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新模式追求教学新效果

探索教学新模式追求教学新效果

张宝财

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多种多样,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学好化学、掌握化学的本领。现就四种模式进行一一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的新效果。

1“探究———发现———合作”教学模式“探究———发现———合作”教学,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流动中的作用相称,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题目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期达到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夸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教学现状。笔者以为,该模式适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有了一定的知识贮备的教学章节中,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前提和教学环境实事求是。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硫和氮的氧化物》“SO2的化学性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知识,猜测出SO2可能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等化学性质,然后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准确。再如,高中化学教材选修《盐类的水解》一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首先从比较认识的盐类物质入手,通过实验找出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规律;然后以水的电离平衡知识为基础,讨论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离子、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结合天生弱酸或弱碱的趋势,继而合作发现出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在“探究———发现———合作”中,积极地学习化学学科知识,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爱好和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能力。

2“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即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思索、自主解决题目,教师只提供一些必要的匡助和辅导,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弹性。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介入、乐于探究、独立思索,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题目的能力。例如,高中化学必修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整章教学以及高中化学选修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的整章教学,这些章节的教学要求不高,知识点也比较少,均可采取提出若干题目,让学生在教材中自主地找寻出谜底。这一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自学辅导”过程中,切实地进步了其自主学习、独立思索、自我分析和解决题目的能力,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节约了教学时间。

3“流动”教学模式

流动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纵性的学生主体流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介入、主动探索、主动思索、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进步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在学生布满创意和激情的流动中,使学生在流动中迸发出学习和探索科学聪明的火花。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网络,针对合金和铝制饮料罐的两个话题,让学生以“合金的成分、性质和用途”为主题并针对是否应该休止使用铝制饮料罐的主题,自行写一篇论文或者开展演讲赛的形式进行非常规模式的教学。再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硫与氮的氧化物》的“酸雨”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记,查阅相关网络,结合中学实验和家庭实验前提,以“分析酸雨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防治酸雨”为主题,进行实验、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流动教学。这一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流动”中,表现出很强的化学学习爱好,有很强的自主分析和解决糊口化学实际题目的能力,有着急待激发的科学探索精神。

4“教授———注入”教学模式

“教授———注入”教学,即教师是教学流动的中央,是信息的来源,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介入、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中“教授———注入”教学模式就再不符合时代潮流,再不适应时代要求了。新课程并不排斥必要的“讲授注入”,而是对讲授注入的要求进步了,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教学天生过程等相关学科基本要求后,深挖教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选择枢纽性题目、重点题目,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授注入。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教材对于Na的化学性质叙述,只提供了Na与氧气、水的反应,而对于Na和可与之发生反应酸溶液、盐溶液等重要知识点,却只字未题。这对于学生学习和熟悉Na的化学性质,很轻易导致学生以为Na只与氧气、水反应,从而错误理解为不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因为学生缺乏Na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知识经验,很难自己建构此方面的知识结果和系统。在此类章节知识的教学流动中,教师必要的“注入———教授”,将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提高教学时效施展着其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这些章节的教学中,对于各有机物按照结构简式、结构式、电子式、分子式并通过结构式分析其结构特点对“结构”进行“四式一特”分析,继而简朴地熟悉代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并系统地分析各代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并始终如一地按照“结构→性质”这条教学主线建构有机知识系统。实践教学流动表明,这一模式教学模式不论过去、现在、仍是将来都会是课堂教学模式中其他教学模式不能替换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也是课堂教学的“大主角”。特别是使用了新版本的新课程教材后,高中化学实际教学已呈现出新教材的知识点在连贯性、系统性方面很薄弱。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中,建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弄明重点和难点,使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教授———注入”教学是不可替换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

标签:;  ;  ;  

探索教学新模式追求教学新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