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丛林论文-罗雅曦,刘任涛

灌丛林论文-罗雅曦,刘任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灌丛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漠化,造林固沙,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量评价

灌丛林论文文献综述

罗雅曦,刘任涛[1](2019)在《宁夏风沙区不同人工固沙灌丛林土壤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宁夏盐池风沙区选取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4种草方格人工固沙灌丛林地为研究样地,以周围流动沙地为对照,研究了4种固沙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探讨了不同人工灌丛固沙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流动沙地相比,土壤粗砂含量表现为油蒿林地显着提高,花棒、柠条和沙拐枣林地无显着变化。土壤细砂含量表现为沙拐枣林地显着提高,而油蒿、柠条和花棒林地无显着变化。土壤极细砂含量表现为沙拐枣林地显着降低,而油蒿、柠条和花棒林地无显着变化。土壤黏粉粒含量表现为油蒿林地显着增大,而花棒和沙拐枣林地显着减小,柠条林地则无显着变化。(2)从流动沙地到固沙林地,土壤容重表现为沙拐枣林地显着增大,而油蒿林地显着减小,花棒和柠条林地则无显着变化。土壤pH表现为沙拐枣林地显着增大,而油蒿、花棒和柠条林地无显着变化。土壤含水量、电导率、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均表现为油蒿林地显着提高,而花棒、沙拐枣和柠条林地间以上5项指标均无显着变化。(3)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表现为油蒿林地(3.15)>流动沙地(-0.03)>柠条林地(-0.56)>花棒林地(-1.05)>沙拐枣林地(-1.54)。研究表明,流动沙地扎设草方格营造油蒿林能在短期内提高风沙土壤综合质量,而其他造林方式固沙效果有限。(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常宗强,王荣新[2](2019)在《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叶面积指数与冠层氮、磷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氮和磷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生命元素,在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叶面积指数与冠层氮、磷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不同植被类型(箭叶锦鸡儿、高山吉拉柳、金露梅)及不同放牧处理(羊群、牦牛,未放牧)条件下灌丛群落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叶片氮积累量(TFN)、叶片磷积累量(TFP)比较发现,在整个亚高山灌丛群落中,LAI与TFN和TFP之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TFN和TFP比值的变化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叶片的生长都受到N、P的共同限制,只是随着LAI的增加,高山吉拉柳主要受到氮素的限制,箭叶锦鸡儿主要受到磷素的限制,而金露梅则受到N、P的共同限制;在不同放牧条件下,单位面积LAI对应的TFN的值较高而TFP的值较低,说明动物通过对植被的啃食可能会改变群落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磷的摄入。LAI、N、P之间的耦合关系表明了亚高山灌丛群落的LAI在物种组成、放牧和冠层密度上存在差异,但仍然受到N和P的约束。研究结果有利于探索水分限制条件下祁连山灌丛林生态系统植物叶片与养分元素之间关系,对于研究干旱区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向凯旋[3](2019)在《火烧对喀斯特灌丛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火是石漠区灌丛林最常见的灾害性因子之一,而石漠区灌丛林的植被恢复是生态治理的难点与重点,然而火在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区的研究是比较欠缺的。本研究通过控制火烧,以安顺市普定县石漠灌丛林为研究对象,火烧次数分别为对照(CK)、年年烧(1a)、隔年烧(2a)和隔2年烧(3a)4处理、3重复设置,通过测定过火前后土壤主要理化指标、主要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和灌木植物多样性指数,分析火烧对黔中喀斯特石漠灌丛林土壤肥力与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评估火的价值,可进一步为探索科学利用火烧促进石漠区灌丛林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与火烧前相比,两次火烧都能提高土壤pH值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而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火烧使表土层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增加,全磷含量降低。初次火烧使表土层蔗糖酶活性增加,再次火烧表土层蔗糖酶活性降低。两次火烧前后土壤pH值均呈表土层<底土层,且第1次火烧前后土层间的pH值差异显着,而第2次火烧差异不显着;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表土层>底土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表土层>底土层,不同土层第1次火烧后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第2次火烧后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2)火烧经过近1年的恢复,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相应本底值间差异显着;土壤全氮含量在土层间差异显着,且恢复后表土层和底土层的有效磷、全氮含量升高,土壤pH值、有机质、全磷、全钾、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表土层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小,而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底土层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呈表土层>底土层。火烧前土壤微生物数量大小排序为放线菌>细菌>真菌,恢复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大小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3)火烧次数对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土壤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差异显着。随着火烧次数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增大,表土层脲酶活性降低,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4)表层土壤损失率(DFS)呈第1次火烧<第2次火烧的土壤指标有全氮、有效磷和全磷、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剖面影响损失率(IFP_1)呈第1次火烧>第2次火烧的土壤指标有有机质、全磷、水解氮、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放线菌数量,其它理化指标、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指标变化趋势相反。(5)年度间试验林本底和火烧后恢复近1年间灌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差异显着,同年内试验林对照与火烧恢复近1年间不同火烧处理灌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差异不显着。自然恢复过程中,灌木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值显着增大,Pielou指数值显着降低;草本植物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值显着降低,而Margalef指数值显着增大。(6)火烧前后表层土壤肥力指标经0-1化处理后发现不同年度间差异不显着,相同年度内差异也不显着。火烧第1年土壤综合肥量、有效肥和酶活性达最大值,连续火烧利于微生物生长,火后恢复1年后总肥量增加。(7)主成分分析将过火前后年度间土壤肥力指标划分为总肥量、有效肥量、微生物、酶活性及其他因素5个主分量,总方差分别为87.14%和83.09%;灌木植物多样性划分为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2个主分量,总方差均为97.81%。灌木植物多样性主成分和土壤肥力主成分的直线回归方程相关性显着,火前总肥量对灌木植物多样性主成分和酶活性对灌木植物均匀度主成分的贡献率最高、火后其他因素对灌木植物多样性主成分和微生物对灌木植物均匀度主成分的贡献率最高,火后总肥量对灌木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主成分的贡献率降低、微生物和其它因素的趋势性相反,有效肥量和酶活性对灌木植物多样性主成分的贡献率升高、对灌木植物均匀度主成分的贡献率降低,火烧对灌木林植物多样性-表层土壤系统产生了明显的综合影响。(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喜,霍达,向凯旋,侯贻菊,谢涛[4](2019)在《样地面积对黔中喀斯特石漠灌丛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境要素及植被发育程度相似的黔中喀斯特石漠灌丛林内,一次性完成12个200 m2样地及其中96个25 m2样方的调查,采用改进的巢式样方法研究植物多样性指数值随样地面积增加的变化规律,并为确定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最小调查样地面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有序样地面积增大,灌木植物Patrick指数、Gleason指数及Margalef指数值增加,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及Alatalo指数值先增后减,样地间6种植物多样性指数值的差异性显着; Simpson指数及McIntosh指数值也先增后减,但样地间2种植物多样性指数值的差异性不显着。8种植物多样性指数按信息保存量≥80%划分,最小调查样地面积被划分为2种类型:100 m2样地包括Patrick指数,反映物种数量多少; 25 m2样地包括Gleason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Alatalo指数及McIntosh指数,反映植物多样性及均匀度。8种植物多样性指数值的Connor&McCoy模型拟合效果较好、de Caprariis模型及Michaelis-Menton模型拟合效果较差,Patr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的Arrhenius模型及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也较好。8种植物多样性指数与96个样方的灌木植物平均高度和草本植物平均盖度的相关性显着,与草本植物平均高度的相关性不显着。主成分分析表明,立地要素、林分密度及林分空间属性对石漠灌丛林灌木植物多样性的贡献率分别为4.3%~11.7%、35.4%~67.9%和20.4%~60.2%,灌木植物多样性主要受林分结构及发育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霍达,张喜,吴际通,崔迎春,侯贻菊[5](2018)在《喀斯特石漠灌丛林土壤有效种子库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萌发法对黔中喀斯特石漠灌丛林土壤有效种子库进行了研究。将土壤分为距地面0~5cm和5~10cm两个层次,每点每层取3个环刀(200cm~3),将每样地两个点相同土层的土样混合后编号带回实验室进行发芽实验。观察结果表明12个样地两层土样共计萌发植物有24种,分属17科17个属,以草本植物的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居多。平均土壤有效种子密度为576粒/m~2,其中草本植物为525粒/m~2; 0~5cm土层土壤平均有效种子密度为355粒/m~2,5~10cm土层的相应值为221粒/m~2。0~5cm土壤层的物种数量和有效种子密度都高于5~10cm,二者差异显着,与其它植被类型土壤有效种子库的垂直分布规律相符合。植物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呈0~5cm土层>5~10cm土层的趋势,差异均不显着。(本文来源于《贵州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房彬,李心清,张立科,程建中,王兵[6](2013)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灌丛林土壤CO_2、CH_4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灌丛林生态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广泛分布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中有重要作用。为估算亚热带喀斯特地区CO2和CH4源汇现状,评价灌丛林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以贵阳市开阳县灌丛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CO2和CH4通量的季节变化。对2010年12月到2012年1月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灌丛林地土壤表现为CO2的释放源和CH4的吸收汇,CO2通量的变化范围为33.20~1106.75 mg/(m2.h),年平均通量为342.98 mg/(m2.h);CH4通量的变化范围为–206.14~–59.85μg/(m2.h),年平均通量为–103.22μg/(m2.h)。CO2排放通量和CH4吸收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两者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不同的是CO2排放通量最低值出现在12月,而CH4吸收通量最高值则出现在11月。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影响灌丛林土壤CO2通量的主要因子,双因素模型(F=αeβTWγ)较好拟合了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两者共同解释了CO2通量变化的81.4%。土壤CH4吸收通量与温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其中5 cm土壤温度同CH4吸收通量相关性最好,但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两者相关性降低。土壤CH4吸收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表明,水分是土壤氧化CH4的重要限制因子。(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3年03期)

韩天丰,程积民,万惠娥[7](2009)在《人工柠条灌丛林下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宁夏固原上黄东山封育的人工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灌丛林下草地为研究对象,并以设置在其周围的放牧地天然草地作为对照,采用样线法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二者群落数量特征和地上生物量变化,以期为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上黄东山封育后的人工柠条灌丛林下草地群落物种数较放牧地显着增加,封育区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 Trin.)的优势地位明显加强,重要值远大于放牧地;人工灌丛林下草地与放牧地的相似性系数为0.585,表明二者的相似程度不高,人工种植的柠条对群落的结构影响较大,能够改善草地群落的小生境,为新物种出现提供良好的环境;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均表现为人工灌丛林下草地显着高于放牧地(P<0.05),而均匀度指数则相反(P<0.01);人工柠条灌丛林下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极显着高于放牧地(P<0.01)。(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耿玉清,余新晓,孙向阳,陈峻崎,姚永刚[8](2007)在《北京八达岭地区油松与灌丛林土壤肥力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油松林土壤健康经营措施,该文对北京市八达岭低山区油松和灌丛林土壤的发生层厚度、物理性质、有机质和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的凋落物层为4.0 cm,高出灌丛林地96.30%;油松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如粘粒、总孔隙度以及持水性能低于灌丛,但差异不显着;在0~5 cm的土层中,油松林土壤的pH值低于灌丛0.3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指标分别比灌丛土壤低31.86%、34.38%、22.28%、24.56%和22.86%,其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采用0~5 cm和0~20 cm土层厚度,比较油松和灌丛林土壤肥力指标的差异,所得结果不尽一致.研究认为,油松林能形成较厚的凋落物层,而灌丛植被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积累;在经营油松纯林过程中应保留或补种一些灌木以达到改善林地生产力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路常宽,骆有庆,李镇宇,张连生,粱树军[9](2006)在《沙棘灌丛林受害程度的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沙棘灌丛林目前的灾害可分为生物灾害和非生物灾害。生物灾害以沙棘木蠹蛾危害为主,是近几年在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非生物灾害主要是立地和气候因素,总体表现为沙棘生长衰退,甚至出现大面积枯死。对辽宁省建平县和内蒙古敖汉旗不同受害程度沙棘灌丛林进行抽样调查,共设50块标准地,分别调查沙棘死亡株率、有叶树冠比例、沙棘木蠹蛾危害株率和20cm根干部沙棘木蠹蛾虫口数等沙棘受害指标,同时调查记录坡向、坡位、坡度、树高、地径和林分密度等多项生长环境因子。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4种受害特征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并根据综合评判值的大小,将沙棘灌丛林的受害程度分为健康、轻、中和重4个等级,以坡向、坡位、坡度、树高、地径和林分密度为预测因子,分别构建沙棘灌丛林受害程度BP神经网络模型和Logistic模型,BP神经网络的拟合率达88.1%,预留样本检验准确率为75%,Logistic模型的概率一致率为69.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坡位对受害程度的影响是其它因素的4.93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常宗强,冯起,吴雨霞,苏永红[10](2005)在《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09土壤呼吸室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在2004年生长季节对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化为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减小,其变异系数逐渐增加;生长季节土壤呼吸速率晚间维持在较低水平,2:00~6:00最低,在7:00~8:30开始升高,11:00~16:00达到最大值,16:00~18:30开始下降,整个过程呈单峰曲线.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平均值介于(0.79±0.60)μmol.m-2.s-1~(2.49±0.97)μmol.m-2.s-1.土壤呼吸速率7~8月份达到最大值(5.861μmol.m-2.s-1),5月与9月份次之,4月与10月份基本一致,整个生长过程总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形式.亚高山灌丛林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温度、水分和植物根系的综合影响.(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05年05期)

灌丛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氮和磷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生命元素,在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叶面积指数与冠层氮、磷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不同植被类型(箭叶锦鸡儿、高山吉拉柳、金露梅)及不同放牧处理(羊群、牦牛,未放牧)条件下灌丛群落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叶片氮积累量(TFN)、叶片磷积累量(TFP)比较发现,在整个亚高山灌丛群落中,LAI与TFN和TFP之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TFN和TFP比值的变化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叶片的生长都受到N、P的共同限制,只是随着LAI的增加,高山吉拉柳主要受到氮素的限制,箭叶锦鸡儿主要受到磷素的限制,而金露梅则受到N、P的共同限制;在不同放牧条件下,单位面积LAI对应的TFN的值较高而TFP的值较低,说明动物通过对植被的啃食可能会改变群落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磷的摄入。LAI、N、P之间的耦合关系表明了亚高山灌丛群落的LAI在物种组成、放牧和冠层密度上存在差异,但仍然受到N和P的约束。研究结果有利于探索水分限制条件下祁连山灌丛林生态系统植物叶片与养分元素之间关系,对于研究干旱区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灌丛林论文参考文献

[1].罗雅曦,刘任涛.宁夏风沙区不同人工固沙灌丛林土壤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常宗强,王荣新.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叶面积指数与冠层氮、磷的关系[J].山地学报.2019

[3].向凯旋.火烧对喀斯特灌丛林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9

[4].张喜,霍达,向凯旋,侯贻菊,谢涛.样地面积对黔中喀斯特石漠灌丛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5].霍达,张喜,吴际通,崔迎春,侯贻菊.喀斯特石漠灌丛林土壤有效种子库初探[J].贵州林业科技.2018

[6].房彬,李心清,张立科,程建中,王兵.西南喀斯特地区灌丛林土壤CO_2、CH_4通量研究[J].地球化学.2013

[7].韩天丰,程积民,万惠娥.人工柠条灌丛林下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草地学报.2009

[8].耿玉清,余新晓,孙向阳,陈峻崎,姚永刚.北京八达岭地区油松与灌丛林土壤肥力特征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9].路常宽,骆有庆,李镇宇,张连生,粱树军.沙棘灌丛林受害程度的预测模型[J].生态学报.2006

[10].常宗强,冯起,吴雨霞,苏永红.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J].冰川冻土.2005

标签:;  ;  ;  ;  

灌丛林论文-罗雅曦,刘任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