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历史论文-郑晓强,陈志强

西藏历史论文-郑晓强,陈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藏历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察雅县,民族团结,藏汉,农奴制度,文成公主,广告公司,鞋子,美术教师,南阳师范学院,一趟

西藏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强,陈志强[1](2019)在《历史变生动 孩子能看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昌都市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察雅县第一小学,名为“团结楼”的教学楼从第二到第四层的走廊墙上,画着许多有关西藏发展和民族团结的故事。从文成公主进藏到昌都和平解放,从农奴制度压迫到各族人民过上幸福新生活……有趣的图画,每天都会吸引众多孩子驻足观看。$(本文来源于《西藏日报(汉)》期刊2019-12-11)

周德仓,,张黎黎[2](2019)在《《西藏的变迁》中文译本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咸阳12月5日电(周德仓 张黎黎)近日,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翻译团队完成并出版了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西藏的变迁》中文版译着,填补了该书未有中文译版的空白,为国内读者进一步了解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巨变提供了历史参考和学术读本。《西藏的变迁》(本文来源于《西藏日报(汉)》期刊2019-12-06)

郑睿[3](2019)在《西藏历史的想象性书写——浅谈范稳《水乳大地》》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题材的西藏书写小说《水乳大地》以新视角将历史和想象融合,作品中百年的历史在范稳笔下充满文学魅力和历史理性,英雄形象的人性化塑造成为其另一特色。本文通过对文学与历史的互文作用、英雄情结的表达等对小说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其西藏书写的特殊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赵丽[4](2019)在《清代西藏历史档案文献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西藏历史档案文献的研究工作是学界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而且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本文试着从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清代西藏历史档案文献的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述评。(本文来源于《兰台内外》期刊2019年17期)

杨维周[5](2019)在《西藏历史巨变的经验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社会制度、生产力发生了迅速变革与深刻变化,创造了世界奇迹。西藏历史巨变的经验启示我们:西藏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由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才会有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周贵[6](2019)在《记录西藏历史的藏纸》一文中研究指出藏纸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特有的文化产品。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造纸术后,藏汉两族的工匠们在当地没有中原造纸所使用的竹、稻、鱼网等原料的情况下,经过多年摸索,生产出工艺独特的藏纸。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等处收藏的各类经典所用纸张大都是藏纸,直到20世纪50年代,藏纸还在西藏广泛使用。千年来,它默默地记录着西藏的历史,见证了西藏的文明进程。(本文来源于《新长征(党建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丞,马晓珣[7](2018)在《巡礼“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看西藏地区佛教艺术各时期的风格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中展出的部分西藏佛教艺术品进行归纳和解读,为大家梳理出西藏佛教艺术各时期不同的风格特点。这种对展览的深度解读,无论是为将来同题材展览内容的策划,还是学习西藏佛教艺术发展,都能提供些许参考。(本文来源于《首都博物馆论丛》期刊2018年00期)

格藏才让[8](2018)在《浅谈《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关于西藏历史中五个问题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始终基于历史是人类不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的观点,从经济社会史角度对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作了研究,其中关于西藏历史中五个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即表明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又表明了作者基于经济社会史视角分析和研究西藏历史发展之内在逻辑的认识,为西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和角度。(本文来源于《西藏发展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张云[9](2018)在《1978年以来西藏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西藏历史研究走过了一段由复苏、发展到繁荣的光辉历程。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及主要标志,概述了40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并针对当前西藏历史研究的良好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藏学》期刊2018年S1期)

阮渝楠,张筱芳[10](2018)在《西藏历史城镇形态研究及动因分析——以萨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代社会主义体系的背景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而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部、"一带一路"政策的关键地位,城镇建设更是区域协调发展方针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如何更好更快地进行城镇化建设,以及对历史城镇的形态特征、空间形成的动因分析,是本次课题中主要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萨迦城镇历史形成的梳理,研究其空间特征,发掘内在规律形成的原因。认为自然环境条件、宗教文化发展、政局的稳定性等因素是其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此次研究,因数据和资料的缺乏,主要采用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方法,比如:一般理论应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现场调查研究法等,梳理萨迦历史文脉、探寻发展内因,并进一步为西藏其他历史城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期刊2018-11-24)

西藏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咸阳12月5日电(周德仓 张黎黎)近日,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翻译团队完成并出版了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西藏的变迁》中文版译着,填补了该书未有中文译版的空白,为国内读者进一步了解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巨变提供了历史参考和学术读本。《西藏的变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藏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1].郑晓强,陈志强.历史变生动孩子能看懂[N].西藏日报(汉).2019

[2].周德仓,,张黎黎.《西藏的变迁》中文译本出版[N].西藏日报(汉).2019

[3].郑睿.西藏历史的想象性书写——浅谈范稳《水乳大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4].赵丽.清代西藏历史档案文献研究综述[J].兰台内外.2019

[5].杨维周.西藏历史巨变的经验启示[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周贵.记录西藏历史的藏纸[J].新长征(党建版).2019

[7].刘丞,马晓珣.巡礼“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看西藏地区佛教艺术各时期的风格特点[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8

[8].格藏才让.浅谈《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关于西藏历史中五个问题的阐释[J].西藏发展论坛.2018

[9].张云.1978年以来西藏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藏学.2018

[10].阮渝楠,张筱芳.西藏历史城镇形态研究及动因分析——以萨迦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2018

标签:;  ;  ;  ;  ;  ;  ;  ;  ;  ;  

西藏历史论文-郑晓强,陈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