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

周洁丽李翠华陈惠珍(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骨科广西岑溪54320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得出结论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能及时引出积液和渗液、积血、脓液、异物及坏死组织,减少创面暴露和局部组织炎症刺激,可控制感染;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而精心的护理,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皮肤软组织缺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245-01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一项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创腔的新技术,能将创面内的脓液、渗液彻底地引出体外,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1],避免了频繁换药带给患者的痛苦。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我科采用VSD治疗软组织缺损52例,在创面的修复及控制感染、缩短疗程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护理上主动积极配合,现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6~92岁,平均45岁,病程为2小时~1年6个月。创口部位多位于上肢的前臂及手背与手指之间、下肢的小腿及足背足趾部、骶尾处及臀部等。创口最小8cm×5cm,最大为32cm×22cm,深度0.8cm~6cm。经1次VSD治疗伤口自行逐渐愈合的7例,需植皮或再次植皮、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28例;经2次VSD治疗的10例;3次VSD治疗的3例;1例左下肢小腿远段及足背部大面积皮肤脱套伤、软组织严重辗轧伤的糖尿病外伤患者创面污染严重、合并感染经再次VSD治疗及综合治疗后感染未能控制,宣告引流失败最终行小腿截肢。引流时间每例5~10天。单纯负压引流7例、负压引流同时配合侧管生理盐水冲洗的45例。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5~62d,住院时间3~105天,平均住院时间42d。

1.2VSD方法

密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是指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2]。

方法:①彻底清创。②清洁创口周围皮肤。③设计、覆盖VSD材料。④连接负压。⑤常规密封。⑥调节负压。

1.3材料我们使用的VSD材料是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负压引流护创材料,为内含多侧孔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吸引连接管,配套的半透膜是英国S&N公司生产的,具有单方向透气功能(分子阀门)的透明薄膜。使用的负压源为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2.1.2术前准备按医嘱做好术前心肺功能及受伤部位检查、皮肤准备、术前常规用药、禁食禁水、配血、实验室检验、X片、心电图等检查,正确处理创面,协助医生做伤口分泌物或渗出液的细菌培养,保持创面清洁,避免再次污染,妥善放置患肢,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检查并备好性能完好的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监护仪器及氧气装置等。

2.1.3人员培训。

2.2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病人在麻醉下完成手术,我们给予常规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2.2患肢护理患肢抬高20~30cm处于功能位,同时注意引流管妥善放置,保证引流通畅。

2.2.3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①妥善固定引流管。②保持引流通畅。③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④观察体温、脉搏变化。⑤观察、记录引流引流液的色、质、量等。⑥交代患者翻身活动时避免引流管与薄膜交接处牵扯造成薄膜破损或牵开影响创口的密闭性。⑦每日晨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2.2.4创面的观察和护理创面敷料塌陷,呈现管形,说明负压引流通畅有效,应做好记录及床头交接班;发现引流管堵塞,即用10~30ml注射器吸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冲管至通畅。向病人或家属解释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流管,更不要随意调节负压,以确保负压引流有效、安全。

2.2.5营养支持。

2.2.6疼痛及睡眠的护理为了防止引流管扭折或牵扯脱落,保证持续的负压引流有效,必要时按医嘱配合使用镇静药物,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利于疾病的康复。对剧烈疼痛的患者,可适当降低负压值,待患者能耐受时,逐渐增加负压值,直至维持正常恒定值为止。

2.2.7功能锻炼。

2.2.8术后心理护理。

3讨论

我科在去年推广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配合医生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深刻体会到人员的培训、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维持适当体位,做好VSD敷料观察、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负压引流的有效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合理的营养、适当的功能锻炼、有效的镇痛及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舒适感是病人术后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57.

[2]王顺富,王学文,蔡成,等.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2007,11(4):420.

标签:;  ;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