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轻声词论文-林瑀欢,李丽云

现代汉语轻声词论文-林瑀欢,李丽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汉语轻声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普通话,轻声词,动态变化

现代汉语轻声词论文文献综述

林瑀欢,李丽云[1](2017)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轻声词处理问题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指导人们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它的研究也是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与之前的第5版相比,《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对字音的处理上作出了一些调整,其中关于轻声词的处理尤其值得关注。穷尽式地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6版之间发生变化的轻声词进行统计,可以从中探索出轻声词的发展规律,发现词典编写过程中一部分轻声词处理不当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万学仁,万文艺[2](2010)在《对《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轻声词语的调查——轻声词的属性和轻声词语总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轻声词的调查,找出了轻声词2045个(有规则的1140个,55.8%;无规则的905个,44.2%),并从不同角度指出了轻声词的属性,列出了轻声词语表。(本文来源于《语文现代化论丛第9辑——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一届国际会议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10-22)

梁驰华[3](2009)在《《现代汉语词典》有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词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并从多个角度就如何区分有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词和同形的非轻声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孟茜[4](2009)在《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的轻声化功能动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音节轻声词一般分为有规律轻声词和习惯轻声词两大类。本文旨在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包含的语料为研究目标,探索轻声音节轻声化的功能动因。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引论。全面介绍了既有研究,并指出其不足在于未能更为具体地预测轻声的分布。其原因是,既有研究所提出的轻声化的动因都是全应性的,忽视了轻声化的具体条件的发掘。第二章,轻声词的特征。双音轻声词形式结合更为紧凑,与其对应,其意义的整合程度较同形的短语、同音词或相关词汇为高。第叁章,轻声化的功能动因。轻声化是为了将轻声词和同形的短语、同音词或相关词汇区别开来,因此轻声化的动因要考虑具体词所处的局部环境。有规律的轻声词中迭音单纯词轻声化主要由发音-感知机制导致的,语法化成分能否轻声化除了语法化程度之外,主要由其位置决定,附着在其他成分后的语法化的成分优先轻声化。习惯轻声词是一个原型范畴。习惯轻声词和与其有关的词或短语相比,频率高、口语化和语义整合程度高。这些因素都是局部性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轻声词不一定都具备这叁个因素,但是与相关的词和短语相比,一个词所具有的上述因素越多,轻声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习惯轻声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第四章,《现汉》双音节轻声词的考察及初步分析。对《现汉》(第5版)的双音轻声词进行初步考察,进一步证实:一,有规律的轻声词也并不能得到完全预测,准词缀轻声化也应该看作一个原型范畴;二,习惯轻声词有大致的规律可循。第五章,轻声词的发展趋势与规范。指出轻声词既经济又象似,因此应该大量出现,其目前在普通话中的衰颓现象主要是由于轻声词自身的不稳定性、方言或其他语言影响以及汉语国际化的影响造成的。由于轻声词的不稳定性,《现汉》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语言的规范化。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5)

詹跃仙[5](2008)在《现代汉语轻声性质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轻声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文主要就20世纪关于轻声性质的研究做简要的概述和评论。从早期的关于轻声概念的较为模糊地提出,到后来的运用更为精确的声学实验解释轻声现象,以及贯穿其中的关于另立调类的争论,对轻声性质的研究逐步走向了成熟化、体系化。(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期刊2008年08期)

裴培[6](2008)在《现代汉语轻声词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轻声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现象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结构单位,一种不可或缺的指称区别手段。自20世纪20年代赵元任先生在《国语罗马字研究》(1922)中第一次提出“轻声”的概念首开轻声研究先河以来,轻声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成为汉语语音研究的一个聚焦领域。本文通过从轻声的形成机制、功能、句法和语义等角度来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我们相信,这无论是对汉语语法的发展还是语言规范与教学等方面都是有所裨益的。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我们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现代汉语轻声词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现代汉语轻声词的研究现状的考察,我们发现在现代汉语轻声词的研究上存在着可以有所突破的方面,同时绪论部分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绪论部分的导入有利于我们对现代汉语轻声词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第二章我们对现代汉语轻声词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中的轻声词进行数量类型分析、构成现状分析和形式特征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中的轻声词的全面统计和类别划分,也使我们对现代汉语轻声词有了全面的感性的认识。为后面进行的关于轻声词的相关研究做了准备。第叁章考察的是现代汉语轻声词缀的不对称现象。我们统计了现代汉语轻声词中的真词缀和类词缀,并阐述了词缀是实词虚化的必然结果,讨论了后置语音单元的粘附性特征,指出了后置音节粘附性的普遍性,同时使用了大量的语料实例,采用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手法,对现代汉语轻声词缀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讨论。第四章首先揭示了轻声的本质是一种韵律特征,通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为标准的穷尽性搜索的结果,结合整合理论,从重音模式上的“整合效应”入手,举出了大量实例,并从词义分化和功能分化上进行了分类,通过讨论整合效应的普遍性,对现代汉语轻声语缀的辨义功能进行了研究讨论,通过大量的描写与解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第五章我们讨论的是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轻声化特征。首先对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进行了描述,同时对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的语音弱化的方式(调值弱化、韵母脱落、导致增音)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的语义虚化(信息量的大小与虚化程度的高低)进行了分类研究,阐述了现代汉语双音词的轻声化特征具有“语音轻则意义虚,意义虚则语音轻”的特点。第六章承接第五章关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轻声化特征,列举了现代汉语的功能词和它们的特点,同时通过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韵律学上的“音步”概念,研究了汉语双音化的分化作用及其虚化轨迹,从而对现代汉语功能词的轻声化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第七章结语部分将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对汉语语法的发展和语言规范与教学等方面都能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孙和平[7](2007)在《现代汉语轻声形成原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轻声是现代汉语语流中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轻声形成的原因,至少有这样叁点: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大量产生是轻声形成的前提;语言节律的要求是轻声形成的内部原因;人们发音的生理机制对轻声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07期)

朱青筠[8](2005)在《试论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订本)为依据,筛选出其中已有固定轻声读法的双音节轻声词(我们称为必读轻声词),以及词典中所谓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双音节词(我们称为可读轻声词)。 本文在分析中,试图从轻声词作为词的性质出发,对轻声词进行分类分析,进而探讨轻声音节的形式意义和功能意义。我们将双音节轻声词分为必读和可读两大类,其中必读轻声词是轻声词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我们将必读轻声词又划分为有规律和无规律两类加以分析。可读轻声词作为轻声词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在使用中自然产生,而现在尚处于变化半途的轻声词。 本文试图能用一些词汇学、形态学的分析思路,探讨双音节轻声词的构造方式、产生规律及其作用。轻声虽然是轻声词外在的语音表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词自身的语义和语法内涵。我们认为,一部分轻声音节的产生与语素的语法化有密切联系。在不同的词类、词式中,语素语法化——一般表现为词的语义虚化——的途径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与此相应的轻声词的语音稳定性也就各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1)

陈小燕[9](2004)在《论轻声词界定的必要性、一致性原则——对《现代汉语词典》轻声词的计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96版 )轻声词进行全面的计量分析 ,探讨它们的形式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 ,提出了轻声词界定所应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 :必要性原则、一致性原则 ;同时指出 ,规范一种语言现象 ,最重要的并不是少数人认定的几条标准 ,而是语言事实本身。(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04年01期)

张舸[10](1998)在《略谈现代汉语轻声词的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轻声词的规范是现代汉语语音规范的内容之一.轻声是北京话里的一种突出的语言现象,可以说是北京话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因此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和语音教学不能把轻声完全排斥在外,这是毫无疑问的.(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8年02期)

现代汉语轻声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轻声词的调查,找出了轻声词2045个(有规则的1140个,55.8%;无规则的905个,44.2%),并从不同角度指出了轻声词的属性,列出了轻声词语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汉语轻声词论文参考文献

[1].林瑀欢,李丽云.《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轻声词处理问题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2].万学仁,万文艺.对《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轻声词语的调查——轻声词的属性和轻声词语总表[C].语文现代化论丛第9辑——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一届国际会议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3].梁驰华.《现代汉语词典》有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词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4].孟茜.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的轻声化功能动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5].詹跃仙.现代汉语轻声性质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

[6].裴培.现代汉语轻声词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7].孙和平.现代汉语轻声形成原因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7

[8].朱青筠.试论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D].天津师范大学.2005

[9].陈小燕.论轻声词界定的必要性、一致性原则——对《现代汉语词典》轻声词的计量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4

[10].张舸.略谈现代汉语轻声词的规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标签:;  ;  ;  ;  

现代汉语轻声词论文-林瑀欢,李丽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