其可能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当地卫生状况比较差,餐饮业餐具合格率比较低,饮用水的水源水不合格,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细菌指标超标严重,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蔬菜等原因。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外就餐(OR=2. 312, 95%CI: 1.072-4. 988)和生吃凉拌菜是两个风险因素(OR=1. 704, 95%CI: 0.000-7.441)。在外就餐频次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在外就餐频次越多,危险性就越大(每周在外就餐超过6次:OR=26. 736, 95%CI: 7. 417-96. 374;每周 3-5 次:OR=12.250, 95%CI: 5.468-27. 444;每周1-2次:OR=2. 888,95%CI: 1.318-6.327);在外吃凉拌菜也是个感染的风险因素(OR=11. 201,95%CI: 5.653-22.192),在家吃凉拌菜也有可能被感染(OR=3. 649, 5%CI: 1.535-8.672)。离开本县到外地、喝生水和家中来客人无统计学意义。当地居民所食用生菜做单因素统计回归分析,发现食用芫荽(OR=1. 399, 95%CI: 0. 760-2. 576)、鱼腥草(OR=1.033,95%CI: 0.499-2.140)及其他凉拌菜(OR=1. 347 95%CI: 0. 635-2. 859,主要是熟食凉拌吃)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凉拌菜购买地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菜市场、餐馆和小吃摊购买凉拌菜的比例经过X2检验(小吃摊X2=8.00, P=0.005;餐馆X2=3.749,P=0.000;菜市场X2=23.378, 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病例感染的可能通过在上述地方生吃凉菜感染。本次调查还对元江现场分离培养到160株甲型副伤寒菌(其中含污水分离菌株4株)利用PFGE方法进行实验检测,并和云南玉溪红塔区2008-2009年甲型副伤寒菌292株利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玉溪地区2008年-2009年的甲型副伤寒菌株共产生35种带型,其中JKPX01.CN0001/ JKPS18.CN0002组合为优势带型;KPX01.CN0001/JKPS18.CN0001为次优势带型。云南元江2010年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菌株共产生7种带型,优势带型为JKPX01. CN0001/JKPS18. CN0001,与玉溪红塔区的次优势带型完全一致。结合本次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元江县的甲型副伤寒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为来自玉溪市区的播散。

刘斌,殷水泽,马世武,何海英,禹征,金媛,肖安[6](2011)在《昆明市一起甲型副伤寒流行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昆明市一起甲型副伤寒的流行进行调查,以了解其流行病学和临床发病特点。方法从2008年9月22日~11月28日,收集105例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昆明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师生。采用自制《发热病人个案调查表》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 78例血培养发现甲型副伤寒杆菌生长,主要症状为发热(100%)、相对缓脉(95.2%);4例合并伤寒肝炎,5例合并支气管肺炎。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全部105例患者治愈出院,未发生肠穿孔及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其中复发2例,经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甲型副伤寒除发热及相对缓脉外,症状多不典型,并发症不多且较轻,对多种头孢类抗生素及三代氟喹诺酮药物敏感,治疗效果良好。

王树坤[7](2010)在《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遗传多样性、克隆扩散和传播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甲型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 A)自1999年以来在玉溪市流行,并一直是玉溪市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玉溪市红塔区的甲型副伤寒发病率很高,每年大于100/10万,远高于我国该病平均发病水平(1/10万左右)。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erotype paratyphi A,简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是玉溪伤寒与副伤寒比例日益上升的原因,在伤寒与副伤寒病人血液分离菌株中占99.4% (4543:4569)。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提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重要性在增加,并对人类形成了一个挑战。对1999-2009年玉溪市大量散发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进行连续的病原学监测,并分析每月、每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动态变化;认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噬菌体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型,并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分布和流行率。揭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流行克隆、传播危险因素、传播途径和克隆扩散;确定在1999-2009年期间玉溪流行性甲型副伤寒主要由多个或单一克隆引起,并认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传播扩散方式、生态学要素和流行病学因素;制定甲型副伤寒预防控制的创新性策略。采用BacT/ALERT 3D系统完成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的血培养;采用有对照的K-B纸片扩散技术对所有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经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萘啶酸抗性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株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变异。对随机选择的部分萘啶酸抗性(NAR)株和萘啶酸敏感(NAS)株进行萘啶酸等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使用沙门氏菌噬菌体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进行分型。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peI和XbaI消化细菌染色体DNA,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进行PFGE分型和聚类分析。用社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确定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传播的危险因素。采集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传播有联系的污水、井水、蔬菜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和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检测。调查研究流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生态学要素与流行病学因素之间的联系。持续对1999-2009年出现的15500个散发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共获得4543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999年后每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在增多,血培养证实甲型副伤寒与伤寒病例数的比率分别为6:4、77:3、1262:3、493:4、258:6、751:1、412:1、712:2、420:3和152:0。城区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每年5-10月出现一个季节性流行高峰;15-45岁人群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7%以上。揭示每年4-10月和每间隔1-2年出现病例数高峰的生态学、流行病学规律。分离株在1999、2000年的NAR率分别为12.5%(1/8)和82.2%(60/73)。在2001-2008年期间获得分离株的NAR率超过了97.0%,NAR率自2001年95.0%(880/926)上升到2005年的100%(407/407),2006、2007和2008年的NAR率分别为99.3%(678/683)、99.5%(400/402)和100%(182/182),所有NAR分离株都降低了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其MIC值比NAS株的高得多。NAS株在1999年占优势,但在2000年以后被NAR株替代。15个萘啶酸抗性菌株的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显示抗性机制是由gyrA基因的单点突变导致第83位的丝氨酸被苯丙氨酸替代引起。194个分离株SpeI和XbaI消化染色体片段分别得出10种和7种不同的PFGE型,其中SpeI01、SpeI02型或XbaI01型为优势型,SpeI01和SpeI02分别占46.40%(90/194)和43.30%(84/194),或XbaI01占93.81%(182/194)。在121个分离株中,仅存在1种噬菌体型。没有发现萘啶酸抗性表型、噬菌体型和PFGE型之间的对应联系。甲型副伤寒病例和餐馆食物有关,特别是吃生蔬菜,比值比OR>3.2( 95% CI: 1.60-12.1)。井水、河水与蔬菜的粪便污染都获得证实,所有井水、河水样品(25/25)和大部分餐馆生蔬菜样品84.5%(60/71)含有粪大肠菌群。暴露危险因素区域的发病率高于非暴露危险因素区域,而且流行更为广泛。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传播生态学要素、流行病学因素、生物学机制和生态动力学之间的联系得到证实。研究期间分离株萘啶酸抗性率增加,该抗性率反映少见突变或选择事件出现后的克隆扩散,在面对萘啶酸抗性率增加,创新性预防策略变得更为重要。有限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克隆引起了玉溪PA流行,SpeI01、SpeI02型或XbaI01型是传播与扩散的主要克隆,在玉溪呈高度流行态势。甲型副伤寒流行和井水、河水与蔬菜的粪便污染以及地理区位有联系,可能是通过摄入受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地表水洗涤的生蔬菜引起,不同发病率与不同生态学要素和流行病学因素的联合驱动有关,环境污染控制是一项治本策略。甲型副伤寒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还是城市化和生态动力学的问题。阐明有关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传播链、传播网、传播模式、克隆扩散和传播动力学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机制;提高认识甲型副伤寒出现或再现以及预测暴发或流行的能力;发展甲型副伤寒传播理论并完善甲型副伤寒预防控制策略。因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可能带来与人口增长相关卫生条件和其它基础设施不适应的新问题,要限制甲型副伤寒流行可能还需要预防控制甲型副伤寒的一些创新性策略。

陈焯彬,马卫国,姚钦江[8](2009)在《1998~2008年钦州市伤寒、副伤寒86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近10年钦州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6月至2008年6月10年间收治的经培养确诊为伤寒、副伤寒的住院病例。结果86例病例中,伤寒60例(69.8%),副伤寒26例(30.2%)。数据表明近年住院病人中伤寒病例的构成比从1998年的2.65%明显下降到2007年的0.69%,副伤寒病例的构成比则从1998年前的0.33%上升到2007年的0.69%。伤寒、副伤寒在临床上以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下降为主要表现;常见的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和胆囊炎。86例病人中有61例(70.9%)肥达氏反应阳性,其中伤寒病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副伤寒病人,分别为81.7%与46.2%(P<0.05)。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有很好的敏感性,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6.3±2.1)d。结论近年来伤寒、副伤寒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副伤寒住院病例有上升的趋势,而伤寒有下降的趋势。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药物仍为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王树坤,姚颖波[9](2009)在《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诊断、治疗和预防》文中提出

刘晓青[10](2008)在《广西桂林市校区伤寒副伤寒现场综合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对校区伤寒副伤寒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探讨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落实的有效方式,摸索和建立一套适宜于农村地区学校的防控工作模式;2、总结防治伤寒副伤寒的现场干预经验,为校区伤寒副伤寒的防控工作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类实验研究的原理和方法,设计本次现场干预应用性研究。即以学校为组群,采取组群随机干预试验的研究设计,通过整群分层配对的抽样方法把研究区内符合条件的学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实施项目干预措施。在干预校采取水源消毒,食堂、厕所、宿舍的卫生管理、病例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并通过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的变化了解干预的效果,同时将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干预的净效应。以干预措施的落实率、干预效果、净效应百分比例、保护率、效果指数和成本效益比作为评估指标。结果1.干预组的食堂和厕所整改率分别为90%、85%,均高于对照组的50.6%、33.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部分是增加或整修“三防”设施、张贴卫生标语、增加沈手设施,而通过硬件整改使食堂布局符合分类、分区加工等卫生要求,使厕所具有三格化粪池的水冲式卫生厕所的整改率两组都低于25%,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食堂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食具消毒、厕所消毒处理、水源消毒、卫生知识竞赛等项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防蝇、防鼠、防尘的三防设施、制定卫生制度、设置洗手设施、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等项两组比较无差异,但落实率都接近100%;而具备“有流水作业”、“有分区、分类加工”的食堂合格率在60%以下,两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2.合格饮用水供应情况:调查学校极少数(干预组15%,对照组为0)提供充足开水,但均能提供桶装水。干预组学校都对水源周围的环境加强了整治,如加井盖或井栏等防护设施,同时进行了科学规范的饮用水消毒。干预前期采用日投药一次消毒法,干预组合格率为50%,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过程中期,改用简易缓释持续消毒法,干预组饮用水合格率由基线调查的10%提升到了82.61%,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的47.83%(P<0.01)。3.发热病例监测:干预组人群发热登记率为65.3%,对照组人群发热登记率为59.7%。对照组的标本采集率5.8%,明显高于干预组的3.8%(P<0.01)。两组发热病例调查率和随访率皆为100%。由个体/村诊所、乡镇卫生院收集标本采集数和阳性标本数分别占了58%和67%,而在县级医疗单位标本采集数和阳性标本数只占了8%和10%。对采集的399份血标本进行血培养,培养出甲型副伤寒阳性菌株39株,未检出伤寒杆菌,总阳性率为9.9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3.39%和15.3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4.实验室检测方法准确性比较:单份血清肥达反应的灵敏度为32.35%,特异度83.28%,约登指数为15.63%,阳性似然比只为1.93,阴性似然比为0.82,Kappa值为0.11。5.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自身前后比较,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的认知都有了很明显提高。干预后两组人群比较,除“周围环境能预防此病”知晓率提高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7项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净效应百分比例也大于50%。干预后念度行为的改善不如基本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明显,干预后两组人群比较,“得了伤寒报告老师”改善有统计学意义,其余6项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得了伤寒报告老师”、“不喝生水”以及“吃东西前洗手”三项行为的改善归因于干预措施的比例都高于50%。6.2007年干预组未发生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对照组发生2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涉及2所学校,发病人数18例,罹患率为0.75%。干预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为23/10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0万,x2=23.21,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干预的干预效果为314/10万,产生的净效应百分比为48.1%,自然效应百分比为51.59%。综合干预的保护率为84.35%(95%CI:70.63%~98.07%),效果指数为6.39。7.综合干预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等。直接投入成本为70138元,直接经济效益为73788元,间接经济效益为103303.2元,暴发控制成本为319822元。干预措施成本-效益比为1:7.08。本研究在取得以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学校预防、发现、报告、诊断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有效工作模式和机制。该综合干预模式对校区伤寒副伤寒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显着成绩,起到了良好的流行病学效果,同时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了该模式在校区的实行是有效的、可接受和易落实的,而且是一种适宜在频发伤寒副伤寒的校区进行推广的模式。1、以人群为基础的伤寒副伤寒发热监测系统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敏感性,起到了早期预警预测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疫情的早处理率,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疫情蔓延,减少了带菌者的形成和传染源的积累。该系统的建立应以基层医疗单位(乡村两级)为重点。2、食堂、厕所、宿舍卫生的综合整治具有一定效果。但受经费等影响,传统的改水改厕改食堂等教条式防控措施在短期内难以接受和落实,而“加井盖或井栏等防护设施”、“饮水消毒”、“提供桶装水”、“增加沈手设施”、“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三防设施”、“食具消毒”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价格低廉,短期内可以在各学校接受和普及。3、与日投药一次性消毒法相比,简易的水源缓释持续消毒法对提高饮用水合格率有较好效果,且实施方便、价格低廉,可以推广。4、单份血清肥达反应用于甲型副伤寒诊断的真实性较差,诊断价值不大。基层卫生单位要正确认识肥达氏反应的实用价值,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动态观察肥达氏反应后才做出明确诊断。5、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具有成效。有针对性的参与型健康教育比一般常规的卫生知识教育在态度行为改善方面效果更为显着。健康教育对知识性问题能够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培训后迅速提高,而行为的改变相对滞后,这提醒我们卫生习惯的改变应成为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在具体实施中,可从不良卫生行为的危害及矫正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和行为指导,而且需要长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6、经过现场实践体会,根据干预研究的性质,组群随机设计容易在一个地理区域或社区内实施。

二、160例伤寒副伤寒病人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60例伤寒副伤寒病人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TPF病原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1.2 TPF流行情况
    1.3 TPF传播危险因素
    1.4 TPF风险度差异及其预防控制
    1.5 传染病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区域
    2.3 资料来源
    2.4 研究方法
        2.4.1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2.4.2 统计学方法
        2.4.3 预测模型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红塔区TPF
        3.1.1 TPF基本流行情况
        3.1.2 时间分布
        3.1.3 人群分布
        3.1.4 地区分布
        3.1.5 TPF病例预测模型
        3.1.5.1 Gompertz模型
        3.1.5.2 GM(1,1)模型
        3.1.5.3 ARIMA模型
    3.2 州城TPF
        3.2.1 TPF基本流行情况
        3.2.2 时间分布
        3.2.3 TPF病例预测模型
        3.2.3.1 Gompertz模型
        3.2.3.2 GM(1,1)模型
        3.2.3.3 ARIMA模型
    3.3 其它乡镇TPF
        3.3.1 TPF基本流行情况
        3.3.2 时间分布
        3.3.3 TPF病例预测模型
        3.3.3.1 Gompertz模型
        3.3.3.2 GM(1,1)预测模型
        3.3.3.3 ARIMA模型
第四章 讨论
    4.1 TPF病例时间分布特征
    4.2 TPF病例地区分布特征
    4.3 TPF病例人群分布特征
    4.4 TPF病例预测模型
第五章 研究结论
优点及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2)150例确诊伤寒及副伤寒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医院诊断能力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医院的抽取
        1.2.2 医护人员的抽取
        1.2.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流行概况
        2.1.2 调查情况
    2.2 医护人员伤寒、副伤寒诊断知识掌握情况
        2.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2 医护人员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知识掌握情况
        2.2.3 医护人员诊断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2.2.3.1学历
        2.2.3. 2 卫生技术职称
        2.2.3. 3 医院等级
        2.2.3. 4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培训情况
    2.3 高发地区伤寒、副伤寒实验室诊断条件评价
        2.3.1 基本情况
        2.3.2 实验室伤寒、副伤寒血标本检测情况
3 讨论
    3.1 全省及高发地区疫情特点
    3.2 高发地区医院诊断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3.2.1 医护人员伤寒、副伤寒的诊断知识掌握不足
        3.2.2 实验室条件不能满足诊断需要
        3.2.3 监管不到位

(4)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在高发地区的诊断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2 研究目的及目标
    2.1 研究目的
    2.2 具体目标
3 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在高发地区的诊断现况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3.4 结果
    3.5 讨论
4 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在高发地区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4.3 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4.4 结果
    4.5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6 创新与局限
7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云南省元江县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风险因素分析及传染来源追踪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云南省元江县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风险因素分析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云南省元江县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传染来源追踪调查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云南元江伤寒、副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致谢

(6)昆明市一起甲型副伤寒流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
        1.2.2 临床和辅助检查
    1.3 治疗
2 结果
    2.1 疾病分布特点
    2.2 传染源分析
    2.3 临床特点
        2.3.1 症状和体征
        2.3.2 辅助检查
    2.4 病情转归
    2.5 并发症
3 讨论

(7)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遗传多样性、克隆扩散和传播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伤寒和副伤寒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全球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情况
    1.3 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学
        1.3.1 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的分类和特征
        1.3.2 病原菌的抗生素抗性
    1.4 伤寒和副伤寒的实验室诊断
    1.5 伤寒和副伤寒的治疗
        1.5.1 伤寒和副伤寒的常规治疗
        1.5.2 重症伤寒和副伤寒的治疗
        1.5.3 伤寒和副伤寒带菌者的治疗
    1.6 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传播的影响因素
        1.6.1 流行病学的因素
        1.6.2 生态学因素
    1.7 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传播的预防控制
第二章 甲型副伤寒病例血培养和血细菌数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病例及其标本采集
        2.2.2 肉汤血培养、分离菌株鉴定与统计学分析
        2.2.3 定量全血培养和血细菌数计算
    2.3 研究结果
        2.3.1 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2.3.2 AEB 和ANB 血培养结果的比较
        2.3.3 AEB 和ANB 检测速度的比较
        2.3.4 定量全血培养
    2.4 讨论
第三章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遗传多样性
    3.1 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3.2.2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喹诺酮抗性决定区基因的PCR 和测序
        3.2.3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噬菌体型
        3.2.4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染色体DNA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3.3.2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分析
        3.3.3 噬菌体分型
        3.3.4 PFGE 型
        3.3.5 PFGE 型的聚类分析
        3.3.6 SpeI 酶切带型与XbaI 酶切带型比较
        3.3.7 抗微生物敏感性、噬菌体型和PFGE 型
    3.4 讨论
第四章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克隆扩散
    4.1 背景
        4.1.1 玉溪市基本情况和伤寒副伤寒疫情信息
        4.1.2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克隆扩散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统计分析
        4.2.2 传播途径相应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4.2.3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克隆扩散的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分析
    4.3 调查分析结果
        4.3.1 传播危险因素
        4.3.2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克隆扩散的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4.4 讨论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引言
    5.2 传播控制创新性策略相关理念的概述
    5.3 传播控制策略、措施
        5.3.1 环境污染控制策略
        5.3.2 传染源控制策略
        5.3.3 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5.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伤寒和副伤寒病人个案调查表
    附录2 标本采集、分离培养和鉴定
    附录3 细菌药敏试验方法
    附录4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标准操作规程(SOP)
    附录5 主要专业术语的中/英文对照及其英文缩写
    附录6 玉溪市红塔区甲型副伤寒流行的传播链和传播网
    附录7 2006 年以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 16 篇研究论文的信息
    附录8 伤寒和副伤寒病人治疗的经典抗生素疗法
    附录9 研究所用的设备、器具和材料
致谢

(9)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诊断、治疗和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情况
2 危险因素
3 病原菌
4 抗菌素抗性
5 实验室诊断
6 治疗
7 重症伤寒和副伤寒
8 带菌者
9 预防和控制
10 结论

(10)广西桂林市校区伤寒副伤寒现场综合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Ⅰ.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 项目来源
        (二) 背景资料
    二、研究目的
Ⅱ.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现场与研究对象
        (一) 研究现场及对象来源
        (二) 入选和除外条件
        (三) 样本量
    三、基线调查
    四、综合干预措施
    五、终期调查
    六、质量控制
    七、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Ⅲ.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组群特征
        一、一般特征比较
        二、卫生保健资源和卫生设施状况比较
        三、卫生宣传教育情况比较
        四、既往疫情情况比较
    第二部分 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一、干预的近期产出
        (一) 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 终期调查各项调查项目比较
        (三) 食堂、厕所整改情况
        (四) 合格饮用水提供情况
        (五) 以固定人群为基础的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
        (六) 实验室监测结果
        二、干预的中期效果
        (一) KAP调查对象的均衡性与可比性
        (二) KAP调查对象伤寒副伤寒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
        (三) KAP调查对象相关态度行为情况的干预效果
        三、干预的远期效应
        (一) 干预组与对照组发病率比较
        (二) 干预措施的保护效果
        四、干预的综合成本效益分析
        (一) 干预措施的直接成本
        (二) 综合效益
        (三) 成本-效益
Ⅳ.分析讨论
Ⅴ.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Ⅵ.总结
    一、本研究的特色
    二、不足之处与今后打算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介
致谢

四、160例伤寒副伤寒病人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D]. 艾敏. 大理大学, 2019(01)
  • [2]150例确诊伤寒及副伤寒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D]. 牟春燕.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3]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医院诊断能力调查[J]. 胡灿,唐光鹏,姚光海,王丹. 医学动物防制, 2017(10)
  • [4]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在高发地区的诊断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D]. 陈玉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14(01)
  • [5]云南省元江县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风险因素分析及传染来源追踪调查[D]. 阳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02)
  • [6]昆明市一起甲型副伤寒流行的临床分析[J]. 刘斌,殷水泽,马世武,何海英,禹征,金媛,肖安. 西南国防医药, 2011(03)
  • [7]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遗传多样性、克隆扩散和传播控制的研究[D]. 王树坤. 云南大学, 2010(01)
  • [8]1998~2008年钦州市伤寒、副伤寒86例临床分析[J]. 陈焯彬,马卫国,姚钦江. 内科, 2009(01)
  • [9]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诊断、治疗和预防[J]. 王树坤,姚颖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01)
  • [10]广西桂林市校区伤寒副伤寒现场综合干预研究[D]. 刘晓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05)

标签:;  ;  ;  ;  

160例伤寒副伤寒患者临床特征及并发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