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连海论文-宋明慧,罗珺

达连海论文-宋明慧,罗珺

导读:本文包含了达连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扶贫资金,养殖专业,沙珠玉乡,脱贫户,户家,富民路,饲草料,养殖产业,经济发展方式,海南藏族自治州

达连海论文文献综述

宋明慧,罗珺[1](2019)在《达连海村养牛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昔日一个仅几百平方米的“挤奶大厅”,变为如今可日产1.5吨鲜牛奶的奶牛专业养殖合作社,转变的不仅是养殖方式分散到集约,更是经济发展方式和小村里的致富路子。穿过草原,随着道路两旁的树木不断增多,便到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达连海村。(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19-03-12)

肖玉珍[2](2017)在《达连海:奶牛“入托”村民分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肖玉珍)作为全县的养牛大村,共和县沙珠玉乡达连海村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奶牛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靓丽名片。近年来,该村又以加快设施畜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以草畜养殖为主的草产业在这里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来源于《海南报》期刊2017-07-01)

吴铎[3](2017)在《青藏高原达连海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区域水文与夏季风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夏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向大陆输送水汽和热量的重要途径,显着影响着其控制区域的环境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特别是典型增温时期亚洲夏季风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理解当下的季风变化状况,而且能更好地为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亚洲夏季风的变化提供依据。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处现代亚洲夏季风边缘区,生态环境脆弱,对夏季风变化响应敏感。然而前人对该区域基于湖泊沉积等多种地质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环境变化重建结果差异显着,以至于对亚洲夏季风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变化模式及其驱动机制认知有所差异。这些差异集中体现在晚冰期青藏高原东北缘环境好转以及亚洲夏季风显着增强始于全新世还是末次冰消期?该区全新世最大湿度或者降水出现在早全新世还是中全新世?该区盆地和山地全新世湿度变化模式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全新世气候快速变化是夏季风衰退还是西风异常等。因此,除了梳理已有环境变化记录、提取准确气候变化信息之外,进一步在关键区域开展具有可靠年代控制、明确环境指示意义代用指标的湖泊沉积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达连海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共和盆地内流水系沙珠玉河的尾闾湖泊,与青海湖仅一山之隔。达连海于1994年干涸,2012年课题组在湖床上钻取了203.09 m沉积物岩芯DLH12A(E100°23'55.0",N36°14'25.2",湖床海拔2852 m)。基于对顶部51.63 m岩芯11个植物残体和14个全有机样品的加速器质谱放射性碳素定年(AMS14C),建立了过去23.1 ka(1 ka=1000年)以来的年龄-深度框架。通过对沉积物进行粒度(~2000个样品)、元素(2 cm分辨率)、总有机碳含量(TOC,400个样品)、总氮(TN,400个样品)、有机质碳同位素(d13Corg,300个样品)、以及碳酸盐含量及其碳、氧同位素(d13Ccarb、d18Ocarb,80个样品)等指标的测试,并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如XRF元素PCA分析等,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共和盆地水文演化与亚洲夏季风变化历史;通过对达连海高湖岸阶地的调查,并基于砂层光释光(OSL)和植物残体AMS14C年代,确定了湖岸的形成时代,为进一步理解湖泊水文演化提供了证据。基于以上工作,本论文主要得到下列结论:1、共和盆地沙珠玉河原本作为黄河的支流,属于外流水系,共和运动之后达连海东山隆起,盆地局部基底下沉故而形成达连海;相应地,沙珠玉河变成了内流II河,达连海成为其尾闾湖。达连海DLH12A钻孔“湖相粘土-砂”互层的沉积物沉积在坚硬的红色砂岩之上,“湖相粘土-砂”互层的沉积结构说明自湖泊形成以来区域降水发生了显着的多寡变化,进而指示了亚洲夏季风的周期性波动。除了基于可靠AMS14C定年的顶部43.34 m湖相沉积物属于末次冰消期以来降水增加所形成的湖泊的产物之外,钻孔下部的5层不同厚度的湖相粘土分别代表了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降水增强的阶段,这些时期虽然没有确切的年代控制,但其可能分别对应于黄河开始下切共和盆地后形成的数级黄河阶地。2、末次盛冰期(LGM)23.1~21 ka BP(51.63~48.21 m)期间,达连海沉积物平均粒径较大,沉积物以砂为主,磁化率较高,指示陆源碎屑输入的元素PCA1值比较低,说明LGM时期共和盆地降水极少,区域处于极端干旱的环境状况。21~16 ka BP(48.21~46.27 m)期间,沉积物粒度变细,磁化率和元素PCA2显着增大,反映该阶段区域降水比前一时期增多。大约从16 ka BP开始,达连海沉积物颗粒骤然变粗,说明湖泊收缩,盆地干旱程度增加;这种环境状态一直持续到14.7 ka BP(43.34 m);这一阶段对应于全球广泛记录的H1事件。H1事件期间亚洲夏季风衰退,研究区降水显着减少。从B/A事件开始达连海发育湖泊,水位抬升,钻孔表现为湖相沉积,绝大多数指标数值与之前阶段迥然不同,标志着从B/A事件开始,亚洲夏季风突然增强,研究区降水显着增多。通过对比晚冰期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发现亚洲夏季风系统与其他气候系统具有演化阶段和事件上的一致性,说明亚洲夏季风的变化除了受到太阳辐射的驱动之外,还受到地球内部系统的反馈调节。3、达连海记录显示11.5 ka BP(25.40 m)区域进入全新世,表现为碳酸盐氧同位素由于蒸发的加强而整体偏正,碳酸盐碳同位素逐渐偏负。指示流域水文和湖泊水位变化的元素与粒度指标显示,相较于冰期环境该阶段区域保持较高的降水量,进而说明全新世亚洲夏季风强盛。就全新世内部而言,沉积物Rb/Sr值以及平均粒径表明早中全新世(10~6 ka BP)区域降水较多、湖泊水位较高,说明亚洲夏季风强盛,这响应于高的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6 ka BP(17.20 m)之后随着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减少,亚洲夏季风衰退显着,表现为达连海沉积物粒度变粗反映的湖泊水位降低,指示陆源碎屑输入的元素含量减少,以及盆地山区乔木植被退化。然而全新世共和盆地湿度具有不同的演化模式。温度是控制蒸发的主要因素,即使早中全新世夏季风强盛,区域降水较多,但由于较高的温度,盆地蒸发强烈,因此在盆地内部仍然表现为干旱环境状况,这体现在盆地内整体植被的退化、蒿属植被所占比例的增加、风沙活动的广泛发育。大约6 ka之后,共和盆地湿度增加,表现在达连海沉积物TOC含量增加,指示盆地内生产量提高;盆地内风沙活动停止,发育土壤。4、达连海全新世沉积物中出现数层砂层,表现为沉积物粒径变粗,>63mm组分含量增加,这些砂层主要分布于11~10.2、7.6~7.4、5.5~5.4、3.9~3.8、2.2~1 ka BP,以及0.4ka BP。>63mm组分含量增加指示湖泊水位降低,进而说明区域降水减少,亚洲夏季风衰退。达连海砂层记录的全新世亚洲夏季风衰退事件与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冷事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也有其明确的特征,即这些事件主要集中在中晚全新世。5、通过在达连海湖泊东岸海拔2866~2872 m之间从低到高开挖8个剖面,分析发现,所有剖面顶部地表均为现代风成砂,厚度在5~25 cm之间;其下为湖相粉砂质粘土(64 cm)-风成砂、湖滨砂-风成砂沉积,或通体为风成砂。湖相层底部植物残体AMS14C年代结果表明,最近一次水位回升发生于350~360年之前,这也印证了钻孔过去千年以来粒径变细指示了水位回升;剖面沉积相及其年代结果表明,达连海全新世以来最高水位达到2870 m左右。(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6-01)

魏豆豆,陈英玉[4](2015)在《达连海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共和盆地达连海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达连海湖心取得深度为4 m的浅井剖面,剖面底部年龄为3 800 a B.P.,以沉积物粒度和孢粉为环境代用指标,粗颗粒指示强水动力,细颗粒指示弱水动力,用AMS14C建立时间标尺,探讨了达连海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结果表明:13 800~2 900 a B.P.气候半干旱;22 900~1 500 a B.P.气候干旱;31 500~400a B.P.气候半干旱;4 400~0 a B.P.气候干旱。(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魏豆豆[5](2015)在《达连海湖泊记录的晚全新世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对于古气候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的达连海是西风带与东南季风交汇地区,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湖泊沉积物在记录地球环境变迁信息方面具有连续性、敏感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因此达连海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地区,对于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有指导意义。本文选取共和盆地达连海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湖心取得深度为4m的浅井剖面,用AMS14C测年,底部年龄约3800 a B.P.,环境代用指标粒度特征和孢粉显示该区自3800 a B.P.以来,经历了由水动力弱-强-弱-强4个阶段,湖泊的水位经历了水位高,湖泊开阔、水位低,湖面较小、水位高,湖面开阔、干涸的过程,孢粉数据显示景观为草原和荒漠草原交替出现,大约3800~2900a B.P.,气候为凉湿,为草原景观,有少量的乔木植物生长,期间有过干旱过程;2900~1500 a B.P.,气候干湿波动明显,风砂活动明显,但整体上是相对寒冷干旱,景观为荒漠草原;1500~400a B.P.,气候逐渐好转,温度略有上升,降水也有所增加,乔木很少,为草原景观,期间也有风砂活动;约400~0 a B.P.干旱加剧,湖泊变浅,风砂活动频繁,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景观。大约在3.0ka B.P.、2.7ka B.P.,1.6ka B.P.和0.8ka B.P.左右,四次显示粉砂和砂组分都有明显地增加,沉积物颗粒粗细变化大,孢粉含量减少,认为是气候变为冷干事件的可能。位于达连海所处的共和盆地地区,湖泊沉积物的沉积颗粒粗细与植被类型存在如下的关系:粗颗粒的沉积增加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以草本植物增多,细颗粒沉积增多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以木本植物增加。2900 a B.P~1500 a B.P期间,沉积颗粒粗细和植被类型变化十分明显,表明气候的波动性不仅表现在大时间尺度(千年,百年)上,同时也反映在较短的时间(十年)尺度内。(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期刊2015-04-01)

拉加[6](2014)在《沙珠玉乡达连海村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和奶牛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趋势,该村紧紧抓住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奶牛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利时机,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大力发展奶产业,使本村奶牛养殖业规模明显得到扩大,养殖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奶牛个体生产性能逐步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有了明显增加。为了全面掌握该村的奶产业生产状况,摸清奶牛养殖户在生产、科技培训、技术推广、疫病防治等方面的需求,笔者于2014年5月20~24日同本单(本文来源于《山东畜牧兽医》期刊2014年12期)

李国荣,陈英玉,牛青芬,宋宜容,魏豆豆[7](2014)在《达连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达连海湖心浅井的粒度资料,分析了粒度组成、粒度频率曲线等粒度特征,并探讨了达连海粒度代表的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达连海沉积物频率曲线主要是正态单峰型,反映流水作用为主要沉积作用。湖心底部降水较多,湖面高,沉积物以细组分占绝对优势,频率曲线显示物源较单一,为深水沉积环境,但后期环境有所变化;中下部降水相对稀少,湖面降低,沉积物以粗组分含量增加,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中上部湖面上升,细组分含量增加,频率曲线显示物源由复杂变单一,为浅水沉积向深水沉积过渡环境;上部沉积物粗细间隔连续变化,频率曲线显示物源复杂,反映湖区环境进一步恶化,风砂活动频繁。沉积物粒度特征反映了达连海中全新世以来降水、流水和风力作用以及湖面水位高低的变化。达连海5 000多年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大致经历了5 600~5 100 cal a BP的湿润、5 100~2 500 cal a BP的干旱、2 500~800 cal a BP的偏湿和800 cal a BP以来的偏干4个阶段。(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李国荣,陈英玉,Maria,Velez,韩丽蓉,蔡遥[8](2014)在《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湖泊流域的表土孢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青海共和盆地内的达连海湖泊流域54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花粉分析,研究了植被与表土花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表土花粉组合可反映出该区植被的总体特征;达连海湖泊流域花粉沉积来源于整个流域植被,花粉与主要植被类型之间相关性良好,但不能完全反映出群落的建群种、优势种和盖度等.蒿属和藜科花粉具有超代表性,禾本科表现为低代表性,蒿/藜比具有区域植被生态特点与气候指示意义,在不同的植被区域A/C变化明显;影响达连海湖泊流域表土花粉组合的主要控制因素是风力作用.(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4年03期)

陈英玉,QING,Hai-ruo,VELEZ,M,I,LIU,Meng,魏豆豆[9](2014)在《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湖泊流域表土花粉-气候响应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孢粉分析是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而研究花粉与现代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古气候定量重建研究中的前沿课题。要预测未来气候的中长期变化,必须从花粉记录中定量提取古气候信息,建立的多种孢粉-气候数学模型必须经过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古气候数据检验校正才能应用到实际当中。花粉-气候响应面方法是考虑了花粉与气候间的非线形关系上,提出的将现代花粉丰度在地理空间的分布转换为气候空间的分布,并以提供定量的古气候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COHMAP等各种重要古气候研究项目。本文就是利用该方法,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达连海湖泊流域54个表土样品中的花粉丰度及采样点的气候参数为基础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选择了特征值高且指示意义明显的4种花粉类型,对其丰度与7月平均温度及年平均降水量两个气候参数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模型对数据拟合较好,为定量重建该区古气候变化提出了较为准确的数量指标。(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陈发虎,张家武,程波,杨太保[10](2012)在《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晚第四纪高湖面与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区晚第四纪已有较多高湖而与湖泊演化的报道和研究,对于认识区域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但高湖面出现的时间尚存争议,高分辨率的气候环境记录仍相对缺乏。本文通过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湖岸地貌考察和AMS ~(14)C年代学研究,讨论达连海古湖晚第四纪高湖面出现的可能时间;并通过达连海DLH99孔岩芯年代和高分辨率代用指标,讨沦高原东北缘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达连海周围存在6级高湖面岸线或台地,~(14)C测年结果显示,最低的两级湖岸堤形成于全新世,其余湖岸台地年代均老于44cal.kaB.P.,当时在达连海地区形成一个较大的古湖泊。DLH99孔显示达连海近15cal.kaB.P.沉积了40.92m的湖相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高达2.7mm/a。孢粉资料揭示出,现代干旱的共和盆地在末次冰消期以来存在两个山地针叶林发育阶段,分别位于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全新世早中期是适合山地针叶林植被发育的气候最宜期,而晚全新世山地森林植被整体衰退。粒度分析结果显示,达连海全新世低水位时期对应于岩芯中部山地森林植被发育的晚期,出现较强烈干旱事件(岩芯深13~15m段),这种湖泊水位与植被所指示的气候变化不一致现象(即低水位时期盆地内耐旱植物和山地乔木花粉同时增加),可能揭示出干旱区山地与盆地环境对区域气候不同响应。达连海存在的系列高湖面和冰消期以来的完整气候记录,为理解晚第四纪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条件。(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达连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肖玉珍)作为全县的养牛大村,共和县沙珠玉乡达连海村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奶牛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靓丽名片。近年来,该村又以加快设施畜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以草畜养殖为主的草产业在这里得到了长足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达连海论文参考文献

[1].宋明慧,罗珺.达连海村养牛记[N].青海日报.2019

[2].肖玉珍.达连海:奶牛“入托”村民分红[N].海南报.2017

[3].吴铎.青藏高原达连海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区域水文与夏季风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7

[4].魏豆豆,陈英玉.达连海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魏豆豆.达连海湖泊记录的晚全新世环境演变[D].青海大学.2015

[6].拉加.沙珠玉乡达连海村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4

[7].李国荣,陈英玉,牛青芬,宋宜容,魏豆豆.达连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8].李国荣,陈英玉,Maria,Velez,韩丽蓉,蔡遥.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湖泊流域的表土孢粉研究[J].冰川冻土.2014

[9].陈英玉,QING,Hai-ruo,VELEZ,M,I,LIU,Meng,魏豆豆.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湖泊流域表土花粉-气候响应面分析[J].地球学报.2014

[10].陈发虎,张家武,程波,杨太保.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晚第四纪高湖面与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变化[J].第四纪研究.2012

标签:;  ;  ;  ;  ;  ;  ;  ;  ;  ;  

达连海论文-宋明慧,罗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