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祥:新疆交通发展要突破三个概念

王金祥:新疆交通发展要突破三个概念

一、王金祥:新疆交通发展要突破三个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张瑜[2](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指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夏晴[3](2020)在《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作为严重缺水国家之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环境污染不仅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威胁着公众健康。因此,加强水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在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中,政府全权负责环境治理的费用及管理工作,不仅导致政府承受巨大的财政压力,还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水环境治理涉及许多诸如污水处理、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等公众基础设施项目,加之专业化程度较高,仅由政府负责,很难保证其治理效果。因此有必要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引入PPP模式,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优势,提高治理效率,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然而由于社会资本的逐利性,将投资集中在能带来经济回报的设施,忽视了对环境保护、员工安全与福利、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投入,因此不利于PPP项目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组织和行业都渴望遵守的发展路径。然而,要使这一概念成为现实,就需要明确到底什么样的项目才是可持续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展开对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特点,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五个方面,初步选取了36项影响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的因素,利用SPSS 22.0软件对可持续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了5个公因子,27个指标;利用AMOS 22.0软件对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测量模型进行验证和进一步的修正,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2)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的构建。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涉及范围广,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多且多为定性指标,考虑评价因素的模糊性和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对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选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相互影响权重,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3)实例分析。为进一步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将构建的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应用到许昌市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中,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本文通过对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研究分析,创新性地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五个维度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考虑评价因素的模糊性和相互影响关系,构建基于ANP-Fuzzy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对于改善我国水环境治理现状和推动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邱佛梅[4](2019)在《“一体化”导向的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体现“科学法治观”以及法治发展的“中国性”和“时代性”。梳理历史脉络,我国法治建设从早期提出“法治国家”(1997)到建设“法治政府”(2004),再发展为建设“法治社会”(2012),既折射法治中国建设的进步,也从侧面反映出三者之间的平衡性与协调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失调、发展失衡。基于“三位一体”法治建设的目标导向和战略部署,以及充分发挥“以评促建”的激励功能,构建评价体系和机制,科学评价和比较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水平,发现存在问题、分析成因,是“三位一体”法治建设的逻辑使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依据“定义法治→量化法治→反思法治”的逻辑思路,融合实证分析与规范论证方法,从比较研究的视角,以“一体化”为目标导向及理论基础,探讨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体系构建和实证结果。首先,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是“三位一体”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对其评价及比较具有强大的现实需求;其次,基于“技术+价值+实效”的分析框架,法制建设、保障机制、心理认同、法治秩序是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基本维度,客观指标、专家评议和公众满意度测量构成主要评价方式;再次,针对G省2017年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法治政府指数为78.30,法治社会指数为68.74,二者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公正司法、社会守法两个维度存在明显短板;最后,尽管影响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源于我国国情和法治建构策略更加强调法治政府建设优先,虽抓住了主要矛盾,但也导致公众法治认同感较低、社会自治发育较慢等问题。由此,加快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应推动法治发展动力机制社会化和完善地方法治建设驱动力,形成“国家—政府—社会”三位一体主体格局,合理调配法治资源与完善法治运行组织,提高社会公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论文力图有所创新:一是选题。从比较的视角聚焦问题,将立论置于重大现实问题和需求之中,其中法治社会评价及实证为全新的研究领域。二是体系。融入绩效评价理念,体现结果导向和公众满意度导向,科学论证评价维度,实现了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可比性。三是方法。融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比较研究方法运用法治评价领域,进行大样本量的社会调查,开展实证研究。但同时,研究对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逻辑关系论述不足,对评价标准分析较为单薄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李红玲[5](2019)在《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治是目前我国治国理政的主要方式,法治思维是以法治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为中心,系统梳理了法治、法治思维、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概念、渊源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进行全面、系统、历史、比较的考察,对我国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体系与路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首先,梳理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问题缘起、学术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和实践意义等内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构成要素,探寻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法治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其次,追溯了我国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文化基因和发展历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现状。我国的法治教育在挫折中不断前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个体法治思维相对淡漠、法治思维培育主体专业素养薄弱、法治思维培育顶层设计不完善、法治思维培育途径单一、法治思维培育外部环境欠佳等。其根源主要是我国重德育、轻法育传统的桎梏,法治思维培育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以及法治思维培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等原因导致的。再次,借鉴国外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经验。通过对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和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进行历史的、文化的比较和考量,借鉴他们在法治思维培育中的方式方法以促进我国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发展。最后,创新性的总结和提炼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完善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体系和路径。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具备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理念,形成按照规则行事的思维习惯,遵循法治优先、良法之治、依法办事和程序公正的原则,并把这些原则内化为行为准则,从而形成独立的法治人格。大胆创新,完善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体系,并将传播学的理论引入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通过跨学科的融合,为法治思维培育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推进法治思维协同培育体系的完善,有效的拓展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路径。法治思维是法治社会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治思维状况,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实施和法治中国的建设前景。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鸿飞[6](2018)在《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天水街亭古镇为例》文中认为人类聚居模式从原始的巢居、穴居发展到定居,进而出现了聚落雏形,并通过不断的营建活动很好与自然融合。传统村落经历了长期的农耕文明而逐渐产生,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习俗、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村落空间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共生的发展理念,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村落文化与现代生活模式的矛盾日益剧增,如何较好保护具有丰富类型、地域特色明显、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是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域,麦积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以其整体空间格局、街巷特色、地域建筑及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陇东南传统聚落的典范,并于2014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街亭,其村落结构的产生和演化是自然延续的过程,整体形态较好的反映出关天地区村镇风貌和明清建筑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了解和梳理街亭聚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对研究丝绸之路沿线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典型意义。论文选取天水街亭古镇作为研究对象,以整体聚落空间形态及其保护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现场调研与测绘、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对古镇空间形态包括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归纳,分析现状和存在的困境,并结合聚落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侧重围绕在特定地域文化环境影响下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变,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全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其中第1章和第2章为理论归纳总结,包含研究背景、相关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等部分,同时对聚落空间的理论分析归纳,如相关概念的介绍、传统村落的特征与分类、演变发展及影响因素、聚落空间结构形态等,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3章和第4章为实证分析部分,主要针对街亭古镇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与归纳,包括聚落的形成发展、地域文化特征、整体与局部空间形态、村落建筑空间层面等;第5章为发展策略总结部分,针对街亭古镇现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依托文化背景、聚落空间等层面,论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提出宏观保护对策与具体发展措施。

朱国良[7](2016)在《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里程碑上书写下光辉的一页,依法治国吹响了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号角,中国的法治建设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和历史转型,当然也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如何彻底、全面、顺利转型,如何充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不利障碍,尤其是如何引导广大民众真正走向法治,还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到底是因为什么认同法治?他们对法治认同到什么程度?这一追寻契合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时代方向一致。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状况,恰是整个社会民众法治认同状况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反思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必须以整个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法治历史和法治类型为基准,才能做到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进行科学考察和准确界定。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是对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这一重大命题的深入思考和局部研究,本研究从法治认同的学理视角丰富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内涵。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导论部分首先对研究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分析,指出从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和法治社会建设视角下,系统研究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命题,还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有了坚定的法治思想理念保障。导论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做较为系统的研究现状述评,充分借鉴学习已有的法治认同研究成果;分析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和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廓定研究框架。第一章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基本理论。从认同的涵义出发界定法治认同的基本涵义,并阐释法治认同的权威性、利益性、实践性三大基本特征,进而分析了法治认同的四大形成条件,以及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主要类型等问题。法治认同的形成条件包括:良法是制度性条件,是法治认同的前提条件;法治对正当利益的保护是法治认同的关键条件;培育法治的精神文化是法治认同的本质条件;守法主体的普遍性是法治认同的重要条件。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主要类型包括:工具性法治认同和价值性法治认同;个体性法治认同和群体性法治认同;消极性法治认同和积极性法治认同。本部分还分析了法治认同的基本理论基础: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并将法治认同与法治教育、法治意识、法律意识、法治信仰、法律信仰等基本概念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辨析和界定,为后面进行的研究奠定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价值。立足法治认同视域、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全面研究法治认同和法治思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学术研究领域,这将是一个创新实践的有效运用,有必要从理论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法治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及思想教育价值的创新实现等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和梳理总结、凝练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是当代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底蕴,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当前法治运行的内在稳定持续动力,更是对依法治国政治共识的高度践行。大学生的法治认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并将承担起凝聚共识、塑造权威、引领方向的历史重任,发挥出无与伦比的重要思想价值。法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中有其发挥特定思想价值的维度,能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现。第三章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是一个理论分析与实践践行二者兼具的研究课题,需要在理性认知和实务经验基础上做出某种判断选择。关于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需要从法治认知、法治意识、法治情感和法治行为几个维度分别展开阐释,这样才能比较具体细致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对于法治的认同度。在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当代大学生对法治的接受度较高,主观意愿上希望进一步学习、掌握法律知识,运用法治思维处理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法治的认同度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人心逐渐在提高,他们更愿意充当依法治国方略的积极践行者和担当者,自身已经认识到大学生群体承载社会的未来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投入依法治国法治实践的积极性也是相对较高的;总体认知较为理性,有的法治知识较为缺乏,有的知识观点尚待修正;对当代法治的认识还是比较具有理性的,质疑与认同并存,大学生不是法律、法治万能论,更不是法律、法治无用论,而是希望法治更加完善。从深层次原因分析看,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之所以存在问题是由于存在法治理念误区、欠缺法治契约精神、尚未养成法治思维等导致的,由此进行反思,才能比较具体细致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对于法治的认同度,为有效开展法治教育、培养好即将成为法治建设主力军的人才队伍、推动当前法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第四章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战略性思考。中国法治的发展历史进程始终是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相契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就是要遵循着从民主共识与法治进路的两大逻辑起点出发,这才是一种战略性眼光、宏观性和战略性分析思考。在依法治国的法治建设实践中,法治认同的最直接后果将是对法治权威的服从和尊重,法治认同能够为权威建设提供情感动力并起到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从战略上看,首先我们要充分关注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各种社会综合影响因素,还要特别注重发挥政府法治权威的正向统领作用,遵循这种逻辑思考,从民主的共识性根本内容和法治的制度化进路两大逻辑起点出发,才能为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选准正确的战略方向、确定恰当的战略和策略,并为推进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具体路径选择奠定基础。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受到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心理因素等的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决定性经济因素,利益保护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实经济因素。党和法治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法治中国建设的反腐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除了受上述经济基础、政治因素的影响作用之外,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现象,作为一种主体思维活动,法治认同更要受主体自身的理性所左右,这是一种内在的权衡和选择。第五章是推进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路径选择。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问题,尤其是探讨推进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具体路径必须既要探讨法治认同的思想文化理念方面的问题,又要分析研究法治认同的实践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法治宣传教育是促进法治认同生成的必要手段,法治思维是法治认同生成的心理基础建构,法治认同贯穿于法治中国的实践进程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引导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要不断向大学生宣传法治理念、传授法治规范、培育法治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法治的认同。大学生的法治认同无疑是当今青年群体社会认同中最重要的一种社会认同,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塑造社会权威、维护与促进社会发展无疑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推进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要进一步激发当代大学生对法治的丰富情感、使其遵循法治价值的内化引领,还要进一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并引导当代大学生立足生活实践向度、积极参与社会维权实践。也即是应该坚持从五个维度和一个根本的视角:五个维度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养法治情感、内化价值引领、培育公民意识、养成法治思维,一个根本即参与制度实践。五个维度是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思想文化理念维度,一个根本是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实践行动,五个维度最终要统一于一个根本,依此深入研究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路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造就法治中国建设所需要的、新时期大学生对法治的高度认同。

王一帆[8](2016)在《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东北三省由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传统发展定位,多年来形成了以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为支撑的规模庞大,资金、劳动力密集,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增长格局。如今,东北三省面临经济下滑、产能过剩、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推进东北三省的发展,《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规划(2013-2022年)》中强调“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实现经济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依据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东北三省的循环经济进行效率评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减排为研究侧重点,在效率评价过程中加入污染物这一非期望产出项,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各模型特点,最终选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东北三省内部地级行政区展开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遵循数据包络分析指标选择要求,最终确定3项投入指标和3项产出指标。文中利用2009-2013年东北三省35个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进行内部效率评价,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各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不佳,循环经济效率平均值仅为0.378。同时,各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效率值波动性较大,除常年达到DEA有效的地区,只有通化和锦州等少数地区实现效率值稳定上升趋势,其余各地都出现效率值的反复,发展状况不稳定。结合2013年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数据,对技术效率进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解,求得评价单元的规模收益,并给出相应非DEA有效单元投入和产出冗余率。结果显示,循环经济效率劣势地区普遍存在循环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管理和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此外,能耗和水耗过量已成为现阶段东北三省内部引发效率损失的首要原因。以2013年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投入和产出指标作为聚类变量,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实现东北三省内部区域划分。东北三省循环经济优势地级行政区多为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而循环经济中等和劣势地级行政区则集中表现为重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在东北三省内部循环经济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外部性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在我国所处地位。由于涉及样本单元和决策单元的对比分析工作,最终选择含非期望产出的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予以实现。省级行政区对比中,选取2009-2013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循环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含非期望产出的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实现外部效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由东南沿海省份向西北内陆省份推进的优势到劣势地域分布特点。东北三省现阶段处于我国中等偏下水平,黑龙江、吉林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较为接近于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的优势省份,辽宁省则更为接近于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大部分省份。此外,省级行政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除能耗、水耗过量外,东北三省二氧化硫排放过量问题也十分突出。地级行政区对比中,选取2013年我国16个省会城市循环经济数据作为对比样本,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实现外部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海口、福州等效率优势省会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省份,随效率值递减逐渐向中部、西北内陆省会城市延伸,评价结果和省级行政区结果基本相符。东北三省地级行政区中绥化和大庆两地优势突出,循环经济效率水平接近于东南沿海省会城市。而葫芦岛、抚顺、鞍山和本溪由于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和资源回用等多方面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处于全国最低水平。此外,东北三省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性。东北三省内、外部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外部诸多因素对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推进存在影响作用。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将从效率评价结果入手,选取13项解释变量,以及循环经济效率1项被解释变量。由于循环经济效率为介于0和1之间截断数据,最终选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用以实现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对循环经济效率呈现显着正相关性,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东北三省应积极推行以循环为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增大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投入,提升循环经济技术水平以及管理和运营效率,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比对循环经济效率所呈现显着负相关性,明确了东北三省需在城镇化推进、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在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加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结构性调整,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重点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及污染物的治理和减排,有效消除外部相关影响因素对循环经济的负向制约性。针对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目前,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处于我国中等偏下水平,内部存在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性。如何提升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就需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政府监督管理为保障,通过地区经济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镇化融合等手段,实现过剩产能的化解,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效率的提升,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改善。通过多领域的互融共通,为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提供有平台、有创新、有保障的良性发展环境。

窦晓妮[9](2015)在《最近二十几年来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历程初探》文中认为高教国际化是随着全球化浪潮而来的教育新趋势,面对此趋势,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体——全球高校——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在高教国际化趋势影响下,中国以政府为引导、高校为主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以期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声誉,并促进世界文明相互理解与共同进步。本研究以南京大学为代表案例,通过对南京大学最近二十几年国际化发展历程的研究来透视中国研究型大学对高教国际化趋势的应对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特色。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与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南京大学年鉴1991—2013年)》中所载有关国际化发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从教师发展国际化(教师出境、出国考察、进修、讲学、合作研究人数)、学生国际化(来校留学生数、层次)、合作国际化(举办国际会议、中外合作研究机构)和科研国际化(教师在国际刊物(SSCI和SCI)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等方面来对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1、教师发展国际化方面,南京大学教师出国或出境参加交流项目的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且教师外出交流形式以参加会议和访问考察为主,“文化的输入”大于“文化的输出”;2、学生国际化方面,南京大学留学生数量和生源国家数有逐年增加的特点,留学生就读的层次以“普通进修”为主,较少是“高级进修”;3、科研国际化方面,南京大学的科研国际化水平高于国内同类高校的平均水平,而在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六所高校的比较中,南京大学的科研国际化程度还处在下风有待提高;4、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与学科建设重点不很契合。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并结合南京大学自身特色,本研究对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在思想层面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对高校国际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2、在具体操作层面,结合自身特色、拓宽渠道,积极全面地促进国际化发展水平提高,提高国际化发展与学科建设契合度;3、高校国际化发展中行政力量应更多地为学术发展服务、在充分尊重学术力量的基础上适度引导、大力支持。

赵壮天[10](2014)在《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最长和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内陆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结构复杂,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边疆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内陆边疆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文化多元以及边疆治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已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处理边疆地区这些特殊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稳定大局,关系广大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治国必治边,治边亦治国。在我国,中央政府是边疆治理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边疆地方政府是边疆治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边疆省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边疆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边疆省级政府行为的层面来研究边疆治理问题,尤其是对边疆省级政府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边疆地区独有的,有些虽然与内陆省份共有但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由于缺乏处理这些特殊、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法定程序或者是可以从内地省份借鉴的经验,使边疆省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边疆省级政府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边疆省级政府现有的治理实践能否满足国家的期待、能否实现边疆地区的利益诉求?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有什么规律可循,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如何优化和调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厘清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特点、规律,有助于提升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入手,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特殊性、重要性、代表性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领域各选取了3个案例,在国家对边疆省级政府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双重约束下,对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过程中,贯彻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经验性分析和讨论——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同时,以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为主线,对15个案例进行深度描述和清晰勾勒,以使研究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分析边疆省级政府各领域自主创新行为实践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及通过对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要素的提炼,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是边疆省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自主性行为实践的重要原因,而国家针对边疆制定的一些差异化政策措施使这些自主性行为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第二,在国家对边疆省份的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的双重约束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并可分为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创新实践、权益博弈、路径选择、优化调适、制度创新7个层次;第三,改善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途径可分为授权调适和行为优化两条主线,授权调适主要针对边疆省级政府根据其职能职责应该做但做不到的情形,行为优化主要针对能够做但没做好的情形;第四,在当前体制环境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十分模糊,充分理解边疆省级政府“普遍”和“特殊”两类自主性行为,是从制度层面理顺中央政府与边疆省级政府关系、规范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和范围的重要基础。第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完善国家治边政策体系、提升边疆省级政府治理能力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王金祥:新疆交通发展要突破三个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金祥:新疆交通发展要突破三个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现实问题的描述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水环境治理相关的文献研究
        2.1.1 水环境概念
        2.1.2 水环境治理
        2.1.3 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2.2 PPP相关研究综述
        2.2.1 PPP内涵界定
        2.2.2 PPP优势分析
        2.2.3 PPP模式分类
        2.2.4 PPP模式的演变
    2.3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综述
        2.3.1 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2.3.2 水环境治理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2.3.3 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2.4 文献述评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项目评价理论
    3.2 整体研究设计
        3.2.1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3.2.2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研究设计
        3.2.3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实证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4.2.1 准则层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指标层评价指标的选取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检验
        4.3.1 研究设计
        4.3.2 问卷分析
        4.3.3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5.1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5.2 基于ANP-FUZZY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5.2.1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分析
        5.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指标评分
        5.2.3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3 本章小结
6 实例分析
    6.1 项目基本情况
    6.2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6.2.1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ANP模型构建
        6.2.2 构建判断矩阵
        6.2.3 超矩阵及加权超矩阵建立
        6.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5 模糊综合评价
        6.2.6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一体化”导向的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核心概念
        四、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理论研究
        二、关于法治评价的价值之争与理论研究
        三、关于“三位一体”法治中国建设研究
        四、简要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体系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体系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方法
        二、实证研究方法
        三、规范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的目标导向
        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概念内涵及逻辑关系
        二、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是“三位一体”法治建设根基
    第二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研究的科学基础
    第三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践规律
        一、法治政府评价和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践探索
        二、法治政府评价和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践规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体系构建
    第一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法治发展水平评价与法治建设绩效评价的区别
        二、融入绩效理念观测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水平
    第二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框架标准
        一、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分析框架
        二、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价值标准
    第三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方法体系
        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二、定量评价中主客观指标互补互证的方法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赋值的方法
    第四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比较
        一、评价指标体系生成的法律依据
        二、法治政府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法治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
        四、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特点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证比较
    第一节 量化分析:中国G省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水平
        一、实证评价条件与案例选择理由
        二、数据来源、评分标准及样本结构
        三、G省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评价结果比较
    第二节 规范分析: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社会建设措施的实施效果比较
        一、法治建设措施指标设定
        二、建设指标实现程度比较
    第三节 比较发现: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存在问题
        一、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社会建设不协调是关键问题
        二、国家的法治进程与建设目标相比仍然有距离
        三、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社会建设的动力机制单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证结果诠释
    第一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结果落差诠释
        一、理念上更加强调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地位
        二、实践上法治政府建设步伐早于法治社会建设
        三、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经济影响因素
    第二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结果落差影响
        一、正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体化”目标导向的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路径
    第一节 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推动法治建设动力机制的社会化
        二、完善地方驱动力实现“一体化”法治建设
        三、以评价驱动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第二节 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采用软法与硬法相结合的混合法模式
        二、合理调配法治资源与完善法治运行组织
        三、提高社会公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四、提高整体法治水平与缩小法治建设差距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主要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注释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理论概述
    一、法治思维培育的内涵
        (一)法治
        (二)法治思维
        (三)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
    二、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构成要素
        (一)掌握法律知识
        (二)培养法治情感
        (三)提升法治意识
        (四)树立法治信仰
        (五)增强法治实践能力
    三、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法治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三)依法治国理论
    注释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文化基因与发展历程
    一、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文化基因
        (一)“礼”“法”思想的渊源
        (二)“德主刑辅”的影响
        (三)“明刑弼教”的推行
        (四)“西学东渐”的冲击
    二、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发展历程
        (一)法制教育阶段
        (二)法治教育阶段
        (三)法治思维培育阶段
    注释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取得的成效
        (一)法治思维培育的实践探索
        (二)法治思维培育氛围确立
        (三)法治思维重要性认知明晰
        (四)法治思维初步形成
    二、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个体法治思维相对淡漠
        (二)法治思维培育主体专业素养薄弱
        (三)法治思维培育顶层设计不完善
        (四)法治思维培育途径单一
        (五)法治思维培育外部环境欠佳
    三、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重德育、轻法育传统的桎梏
        (二)教育内容、方式与社会发展脱节
        (三)法治思维培育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
    注释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大学法治思维培育的经验
        (一)法治思维培育目标与社会需求一致
        (二)法治思维课堂显性培育与社会隐性培育相得益彰
        (三)以公民素质教育为主的培育内容
    二、国外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启示
        (一)法治思维培育重在价值观塑造
        (二)浸入式的法治思维培育模式
        (三)多样化的法治思维培育方式
    注释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明确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
        (一)树立自觉守法的理念
        (二)具备遇事找法的意识
        (三)养成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二、彰显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原则
        (一)明确法治优先原则
        (二)重视良法之治原则
        (三)贯彻依法办事原则
        (四)坚持程序公正原则
    注释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体系与路径
    一、完善大学生法治思维协同培育体系
        (一)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地位
        (二)发挥法治思维培育的协同育人作用
        (三)实现法治思维的动态育人过程
        (四)贯穿大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拓展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路径
        (一)营造优良的法治思维传播环境
        (二)直线性传播提升法治思维培育主体的素质
        (三)嵌入式传播促进法治思维的养成
        (四)互动式传播促进法治思维的提升
        (五)融合式传播实现法治思维培育全覆盖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天水街亭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
        1.1.2 丝绸之路与地域文化的兴起
        1.1.3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备受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人文地理学领域
        1.3.2 社会与历史学领域
        1.3.3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领域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保护研究
    2.1 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
        2.1.1 基本概念
        2.1.2 本文中的界定
        2.1.3 研究对象
    2.2 传统乡村聚落特征及其分类
        2.2.1 传统村落的特征
        2.2.2 传统村落的分类
    2.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变发展
        2.3.1 聚落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2.3.2 聚落选址与布局
    2.4 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形态
        2.4.1 聚落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2.4.2 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街亭古镇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3.1 街亭古镇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1.3 社会经济情况
    3.2 历史沿革与文化背景
        3.2.1 历史发展脉络
        3.2.2 丰富多元的文化特征
        3.2.3 非物质文化遗存
    3.3 古镇总体形态格局
        3.3.1 古镇选址
        3.3.2 空间形态演变
        3.3.3 空间结构模式
    3.4 聚落空间构成要素
        3.4.1 点状公共空间
        3.4.2 街巷空间
        3.4.3 广场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街亭古镇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4.1 传统民居与院落空间
        4.1.1 传统民居整体保存状况
        4.1.2 落空间布局与特征
        4.1.3 穆家院
        4.1.4 王金祥故居
    4.2 公共建筑及活动空间
        4.2.1 崇福寺
        4.2.2 子美阁
        4.2.3 文昌阁
        4.2.4 山陕会馆
        4.2.5 文庙
        4.2.6 太平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街亭古镇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
    5.1 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
        5.1.1 国家层面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政策
        5.1.2 天水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情况
        5.1.3 街亭古镇的价值与困惑
    5.2 空间形态保护与规划控制
        5.2.1 保护原则
        5.2.2 整体空间格局
        5.2.3 保护层次与分区
        5.2.4 街巷系统空间
        5.2.5 生态景观特色
        5.2.6 传统建筑风貌
    5.3 街亭古镇的发展策略
        5.3.1 优势与机遇
        5.3.2 街亭发展思路
        5.3.3 保护发展措施
        5.3.4 街亭旅游开发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街亭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附录B 住建部关于传统村落的政策文件汇总
附录C 发表学术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7)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研究概况
        (二) 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基本理论
    一、法治认同的理论概述
        (一) 法治认同的基本涵义
        (二) 法治认同的主要特征
        (三) 法治认同的形成条件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 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理论基础
        (二) 法治认同与相关概念辨析
    三、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主要类型
        (一) 工具性法治认同和价值性法治认同
        (二) 个体性法治认同和群体性法治认同
        (三) 消极性法治认同和积极性法治认同
    小结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价值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法治价值
        (一) 法治建设的精神底蕴
        (二) 法治运行的内在动力
        (三) 依法治国的政治共识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思想教育价值
        (一) 法治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
        (二) 法治认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维度
        (三) 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思想教育价值的创新实现
    小结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调查
        (一)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知状况
        (二)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状况
        (三)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情感状况
        (四)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行为状况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 信服和接受较高
        (二) 认知与行动相悖
        (三) 质疑与认同并存
    三、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存在法治理念误区
        (二) 欠缺法治契约精神
        (三) 尚未养成法治思维
    小结
第四章 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战略性思考
    一、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 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的经济影响因素
        (二) 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的政治影响因素
        (三) 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的文化影响因素
    二、提升法治权威的正当性基础
        (一) 法治权威的现实基础与基本前提
        (二) 法治认同树立权威的正当性基础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逻辑起点
        (一) 民主——共识性根本内容
        (二) 法治——制度化重要进路
    小结
第五章 推进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一) 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依法治国视域下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 依法治国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的路径优化
    二、激发情感动力
        (一) 培养对法治的信任感
        (二) 培养对法治的敬畏感
    三、内化价值引领
        (一) 法治建设的重大政治价值
        (二) 法治的内在理性精神价值
    四、培育公民意识
        (一) 培育公民权利意识
        (二) 培育公民责任意识
        (三) 培育公民关爱意识
        (四) 培育公民主体意识
    五、养成法治思维
        (一) 法治思维的逻辑解构
        (二) 法治思维的价值分析
        (三) 培育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着力点分析
    六、参与制度实践
        (一) 生活实践向度
        (二) 社会维权实践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件

(8)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2.2 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结构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循环经济
        2.1.2 循环经济效率
    2.2 循环经济理论
        2.2.1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
        2.2.2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基础
        2.2.3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2.2.4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的推行
    2.3 生态经济理论
        2.3.1 生态经济理论的产生
        2.3.2 生态经济理论的内涵
        2.3.3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相关性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
        2.4.3 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进展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循环经济思想
    2.5 效率评价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模型方法
    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3.1.1 数据包络分析简介
        3.1.2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概念
        3.1.3 数据包络分析基本模型
        3.1.4 数据包络分析SBM模型
        3.1.5 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3.2 聚类分析方法
        3.2.1 相似性度量
        3.2.2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3.3 回归分析方法
        3.3.1 Tobit回归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4.1 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
        4.1.1 东北三省自然资源基础
        4.1.2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
    4.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
        4.2.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4.2.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2.3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运行成效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5.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分析
        5.1.1 评价模型的选择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5.1.3 评价指标的释义及数据来源
        5.1.4 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5.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区划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6.1 省级行政区层面循环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6.1.1 循环经济效率的省际比较
        6.1.2 循环经济效率的区域比较
    6.2 地级行政区层面循环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6.3 对比结果的内容效度
        6.3.1 省级行政区层面结果分析
        6.3.2 地级行政区层面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的影响性分析
    7.2 计量模型
    7.3 影响因素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7.3.1 影响因素的选取原则
        7.3.2 影响因素的选取
        7.3.3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7.4 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对策
    8.1 全文总结
        8.1.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总结
        8.1.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对比总结
        8.1.3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总结
    8.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8.2.1 加速地区经济改革步伐
        8.2.2 加强城镇化的有机融合
        8.2.3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8.2.4 提高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理及资源化
        8.2.5 深化各级政府的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最近二十几年来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历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价标准
        三、高校发展战略规划
        四、高校国际化发展案例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及研究框架
    第一节 研究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三章 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际化发展目标分为两阶段
    第二节 学生和教师交流、科研合作为国际化发展主要路径
    第三节 国际化实践的成效和影响
        一、国际合作与交流频繁
        二、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和优质教育资源
        三、台港澳交流极为活跃
        四、来华留学生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成绩突出
        五、积极探索海外宣传渠道
第四章 南京大学国际化政策评价
    第一节 初期发展战略规划打开国际化发展良好局面
        一、留学生来校交流方面数量剧增而交流层次低
        二、教师发展国际化交流层次浅
        三、合作研究国际化任务完成有延后
        四、主办国际会议质量兼优
        五、基础研究连创佳绩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政策注重宏观指导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第一节 讨论
        一、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现状的形成原因
        二、有关研究方法的反思及讨论
    第二节 建议
        一、应进一步解放思想
        二、提高国际化发展与学科建设契合度
        三、行政力量应充分尊重学术力量
    第三节 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边疆治理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二、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三、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转型
    第二节 问题提出
        一、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五节 组织结构
第一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概念界定及理论逻辑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
        一、地方政府
        二、地方政府行为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
        四、地方政府自主性行为
        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央地博弈理论
        三、地方自主性理论
        四、其它理论的考察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逻辑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框架
第二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政治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政治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特殊群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二、民族团结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三、“三股势力”等造成的影响
        四、周边外事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民族团结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政治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政治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三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经济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问题
        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
        三、扩大沿边开放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矿电结合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烟草创新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经济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经济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四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社会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社会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特殊地缘环境导致的社会问题
        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三、极端宗教势力导致的社会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禁毒防艾”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宗教管理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社会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社会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五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文化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三、云南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
        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文化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六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生态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三、云南在生态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二、边境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九湖水污染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怒江水电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生态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生态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七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二、边疆省份与我国其它省份的主要差异
        三、中央对各边疆省份的战略定位和期待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及影响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合法性基础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制度空间
        三、边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益博弈
        四、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及授权调适
        一、边疆省级政府授权调适的基本思路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途径
    第四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主要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王金祥:新疆交通发展要突破三个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3]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 夏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一体化”导向的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比较研究[D]. 邱佛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D]. 李红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6]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天水街亭古镇为例[D]. 李鸿飞.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2)
  • [7]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D]. 朱国良. 山东大学, 2016(03)
  • [8]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王一帆. 吉林大学, 2016(08)
  • [9]最近二十几年来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历程初探[D]. 窦晓妮. 南京大学, 2015(04)
  • [10]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D]. 赵壮天. 云南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王金祥:新疆交通发展要突破三个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