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

(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营养。方法:4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取肠内营养,观察滴注的速度、温度、管道的通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8例肠功能恢复较快,38例经相应护理后,肠道功能恢复。结论:肠内营养进行认真仔细的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实施安全、可行。

【关键词】肠内营养;食管癌;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274-02

食管癌患者术后由于长时间禁食及手术创伤的影响,其机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组织蛋白质分解增强)。因此,采取肠内营养护理可以维护肠黏膜的屏障,显著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还能刺激消化液和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从而使机体正常代谢[1];相对全胃肠外营养法(TPN),肠内营养护理具有安全、费用较低、操作简易等优点。对该院食管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48例进行指导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食管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48例,其中男37例,女1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58±3.2)岁。空肠造瘘管营养4例,鼻饲营养44例。置管喂养时间10~145d。所有患者营养状况良好,没有护理并发症发生。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护士要用友好、和蔼的态度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医院以及病室环境等情况,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嬴得患者的信任,鼓励其及时说出心中的想法、不适感等。要认真地听取患者的意见,并进行适当的劝慰。告知其加强营养的重要性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并可以为患者介绍以前成功的案例,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从而产生积极的期待效应。

1.2.2营养液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营养所需并结合其经济情况而定。营养液通常以纤维素型肠内营养液——能全力为最佳肠内营养配方(糖尿病患者使用瑞能制剂);其次还有低脂、高热量、富含高蛋白的菜汤(鱼汤、鸡汤、虾汤等加入米汤内包括自制的蔬菜果汁等),另有营养食堂配制的混合奶。

1.2.3滴注营养液期间的护理

1.2.3.1基础护理经鼻管饲肠内营养的患者,每日早晨和睡前进行口腔护理,对插入营养管的一侧鼻腔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鼻腔干痂,表面黏膜和皮肤涂以少量的金霉素眼膏,既能减少磨擦又能防止营养管压迫鼻黏膜出现破损感染,每日2~3次含服西瓜霜含片或草珊瑚含片,减轻营养管对咽部磨擦带来的不适感,空肠造瘘的患者翻身活动又防止造瘘管滑脱,造瘘口与皮肤接触处用氧化锌油涂擦,以减少磨擦。

1.2.3.2营养管的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体外部分,保持清洁,每天测量营养管体外的长度(采用进口专用复尔凯肠内营养管,具有质地柔软、组织反应小、内置导丝便于置管等优点)。每次滴注营养液前先用温开水冲洗营养管。空肠造瘘管的未端反折用无菌纱布包裹,再以别针妥善固定。

1.2.3.3营养液加热、保温及滴注速度的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用肠内营养输注泵控制,使用前充分摇匀。按照患者的耐受情况,营养液由淡到浓,逐渐增加营养液的滴入速度,平均8~12h达到50ml/h,如无异常,最快滴速可达100ml/h。既要避免过慢造成营养补充不足,又要避免过快刺激肠道引起痉挛、腹泻等并发症的出现。营养液的温度一般为30~40℃,可用输液加温器加热,也可将输液管串过热水瓶盖,利用瓶内热水起保温作用。采用消毒瓶滴注的患者应每24h更换1次消毒瓶,避免引起细菌感染。自制的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余液置4以下冷藏备用,但不得超过24h,室温下保存不得超过8h[2]。米汤加菜汤营养液应先用两层纱布过滤,再滴注。

1.2.4肠内营养期间的观察护理

1.2.4.1观察有无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本组有6例患者出现反酸现象,经过适当加用胃酸抑制药物洛赛克后症状消失。有3例出现嗳气、腹胀,考虑为胃肠功能减退所致,将胃肠动力药普瑞博思研碎后加入肠内营养液滴注,症状明显好转。

1.2.4.2观察大便性状对于出现腹泻的患者,主要的原因有营养液不洁净被污染、营养液温度过低、滴注速度过快,以及大量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本组有4例患者出现腹泻、经减慢滴速,调整营养液的温度后,症状缓解。有3例患者出现严重腹泻经加用抑制肠道蠕动的药物,如蒙脱石等迅速控制症状[3]。

1.2.4.3营养管堵塞护理时用温水(38~40℃)50ml反复冲洗或调整营养管的位置,平时每次滴注完毕后必须用温开水反复冲洗,切不可大意。本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喂养管堵塞,用温水反复冲洗无效,后用导丝探通成功[4]。

3.讨论

营养支持是食管癌术后不可或缺的治疗措施之一,特别是对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以往多采取禁食下完全胃肠外营养(TPN)。长期临床观察发现,TPN可能造成肝内胆汁淤结等肝功能损害,且由于肠道长期闲置,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受损害[5],容易诱发肠道菌群移位,引起自发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6],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尽快恢复肠道进食得到充分重视,但是由于患者术后禁食、纳差、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原因进食更为困难,单纯经过饮食治疗难以达到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本组患者均较早的接受肠内营养,通过认真细致的护理,患者对营养管的存留和营养液的持续滴入的耐受性较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文溪,许勤,华一兵,等.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比较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0,7(1):26.

[2]郑红帆.52例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2,16(2):93.

[3]吴肇汉,秦环龙.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的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337.

[4]钱冬兰.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45-3746.

[5]霍春花,崔春红.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鼻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693-694.

[6]张大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鼻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7):2431-2431.

标签:;  ;  ;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