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腐病菌论文-黎晓茜,龙友华,尹显慧,吴小毛,赵志博

软腐病菌论文-黎晓茜,龙友华,尹显慧,吴小毛,赵志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软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茉莉酸甲酯,猕猴桃,葡萄座腔菌,超微结构

软腐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黎晓茜,龙友华,尹显慧,吴小毛,赵志博[1](2019)在《茉莉酸甲酯处理对猕猴桃软腐病菌作用机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探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猕猴桃软腐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作用机制及采前MeJA处理猕猴桃果实对其软腐病的防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eJA浓度(0~0.80 mmol/L)升高,其对猕猴桃软腐病菌葡萄座腔菌抑制作用增强,菌丝相对电导率、蛋白质与核酸相对泄漏度逐渐升高;0.80 mmol/L MeJA处理可引起菌丝细胞壁溶解、线粒体增多且形状不规则、空腔明显增加,细胞壁β-1,3-葡聚糖酶活力增强。田间实验结果显示:采前一个月用0.50 mmol/L MeJA浸果处理对猕猴桃软腐病防控效果可达77.70%,且可有效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还可抑制猕猴桃贮藏过程中硬度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上升和VC的损失,从而提高其贮藏性能。综上,MeJA可影响葡萄座腔菌细胞壁结构完整性,具有抑菌活性,应用于田间防治猕猴桃果实软腐病效果理想,且能改善果实外形与品质、延长贮藏期。(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李苗苗,伍翔,严准,吴中军,高春生[2](2019)在《一株强致病力软腐病菌鉴定与室内药剂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从湘西武陵山区感病萝卜分离的一株软腐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合萝卜软腐病菌的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6个看家基因(gapA,icdA,pgi,rpoS,mdh,proA)的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结果表明,病原细菌Secpp 1600属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致病力强,可侵染分属8科13个属的多种经济作物;与迪基氏菌Dickeya fangzhongdai菌株高度同源。选用7种药剂通过抑菌圈法对Secpp 1600进行了抑菌效果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农用链霉素、SPP3和SPP4可抑制病菌生长,药剂间抑菌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SPP4的直接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制浓度为900μg/mL。(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4期)

黄宁,张景欣,蒲小明,沈会芳,杨祁云[3](2019)在《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生物被膜形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 MS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试不同离体培养条件下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表明: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PB)中形成能力最强;添加1%蛋白胨之后,生物被膜形成的生物量最大,随着浓度添加到4%,生物量降低;在提供大量营养的培养体系(198μL YPB+2μL菌液)中,细菌形成的生物被膜显着高于其他培养体系;培养24 h时,细菌生物被膜量最大,之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少;指数生长期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优于平台期细菌;在初始菌密度10~2~10~8 CFU/mL范围内,不同密度对24 h生物被膜形成量无显着差异;32℃时,细菌生物被膜量显着高于其余温度试验组;pH 6~8时,细菌生物被膜量显着高于其他pH试验组。因此,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能形成稳固而清晰的生物被膜,其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妗颐,肖洋,杨龙,张素,吉玉玉[4](2019)在《巨大芽孢杆菌L2发酵产物对魔芋软腐病菌的抑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L2发酵产物对贮藏期魔芋软腐病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EC-1的抑菌机制。方法:以巨大芽孢杆菌菌粉为原料提取发酵产物,用常压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发酵产物流分LE4-1~LE4-7,经抑菌实验筛选得到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1有良好抑菌作用的流分,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并通过测定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菌液电导率、核酸蛋白泄漏、可溶性总糖质量浓度、菌体总蛋白、菌体磷代谢及胞内活性氧水平对其抑菌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巨大芽孢杆菌L2流分LE4-3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1有良好抑菌作用,经GC-MS检测其主要成分为苯乙酸乙酯(32.190%(相对含量,后同))、亚油酸乙酯(15.819%)、苯乙酸甲酯(13.793%)等;LE4-3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1的IC_(50)为(1.06±0.01)mg/m L,并初步推测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细胞膜完整性、损伤细胞结构、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1发挥抑菌作用,因此巨大芽孢杆菌L2流分LE4-3在魔芋抗软腐病贮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冯迪南,王梦瑶,余成鹏,刘琼光[5](2018)在《马铃薯软腐病菌室内药剂及拮抗细菌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由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e(Pcb)引起的马铃薯细菌性软腐病是马铃薯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其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研究和应用较少。以Pcb为指示菌,选择9种常用的细菌药剂,通过室内平板试验,筛选出对Pcb具有抑菌作用的4种药剂,抑菌效果依次为万胜清(20%溴菌腈·5%壬菌铜)、克菌康(3%中生菌素)、辛菌胺醋酸盐和金霉唑(1.5%噻霉酮);进一步从土壤中分离并获得对Pcb有拮抗作用的5个拮抗细菌RFjk1~RFjk5,它们分别与菠萝泛生菌(Pantoea ananatis)、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及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在99%以上,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的拮抗细菌RFjk2,显示出潜在应用前景,可望为马铃薯细菌性软腐病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黄建东,钱勇,杨士杰,王鹏钧,冯宝军[6](2018)在《4-氟苄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白菜软腐病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氟苄胺和20种酰氯为原料,经过N-酰化反应合成了11个氟苄脂肪酰胺(3A01~3A11)和9个氟苄芳香酰胺类化合物(3B01~3B09),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对白菜软腐病病菌的抑菌活性,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滤纸片载药量为20μg/disc时,化合物3A01、3A07、3B03和3B09对供试的白菜软腐病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15、15和13 mm。(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3期)

贺理,陈洁,陈曦,张睿,陈存[7](2018)在《四种植物水提液对胡萝卜软腐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蒜鳞茎、柑橘皮、洋葱鳞叶、柚子皮4种天然植物的水提取液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进行抑菌试验,并对大蒜鳞茎水提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大蒜鳞茎水提液和洋葱鳞叶水提液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有抑菌作用,且大蒜鳞茎水提液效果明显,其含有7种可能的有效抑菌成分,柑橘皮和柚子皮水提液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该试验为抑制植物病原细菌以及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用生物杀菌剂或抗菌剂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陈嘉敏,朱志强,傅本重,魏蜜[8](2018)在《解淀粉芽胞杆菌D2WM对软腐病菌HBEU-9的抑菌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生防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D2WM对软腐病菌菊欧文氏菌HBEU-9的抑菌作用机理,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防菌正丁醇提取物与病原菌共培养,监测生防菌提取物对病原菌细胞壁降解酶系及菌体细胞代谢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离纯化粗提物,通过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拮抗物质的种类,结果表明,当粗提物浓度为0.2%时病原菌PG、PMG、Cx活性均显着下降,而β-葡萄糖苷酶活有所上升,可能是因为粗提物促进了病原菌中葡萄糖的代谢;经过生防菌的发酵液提取物处理后的病原菌,生物量比对照显着减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增加,可见粗提物可以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结构,使内容物外泄,并影响病原物菌体内的代谢过程;粗提物抑菌物质鉴定结果表明,其抑菌活性物质为抗菌肽和聚酮类,为后续进一步结构确证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吴月,周志杰,覃小艳,徐金容,陈雪[9](2019)在《余甘子采后软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细胞壁水解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药食同源的余甘子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极易软腐变质,严重影响其品质和经济价值。【目的】明确引起余甘子果实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长特性和产细胞壁水解酶活性,为余甘子采后软腐病的控制及延长其贮藏期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采后发病的余甘子果实分离病原菌,按照科赫法则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测定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特性,检测产胞外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结果】从具有软腐症状的余甘子果实中分离得到32株真菌,其中菌株DQ23是余甘子采后软腐病的致病菌,通过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将其鉴定为Penicillium choerospondiatis。其菌丝在酵母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DA)上生长最快,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上产孢最多。该菌能有效利用多种碳、氮源,适宜产孢的碳源为蔗糖、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范围分别为25°C和3.0-5.0,产孢的最适温度和pH范围分别为25°C和4.0-7.0。光照均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该菌具有分解果胶、纤维素的能力,无分解蛋白质、鞣质的能力。【结论】Penicillium choerospondiatis是余甘子果实软腐病的病原菌,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防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雷锋杰[10](2018)在《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对人参叁萜皂苷类物质的趋化响应及其致病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属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药用植物,以根入药,具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中国东北地区是人参道地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人参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人参细菌性软腐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引起的人参细菌性软腐病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极大影响了人参的产量和品质,已经成为人参产业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迄今国内外对该病害寄主与病原互作机制缺乏系统研究。本论文根据植物病理学原理,采用生理生化技术,探讨了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对人参叁萜皂苷类物质的趋化性响应及其致病机制,以便对人参细菌性软腐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1.人参细菌性软腐菌对人参皂苷类物质具有趋化性响应。趋化性是一些土传病原菌致病第一步,是病原菌与寄主相互识别的最初表现。采用毛细管法探究了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对人参皂苷类物质的趋化性反应,并筛选出最佳趋化条件。研究发现,人参细菌性软腐菌对人参总皂苷、人参二醇型苷元和原人参二醇型苷元的最佳趋化浓度均为浓度5 mg/L,单体人参皂苷Rd和Re的最佳趋化浓度为0.5 mg/L;人参细菌性软腐菌对人参二醇型苷元、原人参二醇型苷元和Re的最佳趋化p H是7,人参总皂苷和Rd的最佳趋化p H是8;细菌性软腐菌对这5类趋化物质最佳趋化温度和趋化时间分别为30℃和60 min。人参皂苷类物质能够诱导人参细菌性软腐菌产生趋化性响应。同样的方法分析了人参细菌性软腐菌对人参根系分泌物也具有趋化性响应。该细菌对p H是7、浓度为0.0125 mg·L-1的水层人参根系分泌物在25℃下培养60 min时达到最大趋化值,趋化率为2.2519;对p H是7、浓度为0.125 mg·L-1的正丁醇层和石油醚层人参根系分泌物分别在25℃和30℃下分别培养60 min和75 min时达到最大趋化值,趋化率分别为2.40、2.163。获得了人参细菌性软腐菌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在基因组水平上参与完整趋化过程中的一系列蛋白和趋化通路,并对该菌的趋化蛋白结构域进行预测。由此可知,人参根系分泌物的积累能吸引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在人参根系周围聚集滋生,大大增加了该病菌成功接触侵染人参的几率。2.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侵染人参根致病过程观察。对收集到的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菌株开展致病性测试,不同菌株致病性有一定差异,致病性强弱菌株排序依次是,SN-1>SN-3>JG-2>JG-1>JN-1>SN-2。显微观察发现细菌软腐病菌在人参根表皮细胞伤口处侵入,向四周呈辐射状侵染。随着病程推进,软腐病菌从人参周皮开始依次扩展到人参韧皮部、形成层及木质部增殖,病变部位褐色加深,进而导致人参根组织逐渐出现典型软腐症状。3.人参皂苷类物质对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活体健康人参接种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并用人参皂苷类物质处理接种处,利用DNS法对该菌所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细胞壁降解酶在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侵染时均能产生,在侵染24h内,人参皂苷元能促进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而在侵染后期36h时,人参皂苷能促进纤维素酶。在整个侵染期间,人参皂苷和人参皂苷元均能促进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的酶活性,人参皂苷和人参皂苷元对人参细菌性软腐菌侵染人参中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具有不同的作用。4.人参皂苷类物质对人参细菌性软腐病防卫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影响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侵染人参,人参皂苷在前12h降低了植株体内O2-含量,前24 h加速了体内·OH清除率,能延缓人参软腐菌侵染,而人参皂苷元提升了O2-含量,前24 h加速了·OH清除率,SOD酶活性显示,在病菌侵染前期,人参皂苷可以延缓病菌侵染,后期作用不明显。而人参皂苷元在前18 h期间加剧了病菌的侵染。人参皂苷能促进CAT酶活性升高,延缓病菌的侵染,而皂苷元对CAT酶活性影响不显着。人参皂苷和皂苷元在病菌侵染中均能提升POD活性,且皂苷元强于皂苷。病菌侵染后期,人参皂苷能明显减弱MDA含量,而人参皂苷元增长了MDA含量。人参皂苷能提升可溶性蛋白含量,而人参皂苷元却没有类似的作用。同时,随着病菌侵入时间进程推进,人参皂苷在病程后期降低了植株中游离Pro含量,减弱了对外界逆境的胁迫影响。而人参皂苷元加剧对病菌侵染的逆境胁迫。人参皂苷能快速提高植株体内GSH含量,而人参皂苷元却没有如此敏感。人参皂苷和人参皂苷元对不同抗氧化酶的活性差异是显着的,且在病程不同时期差异也是显着的。人参皂苷能减轻膜脂过氧化反应,延缓和减弱人参病菌侵入。而人参皂苷元能加剧人参膜脂过氧化反应,加剧了病菌的侵染。5.人参细菌性软腐病对人参叁萜皂苷类物质应答的代谢组学分析。人参皂苷和人参皂苷元在人参细菌软腐病菌侵染过程中的持续刺激,通过代谢组学方法进行监测与全面分析显示,利用UHPLC-QTOF-MS检测正、负离子模式分别显示,人参皂苷处理组(s3组)中比无菌水处理组(s2)含量增加的有有机酸1种,酮类1种,1种糖苷类,4种脂类、核苷酸2种,氨基酸12种,有机酸2种,胺类2种,盐类1种。比无菌水处理组减少的有核苷类5种,有机酸6种,脂类1种,醇类1种。糖类1种,生物碱1种,核苷酸4种,氨基酸2种。在人参皂苷元处理组(s4组)中比无菌水处理组(s2)含量增加的有有机酸3种,1种多糖类,氨基酸3种。人参皂苷元处理组减少的物质种类有糖类1种,氨基酸1种,有机酸1种。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侵染中,人参组织中的物质种类均有所增加,并对定性准确的差异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筛选出不同处理间差异显着的化合物。(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软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从湘西武陵山区感病萝卜分离的一株软腐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合萝卜软腐病菌的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6个看家基因(gapA,icdA,pgi,rpoS,mdh,proA)的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结果表明,病原细菌Secpp 1600属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致病力强,可侵染分属8科13个属的多种经济作物;与迪基氏菌Dickeya fangzhongdai菌株高度同源。选用7种药剂通过抑菌圈法对Secpp 1600进行了抑菌效果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农用链霉素、SPP3和SPP4可抑制病菌生长,药剂间抑菌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SPP4的直接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制浓度为900μg/m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腐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黎晓茜,龙友华,尹显慧,吴小毛,赵志博.茉莉酸甲酯处理对猕猴桃软腐病菌作用机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

[2].李苗苗,伍翔,严准,吴中军,高春生.一株强致病力软腐病菌鉴定与室内药剂筛选[J].植物保护.2019

[3].黄宁,张景欣,蒲小明,沈会芳,杨祁云.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生物被膜形成特性[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4].赵妗颐,肖洋,杨龙,张素,吉玉玉.巨大芽孢杆菌L2发酵产物对魔芋软腐病菌的抑菌机制[J].食品科学.2019

[5].冯迪南,王梦瑶,余成鹏,刘琼光.马铃薯软腐病菌室内药剂及拮抗细菌筛选[J].广东农业科学.2018

[6].黄建东,钱勇,杨士杰,王鹏钧,冯宝军.4-氟苄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白菜软腐病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8

[7].贺理,陈洁,陈曦,张睿,陈存.四种植物水提液对胡萝卜软腐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J].生物化工.2018

[8].陈嘉敏,朱志强,傅本重,魏蜜.解淀粉芽胞杆菌D2WM对软腐病菌HBEU-9的抑菌机理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9].吴月,周志杰,覃小艳,徐金容,陈雪.余甘子采后软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细胞壁水解酶活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9

[10].雷锋杰.人参细菌性软腐病菌对人参叁萜皂苷类物质的趋化响应及其致病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标签:;  ;  ;  ;  

软腐病菌论文-黎晓茜,龙友华,尹显慧,吴小毛,赵志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