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性精神:朱熹理学的另一面

科学理性精神:朱熹理学的另一面

一、科学理性精神:朱熹理学的另一面(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古宏韬[2](2021)在《明清祭文研究》文中提出祭文是礼仪活动中人与鬼神互动的告祝文本,在历史发展中逐渐以表达情感或思想主张见长,兼具礼仪功能和文学价值。论文以明清时期的祭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明清祭文的文本整理、分析,深入到礼仪文化与各社会阶层的历史和内涵之中。在传统文学研究基础之上,侧重发掘明清祭文所具备的社会、思想价值。根据祭文的功能与对应的社会领域,划分出国家礼仪祭文、儒家士人祭文、民间祭文等类型,主要探讨明清时期祭文所反映的社会思潮或历史趋势等问题。最后,对明清祭文的总体特征得出一些结论。明清祭文的体例和文风基本继承唐宋,而文学创作水平有所停滞。但与此同时,明清祭文比较突出地展现了一些人文主义关怀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反映出当时人对社会现实以及人类幸福的关注。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对明清之前中国祭文历史作简要回顾。祭文产生于上古“祝”的传统,在先秦和秦汉时期是国家礼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在魏晋南北朝后,抒发情感的哀祭文兴起,并在唐宋发展成熟。祭文在礼仪功能和文学形式上的丰富,为此后时代的这类文本创作打下了基础。第二章梳理明清国家礼典中常见的祭文,包括对其功能、种类的分析。国家礼典、礼书保存了多种礼仪文本,其中就包含了各种礼仪场合中使用的祭文。在天地、社稷、宗庙、孔子以及各种神只的祭祀礼仪中,祭文反映了礼制或政治事件的变迁。明朝建国初期、嘉靖时期“大礼议”对祭文制度的建立和改造,乃至清代满人对祭文的利用方式等,均是加强国家祭文与政治联系的重要节点。第三章在国家礼典祭文的基础上,讨论明清皇权与祭文书写之间的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帝制时代一个高峰,专制权力对国家、臣民的生活产生重大作用。祭文作为权力叙事的工具,反映了多种历史事件的走向。清代满人祭文还与多民族事务的处理方式存在关系。通过一系列清代祭文的制度规定和实施手段,清人多民族视域下的政治权威得以展现。祭文在这些国家权力的层面体现出较强的实用、功利性。第四章关注对象为儒家士人阶层,涉及包括哀祭与祷神在内的多种祭文形式和体裁。士人祭文主要含有文学史、思想史等方面的信息。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特征及其与唐宋以来文风的关系,是探索明清祭文之文学价值的核心。明清士人祭文还反映了一些思想史的现象,例如理学、阳明学、乾嘉汉学崛起、三教会通等风潮,以及政治上的“学统”和民族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明清中国文化与欧洲文明发生互动,“礼仪之争”里中国士人围绕祭文的往来争论,使中国文化重视人世、排斥鬼神迷信的价值观得到重新阐释。此外,明清士人的祭文中,具有较多的对个体生死的关怀,这些方面都是展现人文精神价值的重要内容。第五章谈明清祭文在民间社会的下移、传播。祭文在民间社会的传播和发展,是儒家主流的礼文化发生下移的过程。通过考察儒者在民间的礼文实践,以及日用书籍、大众文学等知识载体中的祭文信息等,将有效揭示民间文化在世俗化上的发展方向。民众在祭文中寄托的现世追求,同样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陈政[3](2020)在《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活美学研究日益兴盛的背景下,探究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思想,以中国话语与中国经验介入到当代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价值建构之中,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从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发展历程看,宋代生活美学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典范形态,既承接中唐以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转向”,又开启明末以来生活审美的奢靡之风,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开启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新风貌。实践层面,宋代士人在文玩鉴藏、士人园林、山水悠游、雅集交游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化趋向。理论层面,一批具有生活美学理论着作雏形的书籍在此时大量出现,为晚明涌现的《闲情偶寄》、《长物志》、《考盘馀事》等生活美学着作奠定了基础。宋代审美主体范围急速扩大,从宫廷到民间,其中士人阶层在宋代理学思辨精神影响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进行自觉反思并形成理论表述,其生活观念、生活审美观念、生活审美实践,对于建构当下中国话语的生活美学理论,回应西方日常生活美学理论,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宋代士人生活美学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分析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从中西方哲学、美学生活论转向出发,梳理当代生活美学的理论演变,认为“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指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状态,“生活美学”可具体区分为生活美学观念和生活经验中的审美两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方式。以此,本文进行的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主要是指对中国古代现实生活中审美观念与活动的研究。第三章从“生活”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开始,通过“生”与“活”及其二者的词义构成关系来对中国古代“生活”观念进行思考。从“生生”到“日用”,古人使用了两套言说话语来表现东方式的生活观念与理想,从而让中国古人的生活既有超越性的生命之思,亦有形而下的生活之用,在生活审美层面同时形成了感性维度与超越性维度的共存。第四章从审美观念角度出发,着重考察闲、情、理、欲、物等范畴,分析宋人对于快感(欲)、美感(情)的价值判断。从宋人生活审美中的“物欲”关系入手,以苏轼“寓意于物”思想为视角,考察宋人日常生活审美中的价值论维度与伦理关怀。第五章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出发,阐释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经验的实现方式。宋人以生活物象为载体,以居室、园林为空间依托,在雅集交游中营造审美氛围,构筑审美化的生活情境。以西方日常生活美学为参照,将宋人生活审美方式划分为艺术审美式、参与式和自然环境认知式三种,呈现生活审美经验的多维面向。第六章总结宋代士人生活美学对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思想的影响,并阐述宋代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宋代士人超越有限物欲羁绊而通达精神世界的无限,在实践层面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主体性丧失问题、精神内涵弱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反思的资源,在理论层面为美学走向生活审美,走出纯粹的理论性研究,面向真实的审美实践提供参照。第七章,论文认为,宋代士人生活美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美学,是具有理性精神的生活美学,以此区别于六朝尚逸的生活美学,以及明代重情的生活美学。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重视大众文化而忽视精英文化,对宋代生活美学研究也有利于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基于宋代士人生活观念,论文认为宋人在“超越性”与“生存性”的互融互生中为现实生活带来张力,实现生存状态的情理谐和。立足宋代士人生活审美观,认为宋人以“心统性情”、“吟咏性情”观肯定生活审美的感性特征,以“寓意于物”、“玩物适情”观确立生活审美的价值指向,在感性审美中实践诗意生活理想。以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为范例,反思当代生活审美经验,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亲近和尊重生活的价值之学、幸福之学。通过宋人生活美学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分析,反思当代生活美学理论发展,认为中国生活美学不同于西方日常生活美学,应着重在审美价值论、境界论等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生活美学与传统西方美学并不完全对立,生活美学的回归感性学主张并不是与艺术为敌,而是打破美学研究中的唯艺术论,将生活审美的情感经验纳入美学研究视域,彰显生活的审美品质。

吴春敏[4](2019)在《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进程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文化特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特点是人文主义,世俗化深入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的特点理性主义,致力于掌握科学知识,通过理性努力获取幸福的乐观主义精神,非理性受到压抑。随着工业革命进展,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变化,整个社会弥漫着非理性的攫取利益的冲动,工具理性盛行,价值理性受到压抑。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核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转向对人的现世生活的关注,将满足人的现实需求作为一种自然的、理性的选择。宗教改革客观上进一步解放了人的思想,给予人以独立的、自由的思想权力。启蒙运动强化了理性的重要性,对知识的批判考察,对迷信的理性批判,确立了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基础,推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的发展。工业化深入发展,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加剧了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满足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需要,无产阶级形成了自我意识。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工业化极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其次,创造了巨量的精神财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深入且广泛。人类自由运用知识改造社会的能力得以提高,政治制度、社会管理制度、道德建设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社会生活趋于合理化。最后,人类已经部分地实现了为人的发展创造充分物质条件,但是制度和文化的矛盾使之未能形成对人的发展的支撑。现代化给世界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各种问题、矛盾也层出不穷,造成各种危机。在人类社会,经济危机随着现代化的运动,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愈加严重。贫富差距未能随着生产发展得以缩小,反而继续扩大。生态危机如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终结人类文明历史。但是为了国家利益,有的国家逃避治理生态的责任。政治上,分裂的政治意识在民主的旗帜下,给各种问题的解决造成了阻碍。各国精英与草根阶层的意见分歧难以弥合。精神文化方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人在现实世界中愈加虚无化。文化之间的交流表现出激烈的冲突,人类未能在全球化时代为文化多样性留下足够的宽容性,反而以落后与发达、文明与野蛮的对比来打压一种文明的价值。现代化变革在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产生了不少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文化冲突增多,精神危机、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先发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被作为榜样被传播,被接受,被实践。而这些经验是矛盾体,即推动了进步也引发了问题,表现为理性压抑非理性,工具理性压抑价值理性,人从神祗获得解放,又陷入了对物的严重依赖;人性的、理性的、世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位于非理性的对物的贪欲。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非理性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导、情感、意志等作用。这篇论文的目的是运用人性、理性、非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概念对西方现代化实践过程进行哲学审视,梳理和反思现代化变革,尝试提炼精神文化发展经验,为哲学思想在现代化变革中的作用提供简单说明,为解决思想文化危机提供理论基础。追求真理,在哲学上形成简单易行的结论,如果这些结论与时代需要契合,就会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具体的哲学观点,尤其是那些贴近现实、符合逻辑、近乎情理的哲学观念具有高效传播性,哲学观念掌握人,继而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从而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中国现代化需要扬弃西方文化,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本而言是需要哲学的科学总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现代化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以之指导未来的现代化建设。论文的第一章是序言,第二章是现代化初始时期,哲学从神性向人性的转向,从神圣向世俗的转变,第三章是理性主义张扬及其对非理性的压抑,第四章是工具理性盛行和价值理性被贬抑的现状与哲学分析,第五章总结了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哲学审视。

周兴[5](2019)在《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文中提出明代以前,两广地区一直是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儒学的传播也较为薄弱。然而,从明代开始,广东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思想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儒家学者群体。明代广东儒学的兴盛与广东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儒学以“仁道”作为学术的追求目标,实现“仁道”的主要途径是礼的践履。宋明儒学尤其如此,其表现在道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它延续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长达七百余年。仅从延续时间之长,就可看到道学在中国历史上所具备的强劲生命力。与宋明全国儒学的总体状况一样,明代广东儒学也以道学为主流、实学为支流。本文重点考察广东各派儒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及其格君、泽民的经世实践,探讨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第一章简述明代之前广东内部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两汉、六朝时期,粤西和粤北因地处岭南联系中原的主要交通线,成为广东经济的重心;隋唐时期,由于主要交通线转移到粤北,粤西衰落;宋元时期,粤中、粤东和海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广东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内地山区向沿海地区的转移。广东内部文化中心的变迁亦大体同步,两汉时期粤西成为儒学中心,六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兴盛于粤中、粤北。两宋时期儒学主要在粤中、粤东和海南传播,为明代儒学在这三个地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叙述明初统治者的文教政策及明代前期广东儒学的初步兴起。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广东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为广东儒家学者群体的出现准备了必要条件。虽然明初逐步确立起朱学的统治地位,但明初思想家注重在心上做工夫,潜藏着心学的发展方向。明代前期,广东学者丘濬和陈献章突破了朱学,其中丘濬不再做“明道”的理论工作而着力于“行道”实践,丘濬格君及推行礼教的实践表明他实际上转向了实学。陈献章则提出“静中养出端倪”的学术宗旨,着重体悟“仁”的内涵,其弟子林光和张诩进一步发展了白沙心学的内在一面,但两人之学都很快沉寂。白沙学派对出处的态度表明,白沙心学难以将仁道落实于经世实践。第三章阐述甘泉学派如何将心学的理念落实于经世实践。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宗旨,改造程朱的“敬”作为其修养工夫,并通过“心事合一”的理论将“敬”落实于“事”,从而将仁道落实到经世实践。湛若水通过格君和宗族建设的实践,要求将“敬”的工夫贯彻到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湛若水弟子庞嵩和唐伯元都企图克服王学的空虚,庞嵩以甘泉心学兼融王学,而唐伯元则以甘泉心学批判王学。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心学呈现出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第四章叙述广东王学的理论及礼教实践。王阳明先后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宗旨,其学在理论上实现了明道与行道的合一,对仁道的理论探讨提升了一个层次。广东的王门后学以方献夫、薛侃和杨起元最为显着。方献夫提出“知本”作为学术宗旨,然而在其理论结构中不重视“事”的一面。在嘉靖初,方献夫将心学思想运用于“大礼议”的政治斗争,以礼制合于人情作为理论根据。薛侃以“格物”为其学的核心,但强化了王学本体中的虚的一面,晚年的“格物”更走向了空虚。薛侃发展了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作为落实仁道的主要途径。杨起元着重阐述“赤子之心”的内涵,并以“赤子之心”来落实孝弟慈等道德价值,但在理论上消解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工夫。第五章论述明代广东朱子学者的思想及其推进朱熹礼教的主要途径。其中,霍韬以“居处恭”发挥朱学持敬修养的工夫,并通过礼落实于“事”。他在“大礼议”中坚持宗法秩序作为礼的根本,同时致力于宗族的制度化建设。黄佐以“博文约礼”为宗旨,其推行礼教的方式主要是乡约的制度设计。霍韬、黄佐分别将朱熹《家礼》、《增补吕氏乡约》的原则以社会制度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这是他们对朱熹礼教的推进。第六章叙述明代中后期广东实学的理论及经世实践。陈建维护朱学而驳斥心学,但放弃探讨本体问题而偏向于研究国家的现实问题,转向了实学的经世方案。海瑞以心学为根基而以实学为归宿,其“养气”论塑造出其刚毅的道德人格,“万物一体”之说培养了他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心,其“行道”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改革。叶春及虽然继承了甘泉心学,但其学术的重点转向了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并且以推行乡约的形式落实仁道。总体上看,实学与道学有着紧密联系,在“明道”的层面接受道学的解释而不再作理论上的探讨,而将学术重心转向“行道”,但不以推行道德价值的礼教为主,而致力于探讨实际的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明末清初,广东儒者基本坚持以文经世的实学路线。第七章讨论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附带述及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就明代广东的儒家学者群体而论,道学在基层社会推行礼教的成就更突出,而实学则在格君的政治实践中更成功。道学以推行礼教作为“行道”的主要方式,其礼教以心性修养工夫为根基,以宗族和乡约为主要形式,将儒家的价值理念落实于社会生活,为民众奠定安身立命之基,塑造民众的人格,在提高民众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这在粤中、粤东表现得很突出。实学也重视社会建设,但侧重以礼仪制度来管理社会,礼教难以深入推行,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在海南可见到这一点。同时,礼教的推行不仅实现了广东与全国在社会风俗上的统一,而且儒家的文化价值系统主导着社会生活。广东学者与外省学者共同缔造了明代的心学思潮,从而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层面融入中央王朝。明代广东儒学的成就在清代仍发挥着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康有为对心学的继承。康有为将心学的理念推向制度化,晚年以孔子之教为“国魂”并提升至国教的地位,作为救国的根本途径。本文的结论是,明代广东儒学在改造广东地方社会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中礼教起着关键的作用。礼教是儒学的精华,礼教构建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广东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是儒家仁道落实于社会的结果。道学充分地发挥了儒家礼教的精蕴。道学以礼教落实儒家的道德价值,塑造了民众的人格,重建了社会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人自身和社会的改造。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儒学的理论创新不可或缺,如何将儒学的价值理念加以解释,以适应文化各异的各地民众的需要,这就需要学者吸取本地思想资源,在这方面道学显然具有优势。明代前期,陈献章过于吸收佛教、道家的理论,在开创心学的同时,又使儒学的道德价值出现偏颇。明代中期,以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家对白沙心学进行了纠偏,将儒学的道德价值贯彻于经世实践之中,其表现是在礼教中将“敬”的工夫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与此同时,外来的王学与甘泉心学的作用是相同的。以霍韬、黄佐为代表的广东理学家则将道德价值以制度化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危机逐渐加深,社会矛盾逐步激化,实学逐渐兴起,儒学逐步向近代转型。从明代广东儒学的总体情况看,道学在以礼教改造社会、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能力,这既是明代广东儒学兴盛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的原因,也是道学作为宋明儒学主流的原因。

蒋冬双[6](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和德性互化问题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如何厘定?知识与德性互化问题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会有什么样的差异?对于知识与德性互化问题,中、西方学术界思考、把握和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形成对其不同的思考方式的原因是什么?能否用知识与德性互化作为概念和范畴来梳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逻辑?这些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知识教育与德性教育的关系以及知识与德性互化问题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中的意义问题入手,对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关于知识和德性的关系问题的思考方式进行比较研究,进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当代尺度。论文第一部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知识与德性互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并结合西方和中国思想家关于知识、德性及其关系的思想史流变,寻找新时代知识与德性互化的思想史的资源。通过知识、德性及其关系的思想史考察,为进一步研究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内在机理和机制提供思想史基础。论文第二部分,对知识与德性互化的一般问题给予理论说明,进而确定知识与德性有效融合和互动的理论支撑。具体来讲,一是对知识的指向进行说明并对知识的意义进行探寻,为德性的出场提供学术理路基础;二是通过知识意涵所指向的德性出场,分析知识教育过程中德性的迷失,并基于对德性本相的确定,梳理知识与德性的内在关联;三是立足于知识与德性关系的明晰,对知识与德性互化的一般原理进行概括,即知识是德性的载体:知识为德性的养成提供可能;德性是知识的灵魂:德性为知识的使用提供方向;知识与德性关系的明晰:知识与德性互化一般原理确定的原则。论文第三部分,依据知识与德性互化的思想史考察与知识与德性互化的一般问题的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维度进行厘定。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问题进行梳理和归因,明确了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问题情境、问题表现和问题原因;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问题进行了反思,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问题的维度进行了厘定,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问题进行了语境分析、矛盾分析和向度分析。论文第四部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问题求解策略,并结合对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基础和依据进行阐释。一是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知识教育求解策略,对从知识教育视角求解知识与德性互化提出了基本思路和问法的转换;二是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德性教育求解策略,提出基于人的整体性和生命的整全为目标的知识与德性的互动的指向;三是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基础和依据,为进一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和机制提供逻辑基础和理论依据论文第五部分,基于知识与德性互化一般问题的概括和知识与德性互化问题的审视以及知识与德性互化求解策略的阐释,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机理和机制进行建构。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内在机理建构,确定了内在机理的基础和逻辑前提;第二,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原则和价值取向;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机制进行建构,指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改善与知识与德性互化的良性互动,并对多样化价值诉求与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阚海阳[7](2018)在《胡适:反儒家的“儒家”》文中研究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等人曾对孔子和儒家作过激烈的抨击,于是我们一般都会将其视为彻底批孔反儒的急先锋。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一方面是社会塑造反孔偶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们错将胡适在某些场合的激进说辞混淆为他的整体思想。诚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确实对儒学、对孔子都作过激烈的抨击,可是我们更应该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胡适事后的诸多修正和再阐释。胡适对儒学的攻击更多集中在政统和道统的儒学,而对学统的儒学却保留了最大的宽容和同情。对于学统的儒学,胡适始终都将孔子之学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而对于孔子之后的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则呈现不同的观点:胡适对理学的批评更多地集中在其中的佛道成分,对理学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却颇多赞词。自幼饱受儒家经典的熏陶,虽然有过留学外国的经历,可胡适与儒家典籍的联系从未断绝;此外,再加上老师的影响和个人的兴趣选择,胡适的一生都在儒学的浸润之中。本论文共为六个部分。导言部分归纳总结了学界关于胡适与儒家关系的研究现状、梳理了胡适与《新青年》杂志结识的始末及《新青年》“反孔”的总体概况,并阐明了论文选题的价值意义。第一章具体理清了《新青年》“反孔”的发生过程、具体原因以及“反孔”文章的特点。第二章则在第一章《新青年》“反孔”氛围中观照胡适与“孔家店”的关系。本章节对“打倒孔家店”和“打孔家店”两个口号进行了辨析,并对胡适相关激烈的言辞以及“整理国故”运动进行了具体阐释。第三章从“原儒”、“后儒”以及“孔教”三个角度对胡适不同阶段的“儒”的相关概念和观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比较研究,并对由“儒”衍生出来的相关概念,如“儒家”、“儒学”、“儒教”、“孔学”、“孔教”进行了区分。第四章从徽州之风、家学之源两部分分析了胡适“出入孔家店”的原因,并梳理概括了胡适早期出入“孔家店”的经历。结语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观点,并以胡适处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思路来观照当下社会“国学热”的利与弊。

殷亚迪[8](2017)在《从“理”到“理性”—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领袖论争背后的转型思想》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学界杜亚泉研究的支离零散状况,本文力图通过比较研究系统地将杜亚泉思想的整体面貌展现出来。一方面,杜亚泉接受来自儒家传统的通才教育,这种教育力图以“理”来贯通由“天地人文”构成的传统世界图像;而另一方面,清末民初的中国迎来“千载一时”的大变局,西方文明的传入有力推动了理学传统的“天地人文”向现代性世界图像——由哲理、自然、社会人伦、语言文学四个维度构成——的转型。后者以“理性”为核心。这种转型可渐进,可激进;可为调和、接续的取向,可为革命、断裂的取向。全面且深入地卷入上述四维度的杜亚泉采调和取向,思想上则相应地体现为中西会通。而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胡适则采革命取向,思想上则相应地体现为中西体用不二和全盘西化。两种转型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遭遇,并展开了中国近代史上两场论战:一场是着名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在陈独秀与杜亚泉之间直接展开;另一场关乎胡适总结的“新思潮的意义”和他发动的文学革命,杜亚泉间接地批判了二者。本文由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引入,通过重新考察论战双方的核心问题铺展开两种取向的转型思想,并通过回答这个核心问题展开杜亚泉迄今未被系统说明的、从“理”到“理性”的转型思想。笔者试图论证,杜亚泉通过吸收西方文化的核心——“理性”——来融会、改造中国的传统理学,并以“理性”将哲理、自然、社会人伦、语言文学重新贯通起来,形成了一套不同于总体革命的、系统的转型思想。

胡晓瑞[9](2017)在《中国心相画学初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返本初心”为主旨的中国心相画学理论研究属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范畴。是在深化抽象绘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创建具中国特质绘画语言体系的理论研究。是从抽象绘画领域结合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建立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体系。是以摆脱西方艺术理念单一模式,深化自身文化艺术精神,探寻内在本质的具有中国特质创新的学术话语体系。是以“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为方向构建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艺术理论体系。试迈出在艺术领域实现“中国式学术话语”及创建“中国式绘画语言体系”的第一步。“中国心相绘画”是区别于西方抽象绘画并彰显中国特质的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亦是首创的绘画理念和形式。在美术理论方面首次突破美术学科长期理论研究和绘画创作实践脱节的壁垒,率先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结合中西方优秀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方法形成包括本质、原理、规律和丰富内容构成的系统理论框架。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系统的、科学及具有中国特色深层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创新文化艺术自洽理论体系,并尝试为思想界相关学科和领域提供来自艺术界的智慧和方案。当前,鉴于为美术学绘画专业培养具有中国当代人文内涵和全面绘画艺术素养的艺术人才提供自身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及脱离西方单一话语模式,以探寻内在本质为需要建设一个传统和当代贯通,东方和西方融合,自身和诸多关系学科渗透,理论和实践合一的深广现当代艺术理论体系已经变得必要和迫切。在突破旧的传统范式,建构一个创新且包容度较大的理论框架需要长期共赢的合作,为此,“中国心相画学”理论研究力求开放、自由,坚持以真理为师、包容并蓄的精神。为整个美术学科提供新鲜且与时俱进的理论框架。在整个美术教学理论体系中与其他专业相辅相成、合作共存及互补长短。秉承“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各自优势,与相邻学科互为启示共谋发展。“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的探索是为回答时代和绘画本身的问题。所以,理论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就是绘画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即艺术主体(人的意识)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如何转化成绘画语言呈现过程的问题。确切的说,是自然界、意识以及绘画观念三者的关系。本文试通过广义认识过程的辩证论述,回答什么是中国心相绘画?中国心相画学理论是怎样具体指导艺术主体进行绘画创作实践的?特别是如何通过中国心相绘画创作实践和欣赏心相艺术作品实现心灵返本的智慧曜出?从而获得天性与德性合一的自由自在境界。当艺术主体的观念(德性)集聚到一定程度(自由)与天道的真理性认识(天性)发展到内外合一时(自在),就是获得天人合一的智慧(自由自在)。“中国心相画学”理论体系研究正是本着“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原则,提供如何使艺术主体获得(自由)返归本性(自在)方法和路径的智慧。进而实现“立德为本”的教育本质。“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参鉴比较学研究方法论结合科学分类法,针对自身学科特点作出整体理论建构。运用共时性、横向的、平面的现象学比较方法论及历时性、纵向的、线性的历史学及人类学方法论探究中西艺术中与自身学科相关的一切现象和构成内容。构建出“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的框架雏形。简称:【12334】理论框架模式。内容包括:一个原理(基原理),二个基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基础、中国心相画学绘画语言基础),三种心灵观念(道观念、义观念、德观念),三种绘画语言(光语言、势语言、韵语言),四大要素(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中国心相画学语言转化行为、中国心相画学组织和制度)。根据上述内容依次组建第一章《中国心相画学本质要素及类型》、第二章《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内容构成》的学理构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科学理性的构建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说”的核心部分,内容包括:“基”原理及中国心相画学建立的哲学基础和实践方法,使其区别于西方及其他观念性绘画理论研究具备自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以此构成第三章《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第四章《中国心相画学哲学基础和实践方法》的学理架构。从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共时性、平面的展演趋向不同形态关联的横向研究,及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继承性的历时性、线性的不共特质关系展开纵向研究,以此构成第五章《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发展趋向性关联研究》、第六章《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承传性关联研究》的学理内容。从中国心相画学和相关领域渗透关系概述其与文化、政治、道德、科学、宗教、哲学及文化艺术其他门类之间的输出性和交互性,以此共同构成第七章《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的学理内容。旨在探究中国心相画学作为社会文化艺术形态所承担的文化社会价值和功能。最后,在结章《中国心相画学未来》中阐释中国心相画学适应人类心灵发生、发展共同需要的未来形态特征说。全文第三、四章为整个理论体系构成的主干部分,第一、二章构成整体的左翼部分,第五、六、七章构成整体的右翼部分,以此共同交织成一个“活体”有机理论体系。“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创新性研究重点与难点:第一,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本质和定义。第二,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道观念、义观念、德观念。第三,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光语言、势语言、韵语言。第四,难点构建“心灵返本”为主旨的“基”原理。第五,难点构建作为社会化艺术现象客观化存在基础的“四个要素”理论。“中国心相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需要各方面长期的合作共创,因此,仅凭一本论文是不可能为所有问题提供一个结论性的定式。那也不是本文所希望出现的结果。本文可以做到的仅仅是从目前了解和掌握的国内外相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从广义认识过程角度梳理一个粗略的宏观性理论框架雏形。使其成为一个起步性的铺埋,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只是提供一种创新的综合性开放式思维方式,如果这种方式是科学的、符合时代的,那么这种综合性开放式创新思维方式的本身就是一种开创性理论建设。追求真理的真正意义恰恰是对于真理的追求过程,而不是最后的定式性结论。随着各学科的综合发展,随着我们对未知领域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究和掌握,必然要求我们做出新的回应和思索,本文希望聆听来自各方面善意和智慧的指正,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共同为人类回归心灵家园增力。

黄玉兰[10](2014)在《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是在学术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立的,学术现代化的显着特征就是以西方的学术规范为标准。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出现了过度依傍西方哲学的现象,遮蔽了中国哲学的民族特性,面临着现代化与民族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引发了“重写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创新”这一问题的大讨论。于是,学界开始考察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个案研究为主,研究显得零散而肤浅,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系统性方面都存在不足。本论文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全面考察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三个范式:西方化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化范式、中国“本土化”范式。对于每一个范式,采用古今中西纵横比较的方法,分别从哲学观、研究内容、研究结构、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加以阐释,努力寻求其理论渊源,以求更加客观、全面地对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进行考察。在哲学观方面,考察了“哲学”的界定由以“西方哲学”为标准的外在尺度向以“中国哲学”为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转变。在研究内容方面,考察了研究内容从对西方哲学问题和思想的简单移植到对中国哲学本身义理的挖掘与创新的过渡。在研究结构方面,考察了研究结构从最初的照搬照抄西方的结构模式到对中国哲学自身结构模式的建构的过渡。在研究方法方面,考察了研究方法的从方法的一元化到方法的多元化再到方法的综合创新的转变。通过考察上述四个方面的演进发展,揭示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三个范式之间的逐层演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展现了每个范式的特征和不足。通过对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文章总结了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所获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中国哲学史学科从建立之初就依附西方哲学,造成了中国哲学主体性的失位,后来,逐渐过渡到借鉴和参照外国哲学,重新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进行中国哲学的创新。具体来讲,在哲学观方面,以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努力寻求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在框架模式方面,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在借鉴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努力建构中国哲学自身的义理体系。在研究方法方面,以博大的胸怀,进行中外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也存在不足。在书写形式方面,中国哲学史基本采用历史学的书写方式,即以年代先后为顺序,来阐述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这样的书写方式显得过于单一和生硬。在中外哲学比较方面,中外哲学常常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存在主次之分,所得的结论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二、科学理性精神:朱熹理学的另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理性精神:朱熹理学的另一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五)音乐符号论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三)本文观点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1.历史之溯源
        2.思想之底蕴
        3.作品之表达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一)想象之于听者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2)明清祭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祭文的定义和范畴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选题思路、意义与展望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以前的中国祭文历史回顾
    第一节 先秦至秦汉的祭文概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祭文概况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祭文概况
    第四节 明以前祭文史小结
第二章 明清祭文与国家礼典
    第一节 国家祀典的祭文书写与收录概况
    第二节 吉礼祭文
        一、祭天的祭文
        二、祭地与社稷的祭文
        三、祭祀宗庙先祖的祭文
        四、日月星辰的祭文
        五、内殿节日祭先的祭文
        六、劝农之礼的祭文
        七、岳镇海渎山川的祭文
        八、动物神的祭文
        九、城隍神与祭厉的祭文
        十、历代帝王与三皇的祭文
        十一、关羽神祀祭文
        十二、孔圣的祭文
        十三、祭祀功臣亲信的祭文
    第三节 凶礼祭文
        一、皇室的丧葬祭文
        二、品官士庶的祭文
    第四节 嘉礼祭文
    第五节 满族朝廷礼仪中的祭文
第三章 明清祭文与专制皇权
    第一节 谕祭文的频繁化和权威化
    第二节 宗教化的祭文:青词、道士与政治权力
    第三节 祭文与封神运动
    第四节 祭文与满人政权的威信
第四章 明清士人的祭文世界
    第一节 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创作
        一、明清士人祭文的常见书写形式
        二、明清士人祭文的文学史特点
        (一)明代祭文的文学史流变
        (二)清代祭文的文学史流变
    第二节 思想史视野下的明清士人祭文
        一、明清祭文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建构
        (一)祭文与理学的“学统”“道统”意识
        (二)以阳明学为中心的祭文与思想传承情况
        (三)清代乾嘉学术氛围中的士人祭文
        二、祭文与儒学面临的挑战:“学禁”和三教会通
        三、明清之际天主教与中国士人的祭文解读
    第三节 士人祭文中的政治生涯图景
        一、明清儒家祭文中的节义现象
        二、祭文中的士人从政生涯
        (一)军旅事务
        (二)荒政与灾患的祈祷
        (三)治河
        (四)左迁与流放
    第四节 士人祭文与生死观念
        一、自祭文与士人的生死观
        二、士人祭文与贞烈女性塑造
第五章 民间祭文与礼制下移
    第一节 士人阶层与民间祭文的关系
        一、民间祭文用典及其内在精神
        二、士人引导下的民间祭文
        三、祭文与士人的负面形象:以“错死人”笑话为例
    第二节 民间日用书籍所见祭文及其礼仪
        一、日用类书所见民间祭文的类型和特点
        二、民间日用祭文的礼仪损益
        (一)祭文中祭品称谓的统一简化
        (二)祭文与宗族祭祀
        (三)世俗趣味的墓祭文
    第三节 祭文与民间俗文化
        一、祭文的社会节庆风俗
        二、礼文学的雅俗分合
        三、祭文与地方社会的信仰
        四、通俗文学中的祭文:从“歌祭文”引发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3)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与概念辨析
    2.1 生活美学发生的西方语境
        2.1.1 西方哲学的生活论转向
        2.1.2 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2.1.3 西方生活美学的理论进路
    2.2 中国美学语境下的生活美学
        2.2.1 美学在中国
        2.2.2 生活美学的理论前奏
        2.2.3 中国生活美学的兴起
    2.3 生活美学的概念界定
        2.3.1 中西美学界对生活美学的界定
        2.3.2 “生活”与“美学”—对生活美学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2.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
    2.4 本章小结
3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与生活美学
    3.1 生存与超越——理解中国古代“生活”观念的两条路径
        3.1.1 中国古代哲学对“生活”论证的两种路径
        3.1.2 基于超越性的“生”—“生生”哲学
        3.1.3 作为具体存在的“活”与“生存”
    3.2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的双重维度
        3.2.1 超越维度:宋代士人关于“生”的宇宙本体论
        3.2.2 生存维度:宋代“生”范畴的“日用”转向
    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双重维度
        3.3.1 日常感性之“情”
        3.3.2 超越境界的日常生活之“乐”
    3.4 本章小结
4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观念诉求
    4.1 闲适
        4.1.1 “闲人得自由”——闲适与生活审美
        4.1.2 “心充体逸”——宋代士人的休闲身心论
        4.1.3 “心中闲而义理自出”——宋代士人的休闲体道之境
    4.2 性情
        4.2.1 宋代“理”本生活美学——心统性情,玩物适情
        4.2.2 宋代“情”本生活美学——性命自得,吟咏性情
    4.3 物欲
        4.3.1 存理制欲——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价值观念
        4.3.2 寓意于物——宋代士人在审美层面对“物”与“欲”的超越
    4.4 本章小结
5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表现
    5.1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
        5.1.1 “玩物以适情”——生活物象的审美展开
        5.1.2 “不可居无竹”——生活空间的审美场域
        5.1.3 “宾朋交错,游赏其中”——生活事象的场景营造
    5.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现方式
        5.2.1 “静中之乐,以为清玩”——生活审美的艺术模式
        5.2.2 “抚摩谛玩,清谈洒洒”——生活审美的参与模式
        5.2.3 “精研物性,求真尚理”——生活审美的科学认知模式
    5.3 本章小结
6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影响与当代意义
    6.1 宋代至晚明生活审美观念的嬗变
        6.1.1 从尚雅到雅俗共赏
        6.1.2 从格物到燕居闲赏
        6.1.3 从吟咏性情到感官享乐
    6.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当代价值
        6.2.1 生命主体地位的提升
        6.2.2 生活审美价值的复魅
    6.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理论意义
        6.3.1 研究领域:由艺术走向生活
        6.3.2 研究方法:理论美学与实证美学的互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语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一、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要求
        二、指导现代化实践发展的要求
        三、丰富完善现代化理论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一、理性和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二、理性发生作用的方式研究
        三、对现代化的批判研究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现代化所实现的变革
    第一节 现代化的概念
        一、现代化的内涵
        二、现代化的外延
        三、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化变革的诸方面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政治组织方式的变革
        三、哲学精神的变革
    第三节 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二、审视现代化的条件和困难
        三、对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第二章 从神性中解放人性
    第一节 神性的表现
        一、哲学中的神性
        二、文化中的神性
        三、人性中的神性
    第二节 转向人性的前提
        一、哲学前提
        二、文化条件
        三、物质条件
        四、政治条件
    第三节 转向人性的后果
        一、世俗化
        二、理性化
        三、解放人性
第三章 在人性中张扬理性
    第一节 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分
        一、以手段划分
        二、以目的划分
        三、以内容划分
    第二节 理性的张扬
        一、经济生活中的理性
        二、政治活动中的理性
        三、精神生活中的理性
    第三节 对非理性的压抑
        一、不可或缺的非理性
        二、被遮掩的非理性因素
        三、压抑非理性的过程和方式
第四章 在理性中膨胀工具理性
    第一节 多向度的理性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性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对立性
        三、工具理性与现代性转变
    第二节 工具理性的凸显
        一、工具理性是实践的工具
        二、占有制必然产生工具理性
        三、理性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对价值理性的压抑
        一、价值理性的潜流
        二、压抑价值理性的理论考察
        三、恢复价值理性地位的理论努力
第五章 对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
    第一节 现代化经验的哲学总结
        一、以理性引导人的发展
        二、理性传承创新传统文化
        三、工具理性的合理发展
    第二节 现代化教训的哲学反思
        一、现代化目的的摇摆
        二、对理性的扭曲
        三、工具理性压制价值理性
    第三节 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一、重塑先发现代化的理性
        二、平衡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
        三、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第六章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审视
    第一节 解放并发展人性
        一、从传统向现代的人性转化
        二、多元价值观与人性迷惘
        三、现代化发展中兼顾人性
    第二节 兼顾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
        一、理性和非理性的选择
        二、理性看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综合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
    第三节 以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
        一、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三、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四、写作思路与基本方法
第一章 明代之前的广东
    一、广东的行政区划沿革
    二、明代以前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明代以前广东文化的演变与儒学的传播
    四、小结
第二章 明代前期广东的儒学
    一、明初的文教政策与儒学的演变
    二、丘濬对朱学的理解及其向实学的转变
    三、陈献章的“静中养出端倪”与教育实践
    四、林光与张诩对白沙心学的发展及白沙学派的出处问题
    五、小结
第三章 甘泉心学的理论成就与经世实践
    一、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成就
    二、湛若水格君与宗族建设的实践
    三、庞嵩对王学的兼容与唐伯元对王学的批评
    四、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王学的理论特征与推行礼教的实践
    一、王学理论及其在广东的传播
    二、方献夫的“知本”与议礼
    三、薛侃的“格物”论及其推行乡约的实践
    四、杨起元的“赤子之心”及其格君泽民的实践
    五、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朱学的礼治理论与实践
    一、霍韬的“居处恭”及其礼治实践
    二、黄佐的“博文约礼”及其乡约设计
    三、小结
第六章 明中后期至明末清初广东儒学向实学的转向
    一、陈建对心学的批评及其经世之学
    二、海瑞的“养气”论及社会经济改革
    三、叶春及对甘泉心学的继承及其实学成就
    四、明末清初广东儒学的实学倾向
    五、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及影响
    一、重新审视儒家学者的经世实践
    二、儒家学者对基层社会的改造
    三、儒学在地方社会融入中央王朝过程中的作用
    四、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
    五、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6)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知识与德性关系的思想史考察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的基本理论阐释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知识与德性互化及其相关问题的阐述
    第二节 中国思想家对知识与德性关系的梳理和分析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知识、德性及其关系的思想辨析
        二、中国近代思想家对知识、德性及其关系的思想考察
    第三节 西方思想家关于知识与德性关系的观念流变
        一、西方古代思想家对知识、德性及其关系的辨析
        二、西方近代思想家关于知识、德性及其关系的指向
        三、西方现当代思想家关于知识、德性及其关系的回应
第二章 知识与德性互化的立论基础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知识的指向与意义探寻
        一、知识的指向与知识的特质
        二、知识的意义寻找与知识的内在意蕴
    第二节 德性本相的探寻与德性迷失的追问
        一、德性的内涵与德性追问的内在相关性
        二、“德性迷失”的问题追问
        三、知识的“德性迷失”与知识的德性本相寻找
    第三节 知识与德性关系的关系剖析
        一、知识是德性的载体:知识为德性的养成提供可能
        二、德性是知识的灵魂:德性为知识的使用提供方向
        三、知识与德性关系的明晰:知识与德性互化一般原理确定的原则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问题反思与维度厘定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问题梳理和归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问题情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问题表现及其归因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问题反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价值考辨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问题的深层反思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维度厘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语境分析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矛盾分析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向度分析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基础、依据和问题求解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基础和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依据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逻辑前提
        一、基于知识与德性互化的教育逻辑审视
        二、基于生命整全的德性涵养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问题求解
        一、基于生命与教育关系的知识与德性互化
        二、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问法:从“知识何以可能”走向“人何以可能”
        三、重构知识与德性协同的可能与指向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机理和机制建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内在机理建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机理剖析的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与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关联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原则和价值取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原则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机制建构
        一、全球化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多样化的价值诉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的机制与教育变革的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胡适:反儒家的“儒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新青年》与“孔家店”
    第一节 《新青年》“反孔”之发生
    第二节 《新青年》“反孔”发生之由
    第三节 《新青年》“反孔”文章之特点
第二章 胡适与“孔家店”
    第一节 “打倒孔家店”与“打孔家店”
    第二节 “偏激之辞”与“中庸之言”
    第三节 “现代文明”与“传统之学”
第三章 “孔家的总店和分店”
    第一节 “原儒”
    第二节 “后儒”
    第三节 “孔教”
第四章 “出入孔家店”
    第一节 出入孔家店之因
    第二节 早期出入孔家店之经历
结语
附录:“胡适与儒家关系”编年纪事
参考文献
致谢

(8)从“理”到“理性”—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领袖论争背后的转型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致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西学东渐与危机应对
    1.2 世界图像的转型
    1.3 调和话语、革命话语与中西会通
    1.4 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领袖的论战
    1.5 杜亚泉思想的新发掘与再研究
2 文献综述
    2.1 杜亚泉与陈独秀之间关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文献综述
    2.2 关于杜亚泉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一个整体的视角
    2.3 关于杜亚泉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社会科学诸领域的视角
    2.4 杜亚泉与胡适的间接论战及比较研究综述
    2.5 意识形态与思想史——对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3 杜亚泉与陈独秀的直接论战
    3.1 “杜亚泉现象”与陈杜论战的再申思
    3.2 沟通陈杜的思想桥梁:晚清西学东渐中的严复
        3.2.1 陈独秀论中西文化
        3.2.2 严复:体用不二还是会而通之?
        3.2.3 会通的尝试:“愈愚”和“救贫”
        3.2.4 会通的尝试:引入群学
        3.2.5 与“国家,”遭遇
        3.2.6 “合群”与“自由”之间的紧张
        3.2.7 从严复到杜亚泉
4 从“理”到“理性”
    4.1 “固有文明”及其改造
        4.1.1 改造程朱理学的“绳索”
        4.1.2 畴人学的传统
        4.1.3 杜亚泉的“综合”
    4.2 绳索的改造之一:从“天理”、“天演”到“天则”
        4.2.1 从“天理”到“天演”
        4.2.2 无极与太极
        4.2.3 从“天理”、“天演”到“天则”
        4.2.4 天则通于人伦:唯心的进化论
        4.2.5 从天则到“社会协力”——兼答陈杜论战中的核心问题:中西会通之道何由?
    4.3 绳索的改造之二:从理学的“天地万有”到科学的“自然”
        4.3.1 天地氤氲,万物化生
        4.3.2 鬼神与妖怪
        4.3.3 纳科学以除魅
        4.3.4 “自然”的解释
    4.4 绳索的改造之三:从士向职业人的转型
        4.4.1 近代社会与职业人
        4.4.2 从科举到学堂
        4.4.3 从士到职业人
        4.4.4 通过生产的治理
        4.4.5 职业人的中道伦理——兼答陈杜关于经济与道德、物质与精神之辩
5 杜亚泉与胡适的间接论战
    5.1 “何谓新思想?”——杜亚泉与蒋梦麟论战中的核心问题
    5.2 “输入学理”之道:胡适对杜威实用主义的去取
        5.2.1 杜威思想中的“时”与“中”——简论杜威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接续
        5.2.2 胡适的“输入学理”之道
    5.3 “研究问题”的问题——以白话文运动为例
        5.3.1 学理输入与问题研究的激进结合
        5.3.2 胡适的文学革命背后的“纲领”
        5.3.3 “研究问题”的问题:杜亚泉对文学革命的批判
        5.3.4 通俗文还是白话文?
    5.4 “整理国故”与公共领域的进退
        5.4.1 调和与反调和的理由
        5.4.2 整理国故与科学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中国心相画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二、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一)抽象绘画
        (二)心相画学
        (三)通过四要素内容构成界定中国心相画学性质
        (四)中国心相画学研究范畴界定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心相画学本质要素及类型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名称问题
        一、心相画学三种特征
        二、心相画学名称内涵
        三、心相美范畴与特征
    第二节 中国心相画学本质
        一、分析中国心相画学本质多元化趋势
        二、吴大羽诗性艺术观对中国心相画学启示
    第三节 中国心相画学基本四要素及逻辑结构
        一、中国心相画学基本四要素及相互关系
        二、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说定义
        三、中国心相画学定义的理解与应用
        四、中国心相画学分类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内容构成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性质及核心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理论基础“道”观念的性质
        三、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功能作用“义”观念的性质
        四、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升华显现“德”观念的性质
    第二节 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及表现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原因和对象
        三、获得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的方法
    第三节 中国心相画学绘画语言转换行为
        一、“光”语言的转换行为
        二、“势”语言的转换行为
        三、“韵”语言的转换行为
    第四节 中国心相画学的组织与制度
        一、中国心相画学的组织层次与制度
        二、中国心相画学观念理论化和学术体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本源论
        一、研究中国心相画学本源意义与需要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本源说
    第二节 如何依基原理实现“心灵返本”?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义理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根基
        三、“基”显现原理决定“心灵返本”三种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心相画学哲学基础与实践方法
    第一节 从科学角度论证基的物质性
        一、现代物理学角度证明基的物质性
        二、量子物理学角度证明意识的物质性
        三、结论
    第二节 从哲学角度论证基的物质性
        一、列宁物质定义内核
        二、基显现本质
        三、基本体唯物论证明
        四、结论
    第三节 从绘画过程哲学本质论证中国心相画学唯物性
        一、绘画过程的哲学本质
        二、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中国心相画学理论构架
        三、结论
    第四节 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实践方法
        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心相画家
        二、吸纳儒释道精粹的中国心相画学实践方法论
        三、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发展趋向性关联研究
    第一节 西方抽象绘画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向
        一、西方抽象绘画基本内容
        二、西方抽象绘画发展趋向
    第二节 中国抽象绘画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向
        一、中国抽象绘画基本内容
        二、中国抽象绘画发展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承传性关联研究
    第一节 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一、二十世纪早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二、二十世纪中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三、二十世纪末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第二节 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一、二十世纪后期85新潮期间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末期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三、二十一世纪初期至今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第三节 中国抽象绘画语言历史承传
        一、势与气
        二、势与象
        三、势与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
    第一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心相画学是一种社会文化艺术体系
        二、中国心相画学是独具特质的艺术文化形式
        三、中国心相画学在文化体系中地位作用
    第二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的关系
        一、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相互影响服务关系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自然渗透关系
    第三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道德的关系
        一、从道德起源探究中国心相画学和道德的关系
        二、从中国心相画学与道德关系同异研究美育与德育关系
    第四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的关系
        一、概述科学的起源和特征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同异关系
        三、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相互关系
    第五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宗教的关系
        一、中国心相画学和宗教相同点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宗教起源说
    第六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同异关系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互助关系
    第七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其他文学艺术门类
        一、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音乐的关系
        二、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书法的关系
        三、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诗歌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章 中国心相画学未来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共创性特质
        一、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精神特征
        二、中国心相画学形成历史条件
    第二节 “心灵返本”主旨共创性实践与探索
        一、西方现当代“心灵返本”主旨实践与探索历程
        二、中国现当代“心灵返本”主旨实践与探索历程
        三、中国心相画学未来展望
    第三节 研究结语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局限
        三、今后方向
        四、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简历
博士科研成果及完成工作
后记

(10)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大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港台地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3 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哲学史学科发展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哲学的由来及含义
    2.1.2 “中国哲学史”的界定
    2.1.3 “范式”的界定
2.2 中国哲学史学科发展历程
    2.2.1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启蒙阶段
    2.2.2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初步建立
    2.2.3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继续发展
2.3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2.3.1 中国哲学学说的合法性问题
    2.3.2 中国哲学学科的合法性问题 第3章 西方化范式
3.1 时代背景
3.2 哲学观
    3.2.1 胡适的哲学观
    3.2.2 冯友兰的哲学观
    3.2.3 胡适、冯友兰的哲学观述评
3.3 研究内容
    3.3.1 对哲学基本问题和思想内容的预设
    3.3.2 中西方哲学思想之间的“反向格义”
3.4 研究结构
    3.4.1 西方哲学三分法的内容结构
    3.4.2 中国哲学史的“三分式”板块结构
    3.4.3 对中国哲学史“三分式”板块结构的述评
3.5 研究方法
    3.5.1 对哲学史料的处理方法
    3.5.2 对哲学思想形式系统的建构方法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化范式
4.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述
    4.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历程
    4.1.2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化
4.2 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4.2.1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4.2.2 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影响下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4.2.3 列宁哲学史定义影响下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4.3 研究内容
    4.3.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
    4.3.2 中国哲学史发展的一般根据
    4.3.3 中国哲学史发展的特殊根据
4.4 研究结构
    4.4.1 对子结构
    4.4.2 螺旋式圆圈结构
4.5 研究方法
    4.5.1 对哲学思想的历史主义分析方法
    4.5.2 对哲学思想的阶级分析方法
    4.5.3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第5章 中国“本土化”范式
5.1 “本土化”内涵的概述
    5.1.1 “本土化”的界定
    5.1.2 “本土化”思潮的兴起
    5.1.3 中国哲学史的“本土化”历程
5.2 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5.2.1 “中国本土”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5.2.2 “中国本位”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5.3 研究内容
    5.3.1 解析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内涵
    5.3.2 挖掘中国哲学义理的本质特色
    5.3.3 创建新的哲学体系
5.4 研究结构
    5.4.1 中国哲学的实质系统与形式系统
    5.4.2 以问题为纲的中国哲学体系的构建
5.5 研究方法
    5.5.1 对中国哲学传统研究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5.5.2 中西哲学之间比较和融会贯通的方法
    5.5.3 中西马哲学方法的综合创新 第6章 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6.1 经验
    6.1.1 哲学观的开放性
    6.1.2 框架模式的构建
    6.1.3 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
6.2 不足
    6.2.1 书写形式的过于单一化
    6.2.2 中外哲学比较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科学理性精神:朱熹理学的另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明清祭文研究[D]. 古宏韬. 武汉大学, 2021(02)
  • [3]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 陈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10)
  • [4]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D]. 吴春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D]. 周兴. 西南大学, 2019(01)
  • [6]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知识与德性互化研究[D]. 蒋冬双.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胡适:反儒家的“儒家”[D]. 阚海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8]从“理”到“理性”—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领袖论争背后的转型思想[D]. 殷亚迪. 浙江大学, 2017(07)
  • [9]中国心相画学初论[D]. 胡晓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2)
  • [10]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D]. 黄玉兰. 湘潭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科学理性精神:朱熹理学的另一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