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分析

王园艳

(溧水区中医院内科;江苏南京211200)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观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内分泌糖尿病科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血糖控制优良率显著优于观察组,观察组为88.00%,对照组为48.00%,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循证护理;效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是指年龄超过60岁的糖尿病患者,以及60岁之前发病,但延续到60岁以后的糖尿病患者[1]。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而老年人由于年龄偏大,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并出现多种其他疾饼[2]。如今我国老年糖尿病人数越来越多,需要对其实施循证护理。本次选取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内分泌糖尿病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7.21±4.87)岁;观察组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8.34±2.4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帮助老年患者服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并需要提醒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当注意的措施。针对老年患者身体情况和病情进行对症护理和治疗,并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问题、运动问题和用药问题等。在护理中需要向患者普及关于老年糖尿病的知识。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提出问题,注重了解老年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并询问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及其的心理状态,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针对患者的病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查阅资料,根据上述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是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医学文献检索书库等进行检索,通过对文献的分析,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出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③实施方案,为了安抚患者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与患者之间建友善的关系,针对老年患者及家属存在的问题,应用温和的声音耐心讲解,并着重向患者讲述糖尿病患者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老年患者树立自信心。一般老年患者的家人工作都会比较忙,难以抽出时间看望老年患者,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孤独感。护理人员应该将自己看做患者的家人,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流,让患者能够消除孤独感,更加信任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及医生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在帮助老年患者服药时,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药量和服药时间,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也不可擅自停止用药。在平时,护理人员可以知道患者使用苹果、草莓等含糖低的水果。

1.3血糖控制指标

在经过护理之后,如果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小,同时数值范围正常,则为优;如果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虽然血糖存在一定的波动幅度,但数值范围正常,则为良好,如果患者并发症没有得到控制,且血糖波动幅度超出正常范围,则为差。血糖控制优良率=(优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均输入到SPSS20.0软件中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以后,观察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88.00%,对照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4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优良率比较(%)

3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也相应增多,其中糖尿病与人体胰岛素含量有关,如果胰岛素出现无法正常发挥的问题,则会致使身体代谢出现问题,致使血糖水平居高不下[3]。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将临床数据与患者病情有效结合在一起,针对患者的反应提出问题,并在查阅文献资料后,制定解决方案[4]。

首先要保证患者病房的环境卫生,家属在探望病人时,要尽量减小说话的音量,让老年患者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得到修养。同时还需要经常检查病房的设备,更换老年患者的床上用品。需要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各个身体特征的变化,患者的病情等,同时还应当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普及老年糖尿病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对糖尿病有更多的了解。家属作为陪伴患者时间最久的人,应当能够处理糖尿病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由于糖尿病的治疗周期较长,糖尿病还会引发其他对身体器官有害的病状,且老年患者心理素质较差,此时患者非常容易产生恐慌、失望等不良情绪。对于磺脲类药物,至少需要在早餐半小时前服用,并确保是小剂量。为了避免或减轻双胍类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等,应该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且也应该从小剂量开始。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诺和龙只能在餐前服用,但如果不进餐,则不能服用该药物。患有心力衰竭倾向和肝病者,做好不要服用噻唑烷二酮。糖尿病患者还不够随便饮食,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进行调节,帮助患者逐渐养成符合糖尿病治疗的饮食习惯,并加强患者的控制意识,确保其定时定量饮食[5]。本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将循证护理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对环境卫生、病理知识、心理状态、用药、饮食等干预,其血糖控制优良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能够让患者从生理、心理等方面获得愉悦,促进患者积极配合糖尿病治疗。

因此采用循证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加信任该种护理方式,为循证护理起到推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燕,韦芳荣.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施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11):71-72.

[2]林晓燕.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26(12):110-111.

[3]吕彦红.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08):226-227.

[4]巫宗霞.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7(14):214+218.

[5]郑玲玉,董园园,王佳薇.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低血糖中的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3,02(27):185-186.

标签:;  ;  ;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