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敏感度论文-罗辰奕,聂红涛,张海彦

生态敏感度论文-罗辰奕,聂红涛,张海彦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敏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系统模型,参数敏感度,空间差异,渤海

生态敏感度论文文献综述

罗辰奕,聂红涛,张海彦[1](2019)在《渤、黄海生态环境模拟的参数敏感度空间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生态系统模型的发展,生态变量增多,众多生物过程参数量值的确定成为制约生态环境模拟的瓶颈问题,生态系统结构区域性要求模型中的生态参数具有区域差异。为探究不同海区的关键参数及参数敏感度的空间差异,本研究在渤、黄海建立了ROMS-CoSiNE物理–生物耦合的高分辨率生态系统模型,并对13种生态参数的敏感度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中部与渤海及近岸海域的敏感度差异较大。渤海敏感度最大的参数为决定光合速率的浮游植物P-I曲线初始斜率,其次为浮游动物捕食半饱和常数和浮游动物最大捕食率。而南黄海中部敏感度最大的参数为浮游动物最大捕食率,其次为浮游植物死亡率和浮游植物P-I曲线初始斜率。结合敏感度分布及浮游植物生物量收支得出,渤海水体透明度较南黄海偏低、浮游植物生长光限制较强,是引起浮游植物P-I曲线初始斜率敏感度在渤海高于黄海的主要原因。浮游动物最大捕食率及浮游植物死亡率的敏感度空间差异,受渤、黄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差异的影响,与生态系统中的高度非线性特征有关。(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白婷婷[2](2018)在《GIS支持的庐州公园生态敏感度的技术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适用于庐州公园的生态敏感度评价模型,介绍了模型中因子选择、因子获取及因子赋值的方法以及综合各因子评价的技术实现手段,提出了不同生态敏感度区域的对应规划策略,指出了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及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8年16期)

克力木·买买提[3](2018)在《基于遥感和GIS的吐鲁番地区历史文化遗址空间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敏感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唯一性的景观资源,是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光荣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的特殊载体。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址及其环境从而使它可持续利用是当今亟待探讨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吐鲁番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地区,又是典型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生态退化严重的地区。在自然和人文双重作用下,吐鲁番历史文化遗产的原有历史风貌、传统格局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在文化遗产带动的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背景下,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和保护正在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历史文化遗址分区保护是目前解决严格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关系的重要平衡手段,但目前因为缺乏充分的科学理论和明确的量化体系,导致这一方法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正在历史文化遗产监测、分析和保护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形成了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信息技术、数字文化遗产等新兴的研究方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文化遗址整体性保护理念出发,在遥感和GIS的支持下,结合生态敏感性理论和空间区划模型,在研究敏感因素与保护分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保护分区方法进行了改进,将文化遗产敏感性涉及到的相关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和时空建模,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提供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分区方法。以吐鲁番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分区为例,对本文提出的保护分区方法进行实践验证,实现了遥感和GIS技术、生态敏感性理论与方法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领域的系统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定性定量集成的干旱半干旱区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框架,实现了区位分析、空间关联、空间统计、空间聚类、空间自相关等模型在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中的的综合应用。系统研究了吐鲁番历史文化遗产分布格局,发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适合干旱区文化遗产分布格局的地理因子影响规律。利用研究区DEM数据、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提取历史文化遗址格局相关因子,定量分析了地形、水系、道路、水源等对吐鲁番历史文化遗产分布的影响特点,分析了这些格局描述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在GIS支持下研究了吐鲁番地区古遗址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在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对古遗址的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影响,导致古遗址不但空间分布分散而且规模也较小。水系、道路对区内遗址点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遗址点距离道路、水系越远均呈现出逐步递减的趋势。在水源条件上,干旱少雨、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干旱区古遗址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水源指向性。但是在海拔相对较低、植被相对丰富、坡度较小、地表与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平坦地势区域,古遗址在空间形态上有密集分布的特点。2)建立了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影响的历史文化遗址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和区划方案,提高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划的科学性,实现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区域生态建设多目标协同。建立了干旱气候条件下吐鲁番历史文化遗址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提出了历史文化遗址分类、分级、分区保护的相关建议。针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迫切需求,利用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建立了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选取8个敏感性因子,分析了研究区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历史文化遗址生态总体敏感性较高,敏感性从高至低分别占研究区总遗址的33.98%(有140处遗址),19.66%(81处),24.51%(101处),11.17%(46处)和10.68%(44处)。通过对吐鲁番市区遗址点生态敏感性分析发现研究区内93.15%的等级遗址、89.32%的类别遗址处在敏感状态,容易受各种人类和自然因素作用而产生明显退化或破坏。基于此评价结果,建议以生态敏感性为依据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分区保护与建设,实现遗址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统一。3)系统开展了吐鲁番历史文化遗产分布格局、地理因子影响、人类活动影响、生态敏感性评价和保护区划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针对不同分区的保护措施,研究成果对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集中区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出了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干旱区文化遗址区划方案。将研究区划分为严格保护区、重点保护区、重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结合吐鲁番城市化发展,重点研究了城市化背景下的吐鲁番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对策,提出了协调新型城镇化、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将为吐鲁番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合理布局和环境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丹,黄川友,殷彤,朱国宇[4](2017)在《突变级数法在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内缺乏关于流域生态敏感度问题的综合研究,常用的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对权重的主观确定性和计算过程较为复杂。本文以长江上游流域五大水系为例,应用突变级数法研究各水系的生态环境敏感度。结果表明: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敏感度最高,乌江水系敏感度最低;突变级数法应用于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具有可行性,为解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同时也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7增刊2下册》期刊2017-08-30)

郭羽,俞皓[5](2016)在《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敏感度是评价区域生态脆弱性程度的指标。在隆昌城市战略规划中,开展了生态敏感度评价工作。通过对生态敏感因子的提取、基于AHP法对因子生态敏感等级的划定、对不同开发用地类型对敏感因子受感性的分析,构建了服务于规划应用的二维生态敏感度评价体系。该体系既体现不同因子下的生态敏感度,又体现了不同开发类型下生态敏感因子的重要性,在战略规划中直接辅助城市规划中开发区域的划定与开发类型的选择。(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6年09期)

刘建梅,王蕾,刘济宁,石利利,陈英文[6](2015)在《微宇宙技术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评估铜离子生态危害比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比微宇宙方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在铜离子生态危害评估中的差异,构建了包括浮游藻类、轮虫和大型溞的微宇宙系统,持续监测了铜离子浓度、物种丰度和系统理化性质的变化,推导出铜离子对微宇宙系统的63 d无显着效应浓度(63 d-NOEC);同时,将铜离子对鱼类、甲壳类、昆虫类、藻类及软体动物等对铜离子的长期毒性数据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进行拟合,推导出对生态系统中95%物种无显着危害的作用浓度(HC5)。测试结果表明,大型溞种群在铜离子110.80μg·L-1作用下暂时消失,导致了系统中轮虫和藻类数量的增长,试验后期铜离子浓度降低,大型溞种群呈现恢复的趋势;在212.06及420.26μg·L-1铜离子作用下,藻类和轮虫的存活受到严重抑制,在试验后期也没有恢复。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推导得出的HC5值相比,通过微宇宙系统得出的NOEC值较高,这可能是微宇宙系统中铜离子生物可利用性在各相介质间的差异及种间反馈调节造成的。(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张晓东,崔志华,葛飒,田方[7](2014)在《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度区域划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火险安全等级、生物量、坡度、美景度和稀有动物分布等生态因子进行分析迭加,对紫金山生态敏感度进行区域划分,并针对敏感性区域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对其长远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03期)

刘建梅,范德玲,刘济宁,石利利,王蕾[8](2014)在《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的四溴双酚A和4-叔丁基苯酚水生态危害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四溴双酚A和4-叔丁基苯酚的生态危害,测试了四溴双酚A和4-叔丁基苯酚对5种水生生物(四尾栅藻、萼花臂尾轮虫、大型溞、稀有鮈鲫和中华颤蚓)的急性毒性和对大型溞及萼花臂尾轮虫的慢性毒性,并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Spi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利用不同评估软件(ETX和Sigmaplot)评估了四溴双酚A和4-叔丁基苯酚的水生态危害,外推四溴双酚A和4-叔丁基苯酚对水环境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redicted No Effect Concentration,PNEC),并对比和分析了不同软件的差异。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四溴双酚A和4-叔丁基苯酚的慢性毒性显着高于急性毒性,两者对萼花臂尾轮虫、大型溞、稀有鮈鲫和中华颤蚓四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显着高于对四尾栅藻的急性毒性。采用评估因子法,利用ETX和Sigmaplot软件计算出的95%物种无显着效应浓度(HC5)外推四溴双酚A基于急性毒性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分别为36.85和10.41μg/L,基于慢性毒性的PNEC为14.31和4.38μg/L;4-叔丁基苯酚基于急性毒性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分别为83.35和34.54μg/L,基于慢性毒性的PNEC分别为15.64和6.48μg/L。(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14-08-13)

杨伟,谢德体,李晓华,潘卓,李灿[9](2014)在《基于生态敏感度分区的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调查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模式的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模式,基本特征是:根据不同的生态敏感度分区进行生态用地整治调查分区划定,结合未利用地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退耕还林叁种生态用地整治类型,对不同调查区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林地、耕地、园地整治潜力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基础上进行生态用地整治潜力水平选择、潜力测算与潜力分级.评价结果:研究区生态用地整治潜力为1 635.72hm2,包括林地整治潜力864.92hm2,耕地整治潜力379.35hm2,园地整治潜力391.44hm2.其中,林地整治潜力占比规模大,耕地相对较小;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随生态敏感性升高而下降,即林地整治潜力比重高,则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低,耕地整治潜力比重高,而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高.(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7期)

杨伟,谢德体,潘卓,李晓华,朱琳[10](2014)在《叁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因子的选取和量化分级为基础,构建了以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和生态系统生境叁类生态敏感度因子为框架的叁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巫山县进行了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巫山县生态敏感性程度整体较高,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县域内高度和极度敏感性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系统稳定性好;中度敏感区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但对外界的干扰活动具有一定的抵抗和自我调节能力.巫山县应加大力度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植树造林以增加生态用地面积,适宜强化林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生态敏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适用于庐州公园的生态敏感度评价模型,介绍了模型中因子选择、因子获取及因子赋值的方法以及综合各因子评价的技术实现手段,提出了不同生态敏感度区域的对应规划策略,指出了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及解决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敏感度论文参考文献

[1].罗辰奕,聂红涛,张海彦.渤、黄海生态环境模拟的参数敏感度空间差异分析[J].海洋学报.2019

[2].白婷婷.GIS支持的庐州公园生态敏感度的技术实现[J].农业与技术.2018

[3].克力木·买买提.基于遥感和GIS的吐鲁番地区历史文化遗址空间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敏感度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8

[4].李丹,黄川友,殷彤,朱国宇.突变级数法在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中的应用[C].环境工程2017增刊2下册.2017

[5].郭羽,俞皓.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

[6].刘建梅,王蕾,刘济宁,石利利,陈英文.微宇宙技术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评估铜离子生态危害比对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5

[7].张晓东,崔志华,葛飒,田方.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度区域划分探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4

[8].刘建梅,范德玲,刘济宁,石利利,王蕾.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的四溴双酚A和4-叔丁基苯酚水生态危害评估[C].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论文集.2014

[9].杨伟,谢德体,李晓华,潘卓,李灿.基于生态敏感度分区的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调查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杨伟,谢德体,潘卓,李晓华,朱琳.叁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标签:;  ;  ;  ;  

生态敏感度论文-罗辰奕,聂红涛,张海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