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胸腔镜辅助论文-赵红霞,藤云鹏,牛小丽

非胸腔镜辅助论文-赵红霞,藤云鹏,牛小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胸腔镜辅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通气,气胸,人工,二氧化碳,食管肿瘤

非胸腔镜辅助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霞,藤云鹏,牛小丽[1](2019)在《双肺通气辅助二氧化碳气胸在老年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肺通气辅助二氧化碳气胸在老年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行老年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n=36)实施双腔管单肺通气,双号为观察组(n=36)实施单腔管双肺通气辅助二氧化碳(CO_2)气胸。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野暴露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术野暴露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肺最大程度萎陷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 <0. 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咽痛、声嘶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 05);两组患者CO_2气胸后0. 5 h或单肺通气后0. 5 h(T_2)、CO_2气胸后1 h或单肺通气后1 h(T_3)、胸部手术结束前0. 5 h(T_4)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测定值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T_1)(P <0. 05),对照组T_2、T_3、T_4时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显着低于T_1时(P <0. 05),对照组T_3、T_4时血氧饱和度(SpO_2)显着低于T_1时(P <0. 05),且观察组T_2、T_3时PaCO_2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 <0. 05),T_2、T_3、T_4时PaO_2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 <0. 05),T_3、T_4时SpO_2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 <0. 05);两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仅于T_2时有所升高(P <0. 05),HR水平在T_2、T_3时升高(P <0. 05),后逐渐恢复至T_1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AP水平T_2时较低(P <0. 05),心率(HR)水平T_2、T_3时较高(P <0. 05)。结论对老年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道管理中实施双肺通气辅助二氧化碳气胸,具有明显优越性,其能够减轻术中对血气、血液动力学的不良影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缩短住院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阳[2](2019)在《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召县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113例,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56例采取常规内固定治疗,研究组57例采取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住院用时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及住院用时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75%与对照组7.14%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采取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能减小切口长度,缩短手术用时、住院用时,且具有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朱振国,张军祥,杜东海[3](2019)在《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对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VATS)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两种术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采用全胸腔镜手术,观察组47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ATS及VAMT应用于自发性气胸,均可取得显着效果,并具有切口小的优点,VAMT相比VATS,可降低手术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0期)

冯为[4](2019)在《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接受胸腔镜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其中研究组实施人工气胸辅助VATS胸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常规胸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及胸管引流量等指标,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00%vs 14.00%),差异显着(P<0.05)。结论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较高,应用效果显着,值得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29期)

吴蓓蓓,马逸琳[5](2019)在《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及3D胸腔镜技术应用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3D打印技术辅助下3D胸腔镜技术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v14软件,制作3D肿瘤模型后,再进行3D胸腔镜辅助肿瘤切除术。结合病例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实际完成时长均短于术前预期时间,肿瘤均得以根治性切除,无残留。患者术后住院4~8 d,平均(5.9±1.8)d。截至2019年7月随访,10例患者未出现转移或复发。结论 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琨[6](2019)在《微创胸腔镜辅助二尖瓣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创胸腔镜辅助二尖瓣置换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术方案,手术视野暴露良好,可避免挤压、损伤患者肺部,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恢复较好。相较于常规手术,微创胸腔镜辅助二尖瓣置换术的创伤更小,对机体内环境的干扰比较小,术中出血量比较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较优。但临床有研究指出[1],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前对手术产生了严重的不良情绪,术中容易发生应激反应,继而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与预后。因此,本研究分析了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应用全面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于增峰,尹同利,张剑辉,周付荣,唐广星[7](2019)在《超声定位加胸腔镜辅助行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胸廓成型术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术前超声定位加胸腔镜手术辅助定位行TINI环抱式记忆合金接骨器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以胸廓成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7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固定组86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式的保守治疗,手术固定组采用术前超声定位加胸腔镜手术辅助定位行TINI环抱式记忆合金接骨器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以胸廓成型术,比较2组骨折愈合情况,治疗指标、预后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固定组愈合良好率可达97. 67%,高于对照组的52. 17%(P <0. 01);手术固定组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胸引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手术固定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物应用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 01);手术固定组肺不张、肺部感染及胸廓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1或P <0. 05)。结论术前超声定位加胸腔镜手术辅助定位行TINI环抱式记忆合金接骨器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以胸廓成型在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改善手术有关指标和预后,降低术后合并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6期)

沈瑜[8](2019)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部手术护理配合中常见问题的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医用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使临床医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医用机器人中的一种,目前在胸外科手术中开始广泛应用,日渐成熟。本文针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100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RATS)肺部手术中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及后台报错的情况汇总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后续手术的正常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方法回顾总结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2009年5月到2018年6月行RATS肺部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情况。结果 1000例RATS肺部手术中共出现52次常见故障。在问题发生过程中,前期通过公司的跟台现场解决、中后期通过电话沟通指导解决及组内12名专职护士自行处理解决,均未对患者造成影响。结论正确掌握故障的发生情况,发生类型及处理方法,可大大降低因手术器械、仪器设备操作不当,致使机器人系统不能正常平稳使用,延误手术,增加手术风险,最终减少手术中的误操作,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章亿文,厉宝华,项海燕,钱维明[9](2019)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行右胸腔镜辅助浅低温体外循环升主动脉不阻断二尖瓣生物瓣置换1例的手术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行右胸腔镜辅助浅低温体外循环升主动脉不阻断二尖瓣生物瓣置换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护理要点为术前做好访视及相关人员、物品的准备,术中做好手术体位管理、药物管理及低体温、大出血、空气栓塞、室颤等并发症的预防和紧急应对,术后注意管路交接,做好保暖。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5 h,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95 min,术中除颤自动复跳,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10 d出院。(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19年09期)

戴霆[10](2019)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开胸手术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手术的术后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肺癌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开胸术;试验组使用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肺癌治疗术。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和术后疗效。结果:试验组术中情况、术后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治疗术具有微创性、疗效好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6期)

非胸腔镜辅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召县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113例,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56例采取常规内固定治疗,研究组57例采取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住院用时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及住院用时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75%与对照组7.14%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采取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能减小切口长度,缩短手术用时、住院用时,且具有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胸腔镜辅助论文参考文献

[1].赵红霞,藤云鹏,牛小丽.双肺通气辅助二氧化碳气胸在老年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师杂志.2019

[2].李阳.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9

[3].朱振国,张军祥,杜东海.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对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4].冯为.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

[5].吴蓓蓓,马逸琳.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

[6].王琨.微创胸腔镜辅助二尖瓣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9

[7].于增峰,尹同利,张剑辉,周付荣,唐广星.超声定位加胸腔镜辅助行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胸廓成型术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8].沈瑜.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部手术护理配合中常见问题的回顾性分析[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9].章亿文,厉宝华,项海燕,钱维明.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行右胸腔镜辅助浅低温体外循环升主动脉不阻断二尖瓣生物瓣置换1例的手术护理配合[J].护理与康复.2019

[10].戴霆.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9

标签:;  ;  ;  ;  ;  

非胸腔镜辅助论文-赵红霞,藤云鹏,牛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