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课程论文-李玉霞

数字课程论文-李玉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媒体,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数字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霞[1](2019)在《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这一专业当中,人才需求量的极具增大促使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改革不断增大,也使得教育所独有的社会化功能在发展过程当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许多院校开始开设这样一门专业,但是,在经验缺乏、教学条件的匮乏等,导致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难适应现在当代市场的岗位需求,由此,本文以"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体系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更有效的促进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5期)

丑永新,刘继承,钟黎萍,谢启[2](2019)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化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化教学改革。分析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调研企业用人需求,依据实际工程案例,构建信号采集和处理流程的知识体系,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通过将工程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实际的项目开发能力。(本文来源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毛澄洁,孙传皓,杨浩天[3](2019)在《数字科学类课程:让数码探究为创造奠定扎实的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科学类、数字艺术类和数字工程类课程构成了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技术课程群。该课程群是北京景山学校T-ARE课程群中的中坚课程。数字科学类课程是一种在数字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作为探索工具,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探索世界的意识和能力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9年23期)

孙传皓,李京,张凯[4](2019)在《数字工程类课程:让工程问题为创造搭建迈向真实世界的阶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其确立了人才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了包括"智能制造工程"在内的重点建设的五大工程,以及包括"机器人"和"信息技术"在内的十大领域。同时,国家出台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相关政策,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广(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9年23期)

覃芳,黄山,王波[5](2019)在《数字艺术类课程:想象力让技术插上创造的翅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只强调技术能力而忽视艺术设计,影响了学生完整的信息素养的发展,因此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艺术设计层面。站在艺术设计视角,信息技术教育将有质的升华——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走向整体的信息素养积淀。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9年23期)

孙俊菊,钱玉兰,芮小燕[6](2019)在《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21世纪信息网络的日趋发达,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迅猛,数字媒体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社会各类人才严重缺乏。对此,各大高校随即采取社会调查,寻找培养人才方案,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专业,培养社会紧缺型人才。实际、完整地实施基于市场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需要一套易用、实用的课程体系来支持人才培养方案。以"办人民满意教学"为宗旨,大力加强数字媒体技术教学研究,理想实现依托行业、面向市场、突出特色,灵活设置专业,教学模式多元化,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全面提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体育人目标。针对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23期)

刘永鑫[7](2019)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字课程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课程是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模式深深地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推动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数字课程的定义及优势,数字课程的构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下旬)》期刊2019年11期)

陆玲[8](2019)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思政教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思政"在课程育人和教学质量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设计上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贯穿在教学实施全过程是专业课程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数字图像处理"专业课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使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下旬)》期刊2019年11期)

李宏年[9](2019)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信号处理是用数学方法对信号进行分析、变换、滤波、检测、调制、解调以及快速运算的一门技术学科。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计算量大,数学公式及推导过程繁多。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指出要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及定义,并给出了一些改进教学方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22期)

唐李阳[10](2019)在《数字手绘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的现状的分析,积极探索数字手绘课程与艺术设计课程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体系的构建,并通过对如何融合构建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探讨,寻求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之路和人才培养之路。(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数字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化教学改革。分析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调研企业用人需求,依据实际工程案例,构建信号采集和处理流程的知识体系,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通过将工程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实际的项目开发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玉霞.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体系研究[J].艺术品鉴.2019

[2].丑永新,刘继承,钟黎萍,谢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化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

[3].毛澄洁,孙传皓,杨浩天.数字科学类课程:让数码探究为创造奠定扎实的基础[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

[4].孙传皓,李京,张凯.数字工程类课程:让工程问题为创造搭建迈向真实世界的阶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

[5].覃芳,黄山,王波.数字艺术类课程:想象力让技术插上创造的翅膀[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

[6].孙俊菊,钱玉兰,芮小燕.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传媒论坛.2019

[7].刘永鑫.“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字课程构建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

[8].陆玲.“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思政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9

[9].李宏年.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10].唐李阳.数字手绘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构建研究[J].北方文学.2019

标签:;  ;  ;  ;  

数字课程论文-李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