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崔明旭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崔明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相互关系,引力模型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崔明旭[1](2017)在《韩国海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际贸易以及投资自由化为各国发展自身经济,开发国际市场提供了基础。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成为各国财经界和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和分析工具,系统地分析了韩国海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规律,并采用引力模型分别研究了韩国海外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韩国进出口贸易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韩国海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相互关系。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经历了初级发展、快速发展、高速发展以及协调发展四个阶段。整体发展在波动中显示出快速增长态势,平均增速高于对外贸易,呈现投资规模稳中放缓、投资主体以大企业为主、投资区位分散化、以投资开拓市场意图明显、投资领域多样化等特点。韩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则经历了进口替代、出口导向、科技化、FTA化等等四个演变阶段。并且,在这几个演变时期韩国的对外贸易额均显示出了超强劲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速比GDP增速高出许多。由此可见,对外贸易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韩国对外贸易结构中,主要以工业制品、中高技术产品以及中间产品为主,而且这些贸易产品在韩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越发明显。此外,国际贸易商品技术结构不断优化,重化工业已成为促进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助力。虽然一直以来韩国始终致力于多元化贸易发展,但相对来讲,其在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市场的进出口贸易仍然比较集中。在厘清韩国海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就韩国海外直投与对贸易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相关结果显示:首先,就韩国海外直接投资对其对外贸易影响的引力模型分析得出,不论是对进口亦或者是出口,海外直接投资的流出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相对来说,海外直投对出口的积极影响要强于对进口的影响。韩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之所以会受到海外直投资本流出的积极推动,其主要是因为韩国海外直接投资的流出具有市场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特征。其次,就韩国进出口贸易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引力模型显示,韩国的出口显着地促进了韩国向出口对象国追加海外直接投资,反映了韩国海外直接投资动机是占据东道国市场。同时,韩国进口对其海外直接投资同时也产生了促进作用,但相对来讲其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要比出口小许多。由此可见,韩国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东道国市场抢占一席之地,资源开发、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动机相对较小。最后,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得出,韩国的出口贸易额与海外直接投资之间在短期内的关系属于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二者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双向关系。而进口贸易额与海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联则不明显。由此可以得出,韩国出口贸易额与海外直接投资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进口贸易额则与其无长期关联,而造成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互补关系结果主要是由韩国期望能够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形式在东道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能够利用海外廉价劳动力以及进行资源开发等投资动机所决定。(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12-01)

王俊[2](2017)在《双边投资协定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韩国的崛起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OFDI)扮演了重要角色。韩国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1985年韩国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还只有1.12亿美元,此后叁十年历经了大规模增长,2016年达到349.9亿美元,增长了约311倍。为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稳定发展,韩国政府努力通过与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和含有投资条款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来降低制度风险。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间签订的,以鼓励、保护和促进两国间投资为目的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协定。韩国与各国签订的BIT内容虽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包括投资的保护与促进、投资准入条件、投资待遇、损失赔偿、投资收益汇出以及争议解决等权利和责任的明确规定。截止目前,韩国签订的BIT总量达到了89个。基于1980-2014年间韩国对81个东道国的OFDI数据,本文主要探究两个问题:第一,韩国签订且已生效的BIT和含有投资条款的FTA对韩国OFDI是否具有促进效应;第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在吸引韩国直接投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当东道国制度水平较差时,韩国与该国签订的BIT可否产生替代效应。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与文章内容框架等,总结了前人对BIT、FTA及东道国制度水平对OFDI促进效应的研究;第二部分梳理了韩国FDI的历程、现状及产业结构调整,另外还介绍了韩国投资协定的发展历程;第叁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分析,再利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第四部分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实证研究表明,生效的BIT确实促进了韩国对外直接投资,FTA中的投资条款也起到了与BIT相同的作用。投资者能否持续、稳定地在东道国经营下去还取决于东道国的制度环境,东道国制度水平越高就越能够吸引外国投资者。当东道国制度水平较差时,BIT对东道国较差的制度水平可以起到替代作用。韩国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已经超过外国直接投资,成为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国。自“一带一路”战略列入我国“十叁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基于韩国的经验,中国应加快推进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协定的签订,从产权、投资准入、投资待遇、征用和国有化、损失赔偿和争议解决等各个方面对投资者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以此通过规范的、有约束力的制度形式保护我国的海外投资。(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7-05-01)

陈小蕴[3](2015)在《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服务业跟随——韩国对亚洲直接投资的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部化的国际生产模式使得跨国公司内部提供跨境服务成为必要,而基于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跨国公司也会将生产过程中的部分服务支持活动外包出去,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服务业追随问题由此引人关注。本文以韩国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在韩国对发展中地区的投资中,出现了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追随,而对亚洲发达地区的投资中则出现了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韩国的经验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5年19期)

金草绿(KIM,CHOROK)[4](2014)在《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及对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经验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目前,韩国对外投资在亚洲、北美洲、欧洲和其他各洲有着不同的投资动机并且呈现出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多元化行业的行业动向,以大企业财团为主转变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动向,以规模不变转变为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动向以及以合资为主转变为独资较多的投资方式动向等新特点。与此同时,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增加了韩国的就业机会,优化了产业结构,对韩国经济做出了积极的影响。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研究,可以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提供示范。韩国与中国同属东方经济强国,不管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风俗习惯上都具备极大的相似性,所以研究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运用本研究的成果,有利于中国企业更顺利地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全球化经济合作,同时,可以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生产要素,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完全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之中本文分别从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征、投资动机及其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总结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转变以及韩国对不同区域直接投资动机的异同,并且运用实证分析得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6-02)

曹玲[5](2013)在《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十年的时间里,韩国从贫穷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名列世界前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韩国作为东亚重要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不断扩大其贸易与投资规模,对本国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把韩国作为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深入研究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数量、贸易结构与贸易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影响,探索韩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研究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有重要意义。首先,近些年来韩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在国际直接投资的舞台上,韩国扮演更多的是投资母国的角色,而不是东道国的角色。其次,虽然贸易的发展不是韩国追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引致的贸易效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近些年来,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以实证为主,这些实证又主要以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等为研究对象,以新兴经济体国家作为母国为研究对象的成果不多;在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方面,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贸易数量方面的影响,而不是贸易结构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本文遵守规范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并通过计量工具进行实证分析。笔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数量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叁个方面分别研究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在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数量效应方面,笔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理论研究表明,贸易政策、市场规模、汇率、投资动机、产业特征和要素价格等都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创造效应或贸易替代效应的因素。在实证研究上,笔者借助经典的贸易引力模型,基于面板数据的回归方法分别分析了韩国对外直接直接投资对贸易出口和贸易进口的影响,探讨了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贸易增长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对于韩国的贸易出口还是进口,对外直接投资都使韩国获得了贸易创造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对韩国贸易的影响大于投资流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对外直接投资的长期贸易效应将大于短期贸易效应;在韩国所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中,资源寻求型和成本导向型的动机更加明显,其出口引致效应与反向进口效应相对较大。在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方面,笔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理论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转换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技术差距、人均收入和消费者需求结构、要素禀赋差异等因素改变和提升母国相对要素生产率与要素禀赋,产生规模经济,形成相对技术领先优势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贸易结构的转换。在实证研究上,在分析韩国贸易结构与投资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协整理论、ADF检验、Johansen检验等现代数理分析方法,以历年韩国投资额、各产业贸易额、GDP和汇率为研究对象,利用WTO、韩国贸易协会、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等网站数据库资料进行计量分析,得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结构与韩国进出口产业分布存在着“重迭性”特征;工业制成品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明显大于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贸易效应,对外直接投资对韩国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实现的;机器、运输设备和钢铁等工业制成品的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大等结论。在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条件效应方面,首先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价格、收入和要素贸易条件的作用机理,其次实证考察了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与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走势,探讨二者之间的规律及联系。最后结合韩国贸易利益分配状况得出,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下,韩国虽然价格贸易条件略显恶化,但是出口数量指数却大幅度上升,使得韩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韩国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提高了韩国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以及出口物量指数的变化,韩国获得的静态贸易利益的效率并不显着等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提出以下建议:在加强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的整合方面,韩国有必要设立综合协调的境外企业的管理机构,其职责是制定投资政策、安排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的产业分布与区域结构、建立外汇使用和人才使用与技术流动的相关制度等;韩国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投资保险与金融支持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企业的投保制度与金融扶持政策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对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是提高韩国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手段,使韩国企业适应对外直接投资、开展跨国经营对人才的需要;韩国政府有必要对跨国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进行指导并提高信息技术和投资信息等方面的咨询,设立投资咨询机构帮助跨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分析、制定投资规划等信息咨询类服务,从而加强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引导与服务。(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6-01)

石云鸣[6](2013)在《中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获取路径——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的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获取外部技术的路径,并以上汽集团控股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上汽集团采取的技术获取路径。案例研究结果显示:上汽集团主要通过国产化、技术转让和共享生产平台从双龙汽车公司获得技术;但是,对计划实施难度估计不足、双龙工会的强势力量和频繁罢工,导致上汽集团未能如愿以偿。最后指出,变"拉式"国产化为"推式"国产化更有利于企业从外部获取技术。(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期刊2013年03期)

陈小蕴,张水泉[7](2012)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品技术结构提升:韩国的经验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韩国近20年来的经验数据分析证实,韩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从而为贸易品技术结构提升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亚太经济》期刊2012年02期)

崔栢烈,郭化冰[8](2012)在《韩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扶持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迅速,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韩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认识日益深化,制定了一整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逐步完善了金融、税收、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为中心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扶持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韩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韩国对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扶持的相关经验,将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扶持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资》期刊2012年04期)

赵萌[9](2011)在《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7,08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人均水平衡量,我国人均GDP在2010年为4532美元,已经处于邓宁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中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最显着的特征是外国直接投资继续大规模流入,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仍然处于小规模、低水平的阶段。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从1979年到201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10162亿美元,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仅有3047亿美元。因此,适时适当地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提供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应该引起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社会、文化、习俗相同,经济发展模式相似的国家,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所走过的道路特别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本文通过梳理韩国自1959年至今近半个世纪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脉络和发展历程,总结并分析出了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起步、稳定增长、快速发展、自我调整等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以及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值得中国借鉴的政策和做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政府对海外投资的监管与服务、借对外直接投资之机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扩大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范围和区域、创立自主品牌等建议。(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1-06-01)

马常娥[10](2010)在《对外直接投资:韩国的经验和启迪》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国经过近五十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成功地培育了叁星、现代等国际知名跨国公司,走出了一条跨国经营的道路,研究其中的特点和经验,对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使我国企业更好地跨出国门,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生产要素,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之中(本文来源于《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1-19)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韩国的崛起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OFDI)扮演了重要角色。韩国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1985年韩国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还只有1.12亿美元,此后叁十年历经了大规模增长,2016年达到349.9亿美元,增长了约311倍。为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稳定发展,韩国政府努力通过与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和含有投资条款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来降低制度风险。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间签订的,以鼓励、保护和促进两国间投资为目的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协定。韩国与各国签订的BIT内容虽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包括投资的保护与促进、投资准入条件、投资待遇、损失赔偿、投资收益汇出以及争议解决等权利和责任的明确规定。截止目前,韩国签订的BIT总量达到了89个。基于1980-2014年间韩国对81个东道国的OFDI数据,本文主要探究两个问题:第一,韩国签订且已生效的BIT和含有投资条款的FTA对韩国OFDI是否具有促进效应;第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在吸引韩国直接投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当东道国制度水平较差时,韩国与该国签订的BIT可否产生替代效应。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与文章内容框架等,总结了前人对BIT、FTA及东道国制度水平对OFDI促进效应的研究;第二部分梳理了韩国FDI的历程、现状及产业结构调整,另外还介绍了韩国投资协定的发展历程;第叁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分析,再利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第四部分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实证研究表明,生效的BIT确实促进了韩国对外直接投资,FTA中的投资条款也起到了与BIT相同的作用。投资者能否持续、稳定地在东道国经营下去还取决于东道国的制度环境,东道国制度水平越高就越能够吸引外国投资者。当东道国制度水平较差时,BIT对东道国较差的制度水平可以起到替代作用。韩国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已经超过外国直接投资,成为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国。自“一带一路”战略列入我国“十叁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基于韩国的经验,中国应加快推进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协定的签订,从产权、投资准入、投资待遇、征用和国有化、损失赔偿和争议解决等各个方面对投资者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以此通过规范的、有约束力的制度形式保护我国的海外投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1].崔明旭.韩国海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王俊.双边投资协定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7

[3].陈小蕴.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服务业跟随——韩国对亚洲直接投资的经验研究[J].中国商论.2015

[4].金草绿(KIM,CHOROK).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及对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4

[5].曹玲.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3

[6].石云鸣.中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获取路径——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的案例研究[J].技术经济.2013

[7].陈小蕴,张水泉.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品技术结构提升:韩国的经验及启示[J].亚太经济.2012

[8].崔栢烈,郭化冰.韩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扶持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外资.2012

[9].赵萌.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探析[D].外交学院.2011

[10].马常娥.对外直接投资:韩国的经验和启迪[C].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标签:;  ;  ;  ;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崔明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