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脊柱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胡晓冬刘兆芳席晓凤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68例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护理效果。结果: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5周,65例患者可持拐杖下床活动,3例截瘫患者双下肢功能亦有所改善,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康复指导,能够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内固定术成功率。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折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253-02

脊柱骨折主要的发病人群为男性青壮年,主要是由于间接的外力造成的,从高处跌落时由于足或臀部着地对胸腰段产生了冲击性的外力向上作用造成了骨折,其中最常见的是胸腰段脊柱骨折[1]。脊柱骨折能够并发神经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截瘫甚至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治疗不当会留下慢性腰痛等并发症。脊柱骨折患者在术前会伴尿路感染、截瘫或呼吸道感染等,因此患者的病情较复杂,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的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进行护理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68例脊柱骨折患者,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20~64岁。所有患者都经过CT检查确诊为脊柱骨折,其中腰椎骨折患者48例,下胸段脊柱骨折的患者2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脊柱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⑴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首先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预后情况,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讲解成功的病例,介绍认识手术成功的患者,给予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⑵术前准备:绝对卧床,尽量减少活动,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脊髓的在损伤;术前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易消化饮食,防止便秘;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训练,对于吸烟的患者,要求患者戒烟,进行咳嗽咳痰训练;术前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瞳孔、监测每小时尿量,了解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了解肢体感觉,同时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以及药物过敏试验、皮肤准备、备血等;术前12h禁食,6h禁水,术日晨起给予清洁灌肠。

1.2.2术后护理⑴术后体位:颈椎骨折患者,术后应平稳搬动患者,保护颈部,固定头部,限制活动,保持颈部中立位,避免过度屈伸,保持头颈肩髋在同一平面,防止扭曲及头部摆动,且轻移轻放,减少搬动对内固定的影响;去枕平卧,颈部两旁置砂袋或佩带颈围固定头部,颈围松紧适度,翻身时颈部也需制动,头肩髋应在同一平面上。胸腰椎骨折开胸手术者,将床头抬高15~20°,采取45°小角度翻身,保持脊柱的稳定性。⑵病情观察:每15-30min巡视病房一次,每小时测T、P、R、BP,必要时予心电监护。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引流量一般为80~200mL,引流液早期为陈旧性血液,24h后为血清样液体,如1d的引流量超过300mL或短时间内有大量引流,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如术后2~3d引流液呈清水样则提示有脑脊液,不能拔管,须体位引流。警惕肢体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应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每小时1次,当出现肢体麻木、肌力减弱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⑶并发症的预防:①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做扩胸及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排痰,经常协助患者变化体位,翻身、拍背,锻炼肺功能,增加肺活量,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若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②预防压疮:患者可采取平卧和侧卧位交替,侧卧时侧卧45°即可,翻身时保持轴心位翻身,避免扭曲脊柱和伤椎,加重疼痛和脊髓损伤。③预防尿路感染: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插粗细适宜的气囊导尿管,保持尿路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术后2~3d行夹闭导尿管训练,使其形成自主性膀胱。拔除尿管后,应鼓励患者自行排尿,最常用的方法为挤压排尿法[2]:首先用指尖在腹部膀胱区深部按摩,再将手指握成拳头状置于脐下3cm处,然后缓慢用力对腹部进行加压,直至尿液流出。⑷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麻醉清醒后即可鼓励患者早期进行手、足部活动。根据患者术后恢复程度指导进行四肢功能锻炼。颈椎手术术中置有内固定患者可手术后第2d将床头逐渐摇高,第一次为15°,每日增加10°,直至能坐起,大部分患者可在手术后2~3d坐起。胸腰椎手术者,术后1周内可进行腰背肌锻炼,但对脊柱骨折伴腰背肌有严重的挫伤或撕裂伤患者,其锻炼应推迟到伤后3~4周;胸腰椎术后1~2d,无禁忌证者,患者可行直腿抬高训练,预防神经根粘连;合并截瘫患者给予早期瘫痪侧被动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原则上以循序渐进,患者耐受为宜。

2.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5周,65例患者可持拐杖下床活动,3例截瘫患者双下肢功能亦有所改善,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

3.小结

脊柱骨折严重者可造成下肢不完全或完全瘫痪,出现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和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必须用内固定材料将脊柱椎体进行固定,使术后患者脊柱获得及时的稳定性,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术前要配合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和心理护理,术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患者服务。术后进一步做好治疗工作,预防出血、肺部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让患者身体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金玉.脊柱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93-1194.

[2]谭晶.脊柱骨折内固定术172例围手术期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3):164-166.

标签:;  ;  ;  

脊柱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