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乡村地区论文-毕晓红,杨欢,杨琴,毕东

云南省乡村地区论文-毕晓红,杨欢,杨琴,毕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云南省乡村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

云南省乡村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毕晓红,杨欢,杨琴,毕东[1](2019)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探析——以云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如何使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和繁荣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在广泛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民族地区的村寨,对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难进行全面梳理,即:投入保障难、人才培养难、陋习根除难、传承保护难、融合发展难。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即:加强平台和载体建设,努力构建"多位一体"的乡村文化建设新格局;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创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运用"文化+"思维,积极发展壮大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振兴保障机制,用乡村文化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林筠茹[2](2019)在《内生动力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以云南省建水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产业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是乡村建设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如何在城市带动乡村发展能力相对薄弱的欠发达状态下,克服外部力量缺失、生产要素匮乏等发展困境积极发展乡村产业经济是更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探索从培育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视角出发,为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不同的路径选择与建议,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选择内生动力影响要素,以云南省建水县为例探讨农商结合型、农工结合型、农旅结合型产业的内生动力机制构建思路与方法,激发乡村以内生动力谋求产业发展,脱离贫困落后的发展状态。(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期刊2019-10-19)

胡红斌[3](2019)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任务尤为艰巨。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薄弱、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基层治理能力弱、科技和信息化程度低等,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大乡村治理力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路径,深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4期)

齐昊,孙诚钰[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云南省两个民族村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指明了方向。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通过对云南省两个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余炳武,李官[5](2019)在《边疆民族地区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云南省临沧市澳洲坚果产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各族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历史机遇。但边疆民族地区多为边远山区、边境片区、民族地区,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只能走以产业振兴为先导的模式。临沧市坚持因势利导,党委政府不断求新,利用资源禀赋选择优势产业不断求变,少数民族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求富,在顺势而为的实践中探索了产业振兴之策、人才振兴之策、文化振兴之策、生态振兴之策和组织振兴之策,形成以产业振兴为先导的乡村振兴模式,为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党委政府担当作为让发展说,长短结合、远近兼顾让历史说,发展方式的选择让实践说,乡村如何实现振兴让群众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天地人共同说。实践证明,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实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委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各届政府施政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9年05期)

胡琼,王敏[6](2018)在《云南省贫困地区乡村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致使各地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乡村治理已成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与发达省区相比,云南省乡村治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管理方式滞后。面对云南乡村治理诸多现实和不足,从内而外都迫切需要认真总结分析,进一步加以改进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区》期刊2018年05期)

王艳玲,吕游,杨菁[7](2017)在《西南地区乡村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云南省昆明市3区县1047位教师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云南省昆明市1047位乡村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30.7%的教师表示"一直有"流动及流失意愿,女教师、年轻教师、夫妻分居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更强烈。对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可知,乡村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五大影响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孩子教育及家庭生活""工资待遇与工作负担""学校位置及交通、住房条件""学校管理与教学风气""社会氛围与工作环境"。因此,要留住乡村教师应重点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在教师招聘与管理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调整教师的工资收入,保障教师住房及加强对学校的治理等。(本文来源于《教师发展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熊兴军,韩丽,明月[8](2015)在《基于公共设施布局的贫困地区乡村社区布点研究——以云南省沾益县菱角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公共设施是乡村的公共中心,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目前自发形成的农村村庄绝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公共设施配置。基于公共设施布局的贫困地区乡村社区布点,就是从乡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出发,依托乡村公共设施吸引周边散户集中,促进公共设施效率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服务完善的现代乡村社区。(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5期)

孙立新,王仕铭[9](2012)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基于云南省红河州的田野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旅游资源奇特,民族化神秘古朴,不仅吸引了国内都市游客,还吸引了大量境外旅游者,成为重要的创汇方式、民族文化的传播使者,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有效发展。本文采用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以云南省红河州城郊型乡村旅游为例,对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2年09期)

李玮谦,李伟,李庆雷[10](2012)在《民族地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探析——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地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形式,能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西双版纳州处于云南省南部,有着丰富自然人文资源,风土人情独特,虽然乡村旅游发展已见端倪,但是矛盾重重。构建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让乡村旅游在民族地区展现活力,文章也提出了相关优化对策。(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09-01)

云南省乡村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产业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是乡村建设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如何在城市带动乡村发展能力相对薄弱的欠发达状态下,克服外部力量缺失、生产要素匮乏等发展困境积极发展乡村产业经济是更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探索从培育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视角出发,为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不同的路径选择与建议,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选择内生动力影响要素,以云南省建水县为例探讨农商结合型、农工结合型、农旅结合型产业的内生动力机制构建思路与方法,激发乡村以内生动力谋求产业发展,脱离贫困落后的发展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南省乡村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毕晓红,杨欢,杨琴,毕东.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探析——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2].林筠茹.内生动力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以云南省建水县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2019

[3].胡红斌.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4].齐昊,孙诚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云南省两个民族村寨的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

[5].余炳武,李官.边疆民族地区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云南省临沧市澳洲坚果产业为例[J].学术探索.2019

[6].胡琼,王敏.云南省贫困地区乡村治理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

[7].王艳玲,吕游,杨菁.西南地区乡村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云南省昆明市3区县1047位教师的调查[J].教师发展研究.2017

[8].熊兴军,韩丽,明月.基于公共设施布局的贫困地区乡村社区布点研究——以云南省沾益县菱角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

[9].孙立新,王仕铭.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基于云南省红河州的田野观察[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

[10].李玮谦,李伟,李庆雷.民族地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探析——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为例[C].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标签:;  ;  ;  

云南省乡村地区论文-毕晓红,杨欢,杨琴,毕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