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新课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小学2661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课不再是一潭死水,但目前仍然有些学生喜欢体育课,但厌倦上体育课,因此,必须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上体育课的态度;讲究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把“运动兴趣”贯穿全课堂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体育改变观念运动兴趣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学习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一、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教学目的有效保证

新时期根据新“课程标准”必须突出的是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体育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树立起终身体育观念,课程内容由统一性、固定性、指令性向多样性、指导性方向转变,注重理论与实践、体育与保健的结合,由绝对性评价向选择性与个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研究办法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他们渴望得到别人平等相待,得到别人重视理解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师要把信任的眼光投给每一个学生,把温暖的语言送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和增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加强新时期学生的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迅速、整齐、守纪律、爱劳动、爱公物,注意安全,自觉积极,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就要常以英雄人物、优秀运动员的光辉形象榜样,学习他们刻苦训练、磨练意志的事迹和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较大的感染力,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可使学生分清是非,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3.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1)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激励人去用心钻研,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积极性的影响,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穿插一些力求活泼,变化多样的教学内容。

(2)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师生互动效能。

教师根据学生条件的特点,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学设备的条件,要选择情景教学,主题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力争在课堂上做到“一新”、“二全”、“三鲜”。即教育理念新;“教”要面向全体、“学”要面向全体;鲜活的教学内容、鲜活的教学方式、鲜活的教学语言。其次,努力构建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期待、充满活力,使它成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与探索的互动舞台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地展现自我,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最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拥有自由空间,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自制简易器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体育器材、设施的规格标准必须要有教育性、科学性、安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广大小学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征缩小体育场地器材。亲手制作一些简易的器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激发体育兴趣。

(4)建立完善、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制定了既看最终成绩又注重进步幅度的综合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的建立有效克服了旧评价制度只看最终结果的弊端,有效提高了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有的学生先天素质较差,经过一学期的体育课锻炼进步很大,但他的成绩离优秀还有距离,用新的评价制度来评价这类学生,他们的成绩就会很高,这样会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结果与分析

对二年级4个班学习进行评比:技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其重要原因在于对学生渗入几种培养兴趣的教学手段中,将学生的惊奇、兴趣引进课堂,使之对体育技能的学习表现出深厚的热情与兴趣,避免被动练习的盲目性。

四、结论

根据学生心理特性,激发他们的各种愿望,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充分认识到重视学生的兴趣,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鲍忠孝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罗映清曲宗湖学校体育学[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标签:;  ;  ;  

新课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