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湖南航天医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时,在软通道引流术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其对脑血管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软通道引流术,观察组术后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血管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在脑血管功能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流速和平均流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周围阻力和动态阻力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治疗后都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时,采用软通道引流术联合依达拉奉的方法效果很好,能改善患者脑血管功能,减少炎症因子产生。

关键词依达拉奉;软通道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功能;血清炎症因子

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的脑血管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会发生改变,炎症因子会对神经细胞产生损伤,有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可以抑制炎症因子。本研究通过观察依达拉奉和软通道引流术的联合治疗,分析它们对脑血管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告诉患者及其家属研究目的和方法,并取得其同意的条件下,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观察组包括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45-77岁,平均在61.33±10.25岁;出血量在30-60ml,平均在47.49±2.23ml。对照组有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46-76岁,平均在60.78±10.44岁;出血量31-59ml,平均46.58±2.35ml。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全部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并且都通过CT或MR确诊。

除外标准:有严重的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因其他疾病引起出血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软通道引流术:麻醉方法为局部麻醉,安装支架,利用CT进行扫描定位,确定好进针的位置、角度和深度,借助立体定位仪将软通道引流管放入血肿内,注意避开大脑重要功能区,缓慢抽取血肿,当抽出血肿约1/3时,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直到引流液变成清亮的液体,固定引流管后将2万U的尿激酶注入腔内,夹闭引流管1-2小时后开放,每天开放2次,直至流出新鲜血液。

观察组的软通道引流术同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将30mg的依达拉奉与250ml的0.9%Nacl注射液混合,给患者静脉注射,每天注射一次。

1.3观察指标

1.3.1脑血管功能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脑血管功能仪测定患者的脑血管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周围阻力和动态阻力。

1.3.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均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液5ml,嘱咐患者空腹采血,分别测定IL-6、TNF-α、hs-CRP的水平。

1.3.3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肝功能、肾功能、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全部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统计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脑血管功能的指标进行对比发现,治疗前两组的脑血管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流速和平均流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周围阻力和动态阻力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发现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异,治疗后都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肥胖、多盐饮食、不良生活习惯、遗传等,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发生几率越大。长期血压增高会对血管产生损伤,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高血压脑出血是其中常见的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和水肿会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进一步损伤脑细胞,之后产生多种炎症因子进一步加重损伤,所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血管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会产生变化。以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采用软通道引流术,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但是术后患者依然会出现病情恶化,主要因为手术只能引流血肿,却无法对炎症因子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少术后的继发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脑血管功能的指标进行对比发现,治疗前两组的脑血管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流速和平均流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周围阻力和动态阻力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发现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异,治疗后都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并且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加用依达拉奉可以对患者的脑血管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并减少炎症因子的继发损害,防治并且恶化。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血管功能,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防治术后继发损伤和病情恶化,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李占彪,张红磊,张丽霞.依达拉奉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OL].中国医药,2019(02):237-241[2019-04-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451.R.20190318.0854.040.html.

[2]时耀宇.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血管功能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4):34.

[3]蒋一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依达拉奉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04):69-72.

[4]兰德彬,邹兴军,陈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01):166-169.

[5]石滴坚,余野.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碎吸术后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4,23(11):27-28.

[6]陈汉杰,邹社昌,陈文鑫.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07):38-40.

标签:;  ;  ;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