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认证论文-司林

自组织认证论文-司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组织认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云服务,车载自组织网络,认证方案,安全性

自组织认证论文文献综述

司林[1](2019)在《云服务环境下面向车载自组织网络的认证方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车辆的广泛普及,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一系列交通问题频繁发生,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于是交通管理、安全驾驶和道路与车辆信息的及时交换等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智能交通系统(ITS)作为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有效地集成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使得交通系统可以实时、准确、高效地运作,而车辆自组织网络(VANET)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解决现有交通问题的关键技术。基于路侧单元(RSUB)和防篡改设备(TPDB)技术,Poursnaghi和Zahednejad提出了一个用于智能交通的条件隐私保护认证方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了他们的方案不能有效地实现有条件的追踪,追踪身份阶段存在漏洞,导致该方案容易受到内部攻击,同时,由于消息的签名缺乏随机性,使得该方案易受到假冒攻击。为了克服Poursnaghi等人的方案的缺陷,本文给出了一个改进的方案。改进方案对原方案中车载单元(OBU)的身份信息的提供方式和消息的签名进行了改进,这样,可信机构(TA)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车载单元(OBU)的身份信息,从而验证通信双方是否可信,有效地避免了内部攻击,消息的签名的随机性也得到了提高,有效地避免了假冒攻击,提高了方案的安全性。基于长期演进技术,Xu等人提出了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的消息认证方案。他们声称他们的方案可以抵御假冒攻击,然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了他们的方案中消息的签名缺乏随机性,使得方案容易受到假冒攻击,为了克服Xu等人方案中的缺陷,本文给出了一个改进的方案,对消息的签名进行了优化,使其可以避免假冒攻击。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车载自组织网络和云计算结合的认证方案不断被提出。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适用于云服务环境下的认证方案,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的轻量级认证方案。为了有效地减少了云服务器和车辆的计算量及通信成本,在本方案中只使用异或运算和单向哈希运算。(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9-01-20)

苟晨晨[2](2018)在《车载自组织网络的认证与隐私保护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hoc Networks,VANET),是车辆之间的通信综合统筹平台,也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VANET提高了交通效率,提升车辆乘坐人员的体验舒适度,并大幅度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VANE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隐私泄露问题。由于VANET本身的开放性和脆弱性,导致其极易受到攻击与破坏,面临如信息伪造、信息跟踪、信息篡改等诸多安全问题。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给攻击者有了可乘之机,用户的隐私受到严重威胁,因此部署的车载自组织网络隐私保护方案必须满足信息的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完整性等安全目标。同时VANET的信息实时性要求较高,且拓扑结构变化快,无线信道质量不稳定,所以在车载通信单元计算能力以及存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构造一个安全且实时性高的车载通信网络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分析了车载自组织网络隐私保护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对VANET隐私保护的研究设计了两种安全性与实时性并重的VANET隐私保护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构造了一个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实时导航系统的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满足匿名性、认证性、不可链接性和可追踪。随后对方案进行了正确性与安全性分析,与已有方案对比分析,阐明了本方案适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下的实时导航系统。该方案还对导航路径算法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算法复杂度低,更加适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硬件通信设备。通过从签名到认证再到最优路径算法的选取,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安全的车辆实时导航。2.目前车载自组织网络通信环境资源受限,车载通信单元计算能力较弱、通信信道容量较小、通信效率较低,基于这样的基础设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短签密的车载自组织网络隐私保护方案,相比其他的签密方案,短签密具有密文长度短、计算量小、通信效率高等优点。因此短签密更加适用于资源受限,拓扑变化较快的车载自组织网络通信。该方案中的短签密能以更低的系统开销,实现较高的安全性。3.通过NS-3工具对基于车载自组织网络导航系统的隐私保护方案进行仿真。在车辆数不同情况下对吞吐量、丢包率进行分析,并以可视化形式展现。结果显示该导航方案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8-05-01)

华蕾[3](2018)在《安全、高效的车载自组织网络匿名身份认证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和效率问题亦愈加复杂,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作为用于V2X通信的无线网络,为营造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交通环境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由于VANET具有网络规模巨大、网络环境开放等特点,导致其面临着诸多的信息安全问题和挑战,尤其是车辆的身份认证问题。身份认证作为VANET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实现VANET可靠通信的前提。在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案中,被验证方需要将其身份信息发送给验证方以验证其身份的合法性。然而,由于该过程中被验证方的身份信息不具有匿名性,从而存在隐私泄漏的问题,故其并不适用于网络环境开放的VANET。此外,由于VANET中节点移动速度快、通信时间短,故所设计的方案在满足节点身份的认证性和实现隐私保护的同时,亦应充分考虑节点身份认证的效率问题及身份认证过程中消息的安全性问题。因此,研究并设计具有高安全性、高效率的VANET匿名身份认证方案是当前VANET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VANET身份认证的匿名性和高效性等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并总结了VANET在信息安全方面所面临的威胁及需求,并从VANET身份认证过程中的匿名性问题、效率问题和消息的安全性问题叁个方面,分析并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然后,针对VANET中节点身份的认证性问题和身份认证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去中心化的高效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采用去中心化的匿名身份认证方式,避免了向可信权威(Trust Authority,TA)发送认证证书,从而减轻了TA的认证负担。同时,路边单元间(Road Side Unit,RSU)采用密钥传递的方式,提高了车辆身份认证的效率。安全性和性能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案不仅满足VANET的安全性需求,而且在性能方面优于现有方案。最后,针对上述方案中车辆假名更新频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假名和群签名的VANET匿名身份认证方案。针对非法车辆身份的认证性问题,采用假名认证的方式以实现匿名认证,进而解决了身份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针对已认证车辆身份认证次数频繁的问题,采用群签名的方式以提高身份认证的效率。安全性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满足了VANET的安全性需求,而且具有较高的性能优势。(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张静[4](2018)在《车载自组织网络中条件隐私保护认证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s)是一种基于无线和网络通信先进技术而兴起的网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的迁移性也将愈加频繁,其中车辆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车载自组织网络能够改善驾驶体验和提高驾驶安全性,但同时也会带来安全方面的一些挑战。因此,如何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道路的交通效率已经引起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受到了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对如何减轻交通事故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交通拥堵的现象高度重视。车载自组织网络是增加道路安全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例如可以避免碰撞,协助道路当局追踪受损的车辆,更好地促进交通管理。然而车载自组织网络也存在一个安全缺陷问题,即车辆和车辆之间以及车辆和路边基础设施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问题。因此,车辆和路边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验证对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确保消息的安全传输和验证呢?本文将主要关注车载自组织网络的条件隐私保护认证协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应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环境需求的解决方案。本文工作及贡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uckoo过滤器的条件隐私保护认证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且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硬件设备的签名方案,并且使用无双线性配对的椭圆曲线签名算法。在初次握手阶段,路边单元(RSU)、可信机构(TA)和车辆之间建立共享秘密参数,车辆被允许为每个会话(或消息)使用不同的匿名身份来保护自己的隐私,而车辆的真实身份只有TA可以唯一追溯。在消息验证阶段,利用二分搜索的技巧和Cuckoo过滤器来更换通知消息的哈希值,使开销大幅度减少,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验证阶段的效率。任何车辆与其他车辆都可以形成一个群组,在RSU通信范围内(即使进入另一个RSU的区域)可以安全地进行身份验证和相互沟通。最后也对方案的安全性和性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中安全性分析说明,本文方案可以满足VANETs的安全需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最近提出的方案相比本文方案具有更低的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2.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合签名的条件隐私保护认证方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证书签名(CLS)方案,并构建了一个无证书聚合签名(CLAS)方案,该方案适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安全通信。所提出的是一个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的新型高效无证书聚合签名认证的方案,并且具有无证书公钥密码学和聚合签名的优点。该方案演示了车辆在自组织网络(中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安全通信过程。安全性分析表明,本文方案可以实现消息完整性和可验证性、身份隐私保护、可追溯性、不可链接性和抵抗各种攻击,以及支持条件隐私保护的能力。此外,性能评估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方案与现有的方案相比,具有更低的计算开销,呈现出高效的计算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3-01)

任军利[5](2017)在《异构自组织网认证和密钥分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无线通信网络在一些情况下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如在没有通信基站的偏僻地区,地震后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的受灾地区,海上以及空中等有特殊通信需求的地方等。这个时候,无线自组织网络就能够发挥其优势,为人们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与传统的依靠通信基站的无线网络不同,自组织网络是一种通过各个通信节点进行数据转发以实现无线通信的无中心多跳网络,其存在部署快捷方便、不需要建设通信基站等优点。但同时,无线自组织网络也存在终端节点运算能力有限,节点数量过多时认证过程复杂以及密钥管理困难等缺点,而且在异构融合组网中,还需要解决跨安全域的认证与密钥协商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异构多域自组织网络密钥管理以及接入认证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异构多域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大规模节点的快速接入认证以及安全通信的问题。方案基于CPK进行密钥分发与管理,采用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结合的方式进行,在EAP架构下进行跨安全域接入认证。以CPK体制为基础,节点通过自身身份信息、系统公钥SPK以及一阶组合私钥CSK,在得到其他节点的身份信息后即可计算出一阶组合公钥,进而进行密钥协商,没有第叁方的参与,认证过程方便快捷。最后本文开发搭建了原型系统并通过测试验证了此方案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9-01)

高天寒,李艳强[6](2016)在《车载自组织网匿名接入认证机制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自组织网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其中接入认证及隐私保护是确保VANET安全的基础。对现有VANET匿名接入认证方案进行了分类综述,对比分析各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如匿名证书和数字签名,最后,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本文来源于《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田佳俊[7](2016)在《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隐私保护认证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网因为涉及位置、速度等个人信息,如果恶意攻击者通过收集这些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行驶路线、生活习惯等,将威胁到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恶意攻击者通过散播虚假信息,将会严重影响交通秩序。车载网应该既要保证使用者的隐私安全,又能在发生纠纷事件时追踪散播虚假信息者的真实身份。车辆节点无恶意行为时应保证车辆节点的个人信息、驾驶习惯及行驶路线的安全性,本文研究车载网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针对RSU辅助的车载网通信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车辆节点动态特性与快速批认证存在非法车辆认证失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SU的动态组车辆节点认证方法。代理车辆节点与RSU相互认证创建群组,由代理车辆节点收集周围车辆信息并发送给RSU,RSU对车辆节点进行批量认证。群组为成员的加入与退出选择对应的维护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当二分查找级别最小时,时延低于IBV方案且保持不变;随着二分查找的级别增加,则认证的成功率提高,但时延也会增加;当RSU增加时,RAISE方案中通信时延会缩短,而本方法则不变。目前大部分车载网认证没有同时考虑有RSU与无RSU的认证方法,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无RSU辅助的认证方法。针对无RSU辅助的分布式假名管理认证该方法中车辆与分布式中心通信不稳定的情况,提出了分布式匿名双向认证。首先,车辆预装载部分假名证书,当假名证书使用完时,到附近的假名管理中心获取假名证书。然后,车辆通过预载的系统参数进行匿名双向认证,保证车辆节点的合法性,同时减少车辆节点与分布式认证中心的通信。仿真结果表明,匿名双向认证减少了身份认证的通信开销与计算开销。(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6-05-01)

张磊[8](2016)在《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认证与隐私保护的研究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研究与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在不远的将来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必将应用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场景中,为人类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大范围的部署和实施车载自组织网,可以有效的提高通行效率,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包括娱乐,安全,舒适等方面,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但车载自组织网络也面临着多样的威胁与攻击,例如拒绝服务攻击,广播干预等对消息可用性的威胁。伪装攻击、重放攻击和消息篡改、位置欺骗等对消息真实性的威胁。车载自组织网络因为其节点间频繁的进行消息交换,并且该交换过程都是在无线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其消息保密性的威胁极大。面对如此多样的威胁,必须要确保消息认证性和完整性,因为通信过程中“生死攸关的消息”不能被修改;消息保密性也十分重要,类似于访问控制,确保不同用户安全地获得其对应的消息;在尽全力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还需要在当消息陷入争议时进行追溯,即实施有条件的隐私保护;实时高效性是必须得到保障的,确保系统功能有效发挥。相比于物联网,车载自组织网具有一些独特的网络特性。如特殊的通信环境、高速的拓扑变化结构、通信隐蔽性差、移动节点的规律性变化等特点。在通信过程中又要求通过共享消息来优化车辆交通系统,如果这样的通信环境不提供特殊保护机制,就无法有效的保护用户的隐私。所以,我们需要为车载自组织网络量身定做,设计适合于车载自组织网的安全认证与隐私保护的方案,来保护用户的安全与隐私。所以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安全认证与隐私保护的研究和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实际研究和发展现状,在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安全认证与隐私保护方面做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要工作如下:1.整理总结了车载自组织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系统需要实现的安全目标。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已有安全认证与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法,并得出结论,整合利用现有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2.本文在分析已有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认证与隐私保护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一种车联网环境下基于身份的高效匿名批认证方案,用于解决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安全认证与隐私保护问题。并与已有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行了安全性证明以及效率分析与对比。3.本文基于车载自组织网络,开发出了一种基于IBV的车联网系统。该系统是车载自组织网络实际应用场景的一个具体实例,可用于车辆管理与通信。同时该系统还具备安全认证与隐私保护的特性,能够解决当下车联网应用系统中缺乏安全考虑的问题,有利于实际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刚,石润华,仲红[9](2016)在《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身份的匿名认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身份认证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身份的匿名认证方案,该方案在保护了车辆的身份隐私信息的同时不仅满足了车辆节点与路边单元节点间的身份认证的需求,而且确保了车辆节点之间的身份认证。该方案利用基于身份的密码技术,减少了系统管理公钥证书的工作量和对节点证书认证的代价。最后通过安全性和复杂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易于实现,而且安全可靠并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及通信开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6年17期)

刘丹,石润华,仲红,张顺,崔杰[10](2015)在《车载自组织网中条件隐私保护认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载自组织网(VANET)中身份认证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载网中条件隐私保护认证方案。首先,引入短签名技术,构造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短签名方案。与主流方案CPAS相比,该方案降低了签名和验证过程所需的计算开销,提高了通信效率;其次,将签名者的私钥分成相互关联的两部分,有效地解决密钥托管问题,适合于车载自组织网环境;进而基于新的签名方案,提出了一种车载网中条件隐私保护认证方案,实现了条件隐私保护的身份认证功能。经理论和效率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在签名过程只需3次点乘运算,而在验证过程只需1次点乘和2次配对运算,所耗计算量少。特别地,所提方案使用加入小系数检测的批认证方法,不仅提高了认证速度还降低了误接受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5年05期)

自组织认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hoc Networks,VANET),是车辆之间的通信综合统筹平台,也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VANET提高了交通效率,提升车辆乘坐人员的体验舒适度,并大幅度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VANE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隐私泄露问题。由于VANET本身的开放性和脆弱性,导致其极易受到攻击与破坏,面临如信息伪造、信息跟踪、信息篡改等诸多安全问题。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给攻击者有了可乘之机,用户的隐私受到严重威胁,因此部署的车载自组织网络隐私保护方案必须满足信息的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完整性等安全目标。同时VANET的信息实时性要求较高,且拓扑结构变化快,无线信道质量不稳定,所以在车载通信单元计算能力以及存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构造一个安全且实时性高的车载通信网络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分析了车载自组织网络隐私保护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对VANET隐私保护的研究设计了两种安全性与实时性并重的VANET隐私保护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构造了一个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实时导航系统的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满足匿名性、认证性、不可链接性和可追踪。随后对方案进行了正确性与安全性分析,与已有方案对比分析,阐明了本方案适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下的实时导航系统。该方案还对导航路径算法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算法复杂度低,更加适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硬件通信设备。通过从签名到认证再到最优路径算法的选取,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安全的车辆实时导航。2.目前车载自组织网络通信环境资源受限,车载通信单元计算能力较弱、通信信道容量较小、通信效率较低,基于这样的基础设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短签密的车载自组织网络隐私保护方案,相比其他的签密方案,短签密具有密文长度短、计算量小、通信效率高等优点。因此短签密更加适用于资源受限,拓扑变化较快的车载自组织网络通信。该方案中的短签密能以更低的系统开销,实现较高的安全性。3.通过NS-3工具对基于车载自组织网络导航系统的隐私保护方案进行仿真。在车辆数不同情况下对吞吐量、丢包率进行分析,并以可视化形式展现。结果显示该导航方案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组织认证论文参考文献

[1].司林.云服务环境下面向车载自组织网络的认证方案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2].苟晨晨.车载自组织网络的认证与隐私保护方案研究[D].西华大学.2018

[3].华蕾.安全、高效的车载自组织网络匿名身份认证方案研究[D].江苏大学.2018

[4].张静.车载自组织网络中条件隐私保护认证协议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8

[5].任军利.异构自组织网认证和密钥分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6].高天寒,李艳强.车载自组织网匿名接入认证机制研究综述[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6

[7].田佳俊.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隐私保护认证方法研究[D].南华大学.2016

[8].张磊.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认证与隐私保护的研究和实现[D].安徽大学.2016

[9].张刚,石润华,仲红.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身份的匿名认证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

[10].刘丹,石润华,仲红,张顺,崔杰.车载自组织网中条件隐私保护认证方案[J].计算机应用.2015

标签:;  ;  ;  ;  

自组织认证论文-司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