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图式论文-靳玉海

创作图式论文-靳玉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创作图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水画创作,宋代山水画,当代山水画

创作图式论文文献综述

靳玉海[1](2019)在《宋代山水画思想及图式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元至今,山水画的形式和内容逐步走向完善,两宋时期的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山水观念、精神内容和笔墨程式为后来山水画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山水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形成了它特有的创作规范。通过宋代山水画思想观念与构图的特点,不断提高当代山水画家艺术创作中的构图意识,对于继承和发扬山水画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10期)

张静淼[2](2019)在《意象与图式——当代油画创作中中国写意精神的融合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上半叶以来,油画主题性创作是绝对的主流,"创作中除了运用情节性绘画手法外还运用了纪念碑性绘画手法,产生了一批有较强形式语言和鲜明时代精神的作品"(1)。这些作品有着极强的时代气息与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油画的创作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主题性油画创作依然蔚然成风,另一方面,如何探寻油画的民族化与意象表达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当代油画如何突破旧有的程式束缚,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意象油画,或者说是写意油画,为众多油画家们所热衷,他们所看重(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9年05期)

李小诗[3](2019)在《对现代版画艺创作的图式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实世界中,相对于传统版画手段以及材质,艺术界从初始对喷墨打印、电脑绘画以及极端及设计等的质疑以及抵触,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接纳、倡导,说明,在网络时代艺术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版画在其形成的初期便并非独立、平面化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中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9期)

潘力维[4](2019)在《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图式解构与思维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间舞(特指舞台化的民间舞)逐渐从动作性向形象性、从代表性向主题性的方向转变,经历了丰富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元素教学法"为基础的具有社会历史积淀和固定风格面貌的舞蹈动作便构成了舞蹈的"风格图式",使多种民间舞素材得以在同一视觉思维中进行转换与对应,它既填补了动作层面的风格韵律,也为舞种找到了不断生发与拓展的审美支点。"风格图式"自身的解构与重构对民间舞创作意义重大,如何在既定图式和当代风格之间把握好一个"度",逐渐成为舞蹈创作者和研究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对风格图式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编导若想迎合业内人士的审美,往往倾向于对风格图式进行逻辑性解构,以凸显作品的风格性;而对剧场中的普通观众而言,舞台形象的生动鲜活更能刺激他们的"秩序感",使作品得到更广泛受众的欢迎和喜爱。(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张雯[5](2019)在《中国传统凤凰图式在纸艺中的创作表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凤凰图式具有极强的民族象征性和精神引领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艺术魅力,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是华夏儿女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本篇文章以中国传统凤凰图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图像分析、案例分析等方式,首先对“凤凰”的起源及历史成因进行了论述,然后重点分析了传统凤凰图式的造型特征与演变形式,以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和运用。通过对这叁个方面的研究,探索出该图式在当下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在实践创作中,选择了具有绿色环保属性的纸质材料。试图通过将凤凰图式“卡通化”,并结合“纸艺”这种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一系列既能够保留其本身所具有的美好之感,又能够新颖地传递出现代愉悦感的作品。本文通过探索传统的凤凰图式在当今时代下的创新表现形式,为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下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参照。(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袁琪[6](2019)在《“米家山水”图式风格研究及创作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是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以米芾、米友仁父子为代表的“云山墨戏”的绘画风格在山水画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米家父子选择了与当时注重写实再现自然的绘画风格不同的表现方法,以少写多,化繁为简,给予画面更多抒情色彩。“云山墨戏”这一图式风格开创了北宋山水画史的新风,其表现方法深深滋养着后世艺术家们。他们在构图形式、笔墨技法、情感表达上皆受到了米氏父子的影响,而笔者的创作也运用了这一图式风格。本文对“米氏云山”这一图式风格进行溯源与梳理,并对“米家山水”在现当代绘画中的继承与创新进行阐述,进而着重论述该图式风格在笔者自身创作实践中的表现与运用。(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柳立富[7](2019)在《图式化与符号化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个性标签作为艺术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艺术家们不断的探索下,有了艺术家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新颖的表达方式,使社会健康的发展,在个人的创作中积极的去探索个人个性化的标签,画面形式是表达个性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个人的作品中条纹,人物,诙谐融为一体是一种全新的美的表达方式,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去完善,发展这种新颖的美。条纹作为一种随处可见,大众形式美的产物,早已被无数的艺术家所使用,是一种重复的,形式感极强的符号文化,将这样的符号加入画面中,以此增加画面的现代感,条纹可以说伴随着这个时代,在社会飞快的发展下,抢眼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为社会增添了美丽的装饰,也使得社会充满活力。本次论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来阐述个人个性标签的确立以及发展方向,个人作品中图式化符号化是根据自身绘画特点确立的表达方式,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解释图式化与符号化的意义以及图式化与符号化的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是本文重点部分讲解图式化符号化的内容与形式,一些类似形式的当代作品,以及受到些许大师作品的影响,对于形式的个人理解与实践;第叁部分表达图示化与符号化对个人以及社会的价值意义,着重阐述了图式化与符号化对于个人创作的重要意义。最后,本文以艺术家的个性标签为切入点,从侧面阐述个人艺术形式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个人绘画作品的创新性,个性化做出多方面的解释,以此来表达个人艺术形式的可行性,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绘画作品的品味以及创作表达能力。(本文来源于《鲁迅美术学院》期刊2019-06-01)

马云翔[8](2019)在《新疆龟兹图式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单对新疆龟兹石窟的历史背景、环境因素以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出新疆龟兹图式的表现特点、风格以及材料运用。通过以上分析,再与当代陶瓷相关的成型技法和材料进行比较,从而阐述出新疆龟兹造像与内地陶瓷造像相似性特征。又对中国不同时期的传统陶瓷造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可以得出不同时期风格不同的特征。新疆龟兹石窟造像和壁画题材及种类繁多,所以本文主要结合创作部分中的壁画题材来进行说明的。通过对新疆龟兹图式及语言的研究,将其造像壁画的人物、装饰手法、故事情节运用在陶瓷雕塑的创作中。壁画中对石窟壁画中的本生故事画作了简单阐述,列举出本生故事画多种不同的装饰图案以及装饰技法,再结合自己的陶瓷雕塑创作作品具体说明在石窟壁画中图式应用情况。通过对新疆龟兹图式的研究,挖掘其特有的文化特色,有助于更多人了解到其文化内涵、文化精神、文化脉络等。在现代陶瓷雕塑作品中,往往围绕时代发展结合新题材、新技法、新材料等达到作品的实际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创作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的方法,找到并发现出新疆龟兹造像图式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学院》期刊2019-05-20)

吴建军[9](2019)在《当代蒙古族油画题材创作图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方草原下的蒙古族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历史原因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草原文化,我喜欢这种宁静而又安详的气氛,但草原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土生土长的蒙古族青年开始来到都市学习生活,我像每个蒙古族青年一样开始迷茫,这也是毕业创作的初衷,想要捕捉一种在都市里蒙古青年的情怀。文章通过对图式概念及其创作原则的阐述,并且对内蒙古两位本土画家的油画作品解读,进一步深化对图式的认知,结合自身的毕业创作,以当代蒙古族人物题材为描绘对象,深入研究其图式,通过对传统图式的理解和分析,刻画人物内在精神的体现,逐渐探究一种新的结构组合形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01)

边巴琼达[10](2018)在《西藏题材绘画中西藏传统图式的转换创作范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藏题材的绘画艺术中出现了西藏传统图式的转换创作范式,并且这一范式对后来的同类题材绘画创作产生了持续不断的影响。文章以现有作品和文献资料等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特殊历史语境的同时,分析了出现这种创作范式的主客观原因,不同时期的范式、内容以及这种范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绘画创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创作图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上半叶以来,油画主题性创作是绝对的主流,"创作中除了运用情节性绘画手法外还运用了纪念碑性绘画手法,产生了一批有较强形式语言和鲜明时代精神的作品"(1)。这些作品有着极强的时代气息与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油画的创作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主题性油画创作依然蔚然成风,另一方面,如何探寻油画的民族化与意象表达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当代油画如何突破旧有的程式束缚,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意象油画,或者说是写意油画,为众多油画家们所热衷,他们所看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作图式论文参考文献

[1].靳玉海.宋代山水画思想及图式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J].美术观察.2019

[2].张静淼.意象与图式——当代油画创作中中国写意精神的融合与表达[J].南方文坛.2019

[3].李小诗.对现代版画艺创作的图式的探讨[J].中国文艺家.2019

[4].潘力维.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图式解构与思维创新[J].民族艺术研究.2019

[5].张雯.中国传统凤凰图式在纸艺中的创作表现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6].袁琪.“米家山水”图式风格研究及创作实践[D].苏州科技大学.2019

[7].柳立富.图式化与符号化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9

[8].马云翔.新疆龟兹图式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运用[D].新疆艺术学院.2019

[9].吴建军.当代蒙古族油画题材创作图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10].边巴琼达.西藏题材绘画中西藏传统图式的转换创作范式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创作图式论文-靳玉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