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前水库流域论文-佟智慧

黄前水库流域论文-佟智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前水库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多样性,品种多样性,单作

黄前水库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佟智慧[1](2017)在《黄前水库流域小麦蚜虫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前水库是泰安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占泰城总用水量的80%以上。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对保障黄前水库流域水资源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黄前水库流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主要害虫蚜虫,以选育小麦抗虫资源以及增加麦田的生物多样性为切入点,探索了植保生态调控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文于2013年至2017年在黄前水库流域进行麦间小区试验,系统调查了小麦不同品种间作以及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模式下麦蚜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同时分析了麦田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为黄前水库流域麦田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技术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其它作物害虫的控制措施的制订提供借鉴。主要结果如下:统计小麦单作时麦田内麦蚜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种群数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麦蚜的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与温度和湿度有关,随着温度和湿度的降低,麦蚜数量逐渐减少;而麦蚜天敌的发生与种群构建主要与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及麦蚜数量4个因子有关。通过采用模糊评判法对20种不同种质资源的小麦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蚜的抗性存在显着差异,筛选出了部分具有中等抗蚜性的品种材料。为探索不同小麦品种间作对麦长管蚜生态调控的效果,利用增加麦田遗传多样性来控制麦蚜、保护天敌,我们用不同抗性级别的小麦品种与大田推广品种鲁麦21号间作,调查麦长管蚜及其天敌的种群时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所有间作处理麦田中均显着低于单作麦田,其顺序为:小麦单作鲁麦21号>与郑州831间作>与小白冬麦间作>与中四无芒间作,且麦蚜由聚集分布趋于均匀分布;蚜茧蜂发生的高峰期,各间作处理麦田中蚜茧蜂的平均数量高于小麦单作田,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试验分别用蚕豆与小麦品种鲁麦21号进行3-4(3行蚕豆4行小麦)间作,定期调查各区麦长管蚜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蚕豆一小麦间作田中麦长管蚜的种群数量明显低于单作田中的麦蚜量,而麦长管蚜主要天敌蚜茧蜂、瓢虫的数量则高于单作田中天敌量。综上,筛选小麦抗蚜资源以及提高麦田生物多样性可以抑制麦蚜的种群发展,减少黄前水库农药使用量,有利于控制黄前水库土壤和水源污染,保障黄前水库水资源的安全,为在黄前水库地区采取植保生态调控技术,防治作物有害生物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7-10-01)

张卫国[2](2008)在《基于GIS技术的黄前水库流域水土流失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GIS技术基础上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作为评价模型,计算了黄前水库流域土壤侵蚀量,并结合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对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利用GIS的迭置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土壤侵蚀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结果表明:黄前水库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为41.03 t/(hm2.a),属中度侵蚀区,年水土流失量1.33万t。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呈显着正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园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14期)

李德生[3](2007)在《山东泰安黄前水库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水文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和森林拦蓄降雨极限容量原理,针对山东泰安黄前水库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地表的枯落物层以及土壤层对降雨的截留、吸附和储存等进行了观测研究,为今后库区流域的植被恢复和改造以及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林冠截留量针叶林大于阔叶林、硬阔叶林大于软阔叶林、混交林高于纯林。估算林冠的最大截留量为油松林15 mm,板栗林13 tmm,刺槐林11 mm,柿树林1lmm。同龄林随林分密度的增大,其林冠截留量增大、林内降雨量减少、树干茎流量增大。研究区林冠截留量(Y)和冠层水容量(X)之间的相关关系紧密:Y=-0.6893X+19.329(r=0.9309),林冠截留量明显大于冠层水容量。在46.5 mm/6.6 h的降雨条件下,估算林冠层的蒸散量为4.5~6 mm,占总降雨量的9.68%~12.90%。经济林中樱桃林的林冠截留量最大(18.6 mm),杏树、枣树、柿树和板栗林差异不明显(13.5~14.9mm)。(2)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可截持自身重量50%~70%的降水,而地表的枯落物可截持本身重量1.1~3.9倍的降水。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的截持量随降雨量和降雨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地表枯落物的截持率表现出阔叶林大于针叶林。地表枯落物最大持水量(Y)与枯落物载量(X)之间的相关关系为:Y=0.0675X+0.6721(r=0.8683)。枯落物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密切,枯落物层厚度越大,土壤侵蚀量就越小。去掉地表未分解枯落物层将导致土壤侵蚀量增大339~861 t/km2·a。(3)林地土壤土壤容重越小,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就越大。土壤层次越深,其容重越大、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越小。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可达1500 t/hm2,一般的降雨量土壤都可以完全吸收,不形成地表径流。降雨后土壤水分变化趋势表现为:刺槐林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最大,柿树林、板栗林和油松林居中,黄荆灌丛较小。经济林的土壤物理性状和持水状况介于森林和灌丛之间。(4)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均以刺槐林最小(46.5 mm/6.6 h降雨条件下,仅为0.15 mm和0.33 t/km2),柿树林、板栗林和油松林居中,黄荆灌丛最大(46.5 mm/6.6 h降雨条件下,达10.58 mm和83.56 t/km2)。反映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为:刺槐林>柿树林>板栗林>油松林>黄荆灌丛。在相同降雨量情况下的地下径流量表现为:阳坡刺槐林(46.5 mm/6.6 h降雨条件下,为0.6685 mm)>阳坡油松林>阴坡油松林(0.2870 mm)。刺槐林的地表径流水在径流的过程中被土壤再吸收的比率较大。降雨量越大,地下径流出现的时间越早,高峰期出现的时间越晚,而地下径流持续时间差异不明显(40~50 h)。总体来看,不同植被类型对降雨的分配存在一定的差异。刺槐林、油松林等水源涵养林各个部分均对降雨有较大的分配比例。经济林(樱桃和杏树林)对降雨的分配上林冠层所占比重较大,其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的降雨分配比重较小。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由于无林冠的降雨分配,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明显低于森林植被。(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7-05-01)

张春荣[4](2007)在《黄前水库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与供水安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遥感及地面调查等手段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黄前水库流域生态地质环境、降水来水、水库水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开展了供水调节优化计算及水库供水安全影响因素的讨论,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遥感图像处理的方法,对黄前水库流域近30年来的森林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圈算,得出其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可延长降水入渗时间,增大降水入渗量。所以森林覆盖率增加可减轻汛期洪水入库流量与延迟入库时间,降低洪峰对水库造成的压力,增强水库供水调节能力。2、黄前水库流域地处侵蚀构造中低度切割的中低山区,山体由岩浆岩、变质岩类组成,山高沟深,地势险峻,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这些灾害的规模多为中小型,主要为暴雨诱发而形成,对水库库容有显着影响。3、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的方法对水库水质进行分析并与单因子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前水库主要水质类型为富含氨氮的Ⅴ类水,已经成为水库供水安全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研究发现黄前水库流域降水具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显着、具有2~4年的连续丰枯的特点。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还发现近二十年流域降水系列具有显着的不均匀性。黄前水库流域降水是水库来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两者之间存在y=-6694+16.7x的线性关系。5、运用VisuaL Foxpro语言编制程序对黄前水库1963——2005年度的来水情况进行优化调节计算,确认黄前水库向泰城日供水量9万m~3时,供水保证率在97%以上,且能保证6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6、黄前水库供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降水)、森林植被、地质环境、岩土的污染状况、污染物排放等。这些条件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因而保护好黄前水库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对水库供水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黄前水库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GIS技术基础上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作为评价模型,计算了黄前水库流域土壤侵蚀量,并结合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对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利用GIS的迭置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土壤侵蚀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结果表明:黄前水库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为41.03 t/(hm2.a),属中度侵蚀区,年水土流失量1.33万t。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呈显着正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园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前水库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佟智慧.黄前水库流域小麦蚜虫生态调控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

[2].张卫国.基于GIS技术的黄前水库流域水土流失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李德生.山东泰安黄前水库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水文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

[4].张春荣.黄前水库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与供水安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

标签:;  ;  ;  ;  

黄前水库流域论文-佟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