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灵魂论文-刘玉栋,张丽军

国民灵魂论文-刘玉栋,张丽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民灵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学性,《骆驼祥子》

国民灵魂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栋,张丽军[1](2018)在《文学如何书写“小时代”国民的灵魂》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2018年8月26日上午10点。地点:山东书城二楼。张丽军:我记得巴金说,我的作品就是写给听众的。这几年来,刘玉栋是中国70后作家的领军性的人物。其实我们谈起来,特别是山东文学,我个人认为山东文学是非常厚重、磅礴、大气的,我们称为"文学鲁军",这是一支强大的军团,是一个崛起的群体。那么在1980年代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像我们所熟悉的张炜,像我们知道的莫言、刘玉堂、尤凤伟等一批非常有名的作家群体,都驰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坛。(本文来源于《百家评论》期刊2018年05期)

付善修[2](2017)在《试论林语堂对中国国民灵魂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民性",乃国民性格之称谓。自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海战失利后,外强依仗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沉睡的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要改变被动挨打的现状,就必须改变"中国人之性质"~[1],即国民性,开展"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叁曰新民德"~[2]工作,使中华民族"以砥以砺,拔去奴隶之根性,以进为中国之国民"。~[3]而林语堂则呼应着中国时代思想风潮,从中西文化比(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马力[3](2016)在《从西方现代视角直面中国文化机体与国民灵魂——谈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跨文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取材于中国的同名故事。当迪斯尼公司决定拍它的时候,对它的价值判断与艺术处理面临着选择:一是东方化,二是西方化。但是迪斯尼公司并没有简单地在二者之间取舍,而是走了另一条路:兼顾东西方双重价值与艺术尺度:既保留原故事的主干,又增添辅线或其他故事;既保留原故事的东方价值观,又从西方现代视角出发,对原故事中阙如、但在东方人性中隐性存在的现代文化价值元素加以挖掘;既大量使用中国文化符号,又付诸西方艺术形式的表现,从而全面提升了动画的品质,使之(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剧坛》期刊2016年02期)

张静,姬建民[4](2014)在《把“敬畏法纪”融入国民的灵魂》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快活?"有说功成名就的,有说金榜题名的,还有说富甲天下的,等等,太祖均未置可否。有个叫万纲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此言一出,众皆愕然。太祖却龙颜大悦,连夸其见解"甚独"。先贤早有训言,对于法纪,"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一个人如不敬畏法纪,为人处世就会变得狂妄自大、无法无天,甚至贪得无厌、肆无忌惮,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而常存敬畏法纪之心,才会(本文来源于《杂文月刊(原创版)》期刊2014年12期)

徐晓杰,刘军[5](2011)在《“同一地平线”上的另一种景观——以对国民灵魂的审视为视点看萧红对鲁迅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以对国民灵魂的审视而与鲁迅站到了"同一地平线上",并且结合着时代、地域特点,注入自己独立的思考,提供了背景式主角、纯粹的创作宗旨和平等的写作立场等这些与鲁迅截然不同的东西,在"对国民灵魂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大彻悟"的同一地平线上构建了带有浓郁的萧红式风格的另一处景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09-17)

陈昂[6](2009)在《中国软件:从蛰伏走向腾飞》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60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软件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不仅诞生了一批“智造”英雄,而且孕育了无数国产软件企业。  原信息产业部电子产品管理司副司长、现年66岁的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既是我国软件产业迅猛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本文来源于《中国财经报》期刊2009-09-30)

罗治红[7](2007)在《探研“沉默的国民灵魂”——由《阿Q正传》中的打与被打所想到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阿Q正传》中的打与被打为线索,概括当时某些国民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精神胜利法揭示其国民的劣根性,唤醒已沉睡的国民灵魂。(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学术研究)》期刊2007年27期)

王晓琴[8](2007)在《中国国民灵魂的求索者:林语堂与老舍》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老舍,几乎同时呼应时代思想风潮,从中西民族比较角度,开始一生对国民魂灵的求索:林语堂从“根本改造”、“全盘西化”出发,经过幽默滋润,再经回归传统、儒道互补,最后以“出世”精神皈依自然,寻求完美人性;老舍则从“培养民气”双向逆反批判出发,经过全方位、多层次探源,再经东西古今融合,最后以“入世”精神依靠政治力量,寻求转化民气。他们的国民性探讨虽多有差异,终极选择亦大相径庭,但二者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丰富和深化民族自省意识,为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提供了形象的启示录。(本文来源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王昌达[9](2006)在《为城市留下永久财富》一文中研究指出观点: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其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责任是什么?不是拿一块地,建一幢楼,然后将它卖掉就万事大吉的。而是要以历史的、社会的责任感,将每一幢楼,每一个小区,或社区,建成“百年大计”的建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06-11-17)

肖海凤[10](2006)在《国民灵魂改造的挽唱——论萧红的《呼兰河传》》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用本真、素描的创作反映东北社会的现实,展现她对国民灵魂的思考,尤其是将东北地域文化的劣根性加以展示和批判,以此来挖掘东北人身上存在的弱点。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东北农民众生图,并为他们病态的灵魂唱着挽歌。(本文来源于《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国民灵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民性",乃国民性格之称谓。自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海战失利后,外强依仗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沉睡的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要改变被动挨打的现状,就必须改变"中国人之性质"~[1],即国民性,开展"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叁曰新民德"~[2]工作,使中华民族"以砥以砺,拔去奴隶之根性,以进为中国之国民"。~[3]而林语堂则呼应着中国时代思想风潮,从中西文化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民灵魂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栋,张丽军.文学如何书写“小时代”国民的灵魂[J].百家评论.2018

[2].付善修.试论林语堂对中国国民灵魂的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

[3].马力.从西方现代视角直面中国文化机体与国民灵魂——谈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跨文化特征[J].新世纪剧坛.2016

[4].张静,姬建民.把“敬畏法纪”融入国民的灵魂[J].杂文月刊(原创版).2014

[5].徐晓杰,刘军.“同一地平线”上的另一种景观——以对国民灵魂的审视为视点看萧红对鲁迅的发展[C].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6].陈昂.中国软件:从蛰伏走向腾飞[N].中国财经报.2009

[7].罗治红.探研“沉默的国民灵魂”——由《阿Q正传》中的打与被打所想到的[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8].王晓琴.中国国民灵魂的求索者:林语堂与老舍[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王昌达.为城市留下永久财富[N].黑龙江日报.2006

[10].肖海凤.国民灵魂改造的挽唱——论萧红的《呼兰河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

标签:;  ;  

国民灵魂论文-刘玉栋,张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